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康华  朱林锋 《孔子研究》2024,(1):39-47+157-158
秦汉之际社会秩序的剧烈变化使传统的“家国同构”模式遭遇严重挑战,如何在帝制中国重新建构起规范齐整的伦常秩序、社会秩序以及政治秩序,成为两汉之际统治者和思想家们面临的难题。伴随着礼治原则的确立与礼治秩序的延伸,以《白虎通》为中心,东汉思想家们建立“三纲六纪”之说,在重构伦常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更为严密的理论逻辑,使帝制时代家、国之间的嵌合变得合理而可信,兼具文化意义和政治意义的“家国一体”模式真正出现在古代中国。《白虎通》构建的家国一体的天下秩序,奠定了中国人的天下观与家国观,逐渐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和文化共识,也为新时期家国观的建构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2.
共同体意识下的家国情怀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国情怀是人对与自己密切相关的集体如家庭和国家眷念与爱戴的心境,以及对其包涵与宽容的胸怀,是个人对于家庭和国家的一种积极的思想意识、情感认同和自觉担当的意愿,是一种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对培养人们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道德观具有重要价值。家国情怀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不能直接等同,与共同体意识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当下我们既应该坚守家国情怀,也要通过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来实现对家国情怀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郝颖婷 《中国哲学史》2020,(2):114-120,128
王船山以“理一分殊”说作为处理家国关系问题的基本视域,对朱子“家国一理”说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批判,并进而提出“家国殊等”说以驳斥阳明学。在船山看来,“理一”仅仅是人道“继善”的倾向性,“分殊”则是抽象的继善倾向的差异化人道实践,“家国殊等”就意味着国-天下层面的政治实践有其独立性,政治秩序的形成需要以“絜矩之道”为原则实现制度构建。船山在继承理学传统强调天人相继的连续性的基础上,申明“君子之道非天地自然之道”,更为着眼于人作为一个群类整体的“人道”秩序的真实。  相似文献   

4.
5.
东南亚是"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域外第一站,也是"一带一路"的重心之一。在东南亚诸国中,印度尼西亚的华族人数最多,居海外各国之首。为考察印尼华裔的族群身份与家国伦理观念变迁情况,以及在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规划里,他们独特的家国情怀能否担负起传递中华文化、表述中国形象的政治文化外交使命,本文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问卷调查。发现印尼华裔在"中华化"与"在地化"的对立统一中寻求当代族群身份定位,双重的文化视野赋予他们不同的价值判断和思想观念,他们更能以独立而客观的姿态进入中华文化的传播场域,从而有望成为国际公共外交新生态的有益助力。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思维,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接地气、听民声、治贪腐、扬国威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得党员干部队伍风清气正,人民群众万众一心。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独特的语言魅力讲好中国故事,也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了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都呈现新气象、新景象,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很多领域都实现了突破性进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总书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皆成于实"的具体实践并彰显了高超的哲学智慧。总书记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强调"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总书记倡导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正在指引并激励全体中华儿女奋发有为、阔步前进。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书写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新篇章,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7.
宽运 《中国宗教》2022,(7):24-25
7月1日,我在香港地区会议展览中心参加了庆祝香港地区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聆听了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重要讲话,他语重心长、字字铿锵、句句深情,让我深深体会到他心怀家国、爱民如子的大领袖精神。能够出席这个回归盛典,我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自觉责任重大。因为习主席的讲话,既是鼓励、也是嘱托,他把关怀家国、建设香港地区的责任交托给香港地区政府和各个团体,包括我们宗教界。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耍而彤威起来的。所有这些体系都足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因特笆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新飞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构成部分,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合理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讲话包含着人民性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国宗教实际出发,指出宗教工作的本质就是群众工作,体现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自由、关心信教群众物质生活改善、尊重和保护信教群众各方面权益等。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立场其来有自,一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著《〈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论犹太人问题》《论早期基督教历史》等涉及宗教的文献,都深蕴人民性的立场;二是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至今,人民性立场是一贯的;三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国宗教的优良传统中,都具有人民性的要素。本文在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宗教讲话的人民性内涵时,力图将三方面来源也加以梳理。希望得到专家们的指正。  相似文献   

