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高新技术开发区带的发展状况与对策徐冬青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举措。目前,江苏已陆续建立了南京、苏州、无锡(含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常州四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科委...  相似文献   

2.
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开发、建设,是江苏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也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实现科技产业化的重要举措。早在1988年底,江苏就在国内率先提出科技兴省战略,加强了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布局。1991-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江苏建立了南京、苏州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对城市经济建设和产业发展融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呈现产业空间高度集聚的重要特征。从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到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及科技环境着手,引申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对策,希望能为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0,(3):29-30
杨家桥天主堂位于苏州古城外西面,紧靠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教堂历史较悠久,大圣堂建于1892年,外观具有江南地区的古建特色,内部结构为砖木的西洋哥德式,为江南地方古老的教堂之一。杨家桥堂教友颇多,约一万五千人。教友绝大部分为渔民和农民。教友分布在苏州市郊区和吴县市各乡镇。在锡山市的部分乡镇的渔民,如硕放、新安、胡珠等等,也属于杨家桥堂管辖。1980年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落实后,杨家桥堂修复开放,十多年来,杨家桥堂的教务工作在正常化和规范化的道路上,在爱国爱教的旗帜下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方针的指弓I下,做了很多工…  相似文献   

5.
实施“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大规模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适用技术,努力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是驱动一个地区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关键之举。最近,我们对苏州市“科技兴市”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并着重对当前苏州经济发展的关键时刻,如何加速“科技兴市”的战略实施进行了初步探讨,形成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张继的《枫桥夜泊》乃千古绝唱,使得姑苏城外寒山寺远近皆闻、妇孺皆知。其实姑苏城外还有一座七苦圣母堂,名声和历史虽不及寒山寺,却也别具意味,很有特色。在一个春寒料峭的下午,拥着暖阳、怀着虔诚,我们来到了心仪已久的苏州杨家桥天主堂,许建国神父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杨家桥天主堂,称圣母七苦堂,亦作七苦圣母堂,位于苏州古城外西面,紧靠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我们在这里参观逗留的时间虽然不长,但领略到了圣母堂中西合璧的独特建筑风格、悠久的历史文化。圣母堂的沧桑变迁圣母堂为江南古老的教堂之一。其典型特点是中西合璧,内部为砖木结…  相似文献   

7.
作为苏城金鸡湖边的一颗耀眼明珠,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是苏州人心中的地标之一。区别于商业体建筑,文化类建筑有其特殊的含义,它们通常还包含着各自的文化含义,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此次将苏州科技文化艺术中心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挖掘文化建筑建造的奥义。  相似文献   

8.
重现吴地经济文化的风采─—苏州张家港等地经济格局调查札记刘明新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孕育了灿烂的区域经济文化。这些年来,我总是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吴地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是基于怎样一个浩繁的历史背景,又是何以在经历3000多年历史长河的洗...  相似文献   

9.
苏州是清代江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清代前中期,道教在苏州地区的发展有何特点,又是如何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相关研究较少。从现存清代苏州道教碑刻资料中,可窥清代前中期苏州道教发展状况之一二。  相似文献   

10.
<正>由苏州市寒山寺主办,苏州和合文化基金会、中国伦理学会环境伦理学分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青岛科技大学和文化研究院协办,寒山寺文化研究院、苏州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第八届寒山寺文化论坛暨中国环境伦理和环境哲学2014年年会"于2014年9月19~21日在苏州召开。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学者与会。会议主要观点如下:一、关于生态文明前沿问题与基础理论的探讨万俊人教授指出,对于现代人类来说,最根本的不仅是认识和改造世界,而在于改善世界,因此重建世界观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蒋晖 《美与时代》2015,(4):50-51
明代苏州器物艺术在中国古代艺术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器物艺术之所以能够在明代苏州获得长足的发展,这与当时江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明代中晚期苏州府各个县乡经济结构、行政结构、交通网络、城镇网络以及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变化,为器物艺术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与此同时,从明代苏州器物艺术生产、流通、销售的各个环节也能够看到当时城镇化在苏州,乃至整个江南地区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2.
科技报道要切入科技与经济的结合点陈凤贤自从中央提出“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以后,我国新时期科技工作的这一特点更加鲜明。许许多多的科技工作者已经走出“象牙塔”,投身到火热的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往日宁静的科研院所,已成为科技...  相似文献   

13.
基于产业集聚环境下的苏州创意产业的发展,分析目前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环境下苏州的经济增长情况以及竞争力发展。从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到苏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引申出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4.
苏南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初步探讨严英龙邹农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位于江苏省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城乡区域,以其辉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成就而饮誉中外,引人瞩目。17年来,苏南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张天慈 《美与时代》2014,(11):31-31
苏州素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现有69座古典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苏州佛教博物馆建成本刊讯位于苏州穿心街报国寺的苏州佛教博物馆,于日前正式对外开放,使古城苏州又添新景观。报国寺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原在文庙西,1921年迁至穿心街。1930年,印光大师来寺掩关达七年之久。在此期间,大师修辑四大名山志,创办弘化社,刊印...  相似文献   

17.
苏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对其传统民居特征在现代建筑中的表现方式进行探讨。梳理苏州地域文化与传统民居现况,结合色彩和三雕艺术分析苏州传统民居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形式,并结合苏州地区的代表性案例,分别从继承转换、提炼重构、改造创新以及传统文化的隐喻转化四个方面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8.
《管子》的科技思想及其现代意义乐爱国国家要富强,就必须发展经济、发展生产;而要发展生产,关键是要发展科技,运用科技,这是现代人们对于科技的最基本的看法。然而,早在战国时期的《管子》书中,就已经有了这种科技思想的萌芽。《管子》书的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凡...  相似文献   

19.
南京和苏州作为历史名城都有其独特的古城建筑艺术风格,南京古城建筑主要分为民国建筑和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而苏州古城建筑分为园林和临水而建的民居。同时,南京与苏州也必须面对古建筑传承和保护问题。这两座城市运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古城建筑保护规划,苏州是尽量保留古城建筑群,另外建立和发展现代化新城,南京则采用不整体保护建筑群,而是把古迹和现代化建筑融合,造成新旧融合的风貌。通过比较可以看到只有对古建筑进行完美的保护,才能突显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的发展不外乎两大内容:一是经济,一是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