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的秘诀     
快乐是什么?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快乐是我们的思想处于愉悦时刻的一种心理状态”。快乐,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持心理上的平衡:快乐本来就出自人的心灵和身体组织。我们在快乐的时候,充满希望和幻想,身体也更健康,甚至肉体感觉都变得更灵敏。心理学家们曾经试验过在快乐与不快乐的情绪状态中的表现,人  相似文献   

2.
多么熟悉又亲切的声音“开斋了——”“开斋了——”孩子们奔跑在大街小巷欢快地吆喝“开斋了——”遥想若干年前我和他们奔跑在一起在大街小巷快乐地奔跑着“开斋了——”“开斋了——”任脑门上蒸腾着热汗我们奔跑在乡下金色的秋风里开斋了这是回族村庄上穆斯林们盛大的节日“开斋了——”“开斋了——”穆斯林们见面都彼此致意祝贺对方走进节日走进穆斯林们的幸福时刻看,一盏盏灯盏亮在或新或旧的门口斋月里的夜晚穆斯林们家家户户在门口点亮煤油灯盏好让幸福走进家门“哒、哒、哒——”子夜时分梆子声由远而近走来走进我的梦乡一块油香…  相似文献   

3.
调子低一点     
金庸、王蒙在香港论“剑”谈道、漫话人生,作了“做个快乐的书君子”的专题报告。其中快乐第三招是:调子低一点。王蒙说,我常常提倡低调原则,就是你做什么事情不要把调子唱得太高,唱得太高了会吊起人家过高的期望值、过高的胃口,但你实际上不一定能做得到。你的调子过高还容易变成一个靶子,变成一个目标。有些写作的人非常希望自己的作品发表在什么刊物上,是大的刊物,还是小的刊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金     
春花烂漫时,我和几个朋友到山中踏青,同行中名叫阿虹的女孩,有着甜甜的笑容,很是快乐的样子,她和女伴采集着身边的花草,很快,她的手里有了一簇散逸着自然清香的花儿。在快快乐乐、打打闹闹的一天过后,她没有丢弃那束花草,而是带到了返回的车上,我以为她要带回去插在自己宿舍的小花瓶里,这是许多女孩子的小小爱好。后来,我才知道猜错了,她对开车的朋友说:“我到医院看阿薇,把花送给她,给她一份惊喜。”阿薇是她的朋友,这两天生病住院。当我们走进病房,阿虹把那束花儿送给阿薇时,阿薇把花儿放在鼻前嗅了一下,似乎被那股原…  相似文献   

5.
原来每次回老家过年,都会与我的一位作家朋友,沿着城边的小路,边走边谈,什么都谈,时常谈得哈哈大笑。于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围着老家的县城一连走了两三圈。可是去年春节,他却因为妻子病逝,到省城的女儿家过年去了,而且说他今后每逢过年,都不会在老家过了。我也就在年前的电子邮件里跟他说:“我们绕城三圈无话不谈的快乐,也许将永远不会重现了。”他则说:“不是‘也许’,是现实。”我也就意识到,我们的那种快乐,真的是永远“绝版”了。那种绝版的快乐,只能在我们的记忆中去回放去品味了。  相似文献   

6.
那是一个晴和宜人的好天气。又正逢礼拜天。孙子、孙女们及儿子、媳妇们约定来看望爷爷奶奶。除了大儿一家三口在杭州没回来,其余都团圆围坐在餐桌旁。我环顾着这个充满快乐,欢声笑语的家庭,心里在默默地祷告:“主耶稣啊,蒙你这样的祝福和眷顾,我不配呀。我没有作光作盐,你却赐给我们超乎我所求所想的恩惠,使我更加想起了自己的亏欠。” 三个小孩早巳吃罢午饭,由二儿照顾着,到附近的娱乐城去玩了。大人们仍然围坐桌边,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直觉体悟式的思维。什么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次庄子与惠施游玩于安徽凤阳县北的濠水边。庄子说:“惠施,你看鱼游的多么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呀。”惠施反问说:你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能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对此的回答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你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发…  相似文献   

8.
人的一生,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工作中度过,因此工作得快乐与否直接决定着他的生活质量。所谓“快乐人生”,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快乐地工作。 能够“快乐地工作”已成为上班族们的奢望。很多人拿了丰厚的薪水还是不开心;也有人为不对口的工作荒废专业而苦恼不已;还有  相似文献   

9.
快乐在哪儿?     
有则寓言。 花天酒地的国王总是郁郁寡欢,便亲自外出寻觅快乐的人,当他看到一位穷苦的农夫正在放声歌唱,就问:“你快乐吗?”农夫回答:“当然快乐。”国王颇感费解:“你这么穷,也能有快乐?”农夫回答:“我也曾因为没有鞋穿而苦闷沮丧,等到  相似文献   

10.
冼星海曾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简单快乐的事情,学习的过程应是愉快顺畅的。在多年来的教学活动中,我感觉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音乐课堂插上快乐的翅膀。  相似文献   

11.
旁观自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加上身边老人们说的“人有三昏六迷九糊涂十二癔症”,  相似文献   

