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些逻辑问题需要探讨。弄清这些逻辑问题对提高教学质量是大有裨益的。一、哲学教学必须遵守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一切正常的思维活动都必须遵守思维规律,否则就不能认识真理和准确地表达思想,教学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教学需要辩证思维,因而形式逻辑的思维规律可以完全置之度外,这是极大的误解。以“不矛盾律”为例。形式逻辑的“不矛盾律”要求排除思维中的逻辑矛盾,而在辩证哲学看来,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似乎这两者是截然对立的。其实,“不矛盾律”要求排除思维中的逻辑矛盾,但并不排斥客观存在的辩证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分析方法是完全符合“不矛盾律”的。列宁说:“‘逻辑矛盾’——当然在正确逻辑思维的条件下——无论在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
幽默思维是对理性思维的“背叛”。理性思维在人们的社会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实践活动中,我们离不开推理和论证。但是,除了具有认识作用的理性思维之外,还有以幽默为目的的荒诞思维。幽默思维不具有认识的作用。幽默思维中的推理、论证并不是企图确立论断真实性的方式,它们只不过是以荒谬的形式博得人们的开怀大笑而且。幽默思维主要依赖对理性思维规律的背叛而形成,请看:“──太糟糕啦,水不开,至多只有50℃。──没关系,打两壶不就100℃了吗?”幽默思维具有“似是而非”和“大智若愚”两个特点。“似是而非”是指其具有一…  相似文献   

3.
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是寻求真理的工具。但是,正确的思维只有同谬误的思维相比照,才有实际意义,才能显示出它在认识中的作用和价值。因此,谬误研究应为逻辑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汉语中,“谬误”可泛指一般的错误、差错;也可用作与真理相对的反义词,指与客观现实不一致的认识。作为逻辑术语,“谬误”有广狭二义。广义的谬误,指在思维议论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错误,包括思维形式上完全违反形式逻辑的错误,言词上与形式逻辑有关的错误,以及实质的即关于事实或内容的错误。狭义的谬误,指貌似正确的错误推理,亦即违反形式逻辑规律、规则而产生的错误。中国古代逻辑中的谬误论,讨论广义的逻辑谬误。  相似文献   

4.
绘画与逻辑     
人们的思维有抽象思维(或叫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曾经有人认为:文学艺术家用形象思维,理论家用抽象思维。意思就是说,在文学艺术领域中可以不用抽象思维,可以不受逻辑思维规律的制约。这样就否定了逻辑思维规律的普遍有效性。因为,文学艺术创作固然要运用形象思维,但是仍然不能脱离逻辑思维,仍然要受逻辑思维规律的约束。试以绘画举例说明。据说古代京城画院,有一次在考画师时要求以‘深山藏古寺’这一句诗为题来作画。于是有的考生画深山里林木环抱一  相似文献   

5.
对于创造性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至少在国内有两种带有普遍性的观点。一种是较为偏激的观点,认为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是对立的,逻辑思维妨碍创造性思维;另一种是较为温和的观点,认为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不相干,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维类型。在谈到这两种思维的关系时,人们往往褒创造性思维而贬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关系问题,有待深入系统的研究,作为初步探讨,本文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幽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钟爱,因为它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一种洗涤痛苦、烦恼的高效去污剂.一种缓解矛盾、协调关系的润滑剂、幽默思维被视为一种迷人莫测的精兵。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学生的幽默片段,显示了他们独特的智能和优美健康的心理品质。幽默体现在言行上,其载体义语言、视党造型艺术和听觉了,少年大学生幽默的表现技巧主要有:1。飞白法:即利用白字、白音、白义增添婉转幽默的效果。如:《念经》某日我到314学生寝室去,抬头望去不觉一惊问上贴着醒目的黑字:“三姑寺正在念经,静!”我从门缝望了一眼…  相似文献   

