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体会刘钰《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是我们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部文选是小平同志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经验的理论总结,也是引导我们继续胜利...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4,(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佛教协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已经出版发行。今年11月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隆重举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报告会,江泽民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随后,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通知》。这是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国佛教界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根据全国政协第八次主席会议的精神,现就全国佛教界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有关部署通知如下:一、《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收录了邓小平同志从1982年至1992年期间的主要著作。这一时期,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伦理道德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北京市伦理学会学习研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王晖最近,北京市伦理学会召开会议,认真学习和研讨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大家一致认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出版发行为伦理学今后的研究和教学指明了方向,全书包含了深刻的伦理道...  相似文献   

4.
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来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这是近10多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在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逐步达到的共识。今天,学习和把握《邓小平文选》第3卷中所反复阐  相似文献   

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意蕴──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会学习和研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李崇富年初,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召开了在京的常务理事会议。与会同志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届谈自己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和体会。认为这一当代中国...  相似文献   

6.
深入学习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首都哲学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述要边立新为了把《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学习引向深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筹备组、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于1994年6月20日联合举办了邓小平建设有中...  相似文献   

7.
爱国主义不仅具有历史性,而且具有现实性,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我们认为,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具有以下时代特征。 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致 邓小平同志指出:爱国主义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见《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这就是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正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心得胡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倡导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涵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8页)即是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新人;而马克思则认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49页)。“四有”新人与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本质与妇女解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本质与妇女解放郑祖泉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言简意赅的概括和论述:“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科...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的伟大理论成果。这个理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是在总结以往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党智慧的结晶,全国人民智慧的结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有一系列突破,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得到了新的重大发展,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同志是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他的有关著作,特别是最近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现了在形成和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实践史上,邓小平同志首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本质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在这里,他不仅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区分开来,而且进一步把市场经济视作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加强干部队伍政治思想建设的指南──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体会戴家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革命。要取得这场伟大革命的胜利,关键在于建设好一支政治素质好的干部队伍。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对全面、正确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具...  相似文献   

14.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的改革事业已进行了20年。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完善自己的各项制度、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伟大事业。“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这句话道出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正因...  相似文献   

15.
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邓小平文选》出版了。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邓小平文选》是伟大历史转折时期的产物,它集中了党的集体的智慧,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反映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邓小平文选》的内容十分丰富,思想非常深刻,它涉及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许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同志说过,陈云同志曾建议党中央提倡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谈到:“陈云同志说,他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哲学著作,受益很大。”(《邓小平文选》,第267页)学习《陈云文选》,使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陈云同志不愧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典范。他强调学习理论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列主义的原理和恩想方法“自然地同自己的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把书本上的东西消化成为自己的”,指导实际工作(见《陈云文选》,  相似文献   

17.
一九七九年,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向大会作了《祝辞》。在《祝辞》中,他对我国文艺工作者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提出了庄严的战斗任务,要求文艺工作者“要恢复和发扬我们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培养和树立优良的道德风尚,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做出积极的贡献。”(《邓小平文选》第181页。下引小平同志的话,只注页码。)又说,社会主义文艺“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对于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特征。邓小平说过:“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可以说,科学的社会实践观是邓小平全部哲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原则的核心。今天,在中国处于社会转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进一步学习、探讨邓小平社会实践观的丰富内涵,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邓小平社会实践观的本质特征及其方法论意义的论述。一、开拓性与求实性的统一邓小平在反思中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及其规律性时,反复提出并一再要求全党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19.
一、两个文明同步发展才能促使中国社会全面进步。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前我国各项工作的指针,是实际执行中的社会发展理论。这个理论立足于社会的全面进步,揭示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同步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早在1979年,邓小平同志就强调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208页)。此后,他又多次强调,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这样才能促使社会的全面发展。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是在经济比较落后、封建主义思想影响比较严重、小生产意识比较浓厚、科技不够发达、民主法制观念比较淡薄的情况下建设社会主义。如  相似文献   

20.
朱登潮 《学海》2005,(5):11-14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在《邓小平文选》中,一共有1066处使用了“发展”这个词,一定意义上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就是邓小平关于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发展、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而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党适应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要求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一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理论一脉相承,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科学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