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张莉 《法音》2004,(7):49-49
人民日报讯(记者张莉)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堪称佛教百科全书的清乾隆版《大藏经》即将由文物出版社、北京经律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单位重印出版。《大藏经》收佛典1675部,共7240册,若一册一册地摞起来可达40层大厦之高,堪称佛教百科全书。作为宫廷版佛典,乾隆版《大藏经》又称《龙藏》或《清藏》,其雕版工作始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到乾隆三年(1738年)刻完。刻板完成次年即印制了100部,但历经200多年的历史沧桑之后,完整保存下来的已为数不多。《龙藏》集佛教传入中国1700多年的译著之大成,包括历代流传下来的佛教经典著作和佛学研究著述,是…  相似文献   

2.
访谈录(一)     
江山如有待,我辈复登临。 就象所有其它领域的情况一样,在九十年代的中国佛教文化领域里,又一代新人正在陆续登临。在进入他们眼帘的辽阔海天中,令他们目不暇接、欢喜踊跃的风景可谓层出不穷。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事情之一,可能是带上一本参访(不仅仅是采访)笔记,云水悠悠,到处去寻谒那些大德高僧和专家学者,以参玄机,以增见闻,以进德智……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的佛教典籍收藏丰富,蜚声海内外,其中的宋元版本尤为珍贵。《大藏经》是佛教典籍的汇总,即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山西省境内所藏宋元时期的10部《大藏经》进行梳理,散珠拾缀。现就其版本、版式、源流、存藏情况加以概述,全面地展示了山西省内宋元《大藏经》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三台县的云台观是明朝时期与“楚之太和”(即湖北武当山)齐名的道教名山宫观。本文以《大明万历四十四年敕谕》(馆藏文物)和三台方志记载等为据,深入探讨了三台云台观所存《道大藏经》的来龙去脉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宁武《万历藏》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于山西省宁武县延庆寺,2015年10月至11月进行了全面的普查与登记。宁武《万历藏》为《永乐南藏》的覆刻本,其性质为民间私雕,雕造时间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至清顺治十四年(1657)。宁武《万历藏》印造于南京,最初供奉于广西全州金山寺,其后百多年里辗转流离了般若庵、普沛庵、山西介休华严寺等多个地点,1937年后最终流落至山西宁武延庆寺。  相似文献   

6.
7.
觉真 《法音》2003,(7):31-33
1984年夏,北京智化寺文物保管所的工作人员,从如来殿佛脏中,清理出三卷元代藏经。这一重要发现,对了解元代《大藏经》的刊刻情况,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尤其对于厘定《弘法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近日,笔者有机会得见此藏原件,并查阅了一些相关资料。下面特作一些介绍和说明。这次发现的三卷元代藏经,分别是:《大宝积经》、《陀罗尼集经》和《大金色孔雀王咒经》,三经版式相同,均采用藏经纸,卷轴装。(见图一)《大金色孔雀王咒经》是保存较完好的一卷,现已经重新托裱装池。此卷高23厘米,外裹蓝色粗纸书衣,上面以金字书有“大金色孔雀王咒…  相似文献   

8.
桑吉扎西 《法音》2003,(9):23-26
达扎·丹增格列,是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活佛,1958年于拉萨坐床,是第四世达扎活佛的转世灵童。他1980年代曾在西藏大学藏语系深造,现任中华全国青联常委、西藏自治区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理事、中国佛教协会西藏分会副会长、《丹珠尔》藏文版大藏经办公室主任、拉萨木如寺西藏印经院负责人。多年来,他为了完成十世班禅大师的心愿,积极从事拉萨版大藏经《甘珠尔》和《丹珠尔》的重新刊印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今年8月藏历雪顿节前夕,本刊记者为此专门走访了达扎活佛。一、为了完成十世班禅大师的心愿1984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将收藏在西藏档案…  相似文献   