7.
这篇文章是讨论形式逻辑不矛盾律与辩证矛盾规律的关系问题的。作者认为,这个问题的解决既不在于形而上学地否认辩证逻辑,也不在于诡辩论地抛弃形式逻辑,更不在于两种逻辑之折衷主义的混合,而是在于两种逻辑的相互过渡。作者认为,在认识的第一个阶段上,我们描述本质的各个表现形式并把它们中的每一个归结为抽象的同一性,这时不矛盾律是必要且充分的;在第二个阶段上,我们深入地分析本质,认识事物本质中的内在矛盾,这时不矛盾律是必要而不充分的;在第三个阶段上,我们依据对本质所作的辩证分析,从本质推演出各式各样的现象,这时不矛盾律也是必要而不充分的。作者认为,反映现象的内在同一性的思维必须按照不矛盾律来进行,更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内在对立统一的思维则必须按照辩证逻辑规律来进行。辩证逻辑规律包含了形式逻辑规律,而把它作为自己的从属环节,正如相对论力学规律包含了古典力学规律、剩余价值生产规律包含了价值规律一样。事物本质中的内在矛盾是阐明不矛盾律过渡到辩证矛盾规律的联结性环节,正如洛仑茨转换是阐明古典力学规律过渡到相对论力学规律、劳动力的二重性是阐明价值规律过渡到剩余价值生产规律的联结性环节一样。切尔尼克批评了一些修正主义哲学家(沙夫、巴特斯、柯尔曼)在“资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批评面前退却”,他们“责难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在某些场合使用了‘逻辑矛盾的’陈述”。作者讨论了恩格斯的《反杜林论》、马克思的《资本论》与列宁的《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讽刺》中的三个辩证逻辑矛盾的表述方式,说明在思维中有两类逻辑矛盾,一类是正确思维中不应有的形式逻辑矛盾,一类是反映客观矛盾的辩证逻辑矛盾,而这类逻辑矛盾在正确的思维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符合于真理的思维的必要规律。  相似文献   

8.
不论在我国、印度,还是在西方,人们在研究正确思维的同时,对谬误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下面简述西方学者对谬误的研究情况,并且略加涉及个人的一些看法。西方古代和近代都有很多学者研究过谬误,他们的研究角度、目的彼此间不尽相同。下面只谈亚里士多德、边沁、弥尔三人的研究情况。亚里士多德著有《工具论》,全书有六篇,其中《辨谬篇》专门论述什么是谬误和如何防止、反驳谬误,其他各篇也或多或少地论及谬误。亚氏之所以较多地论及谬误,是因为他的逻辑学是应论辩的需  相似文献   

9.
随机思维研究中基率谬误已成为最基本的也是最有争论的讨论内容之一。本研究试图通过不同年龄和文化教养的被试解决不同基率的概率评估问题来了解我国被试是否存在基率谬误以及解决基率问题中哪些因素影响被试的行为,此外还试图对人们在解决这类随机思维活动中的信息加工过程作初步的探讨。得到如下结果:1.本研究表明在解决随机思维问题时被试明显存在基率谬误。2.基率种类影响人们的反应行为,极端基率条件下的谬误与偏差较小些。3.年龄与教育水平影响反应行为,较年轻的高一学生组在解决基率问题时所犯的错误相对小些。4.在解决基率问题时被试运用的策略有:择一策略,综合策略和折衷策略,同时还存在着直觉思维。  相似文献   

10.
语言幽默,是通过语言形式而表现出的幽默,这是一种语言艺术。语言幽默中,有的是语言对话,有的是故事、小品,有的是文学、曲艺作品中的叙述或描绘等。语言幽默,能有趣而又含蓄地揭示某些喜剧性矛盾。它“寓庄于谐”,把严肃、深刻的思想内含蕴藏在诙谐、生动的语言形式中,它让人在微笑中思索其中的深意,从而使人得到一定的教益。语言幽默,象其他幽默一样,具有轻松、机智、含蓄的特点。如:  相似文献   

11.
逻辑规律是正确思维的基本法则,它规范着人们的思维,使思维和思想交流顺畅进行。然而,现实思维并不满足于规范,它常常需要艺术的点缀,需要一平如水的思维泛起多彩的浪花。于是,便有了幽默的介入,便有了与正统逻辑“对着干”的幽默逻辑。幽默:与同一律“对着干”同...  相似文献   

12.
临床思维的逻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思维是临床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前提条件。临床思维是按照逻辑规律反映疾病的思维方式。在临床思维活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医学假说的提出、验证、推理和遵守逻辑思维的过程。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医学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作为医学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逻辑修养,不断提升我们临床思维水准。  相似文献   

