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二十世纪80年代,全球进入计算机时代;中国大陆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中国佛教进入重大发展时期。进入90年代中期,我们"佛教在线"建立佛教网络;进入21世纪,佛教信息  相似文献   

2.
从上世纪30年代至今,一场延续近80年的争论,至今仍硝烟未泯。这场由一位留法博士刘子华用八卦预测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木王星"引起的科学争论,是科学与伪科学的对峙;是科学与愚昧迷信、真理与荒谬的斗争。李超英同志从五个方面:1.刘子华的行星预测应被完全否定;2.刘子华是个伪科学家的证明;3.科学假设亦要有根据;4."八卦研究方式"会阻碍科学的发展;5.刘子华用"太极中心说"欺世盗名。评论刘子华的所谓科学发现,有力有据,值得一读,本刊将分两期发表他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五、融通与建构 上世纪80年代,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整个社会出现了世所罕见的生机与活力,学术领域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频率主题词--知识经济、以人为本、数字化、生态环境、经济一体化、学习型社会……人类已落入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智慧社会、能力社会、创新社会、竞争社会、自我超越社会之中.应当说,新世纪带给人们的冲击超越了预想--学生今天毕业,明天找工作,后天上班时知识已老化;21世纪的领头学科已由系统科学与生命科学所取代;人们的思维方式正由线性思维向非线性思维转变;由美国空军上校约翰·A·沃顿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五环打击理论"推进军事变革进入第四代;高新科技飞速发展使战争变得既文明又残酷,生态失衡使人们惊呼自身生存环境已不安全,"技术悲观论"开始流行,呼唤科学与人文的融合,促进生态恢复,防止破坏环境事件的发生,缓解医患矛盾等,就在人们迫切需要学习和应用人文学知识之际,<医学与哲学>的人文社会医学版诞生,真是可喜可贺.  相似文献   

5.
胡荣奎 《美与时代》2005,(12):61-63
作为基础课之一的"立体构成",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在各大高校的美术院系开设以来,已有二十几年的历史了.但由于种种原因,"立体构成"这门学科一直都处于缓慢的低调的发展之中.在学科建设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体现"立体构成"的学科优势,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从而构建科学的、合谐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学科和教学体系,是当下我们高等艺术与设计教育所要面临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18日,在长安大学召开了陕西省中国哲学史学会2005年代表会议暨“新世纪中国哲学走向”学术研讨会。陕西十几所高校的50余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数十名研究生列席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新世纪中国哲学走向"这一主题进行了学术发言和研讨。林乐吕在发言中,对“20世纪后50年国内张载哲学研究的主要趋向”做了深刻的反思。他把这一时期的研究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的30年间。该阶段的基本状况是:以“唯物论”为张载哲学定性的观点居主流地位,以“二元论”为其定性的则居其次。当时研究成果的政治色彩要远浓重于其…  相似文献   

7.
正四、承前启后,小结十年行文至此,为何要作一个小结?主要是因为2009年以后办刊重点有所变化,杂志改版,以推进无神论学科建设为目标,体现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特色,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无神论学科的代表性学术刊物。杂志宗旨依然是:"宣传科学精神,开展无神论教育,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根据这样一个变化,小结一下前十年任务完成情况,以承前启后,进入论述后十年《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的历史功绩,是顺理成章的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研究的"复杂性"辨析--兼谈证候研究的思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要讨论中医药研究与复杂性科学的关系必须首先对中医药研究的复杂状况予以澄清. 1应当正确理解复杂性问题与复杂科学 所谓复杂科学是国外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研究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科学.复杂科学包括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简称"老三论")和耗散结构论、突变论、协同论(简称"新三论")这些中医界听来并不陌生的理论,以及相变论、混沌论、超循环论等其他新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80年代初是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农民画发展最辉煌的时期,1983年以后陷入低谷。2009年,自治区政府挽救和恢复当地农民画工程正式启动后,察布查尔农民画创作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使农民画健康持续发展,政府要加大经费投入,重视农民画队伍建设,加强农民画艺术交流活动。农民画家也要以开放进取的心态、更加充沛的创作热情,谱写新时期农民画艺术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是中国版画艺术的发源地之一,到了明清时期南京市一度成为版画制作中心。1949年解放后中国进入现当代时期,江苏版画获得了更加快速的发展,并结出累累硕果:从五六十年代水印版画的兴起,到八十年代达其巅峰状态,随后是九十年代的辉煌与调整,直至新世纪的重新定位与多元探索。一路看来可以发现,正是扎根于本民族的审美情感和趣味追求,加上对外来优秀成果的吸收,并进行符合时代需要的转化和创新,才是江苏版画兴盛的原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1.
东乡族是我国十个穆斯林民族中人口数量位于第四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虽然东乡族人口流动史可追溯到清代之前,但前往城市并在城市就业主要是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迄今为止,进入城市的东乡人在兰州市七里河区聚居形成城  相似文献   

