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采用问卷法对1389名初中生进行调查,考察了学校参与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Internet Gaming Addiction,IGA)关系间的中介效应,以及父子关系和母子关系在其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在控制了性别、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父母受教育水平后,父母体罚可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IGA;(2)学校参与显著部分中介父母体罚与青少年IGA的关系;(3)母子关系显著调节中介路径"父母体罚→学校参与→IGA",即父母体罚通过侵蚀青少年的学校参与进而增加其IGA的中介效应在高母子关系青少年群体中显著,但在低母子关系青少年群体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探讨了亲社会自主动机对青少年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检验了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的中介作用。研究1以293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法考察了亲社会自主动机、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2以205名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法操纵亲社会自主动机(vs.受控动机),并考察其对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亲社会自主动机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并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在亲社会自主动机对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的预测中都起到了中介作用;相反,亲社会受控动机则不利于青少年基本心理需要的满足,进而不能有效地提升其幸福感和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青少年问题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生物生态学理论,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评估、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公正世界信念量表和长处与困难问卷对全国三大片区13所中学的1337名青少年(7~12年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公正世界信念和问题行为之间两两显著相关,且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显著负向预测问题行为;(2)父母情感温暖和公正世界信念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问题行为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具体为三条中介路径:一是父母情感温暖的单独中介作用;二是公正世界信念的单独中介作用;三是父母情感温暖和公正世界信念的链式中介作用。本研究丰富了问题行为领域的研究成果,为预防和干预青少年问题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228名中学生进行调查,考察了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研究发现:(1)女生的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青少年的学校幸福感呈现出随年级增高而降低的趋势。(2)神经质和外倾性两种人格特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学校幸福感之间的因果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表现为神经质在能力自我知觉和消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外倾性在社会能力自我知觉和积极在校情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林  邓小平 《应用心理学》2009,15(2):155-160
以527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讨了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结果发现:(1)自尊在人格特质、社会支持预测主观幸福感的情感体验维度时具有中介效应,而在其预测主观幸福感的生活满意度时无中介效应;(2)自尊在社会支持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相对高于在人格特质与情感维度关系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12058名中国青少年测评公开数据,选取数字阅读素养、阅读兴趣、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和父母情感支持变量,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与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社会经济文化地位对青少年数字阅读素养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阅读兴趣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父母情感支持负向调节了阅读兴趣与数字阅读素养的关系,高父母情感支持对低阅读兴趣青少年的数字阅读素养起到了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与青少年早期学业投入之间的关系,考察成就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就水平在该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对2487名初一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学业参与正向预测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学业投入、负向预测学业抽离,父母学业压力正向预测学业抽离;(2)掌握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参与和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抽离间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表现回避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压力和学业抽离间具有正向中介作用;(3)掌握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受到学业成就水平的调节。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对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的共同作用,为从家庭层面提高青少年的学业投入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与青少年早期学业投入之间的关系,考察成就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以及学业成就水平在该中介过程中的调节作用,对2487名初一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发现:(1)父母学业参与正向预测青少年早期个体的学业投入、负向预测学业抽离,父母学业压力正向预测学业抽离;(2)掌握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参与和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在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抽离间发挥负向中介作用;表现回避目标取向在父母学业压力和学业抽离间具有正向中介作用;(3)掌握目标取向的中介作用受到学业成就水平的调节。研究结果揭示了父母学业参与和学业压力对青少年早期的学业投入的共同作用,为从家庭层面提高青少年的学业投入水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取3063名大学二年级本科生(平均年龄19.76 ± 0.73岁)为被试,考察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课堂学习体验和课外学习体验)和学习结果(学业成就、共通能力和学习满意度)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和学业成就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和共通能力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大学生投入在学习体验和满意度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702名小学生为被试,探讨了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内在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是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预测因素;(2)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与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教师支持在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通过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影响其积极数学家庭作业情绪的过程中起有中介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教师支持、父母参与作业的自主动机和学生家庭作业自主动机均是学生积极家庭作业情绪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徐伦  林崇德  刘力  杨萌 《心理科学》2012,35(2):472-476
以504名来自5所高校三年级大学本科生为被试,采用问卷法收集数据,探讨了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择业动机的影响。结果表明:(1)家庭社会地位对大学生内部择业动机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家庭社会地位越高,内部择业动机越强;(2)社会支配倾向对家庭社会地位与内部择业动机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家庭社会地位通过社会支配倾向对内部择业动机产生间接影响;(3)未发现家庭社会地位、社会支配倾向与外部择业动机之间的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2.