9.
10.
《本教大藏经》的历史回顾与现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教作为藏族的本土宗教,最能反映藏族文化的特性。代表本教理论体系的经典集成世称《本教大藏经》,《本教大藏经》包括《甘》与《甘丹》两大部分,其形成历史可以上溯到11世纪初叶。现存的《本教大藏经》《甘》部有阿拥版、温伦版、瓦琼版、石刻版、电子版等若干版本,其中瓦琼版178函,88692页。《甘丹》部第三版有322函,191254页。本文认为面对全球化的大背景,应从战略高度重新认识《本教大藏经》的价值,以法律为保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充分发挥国内资源优势,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搞好《本教大藏经》的抢救、保护、开发、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1.
习罡华 《法音》2020,(1):34-36
禅宗早期发展史不甚明了,多有疑点。唐代高僧石头希迁(700-790)是禅宗七祖青原行思的唯一嗣法弟子,也是"石头宗"的祖师,对于梳理早期禅宗史具有重要意义。宋代赞宁(919-1002)撰写的《宋高僧传》是研究禅宗早期历史的重要资料,目前《永乐北藏》《乾隆大藏经》《大正藏》等各版本《宋高僧传》中关于石头希迁的传记,内容基本相同,仅少数几处表述略有出入。《希迁传》中"杼载绝岳"四字,各版本虽皆相同,然甚为可疑,之前解释稍显牵强。笔者不揣谫陋,试对此略作辨析。  相似文献   

12.
大乘佛教经典中有一类专讲佛释迹牟尼“前世”功德的经书,其数量很大,收载于各种版本大藏经中的有几十种,如《长寿王经》、《金色王经》、《佛说妙色正因缘经》、《佛说月光菩萨经》、《佛说师子素驮罢工断肉经》、《太子慕魄经》、《银色女经})、《九色鹿经》、《佛说膀子经》及《六度集经》等。这类经书通过不同的故事,借褒扬佛“前世”的功德,阐述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基本思想,以此规劝信众修持大乘菩萨行,广行善事,多积功德,以慈悲喜舍之心,度一切众生。这些经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经书中没有如同《般若》、《华严》、《法…  相似文献   

13.
原始佛教哲学的“缘起”说,在其哲学体系中较为复杂。佛教最早的经典四《阿含经》中,对“缘起”有几种不同的说法。释迦牟尼生前没有著作,其思想是由弟子们凭记忆流传下来的,因口耳相传便免不了流传者以己意而有所增改,所以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缘起”说。我们认为,四《阿含经》中的几种不同的“缘起”说,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对众生进行分析而形成的,大致可分为三类:“因缘和合缘起”说,“  相似文献   

14.
侯继高 侯继高,字龙泉,金山卫(江苏松江)人。万历十四年(1585)任宁绍参将,督镇两浙海防。此前,普陀山经嘉靖倭乱,一片荒凉。是年,慈圣李太后命神宗赐《大藏经》到山,住持僧真表趁此重兴佛国。翌年春,侯继高从镇海出发,经定海,过沈家门,谒大士于宝陀寺。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07,(12):39-39
本刊讯汉文《大藏经》是佛教经典的总汇。它卷帙浩繁而内容赡博,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大宝藏,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的一大遗产。然而,由于佛经文句艰涩、义理幽奥、术语独特而且繁多,这又给阅读和使用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书是汉文《大藏经》的总目解说。对《大藏经》收录的各种典籍,按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0,(6):39-39
<正>本刊讯5月31日,由国家投资、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经20多年对勘出版的《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在此间举行的国家藏学研究最高奖——第二届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颁奖仪式上荣获  相似文献   

17.
古庙经卷记     
子虚和尚的职务是藏经楼管事。南亭和尚临去上海时,特地把他叫在面前,说:“我走了,不知佛意何时让我回来,也不知能否回来,我给你八个字,你记住了——经在人在,人在经在。”这就将守住《大藏经》的重任,放在了子虚和尚的肩上。  相似文献   

18.
<正>2010年8月1日,在任继愈先生逝世一周年之际,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中华大藏经》编辑委员会联  相似文献   

19.
从文本表达看易、老、孔、医的同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论语》和《内经》等经典的文本表达呈现出共性:篇与篇、段与段甚至句与句之间看似缺乏逻辑衔接但却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表达方式受到《易经》卦与卦、爻与爻排列方式的直接影响。其文本特征为:指点、叙述(呈现)和互文见义。共同的文本表达方式是易、老、孔、医同源性的又一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20.
拉毛才让 《法音》2021,(1):34-38
《释轨论》是古印度世亲论师所著的一部佛学经典,被称为阐释经典的方轨之论。目前,《释轨论》的梵汉本俱缺,唯存其藏译本。其梵文名为Vyākhyāyukti,藏文名译为rnam par bshad pa'i rigs pa,通常被简称为rnam bshad rigs pa。其汉文名有多种译法,如在郭和卿所译的《布顿佛教史》中译为《论议正理释论》[1],蒲文成所译的《布顿佛教史》中译作《梳理论》[2],《藏文〈大藏经〉总目录》中译成《如理解说》[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