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作者在本文一开头就大量断章取义地引证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形式的言论,以便为赫鲁晓夫修正主义关于“和平过渡”的路线作辩护。作者把无产阶级专政形式基本上划分为两种:一、苏联的苏维埃,即一党专政的无产阶级政权形式;二、各人民民主共和国的人民民主专政,即以共产党或工人党为领导的、联合各民主党派和其他政党或团体的专政。作者重弹苏共纲领关于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修正主义的老调,“论证”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形式已不复存在,苏联已变成为所谓“反映全体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全民国家”。作者说:苏联之所以曾经实行一党专政,是由于当时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尖锐性;而东欧一些人民民主国家则与苏联当时情况不一样,没有像苏联那样尖锐的阶级斗争。所以,有的人民民主国家成立后不久,就取消对剥削阶级选举权的限制。作者妄图使所有国家的人民相信当今世界上的阶级斗争已“缓和下来”,苏联的一党专政是例外,今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就是多党制的专政,就是五花八门的无产阶级专政形式。根据这种修正主义的论点,作者公开无耻地为南斯拉夫铁托集团的政权形式吹嘘。  相似文献   

2.
在共产主义理论中,国家是执行单一阶级专政的强制机构.无产阶级革命由两部分组成:从压迫的资产阶级手中夺取这个机构;以及建立工人阶级专政.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十章"道德和法。平等"中表明:一切人,或者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者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都应当有平等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这种平等要求是从人就他们是人而言的这种平等观念中引申出来的;平等观念是一种规范性价值判断,是正义的表现;现代平等要求是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资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只停留在政治权利的平等上;无产阶级的平等要求则要进而实现社会和经济领域的平等;无产阶级平等要求的实际内容都是消灭阶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这个问题当前说法很多。我认为,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是在一个新的阶段上继续进行着。首先,新时期没有离开无产阶级专政时代。列宁指出:“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始终是存在的。”(《列宁选集》第四卷,第910页)列宁还指出:“只要这个时代没有结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谈民族民主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问题。作者大谈“不发达国家在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情况下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可能性”,却避而不谈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民族民主国家面临着反对帝国主义、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把民族民主革命进行到底的首要的革命斗争任务。作者完全混淆了民族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界线,抹杀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的原则区别,企图用阶级调和论代替阶级斗争观点,用改良道路代替革命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作者胡说什么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在亚非民族民主国家里今天“在一定程度上执行着无产阶级专政的一定职能”,它“在客观上体现着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原则”。按照作者的看法,亚非地区的无产阶级可以完全放弃在民族民主革命甚至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领导权。作者企图对亚非人民进行说教:他们完全可以建立没有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似乎不经过革命斗争,不经过无产阶级专政,亚非国家就能够过渡到社会主义。文章的后半部详细叙述了一些亚非国家向“非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过程。作者大谈这些国家里的“社会主义因素”,似乎这些国家里的一些小资产阶级甚至资产阶级的政党空喊几句“社会主义”的口号,在社会经济方面进行一些不痛不痒的改良工作,就是“向社会主义过渡”了。因此,作者所说的“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十足的小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这与科学的社会主义毫无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从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算起到今,已有三百多年发展演变史,至今已形成了相当完善严密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成为维护资产阶级专政隐蔽、精巧、成熟的政治形式.由于资产阶级各国的阶级力量对比、历史传统和民族状况等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因而其政治制度的一些具体体制,比如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机构、政党制度和法律规范等,都有各自特点.就资产阶级国家政体形式、民主形式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最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7.
无产阶级要求什么样的国家,这是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的重要议题。资本主义国家以资产阶级社会为根基,它同无产阶级要求的国家存在着本质区别。从现代国家到国家完全消亡的历史演进过程包括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或“(半资产阶级)国家”、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四个阶段。无产阶级专政的新型国家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它以彻底打碎传统国家机器为首要条件,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是推动实现人的解放的政治形式。“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国家制度”在狭义上是指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非政治国家”的制度形式,在广义上还包括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的制度形式。《哥达纲领批判》中的现代国家观,对于我们准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继承性和超越性、厘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历史方位和制度特征,以及充分发挥现代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在所有制上的优势特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红旗,开展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对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革命,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在学术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对于贯徹当前党的总路綫来说,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乃是“在继续完成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逐步实现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整个学术、文化和教育战线上,要实现文化革命和教育革命在学术思想领域内的徹底胜利,就必须继续深入地开展对资产阶级学术思想的批判。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从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来看,1956年上半年基本完成了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就主要地不是表现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而是主要地表现在经  相似文献   

