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严复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也是对中西逻辑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代表。他翻译的《穆勒名学》是第一部传入我国的有关西方归纳逻辑的重要著作,也是最早向我国全面介绍西方传统逻辑思想体系的重要著作。他的另一本逻辑译著《名学浅说》对在我国普及西方传统逻辑有重要作用。严复在对《穆勒名学》所加的按语中,对《名学浅说》的“更易”以及其它论著中,表述了关于正名的思想。本文将就严复的这一思想及其特点作些探讨,以期进一步认识严复的逻辑思想,以及西方逻辑思想的输入对中国逻辑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三联书店编辑的《逻辑丛刊》(以下简称《丛刊》),目前已出版的有《名理探》、《穆勒名学》、《辨学》、《名学浅说》、《论理学纲要》、《新论理学》、《名学纲要》、《逻辑》、《逻辑指要》和《逻辑史选译》共十本书。这套丛刊所选印的,是中国历来出版的比较重要的和有影响的形式逻辑科学的译本和著作,此外还选译了过去没有翻译过的外国的逻辑史的著作。就已出版的《丛刊》来说,大体包括了从明末  相似文献   

3.
周祯祥君的《道义逻辑——伦理行为和规范的推理理论》一书刚刚出版(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我就有幸得以拜读。这部洋洋洒洒达30余万言,专门论述道义逻辑这门新学科的专著,作者从“为道德哲学建立逻辑基础”的愿望出发,流利酣畅地勾勒了当代道义逻辑的概貌。读过之后,觉得以下几点颇值得肯定。我们正处在知识创新的时代,道德哲学和现代逻辑的相互渗透而构成的道义逻辑,可以看作是一种知识创新。这本著作正是在阐述这种创新,并力图为新时期伦理道德建设提供现代逻辑的知识基础,为我国的伦理道德建设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人们往往把《巴黎手稿》的异化理论归结为异化劳动。而实际上它决不仅仅指《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还指《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交往异化是马克思走出孤立人的自我异化逻辑,走向复杂的社会关系逻辑的关键环节,也是马克思建构社会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前提。因此,交往异化在思想水平上高于异化劳动,《穆勒评注》在理论上也比《第一手稿》成熟,我们应该遵循《第一手稿》在前《穆勒评注》在后的文献学顺序解读《巴黎手稿》。如果说马克思在其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有一次根本性转变的话,《穆勒评注》就是这次转变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5.
迄今为止,人们往往把《巴黎手稿》的异化理论归结为异化劳动.而实际上它决不仅仅指《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还指《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交往异化是马克思走出孤立人的自我异化逻辑,走向复杂的社会关系逻辑的关键环节,也是马克思建构社会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前提.因此,交往异化在思想水平上高于异化劳动,《穆勒评注》在理论上也比《第一手稿》成熟,我们应该遵循《第一手稿》在前《穆勒评注》在后的文献学顺序解读《巴黎手稿》.如果说马克思在其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有一次根本性转变的话,《穆勒评注》就是这次转变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6.
评《伦理学研究纲要》刘旺洪王小锡副教授的新著:《伦理学研究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探究了当前我国伦理学研究的主要热点课题,又揭示了我国伦理学研究的新的方向,并就现代伦理学研究的新的模式作了有益的探讨,读来颇有教益。现就其中若干主要问题作简单评述。一...  相似文献   

7.
在《从道义的角度来看最优行为的逻辑》和《义务、自由选择和最弱允许的逻辑》两篇文章中,作者主张道,在博弈里,义务(obligation)和允许(permission)分别应被看作为关于理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根据这个主张他们得到了一个具体的道义逻辑,使得在这个逻辑里的义务算子和允许算子不再是一对对偶概念,并且算子是一个关于"自由选择"的允许算子。类似的道义逻辑在文献里已被提出,例如,有早期的由范丙申(1979)提出的方案,和最近的在《基于布尔代数的道义行为逻辑》里的方案。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从在博弈论中的理性主体的角度,来研究这三种道义逻辑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对比它们的演绎能力,给出它们的翻译,并且着重说明它们关于参与人(players)所应当做的或可以做的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现象与实在》是英国著名新黑格尔主义哲学家布拉德雷(1846-1924) 的重要著作,初版于1893年。在此之前,布拉德雷曾先后发表过《伦理学研究》(1846) 和《逻辑原理》(1883) ,尖锐地攻击当时以穆勒(J·Mill)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传统。由于他在观点  相似文献   

9.
交往的异化:马克思《穆勒评注》中的"承认"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盾 《现代哲学》2007,(5):16-20
文献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穆勒评注》因提出"交往的异化问题"而极大深化了整个《巴黎手稿》的理论内涵和意义。这一研究结论可从哲学史角度给予支持和佐证,表现为:在《穆勒评注》中可明显看到黑格尔发明的承认问题对马克思产生的重要影响,以及马克思对黑格尔承认论题的重大推进。马克思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发生的严重扭曲和异化的揭示,就突出体现在《穆勒评注》从货币和商品交换角度对"交往的异化问题"的说明中。  相似文献   

10.
《伦理学之后——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思想》(孙伟平著,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是一部系统研究元伦理学、特别是现代西方元伦理学思想的学术新著。该书运用哲学价值论的视角和方法,在对传统伦理学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元伦理学的一些新观点,特别是对现代西方元伦理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评析。  相似文献   