12.
墙上的快乐     
在一个画家的屋里,我见到了一幅非常特别的画。那是一张被装裱起来的白纸,在中间偏左的位置上有一块黑渍。我不明白这块黑渍到底是什么生花妙笔,被画家挂在墙壁正当中最为显要的地方,我琢磨了很长时间,脑子里仍然是一片空白。临走时,我只好向画家请教,画家说:“这幅画叫《快乐》。”“快乐!我不明白。”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哪个画家能画出快乐来。画家说:“中间这块黑渍是痛苦,每个人看到我的这幅画时,都只看到这块痛苦的黑渍,都看不见背影里的快乐,我们的生活不是这样吗?多少快乐我们视而不见,却被微小的痛苦遮住了双眼。”…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管,说啥都听不进去。”我曾听到过很多家长、老师,甚至是我自己也都如此抱怨。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摸索,我倒觉得家长和老师们板着面孔的说教对孩子们来说显得“曲高和寡”。如果你说一些他们想听的话,寓教于乐,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到一家新开业的规模很大的医药超市去买药,我用医疗卡付费,收银员小姐对我说:“先生,您购买的是乙类药,需要自费负担15%,请您再给我五角钱。”以前在别的地方买药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说:“你就不能通融一下,写一样别的药吗?”收银员微笑着回答说:“对不起先生,那违反规定,我们是不允许的。”遭人拒绝,面子上总不大好看,我有些愠怒地说:“那我不在你们这儿买-了。”收银员小姐双手将医疗卡奉还,仍然面带微笑地说:“先生。您走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杜朝珍 《天风》2006,(17):42
神的恩典真是奇妙无比,在灵程的道路上,我不但把我每一份得着归功于我的父母,我还会把荣耀归功于最“慈悲”最“全能”的“圣天父”,因为,是耶稣伸出钉痕的双手牵我走出茫茫旷野,找到心的彼岸。文学创作对我而言是我一生的最爱,见报见刊的作品成了我生活中一笔可观的精神财富。每一张用稿通知书都会慰藉着我对文学事业的呕心付出,激励我更努力地投入笔耕之中。我笔颂过促人奋进、催人泪下的巾帼英雄们的丰功伟绩;也描写过无须点缀的山村盛景;还有令人心旷神怡、回味无穷的言情之作……  相似文献   

16.
有一天,我在敦化南路散步,突然有人从背后追上我,她一面喘着气,一面说:“请问,你是林清玄吗?”我说:“是的。”她很欢喜地说:“我正想打电话到出版社找你,没想到就在路上遇到你。”“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我……”她欲言又止,接着鼓起勇气说,“我觉得,我还没有学佛以前很快乐,现在生活却过得很痛苦,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出了问题?”然后,我们沿着种满松香树的敦化南路散步,人声与车流在身边奔跑,有时我感觉这样看着不知从何处来,又要奔向何处的车流,总像是在看一个默片电影的段落,那样匆忙,又那样沉寂。我身边的中年女士向我倾诉着生活与学佛…  相似文献   

17.
世间万物,都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关键看每个人的心态。简单与复杂,就是一种人生的选择。记得爱默生说:“任何事物都不及‘简单’那样伟大,事实上,能够简单便是伟大。”我推崇简单的生活,寻觅简单中的快乐。如今,当我把眼光投向人群时,我很难找到“简单”。当我转向一朵小花和一只飞鸟时,我发现了“简单”中的伟大与快乐。  相似文献   

18.
新月     
我“望”过一次新月。那还是在我小的时候,伊斯兰教“斋月”结束前的一天,因为好奇,我跟着大人们来到宣礼楼上“望新月”。我抬着头看啊看,哪儿有新月呀?灰蓝灰蓝的夜空上,只有些许星星在一闪一闪的眨着眼睛。大人们笑起来。“这新月呀,要用心找才看得到。”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要来找新月?”一位年轻的“海里凡”笑着说:“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的。”我不依,拉着他的衣服一定要他讲。他拗不过,想了想说:“望新月是《古兰经》上的命令,今天我们望见新月,明天就开斋了,你就可以欢度节日了。”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也许是…  相似文献   

19.
[案例一] 一个探头探脑的学生在家门前晃动,当我走到门口时,他神秘地问:“老师,你有空吗?”“什么事?”“我有件拿不定主意的事想求教您。”“行,来吧。”“你家里还有别人吗?”“没有。” 进了家里,这们学生顺手将房门关上。“老师,有几位哥们,叫我去报复一个以前在初中读书的同学,我过去因打架曾有过教训;如果不去帮忙又怕得罪他们,不知如何是好。”我严  相似文献   

20.
平安过新年     
董延奎 《天风》2023,(1):10-11
<正>经文:申11∶12;出12-13;诗16∶8-9“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边,我便不至摇动。因此,我的心欢喜,我的灵快乐,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诗16∶8-9)新春佳节如约而至。中华民族过春节的习俗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华人最盛大、最热闹的传统节日。圣经中也有许多关于基督徒过新年的教导,《申命记》11章12节有耶和华从岁首到年终的眷顾;《出埃及记》12章至13章有耶和华对犹太人守逾越节的教导和律例;《诗篇》16篇8节至9节记载人将耶和华摆在各人面前(生命中首要位置),就可心欢喜,灵快乐,肉身也安然居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