9.
程宏俊 《学海》2005,(2):205-206
贵州人民出版社 2 0 0 4年 4月出版 ,487页   2 0世纪末期 ,世界政党政治中最为引人深思的现象是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 ,曾经长期执政的大党纷纷丢失了执政地位 ,譬如日本自民党、墨西哥革命制度党和印度国大党等。为什么这些党会发生如此逆转 ,这种现象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其中有无共同规律可寻 ?从世界范围来看 ,按阶级属性来划分 ,当今世界执政党大体可分为三大类 :无产阶级执政党、资产阶级执政党以及其他阶级联合组成的执政党。执政党的兴衰 ,即取得政权和失去执政地位 ,有暴力原因 ,也有非暴力的原因 ,但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还是…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关于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认识,比如,对布尔什维克“一党专政”等问题的理解,存在着一些不科学或不正确的成分,特别是不少西方学者极力歪曲列宁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攻击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是所谓的“取代论”,攻击新型的苏维埃政权是“极权主义”的“党治制”国家,等等。这些都是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因此,分析和批判对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误解和歪曲,恢复列宁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本来面目,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八屆十中全会提出了加强阶级、阶级斗爭的教育指示后,阶级教育在全国学校中更广泛地开展起来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共产主义思想与道德的基础,是抵御帝国主义与现代修正主义思想意识侵蚀的武器,是人们为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而斗爭的思想动力。不以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武装年轻一代的头脑就不可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毛泽东同志提出,为了保証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  相似文献   

12.
大家知道,剥削关系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本质。资产阶级社会的两个处于两极的对立面、即这两个社会中的两个主要的和相互斗争的阶级(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敌对性和极端性,是由对抗性的生产方式所引起的;随着这种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发展,它所固有的对抗,以一种历史的不可避免性在增长着(而且现在还在继续增长)。从资产阶级社会产生时起直到现阶段(帝国主义阶段),这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对抗性矛盾、冲突、抵触和激荡的运动、变化与发展,最后是资产阶级社会在地球的三分之一的土地上毁灭和世界社会主义体系形成。  相似文献   

13.
《论工人政党对宗教的态度》是列宁阐述无产阶级政党宗教观的名篇。文中,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继承并超越了历史上反对宗教的学说,是彻底的无神论;揭示了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以及消亡的途径,把宗教斗争与消灭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的阶级运动联系起来;认为,对于资产阶级国家而言,宗教是私人的事,但对于无产阶级政党而言,无论如何也不能认为宗教是私人的事情,无产阶级政党要防止宗教对党的队伍的侵袭,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资产阶级社会学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到中国来的。中国的所谓社会学家无非是抄袭和复述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的议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导言”一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在“国闻报”上发表。以后他译完了这本书,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出版。当时他把社会学译做“群学”,书名称为“群学肄言”。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就在这时开始传入中国。斯宾塞(1820—1903)和比他略早的孔德(1798—1857)被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们之所以取得这种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开始使用社会学这个名称,而且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的时期,他们所提出的社会学学说  相似文献   