12.
与SSK对话:中国科技哲学的前沿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诞生于 70年代的SSK即科学知识社会学 (SociologyofScientificKnowledge ,简称SSK)超越科学社会学的默顿传统 ,一跃而为科学社会学的主潮流 ,以至于默顿传统的主要人物之一S .科尔在谈到SSK时无可奈何地说 :“他们人数不多 ,但在差不多十年的短期扩张中 ,这个小组得以完全支配了科学社会学及称为科学之社会研究的交叉领域。”[1]随着SSK的日趋活跃和队伍扩大 ,SSK已经划分为两大流派。一派称为“宏观 -定向相一致研究” ,主要是按照传统的方式研究科学知识和政治、经…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随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 ,中国哲学史也像哲学其他学科一样 ,迎来了繁荣的局面。继 80年代思想解放、拨乱反正之后 ,90年代进入了多元发展、深化研究的阶段 ,不论在通论研究 ,还是在专论、个案研究上 ,都产生了一大批研究成果。据不完全统计 ,十年来出版中国哲学史著作两千多种 ,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三千余篇。与 80年代主要以反思和译介为特点不同 ,90年代开始呈现出回归哲学自身并在深入研究基础上展开对话和讨论的新气象。可以说 ,热点的层出不穷和思潮的汇聚更迭构成了 90年代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总体景观。一…  相似文献   

14.
通常人们把福柯思想分为三个发展时期:20世纪60年代的知识考古学,20世纪70年代的权力谱系学,20世纪80年代的伦理学。福柯前两个时期的思想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其80年代的思想却并没有产生相应的影响。实际上,理解福柯晚期从"权力谱系学"向"伦理学"的转折,对真正理解福柯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晚年福柯独特的权力关系的概念本身预设了某种自由的主体性概念。为了澄清这一主体性的形式到底是"客体化的主体化"还是"真正的主体化",他必然会走向伦理的转向,这一转向转而为批判现代社会的各种权力关系提供了某种全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王荣益 《法音》2021,(11):34-38
峨眉山佛教在近二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受中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的影响,逐渐形成了分散、自建、自足的发展模式,寺与寺之间经济完全独立,寺庙建设各自为政,更谈不上整体规划。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向现代化高速迈进的时期,峨眉山寺院传统的管理模式此时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因此在80年代中期,经全山僧众一致同意,寺院将各自的人、财、物权上交峨眉山佛教协会,由佛教协会统收统支,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基督教神学构建过程实际上就是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本色化过程。本文将中国基督教神学的构建分为四个阶段 ,即 2 0世纪初至 1 94 9年、5 0年代、80年代至 90年代初 ,90年代中后期。作者分析了在这几个不同的历史时期 ,特别是 80年代至 90年代初 ,中国基督教在教义神学上所作的本色化的努力 ,以适应中国的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7.
文征明德才兼备,博学多能,诗、文、书、画俱精.在诗文方面,他为"吴中四才子"之一,后期又于吴中"主风雅数十年",然其书画方面的成就掩盖了诗文成就.近年来,随着明代文学研究的日益深入,文征明的诗文亦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因此,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文征明诗文研究的成果进行梳理、总结,指出其成就与不足是有必要的. 一、生平研究 对文征明的生平,学者们主要从其年谱、辞官归隐事迹等方面进行研究,成果较为丰硕. (一)年谱研究 年谱是对个人研究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在20世纪初期,当现象学在德国诞生时,美国哲学界盛行的是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20世纪30年代前后,现象学在德国达到了繁荣时期,并逐渐传播到了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现象学(以及在现象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存在主义、诠释学)已经逐步被美国哲学界接受,并成为实用主义和分析哲学之外的另一门显学.  相似文献   

19.
Citizemhip在1990年代之后复兴为西方学术界的关键概念,在新世纪之后逐渐进入汉语语境,但中国学者对该概念的译介存在严重混乱.Citizensllip是指一套涉及到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价值体系及其制度规范,在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中大致分为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两大范畴,而当代英语世界中的内涵界定主要有现代国家、观念史和多元主义这三种范畴.本文主张从个体-公民-共同体的关系框架来理解,并主要以"公民身份"和"公民资格"两个汉语词汇来对应,但在具体语境中要考虑二者在汉语言中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港台及海外华人地区出现的新儒家现象,"国学"这个本来已经被人遗忘了几十年的概念又从港台返回到了大陆,而且近十年来被炒得越来越热,形成了所谓"国学热"。但是,何谓国学,国学的具体内涵是什么,国学与外来文化是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在今天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