验证组织政治氛围对员工疏离感的作用,探讨自我决定动机在二者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一般政治行为知觉量表、工作内外动机量表和工作疏离感量表对226名企事业单位的员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组织政治氛围对员工疏离感的个人疏离和社会疏离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自我决定动机在组织政治氛围与员工的个人疏离感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但在组织政治氛围与员工的社会疏离感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这说明我国员工的个人疏离感一部分来自于组织政治氛围对员自我决定动机的削弱,而社会疏离感主要来自于组织政治氛围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采用JD-R模型探讨了职业胜任力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职业胜任力弱化了工作要求和情感衰竭之间的正向关系;(2)职业胜任力正向影响工作投入;(3)职业胜任力在工作资源与工作投入之间起中介作用。本研究启示可通过提升员工的职业胜任力,促进员工的工作投入并缓解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4.
Research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has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variety of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 These have included flow and a sense of presence in face-to-face, online, and virtual environments.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esence and flow experienced by 75 male and female participants from several Pacific Rim nations on 4 international teams and their self-reported performance, enjoyment, and motivation associated with team-related task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 these task situations, which are relatively novel because of their cultural diversity, self-reported performance correlated more highly with presence (r=.34, df=72, p<.01) than flow (r=.26, df=71, p<.05). Enjoyment and motivation, however, correlated more highly with flow (r =.60, df=71, p<.01 and r=.40, df=71, p<.01, respectively) than presence (r=.26, p<.05 and r=.25, p<.05).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e need to explore furth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ity- or task-related states of consciousn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asks involved, particularly in terms of their novelty, and the effect on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配偶排斥对女性离婚意愿的影响,以及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对543名已婚女性施测了社会排斥体验量表、特质愤怒问卷、婚姻满意度问卷以及离婚意愿问卷。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配偶排斥显著正向预测女性的离婚意愿,愤怒情绪和婚姻满意度分别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同时配偶排斥还顺序地先通过导致愤怒情绪增加,再使得婚姻满意度降低这一链式路径对女性的离婚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可以通过减少配偶排斥以及减弱愤怒情绪和提升婚姻满意度的途径来增加婚姻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社会支持与成年早期孤独的关系,调查了556名大学生,运用SEM法、Bootstrap法、多组分析法考察社交自我效能与负性情绪在其中的影响机制及留守经历的调节。结果表明:社交自我效能、负性情绪在社会支持和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社交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在社会支持对孤独感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留守经历对社会支持和孤独感关系存在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证实了社会支持影响孤独感及社交自我效能和负性情绪在其中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7.
Studies 1 and 2 assessed performance on a battery of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gnitive ability (D-PFCA) tests, personality, psychometric intelligence,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P) in 2 undergraduate samples. In Studies 1 and 2, AP was correlated with D-PFCA (r=.37, p<.01, and r=.33, p<.01, respectively), IQ (r=.24, p<.05, and r=.38, p<.01, respectively), and Conscientiousness (r=.26, p<.05, and r=.37, p<.01, respectively). D-PFCA remained significant in regression analyses controlling for intelligence (or g) and personality. Studies 3 and 4 assessed D-PFCA, personality, and workplace performance among (a) managerial-administrative workers and (b) factory floor workers at a manufacturing company. Prefrontal cognitive ability correlated with supervisor ratings of manager performance at values of r ranging from .42 to .57 (ps<.001), depending on experience, and with factory floor performance at pr=.21 (p=.02), after controlling for experience, age, and education. Conscientiousness correlated with factory floor performance at r=.23.  相似文献   

18.
刘俊升  丁雪辰 《心理科学》2012,35(2):384-390
摘要:用同伴提名和班级戏剧对小学4年级至初中二年级787名儿童进行一年的追踪研究,采用交叉滞后设计,考察了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相互预测关系。结果发现:(1)同伴接纳与社交淡漠呈显著负相关;(2)社交淡漠在一年时间内呈现出高度的稳定性。测试时间与性别、年级的交互作用显著,在一年时间里,小学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而初中男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增加、女生社交淡漠水平有所减少;(3)二元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社交淡漠与同伴接纳的关系模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对于男生,前测的社交淡漠可以显著预测后测的同伴接纳,而前测的同伴接纳不能显著预测后测的社交淡漠。女生则呈现完全相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网络社会排斥、疏离感、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及传统攻击行为间的关系,选取6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社会排斥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及大学生攻击行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 网络社会排斥、疏离感、大学生传统攻击行为及网络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 网络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和传统攻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 疏离感在网络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和传统攻击行为的影响中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网络社会排斥、疏离感、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及传统攻击行为间的关系,选取6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网络社会排斥问卷、一般疏离感量表、网络攻击行为量表及大学生攻击行为量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 网络社会排斥、疏离感、大学生传统攻击行为及网络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 网络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和传统攻击行为均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 疏离感在网络社会排斥对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和传统攻击行为的影响中均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