15.
作者不顾近年来一些民族民主国家中所发生的惨痛教训,美化资产阶级所领导的民族民主国家,把民族民主国家说成好像是当代“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形式,散布关于“和平过渡”的幻想。文章一开头就说,社会主义体系对于民族解放革命本身发展的速度、形式和途径起“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作者还谈到在反帝、民族民主革命发展过程中的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相互关系,片面地夸大客观因素的作用,抹煞民族民主国家实行自力更生的必要性和伟大意义;说自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产生时起,就出现了非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可能性;又说,任何一国,不论其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只要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帮助和支持,一般都能不经过资本主义,或者不必通过其所有阶段而向社会主义过渡。他还说,非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可能,并非因为现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只要有了主观条件就已足够,而是因为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的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足够高的水平对非资本主义发展起着客观条件的作用。作者把世界上的民族民主国家分为两类。他认为:在第一类国家中,资本主义关系已得到一定发展,存在着或多或少发达的民族资产阶级,存在着共产党。在另一类国家中,或者根本不存在民族资产阶级,或者民族资产阶级微弱到还不能把它当作一个已经形成的阶级来谈论。因此,在这里,劳动农民、手工业者、萌芽的工人阶级、民主知识分子和其他人民阶层结成联盟,而民主的爱国知识分子的代表领导这一联盟,领导这一政府。在这类条件下,民族民主国家也将是人民的政权,而且,“人民”这一范畴本身“可能还不具有明显的阶级色彩”。接着,作者断章取义地引证列宁的话:绝不能以关于这个或那个政府的成分问题来顶替阶级专政问题;从而得出结论说,在民族民主国家的政府成员中,工人和共产党人不一定占多数,只要在第一阶段主要使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保证对这一政府从下面施加充分的压力就行了。作者把古巴的社会主义革命说成是采取“和平方式”的。总之,他力图把民族民主国家说成是当代“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形式,暗示民族民主国家的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等革命力量不必准备在必要时推翻现存政权并进行武装斗争,实质上是要从思想上解除它们的武装。  相似文献   

16.
尽管《共产党宣言》是一篇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文献,但有关这篇文献的政治哲学问题的开掘,迄今为止仍是不够的,有关"何谓阶级"这一问题就是如此。《共产党宣言》并非泛泛地讨论阶级问题,而是重点讨论了无产阶级如何从现代阶级斗争中脱颖而出、如何在斗争中明确自身受压迫的根源——生产资料被个别的资本家所占有。无产阶级专政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近目的,不仅从经济上废除资产阶级私有制,将生产资料重新变为社会的共有财产,而且从政治上废除压迫民众的国家机器,使政治国家逐步转向自治的、管理型的社会共同体形式。  相似文献   

17.
关于毛泽东研究中几个问题的辨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元 《学海》2006,5(4):97-103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的理论源头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毛泽东晚年错误总的思想理论根源。毛泽东何时开始形成这个思想,在理论界似乎形成了一种定论: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下简称《正确处理》)中,就开始形成或已经形成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认为《正确处理》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提供理论根据的,最早见之于“文化大革命”中。例如,1975年张春桥在其《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一文中就说,毛主席在这部著作中,“奠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张文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后期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盾 《哲学动态》2006,(11):30-33
阶级理论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在现代社会,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两个最重要的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抗体现着现代社会的政治结构的本质,这一对抗的结果将是无产阶级通过政治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实现人类的解放。然而,20世纪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历史发展却使情况变得复杂:资本主义体系并未崩溃,而是通过引入组织化和弹性生产而具有活力;工人阶级战后的政治活动影响较小;社会结构的变化并未趋向日益简化的阶级对立,而是变得越来越不透明,到处都在生成复杂的不稳定的“自发的领域”。面对这些情况,20世纪后期以…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生产大跃进,生产关系发生了重大变革。这种变革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在消费品分配方面开始突破“按劳取酬”,而产生了按需要分配,即低级的“各取所需”的成分。这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还不得不保留的资产阶级式的法权,已经开始被削弱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是资产阶级式的法权由削弱到彻底消除这个过程的开始。因此,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就成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毫无疑问,加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和树立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宣传、教育,对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对于加速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削弱和消除资产阶级式的法权,是有重大意义的。张春桥同志的“破除资产阶级法权思想”,鲜明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是很好的。这篇文章,歌颂供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和资产阶级的人性论是根本对立的。但是马克思主义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人性呢?长期以来流行的观点是:在阶级社会中,人只存在不同阶级的阶级性,根本不存在共同的人性。我认为这种看法,大有可商榷之处。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并未完全否定人的共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它和资产阶级人性论、资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