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源于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经五代、北宋时期传入我国新疆。从最初的教育与宗教交融,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逐渐实现了教育与宗教的分离。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新疆场域中,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抵御与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清醒客观地认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历史必然趋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
就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东南亚穆斯林的关注较少。对该地区穆斯林的研究,对于理解佛教国家的穆斯林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本文以泰国为例,介绍和解析该国伊斯兰教的多元适应之路。一、以佛教为主的多元宗教环境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多元宗教社会。据统计,泰国总人口为6,637万(1),其中佛教徒占94.6%,穆斯林占4.2%(2),基督教徒占0.5%,印度教徒占0.1%,其余0.6%信仰其他宗教。  相似文献   

3.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阈下,宁夏吴忠市在民族宗教工作中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新实践,既是民族宗教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地方治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既是一种治国理政的工作经验,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体系中的一种地方性知识.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不仅仅是党和政府的工作,它应当是社会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吴忠新实践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政府依法对宗教事务管理是吴忠新实践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充分发挥宗教组织在新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是吴忠新实践的重要环节;发挥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在新实践中的积极作用是吴忠新实践的社会主体和群众基础.吴忠经验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区域的地方性存在很大差异,国家治理必须与地方性知识联系在一起,从各地区和各民族的实际出发,汲取地方性知识的营养,使之成为国家治理经验的有效部分.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视阈,以问题为导向,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从“实然”和“应然”两个角度对吴忠市推进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新实践既做“是什么”的田野工作,又做“为什么”的价值分析,从而把“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应当给予积极的关注和探索.  相似文献   

4.
唐代的景教和伊斯兰教同为在古代华夏大地传播的世界宗教,二者面对同样的时代背景,也有着相似的传教目标。由于传教方式和策略相异,唐中期以后的发展趋向完全不同。本文围绕景教与伊斯兰教在唐代的传播历程,聚焦二者在传入时间、传播路径、传播范围、传教方式、中国化模式等方面的诸多特点,探索二者与中国社会互动交融的历史规律,揭示外来宗教中国化成败的历史原因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以天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第三次入华,由于伊斯兰教与基督教长期对立的历史背景,再次入华的基督教与中国伊斯兰教的关系颇为复杂,这既表现于基督教对中国伊斯兰教的敌视,也表现于二者在统治机构中的权利争夺,这些对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非国家马里曾是撒哈拉以南非洲(黑非洲)历史悠久的伊斯兰学术中心,1960年脱离法国殖民统治独立后,历届国家领导人在坚持世俗化的同时,谨慎地维持了与穆斯林领导人的合作共处关系.随着多党民主制的引入,马里温和且具包容性的伊斯兰教发生很大变化,穆斯林比以往更积极地参与政治活动,并在2002年总统大选中初显其潜在影响力.近年来,马里伊斯兰教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均发生较大变化,马里政府和本国的民主化进程也面临伊斯兰激进势力、北方少数民族分离运动以及打着伊斯兰旗号的恐怖主义的挑战和威胁.  相似文献   

7.
发源于20世纪30、40年代广东潮汕地区的德教,是倡导行善积德、宣扬华人传统道德观的当代海外华人宗教。在当代泰国,德教与主流社会的关系尤为密切。德教初传泰国,始于1945年底泰国侨生林修悟由汕头返回曼谷时,带去了"白云师尊"画像及香火。随后,在40年代末50年代初泰国的政治背景下,德教在曼谷逐步发展,取得了合法地位。与此同时,"白云师尊"的造像特征,也由"道貌"易为"僧容"。本文以泰国德教界所供奉的白云师尊造像的历史演变为案例,探讨20世纪50年代初海外华人本土化的历史背景下,华人宗教的文化适应的历史过程与具体机制。  相似文献   

8.
通过长征中与伊斯兰教的初步接触,延安时期党的伊斯兰教政策伴随着党的民族宗教理论创新,在深入的研究和工作实践中得到了新的发展。在坚持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与政治及教育相分离等政策原则的同时,延安时期党的伊斯兰教政策和伊斯兰教工作有着团结广大信教群众、与教内上层人士建立统一战线、各个教派一律平等、促进教派间的团结、加强党对伊斯兰教工作的领导、克服党内错误思想认识等丰富的内涵,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宗教宽容是穆斯林信仰和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具体来说,伊斯兰教关于“有经人”(ahl al-kitab)的概念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体现就明确地表达出了这一主题。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和田野考察,首次介绍了创立于江西赣州的空道教(空中大道)在泰国的传播史略及当前的存在状态.1912~1960年间,泰国华人创建了15间空道道堂,集中在泰南的客家人、潮汕人和福建人的社区.空道已经成为在地华人"方言社群"宗教传统一部分,以及在地化的文化认同构建的一大载体.作为一个"早熟而不成熟"的教门,包括泰国在内的空道在东南亚华人社会中面临着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困境,但也出现了再出发的一些转机.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扬州市伊斯兰教的现状,并对当前伊斯兰教面临的难点和加强伊斯兰教团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勋爵曾经指出,宗教是历史钥匙。大凡做历史研究的,宗教史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一般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等研究不容忽略的重要方面。对宗教历史研究的忽视,必然导致很难触及历史的深处,也很难有效发挥历史研究的"彰往知来,察古鉴今"的作用。而这正是我们评价一本宗教史著作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5.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6.
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至今1300多年的历史来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曲折艰难,大致经历了唐、宋、元、明,特别明清之际的"以儒诠回"汉文译著活动,是伊斯兰教中国化的重要标志,代表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正道。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达浦生阿訇为例,具体分析了其生平实践中蕴含的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生成的社会框架,以及其个体实践中三种认同的互嵌与互惠。这展现了近代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特征,揭示了现代背景下伊斯兰教中国化道路成功的原因,彰显出达浦生阿訇不愧为我国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即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作为一名阿訇与宗教团体负责人,应该更加认真地学习五中全会精神,思考在大变革时代中,如何引导穆斯林群体主动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以创新思维加强宗教团体与场所的自我管理,这是当下宗教社团与场所面临的重要话题。  相似文献   

19.
笔者根据《勒俄特依》、《祭祀因由经》、《彝族历史谱牒》等彝文典籍的记载 ,对凉山彝族宗教的起源 ,和历史上著名毕摩大师的活动 ,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最近20多年海内外学者针对近代中国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动关系问题发表了不少论著。本文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回顾,讨论了基督教传教学、伊斯兰教护教学、文明(宗教)对话、文化交涉等多重视角参与研究的必要性,强调全球史观对理解近代中国这两大宗教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