13.
辩证思维即遵循辩证法规律而进行的思维。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高极形式,其产生与发展必须以形式逻辑思维为基础,同时又是形式逻辑思维发展的必然趋向。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等曾指出:“从思维的过程,即从思维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形式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是人的理性认识发展的两个阶段”(朱智贤、林崇德,1986)。一般而言,自觉或不自觉的辩证思维形式在成人中较为常见,这是由于成人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已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辩证思维方式就有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但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中,辩证思维的状况如何呢?根据有关研究,小学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其具体表现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明显形象性,中、高年级儿童的思维具较多抽象概括性(朱智贤,1979)。例如南京师大丁祖荫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丁祖荫,1964)。  相似文献   

14.
论证中的非形式谬误是与形式谬误相区别的一种由论据推不出论题的错误。 关于形式谬误的表现和实质,逻辑学界的认识比较一致,认为它是由于违反论证方式规则即推理规则而产生的思维形式(或称思维的逻辑形式)方面的“推不出”错误。 非形式谬误的表现和实质是什么呢?顾名思义,它是除了论证中的形式谬误外的其他“推不出”错误。其实质在于违反论据规则,思维内容不合乎客观实际。但是,在许多逻辑教科书、论著中,却认为非  相似文献   

15.
幽默笑话一向为人所欣赏,是广大群众所喜欢的精神食粮。优秀的幽默作品不仅逗人发笑,还丰富人们的想象,活跃思维,启迪智慧,培育幽默感。那么,幽默艺术的创作者是如何取得令人发笑和深思的艺术效果呢?达到这一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6.
幽默的高手常常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标新立异,出奇制胜。反弹琵琶式的幽默就是与通常的顺向思维相悖,从反面出发,正话反说,则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从而形成一种强烈的新奇感,引起人们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这种创新的幽默不仅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有时甚至能化腐朽为神奇。有一个香烟公司的老板,在街中心大声地宣传着:"新牌香烟芳香可口,余味无穷,可防蛀  相似文献   

17.
逻辑的基本规律有同一律、不矛盾律和排中律。这些规律概括地表现了逻辑思维的一般特点,普遍地适用于各类思维形式。人们在运用概念、做出判断、进行推理时,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律。这对科技论著的翻译尤为重要。下面,我们从专门术语同一、习惯用语同一和普通事物同一这三个方面介绍逻辑的同一律知识在俄汉翻译中的运用技巧。一、专门术语同一我们知道,科技专门术语是用来正确地表达科学概念的。而同一律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概念必须保持同一性。俄汉两种语言习惯不同,表达同一科学概念的术语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这种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人们在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来思考问题的时候,都必须遵守一些最基本的逻辑规律,如矛盾律、排中律、同一律和充足理由律等。只有遵守这些规律,思维活动的过程才能保持前后一贯,互不矛盾,明确而有根据。因此,掌握这些逻辑的基本规律,就成为儿童正确而有效地进行思维的必要条件,同时掌握的水平也是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一种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应该是使学生思维清楚、语言准确。我们要想迅速而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在加强语言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逻辑知识的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形式逻辑向人们提供了有关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知识,它能帮助人们自觉地遵守思维规律,去运用概念作出判断,进行推理,是发展人们思维能力的重要工具。我们从初中开始,就应该在语文教学中,自觉地运用这一工具。在这方面,天地是十分广阔的,很值得我们去探索。就拿提高阅读能力来说吧,阅读能力一般指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认读是为了理解,理解了才能鉴赏,所以理解能力是核心。理解一篇文章要解清题目,要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作者的思路,也就是要了解作者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句与句之间、层次与层次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有  相似文献   

20.
1、思维和思维科学思维是人类特有的、经常从事的脑力活动,是心理过程中认知活动的高级阶段。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个过程,其中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心理活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立党思维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此外还有一些颇带特殊性的思维形式,姑且称之为特殊思维(如维性思维、特异思维等)。人类从具体思维活动中超脱出来,把思维现象当作特定对象加以研究,于是产生了思维科学。人类对逻辑思维的研究比较充分,其中对形式逻辑思维的研究尤为充分,而对非逻辑思维的研究则刚刚起步。这是因为非逻辑思维带有“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