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只有系统梳理恩格斯从基督教的社会功能方面分析早期基督教、宗教改革时期的基督教与各国社会形态的历史,总结马克思、恩格斯对宗教正负功能的分析,厘清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功能的基本观点,才能深入把握马克思、恩格斯宗教功能分析的方法论意义及其对宗教社会学问题意识、方法论和具体问题分析上的巨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宗教正负功能的论述,涉及宗教社会学中宗教与社会秩序的维模、宗教与社会冲突等几大问题,对后世社会学家对宗教功能的分析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年恩格斯是在新思想的启迪下逐渐走向科学无神论的。在此过程中,有一个概念值得重视,这就是"无限",它与青年恩格斯宗教信仰的摒除及科学世界观的建立具有内在联系。乌培河谷和不莱梅经商时期,在现实生活触动和新思潮的引领下,虔诚的恩格斯开始怀疑作为无限者的上帝并质疑基督教教义。随后,在青年黑格尔派的中介下,恩格斯依据黑格尔的启迪获得历史无限性思想,并通过对卡莱尔等人的研究,提出人的无限性观点,由此导出哲学共产主义思想。最后,经过费尔巴哈思想的洗礼及与青年马克思的伟大合作,恩格斯彻底完成宗教批判,建立了科学世界观。由此,围绕"无限"问题的考察,恩格斯思想所经历的神学、哲学和科学的变化也清晰可见。在"无限"问题上追踪青年恩格斯的思想变化,不仅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也有助于人们在宗教与道德关系问题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撰写了三篇文章专门论述基督教的起源。1882年在《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刊登了他的论文《布鲁诺·鲍威尔和早期基督教》,这篇文章评价了鲍威尔对基督教的贡献。翌年,恩格斯在英国《进步》杂志上发表了《启示录》一文,该文评述了基督教在《约翰启示录》里究竟是什么样子。最后,恩格斯在逝世前夕于1894—1895年为《新时代》杂志写了《论早期基督教的历史》一文。恩格斯对基督教的形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不但因为所谈的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问题之一,而且因为恩格斯发现了十九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和基督教的形成之间有着相同之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关于宗教本质的界定只适合于基督教、伊斯兰教这样的“神创论”宗教的界定,对于非“神创论”的佛教、道教、印度教是不适用的,应该用超验性的信仰文化实体这一概念作为宗教的界定是最为确当的,因为这一概念能把“神创论”宗教和非“神创论”宗教都包括进去.  相似文献   

5.
《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是恩格斯运用唯物史观研究和阐述宗教问题的重要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宗教研究方法。恩格斯运用历史分析法把原始基督教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事实,将其放在人类历史的过程中考察其产生的历史根源及演变过程;运用阶级分析法将宗教视为一种带有阶级属性的特殊社会现象,揭示原始基督教的社会阶级属性及其本质;运用比较分析法指出原始基督教同现代工人运动二者之间既有值得注意的共同点又存在本质区别;运用实证分析法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抽象逻辑建构是以具体案例分析为基础的。这些方法在其宗教研究的过程中并不是割裂独立的,而是综合运用、交叉并存的。  相似文献   

6.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重要的贡献。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宗教问题和宗教现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并做出了一些独创性的贡献。本文从宗教起源与历史发展,宗教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社会主义等五个方面说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做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重要的贡献。恩格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宗教问题和宗教现象,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基本观点,并做出了一些独创性的贡献。本文从宗教起源与历史发展,宗教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变化,宗教与科学,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社会主义等五个方面说明了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所做出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三篇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早期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肯定了十九世纪对早期基督教的研究,恩格斯还指出了研究早期基督教历史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德意志意识形态》“圣麦克斯”章旨在批判施蒂纳所著的《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书。在批判的语境中,马克思、恩格斯开启了他们关于宗教的阐释,具体关涉到“宗教根源”“宗教本质”“宗教史观”以及“宗教消亡”等议题。在此章中,马克思、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的立场,“点对点”地批判了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宗教叙事,同时也对整个德国“现代哲学”普遍信仰“批判”力量的做法作出了必要的回应。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批判,彰显了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独具的价值和魅力,从中可以感知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形成时期所具有的丰富内涵以及批判性、非体系性、开创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关于早期基督教的三篇文章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早期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做出了科学的解释和说明,肯定了19世纪对早期基督教的研究,恩格斯还指出了研究早期基督教历史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宗教问题,确切些说是对基督教进行批判的哲学解释,这实际上早就是马克思在学术上最感兴趣的中心问题。在当时的德国,人们往往借宗教问题来讨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那些轰动一时的重大问题,而人们对黑格尔宗教学说的态度,人们关于基督教起源的某种哲学观念以及关于基督的历史真实性的争论等等,往往能反映出他们的政治立场。马克思和鲍威尔的密切合作,马克思想写宗教艺术论文的打算和他那篇贯穿着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2.
正宗教观的转变是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转变的逻辑起点。对恩格斯宗教观的研究指的是就恩格斯本人关于宗教的认识、思想、观点而进行的学术性的理论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界关于恩格斯思想的研究,重心主要集中于恩格斯的经济学、哲学思想,尤其是唯物史观的研究,至于恩格斯的宗教思想,则主要是涵括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之内或者是与马克思宗教观并列论述的,缺乏应有的重视和独立的考察。改革开放以后,这一局面逐渐发生改变。40年来,学界在恩格斯关于宗教的理论和观点、  相似文献   