10.
马文 《中国宗教》2021,(2):74-75
澳门伊斯兰教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距今已有400多年。华人穆斯林成规模的定居,则是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从1937年开始,有大量来自广东和香港的回族穆斯林到澳门避难,他们互相帮扶,积极赈济难民,鼓励身处战乱之中的同胞坚定信念,表现出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澳门回归祖国20多年以来,澳门伊斯兰教界依托香港伊斯兰联会,凭借毗邻粤港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宗教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1.
杜鹏 《天风》2018,(5):49-51
走进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云西公园,但见园内有一些基础健身设备,有一块儿童嬉戏的场地,有一块告示栏,上面写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和防范邪教的宣传说明。园内还坐落着一座新教堂,这就是孔爱卿弟兄服侍的椒江基督教堂。也是这位孔弟兄,用他近千份的藏品,记录着属于中国教会自己的故事;用他点点滴滴的爱心,讲述着椒江基督徒美善的信德。  相似文献   

12.
读习近平同志《念奴娇·追思焦裕禄》一词,颇引人深思,静心玩味,不忍释卷,既而再读,感佩于心,震撼之际,觉有言不吐不快。该词虽为当时作者的感怀之作,但其旨意深邃高远,艺术表现继承经典而又不乏创新,用真情铸造不朽的民族精神,坦陈爱民忧国、勇于担当的治世情怀。言出肺腑,情真意切,朴素大气,意象独特而鲜明,格调新颖而豪迈,可谓托旧制而巧抒时代精神的佳作典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内报刊媒体公开发表的关于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报道,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认真加以学习,并基于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对之进行了研究讨论,从领会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全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认真体会积极引导宗教的关键在"导"、做好对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这四个方面进行了诠释和解读。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方文明都建构了以家庭和国家为基本结构的伦理世界,西方“country”文明中伦理世界的命运是“悲怆情愫”,中华“国家”文明的文化条件和伦理精神是“家国情怀”。家国情怀不只是家庭精神,也不只是爱国主义,而是身家国天下一体贯通的伦理情怀。“国家”文明创生的家国公正的伦理智慧有日常智慧和“非常”智慧。日常智慧贯穿于人的生活与生命的全程,并通过各种民族节日呈现;“非常”智慧是调节家庭与国家矛盾冲突的伦理智慧,逻辑与历史地展开为两种传统形态,即以“国”为重心的“精忠报国”,以“家”为重心的“亲亲相隐”。家国伦理公正的课题与中华现代文明的百年进程相伴随,从中国革命到改革开放,呈现“伦理建构—伦理革命—伦理解放”的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进程。现代中华文明依然是“国家”文明,但已经具有新形态,也面临新挑战,必须以伦理公正实现“国家”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构做出新的“中华”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0,(3):F0002-F0002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10日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他强调,湖北和武汉是这次疫情防控斗争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经过艰苦努力,湖北和武汉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但疫情防控任务依然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16.
宋磊 《孔子研究》2023,(1):36-44+157-158
许多学者根据孔子“不隐于亲”的评价,认为儒家主张只有攘羊这样的小罪可以容隐,而受贿枉法这样的重罪不可以容隐,并把后世法律中谋反等重罪不可容隐制度的渊源追溯至此。然而此观点所依据的是两个独立案件结合成的孤证,忽视了先秦儒家在解决道德两难困局时思维的复杂性。“重罪不可容隐”与“不隐于亲”在适用场域和内在精神上都有较大的差异,更可能是汉儒以君权为本位的思想与亲亲相隐原则相互协调的产物。在亲亲与尊尊难以兼得的情况下,儒家根据身份、关系的不同在家国之间反复权衡,最大限度地调和了亲情与公义,奠定了中国古代家国伦理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7.
马劲 《中国宗教》2018,(3):38-40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针对我国宗教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在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对宗教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新的观点,总结了新的经验,创新推动了宗教工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了全党做好宗教工作的经验和智慧,包含着习近平同志从政以来对宗教问题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意义重大。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9.
马国利  孙瑞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7-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胸怀两个大局,坚持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着眼于国家总体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系统阐述了新时代党的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怎样认识宗教、怎样处理宗教问题、怎样做好党的宗教工作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家”的结构分析:当代青年人“家”的内隐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代青年人心目中"家"的概念表征进行了研究.依据激活扩散模型,采用字词联想法来收集数据.以"家"一词为刺激,让317名被试进行自由联想,选出前80个联想频率在4.3%以上的高频概念词语作为分析单位,做成卡片另请80名被试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它们之同的关系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发现,"家"概念在青年人的心目中是从以下5个方面来表征的:(1)家的情感意义;(2)家人与安全感;(3)家的物质基础;(4)责任与义务;(5)琐碎与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