11.
“人们提起莱布尼茨的名字就好象是谈到日出一样。他使亚里士多德逻辑开始了‘新生’,……这种新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把逻辑加以数学化的伟大思想。”(亨利希·肖尔兹著《简明逻辑史》第48页) 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莱布尼茨(1646—1716)是数理逻辑的先驱者,在逻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莱布尼茨出生在莱比锡,他父亲是莱比锡大学的伦理学教授。他自小就很聪明,有  相似文献   

12.
8.道德哲学一本高水平的最新伦理学入门书是J.L.麦基(Mackie)著《伦理学:虚构正确与错误》(Ethics:Inventing Right and Wrong)。霍斯波斯的《人的行为》(Human Conduct)是一本特别好的教科书。G.J.沃诺克的《当代道德哲学》(ComtemporaryMoral Philosophy)是20世纪中以英文撰写的一本简短而易懂的道德哲学历史著作。该作者的《道德的对象》(The Object of Morality)试图分离出那些确实是道德的道德判断的内容。P.H.诺埃尔-史密斯(Nowell-Smith)的《伦理学》(Ethics)是一本语言分析者的入门书。厄姆森(Urmson)的《伦理学中的情感理论》(The Emotive Theory of Ethics)不但是对被逻辑实证主义所抛弃的道德哲学的论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逻辑学会于12月16日在京召开了“道义逻辑与思想道德和法制建设”问题的讨论会,参加人员有北京地区10所大专院所的逻辑工作者20余人,现把讨论情况作一简单介绍。讨论会首先由陈波同志谈了他对道义逻辑的看法,如道义逻辑面临的问题,道义模态词的相互定义问题,以及义务矛盾律与反义务命令和互相冲突的义务等。他认为,现有的道义逻辑手段,由于表达手段太简单,几乎没有用,不能解决任务和实际问题。赵总宽同志认为,道义逻辑是规范如何去行动,本身是实践的逻辑,行为的逻辑。但什么道德规范是合理的,怎样去评价,用什么条件使道…  相似文献   

14.
要写一部伦理学著作很难,而要建构一个新的伦理学体系更难.韩东屏教授以其敏锐的学术智慧、深厚的理论功底、巨大的钻研勇气,为我们带来了一部拓荒力著《人本伦理学》.该书以独特的研究视角、严密的逻辑结构、新颖的理论体系,给伦理学界又添一部力作.通观全书,创新之处颇多,而在伦理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人本道德规范系统、人本伦理学的当代指向以及伦理学的研究方法等方面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道义逻辑是现代模态逻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逻辑学家把伦理概念予以逻辑分析而开辟的推理新领域。表达伦理规范的义务,允许、禁止和承诺等概念。粗略看来,表现的只是对于人的祈使和命令,但其中包含着奇妙的逻辑关系。正像哲学范畴中的必然,偶然和可能等概念,在逻辑学家看来,包含着奇妙逻辑关系一样。本书对于逻辑学工作者,伦理学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尤为有益。对于所有关心逻辑学发展,寻求社会发展的人文价值的各业人士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作者周祯祥在书中全面地论述了道义逻辑这门新学科发展的历史,它的具…  相似文献   

16.
<正>任丑著《伦理学体系》一书于2016年1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以人的自我为逻辑起点,以自由为本体,以责任、权利、幸福、善恶为主要范畴探究伦理学的内在逻辑和外在形态。在诠释理论伦理学、应用伦理学和后应用伦理学的逻辑进程中,展示伦理学的自由品格和主要内容。该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伦理学,探讨了伦理学的基本内涵、基本路径、基本问题以及伦理主体论、伦理实体论、伦理生态论等基础理论问题;第二部分为应用伦理学,研究了  相似文献   

17.
书讯     
2003年,是我国生命伦理学出版甚丰的一年,除《医学伦理学辞典》这样大型工具书问世外,一些专著也陆续出版。 《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陈元方、邱仁宗著),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13章,书末除结语外,还附有10个生物医学研究的相关文献。该  相似文献   

18.
康德道德哲学一般被视作形式主义的伦理学,这种形式主义的特征可以从《实践理性批判》中对想象的态度得到辨明。通过考察想象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的位置,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第一,虽然康德明确地要求在实践理性领域中排除想象,但他实际上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把想象从他的道德哲学体系中排除出去。据此,康德伦理学不完全是形式主义的,舍勒对他的指责只有在一般和不严格的意义上才是可以接受的;第二,形式主义伦理学自身有其必要性,康德伦理学的形式主义特征一方面是他最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也因压抑和束缚了想象力在道德实践中的根本作用而误解了实际道德行为,否定了实践智慧。通过这一例证式的分析,我们能够表明:任何一种伦理学,若不懂得想象在道德实践中的根本作用,就都意味着致命的缺陷。而想象的这种作用又包含先验想象力的作用和经验想象力的作用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第十二章 最大幸福的原则 选自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功利主义》。 问题: 1.“功利原则”是什么?穆勒为什么感到有责任用这种仔细的处理来捍卫这一学说? 2.穆勒的功利主义观念在哪些方面不同于边沁的功利主义观念? 3.对最大幸福原则是一种“猪的学说”这种异议,穆勒作了什么答复? 4.区分“心理学享乐论”和“伦理学享乐  相似文献   

20.
让商界焕发道德之光──读刘光明著《商业伦理学》张国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光明同志所著的《商业伦理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探讨商业道德理论和实践的著作。我有幸比其他读者较早地读到这本书,颇有先睹为快之感。商业是文明的窗口,而商业道德则是窗口的文明。随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