13.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从历史上看,宗教孕育了哲学。宗教提供了哲学所依据的思想资料;反过来,哲学在一定条件下,又为宗教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依据。同时,哲学和宗教有着共同的研究内容和对象,对人生和世界都有自己的观点,都是比较完整的世界观。任何宗教都要探索人类与世界,人生与自然界,以及社会的各种关系,反映这种理性思考的便是宗教哲学。宗教哲学是在其基本信仰的支配下展开的一种研究宇宙和人生的哲学。  相似文献   

14.
本期看点有两个:一是深入讨论“宗教市场论”;一是英国广播公司(BBC)关于无神论的访谈。如“编者按”所说,某些所谓宗教学者喜欢鼓吹基督教对科学和近代文明的贡献,似乎西方的发达就是因为有了基督教。然而基督教对欧洲的思想统治至少有1500年的历史,欧洲的科学和近代文明是何时发展起来的呢,又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任何人只要稍微动动脑筋,  相似文献   

15.
阿奎那立场:应对知识合理性问题的一种古典表达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体现哲学理性和基督教信仰之间张力关系的一个最为突出的地方,就是哲学关于知识合理性和认知责任的看法与要求,对基督教信念的挑战。历史上最早从基督宗教的立场出发应对古希腊哲学"知识合理性"挑战的,是一批被称之为"教父"的早期神学家。13世纪的阿奎那在秉承他们思想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建造一个哲学——神学体系来回应这种认知合理性挑战。阿奎那的立场和应对方式,代表了中古时期基督教信念应对哲学合理性挑战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6.
施蒂纳发表攻击费尔巴哈关于人和类的观点的著作《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之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于1845~1846年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在施蒂纳看来,人或类这个概念是自由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哲学基础。他主张个人的解放,反对个人在国家中的政治异化、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的社会的异化和在人或类(前两者的基础)中的“宗教的异化”。马克思批判了施蒂纳的“自由主义的”主张,指出了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和通过何种现实的革命运动,才能实现个人的解放。但是,仅仅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革命观时谈到了个人解放这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两种宗教哲学类型——阿奎那的宇宙论方式和克尔凯郭尔的虔信主义,从历史上说明西方基督教哲学是如何回答人和上帝这一核心问题,如何解决理性和信仰这一内在矛盾的。为弥补安瑟伦本体论证明的不足,阿奎那提出了较为完备的宇宙论证明。然而这种证明不仅被康德斥之为理性的“幻想”,而且也被克尔凯郭尔的虔信主义所不容。信仰对象的理性不确定性始终是基督教哲学难以消除的“硬核”。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议,但其中很多观点并未充分考虑到恩格斯的本来用意。恩格斯认为"哲学基本问题"最终被自然科学(实验)和工业所解决,哲学在自然界和历史中都既不必要也不可能。"现代唯物主义"已经根本不再是哲学,而只是世界观。恩格斯这一论断能够得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支持,也能得到马克思文本的佐证。"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术语可以指称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哲学或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元理论。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论断构成了现代科学哲学实质上的思想先导,规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性质和发展方向,对当前学界的一些研究热潮具有批判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邹永图 《现代哲学》2000,(1):104-105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下简称为“马克思哲学”)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哲学学说。从其诞生至今,已成为世界上一切共产主义政党和全世界工人阶级的世界观和指导思想。然而,从理论形态上完整准确地理解和阐述马克思哲学,却仍然是一项尚未完成的崇高事业。  相似文献   

20.
《恩格斯哲学思想新探》评介黄楠森,盛林我国理论界发表的关于恩格斯的大量著作都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起来论述的。近年来出版了一些关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的著作,但大部分是进行历史性的追溯,而分专题逐一深入研究的甚少。对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历史性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要深入,则非有专题研究不可。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余其铨著的《恩格斯哲学思想新探》一书,正是对恩格斯哲学思想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这在我国还是少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本。在我们看来,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以专题的形式,力求深入系统地分析恩格斯哲学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思格斯早期的思想,世界观转变过程的理论探索,以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重大理论贡献。这既突出了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特点,又使读者得以深刻、全面地理解恩格斯哲学思想。二、对恩格斯的哲学观点不但进行了忠实而严谨的陈述,而且不困于旧说,不拘泥于定论,敢于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有根据的评价。比如,认为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系统论述是他的独特贡献,但自然观的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仍未建立起来;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他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