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管子.封禅》和《史记.封禅书》的比较来看,前者应是后者写作时的参照底本,这说明齐桓公"欲封泰山,禅梁父"的说法,当有更早的史料来源,并非司马迁杜撰。从齐桓公来看,他在即位初期就有称霸心志,这与他贵胄的秉性及早期经历有关,其一生在政治上的不成熟和对礼数的相对淡漠,在功成之后寻求封禅是诸因素合力自然发展的结果。而先秦时期流传久远的祭祀天地的古老习俗,则为齐桓公封禅的意愿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土壤。  相似文献   

2.
齐桓公和管仲是春秋段历史上的大人物。但正史中所给的篇幅却显得不足。《史记·管晏列传》管仲部分只520余字,《齐世家》中桓公43年间史事,才1800余字。且太史公于孔夫子对管仲褒贬两辞,独录其小人的一面。《左传》涉及桓、管事,每每露出偏见来,如鲁庄公13年柯之盟,曹刿劫持齐桓,管仲恢恢处之一事,左氏不书,赖公羊为之弥补。  相似文献   

3.
齐桓公佞臣考辨任重春秋五霸之首、曾"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大名鼎鼎的齐桓公,在叱咤风云四十年后,突然身败名裂,死于奸佞之手,而且"身死不葬、虫流出户",情况很惨。关于齐桓公晚年之祸这段历史,迄今尚无专文论述,本文试图弥补一下这个缺口。齐桓公的不幸结局,...  相似文献   

4.
5.
高军 《管子学刊》2001,(2):81-82,90
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姜姓,名小白,春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在周室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情势下,齐桓公领导下的齐国在各诸侯国中傲视群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称霸三十余载,使中原诸国得以共同抗击外族入侵、百姓免除战事之患,成为春秋时代第一霸主。此时齐国内政外交的诸多政绩,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齐桓公小白的知人善任、从善如流的领导管理才能。  相似文献   

6.
郭丽 《管子学刊》2016,(4):31-34
齐桓公生长在东夷地区的齐国,这个地方原住居民主要以打猎为生,箭术普遍较高。受当地环境影响,齐国历代君主多喜好箭射,齐桓公是其中的佼佼者。齐桓公喜欢箭射,这成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其征战与治国影响也很大。齐桓公在争夺君位时,面对管仲射来的一箭,反应敏捷,麻痹了管仲,争取到主动,最终成为齐国的君主。齐桓公具有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善于团结材能优异之人,与官员群体密切合作,齐国因此富强;在处理与诸侯国的关系时,则依靠盟约来维护秩序,为自己赢得信誉,为当时的中国创立了新局面,这都是齐桓公体育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齐桓公午“讳疾忌医”之我见贾继海张经芬前段拜读《齐文化大观》时,于第一篇《治国之道》的第九章《直言纳谏》中,发现编撰者徐明天先生如此评价桓公午:桓公午“留给后世的是‘讳忌疾医’(案:应为“讳疾忌医”)的故事……桓公午讳忌疾医的故事被后人引申,用来比喻...  相似文献   

8.
稷下学宫始创于战国田齐桓公午执政时期,这一点学术界目前的看法大体一致,故时下论及稷下的文章均从是时讲起。然稷下之制虽确立于战国,其滥觞却可上溯至春秋。笔者认为,稷下学宫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齐国三百年国家养士政策的最终产物,稷下学宫的许多制度和活动均可在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小白那里找到它的原型。  相似文献   

9.
明成祖朱棣所撰的<姚广孝神道碑>,是关于元末明初道珩禅师的原始资料,对明代政治史、军事史、宗教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也乏重要价值.然而,明清以来诸多文献所载的<姚广孝神道碑>,以及近人实地考察后公布之文,均与原原告不合,而可能源于后出的<明成祖御制集>.通过辨读原碑,并检讨相关文献,或可纠正数百年来辗转传抄的讹误.  相似文献   

10.
孟子车非孟子考:思孟关系考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本文的新考,子思年九十二,生活在公元前504-403年之间,但这仍不能与孟子时代相接,而多种典籍中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的说法乃至有关子思、孟轲相见的记载又难以置疑。实际情况是:孟子虽然深受子思及其门人的影响,并与之构成思孟学派,但他既非受业于子思,亦非受业于子思门人。《子思子》、《孔丛子》等书所载的那位姓孟、名轲、字子车的儒者,并不是孟子,而是一位与孟子同姓名的子思弟子。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的说法皆由此衍生,有关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的说法都是由思孟时不相值的事实和《史记》衍文的影响所导致的误解。  相似文献   

11.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学注重通过心性论的方式诠释德性自律,而荀子则从人性恶入手,强调通过礼制的教化作用以化性起伪。儒学的这两种德性进路对两宋时期尊孟派与疑孟派评价管仲、齐桓公产生了重要影响。疑孟派强调"礼"作为一种外在规范对人行为的制约作用,充分肯定齐桓公、管仲尊王攘夷的霸业对维护周礼的积极意义,并对王道、霸道进行量化分析,将王道、霸道视作同一性质而不同层次的两种为政方式。尊孟派则极力区分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的内涵,在充分肯定管仲具有"仁之功"的同时,从儒学心性论的角度否认管仲之"仁"。疑孟派充分肯定了齐桓公、管仲的霸道,尊孟派则严格区分王道、霸道在性质上之不同,揭示了齐桓公、管仲霸道"假仁以霸"的本质。尊孟派与疑孟派关于评价管仲、齐桓公的分歧,本质上是儒家两种德性进路的分歧。管商功利主义是管仲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再现,儒学德性进路的分歧又形成对管商功利主义评价的分歧。  相似文献   

12.
春秋时期,管仲辅佐齐桓公创立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丰功伟业。坚持以民为本而治国,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深入探讨之,对于落实“三个代表”思想及树立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元儒胡一桂曾先后两次为朱熹《易本义》作注。约在至元二十五年,胡氏首次注释《易本义》,并形成了初定本《易本义附录纂注》,此本在元代影响力较大,并一直流传至今。其后的至大元年,胡氏再注《本义》,作为本次注释成果的重定本《易本义附录纂注》,约于元末明初亡佚,但其主要内容被收入胡氏门人董真卿《周易会通》中保存下来。  相似文献   

14.
这是著名红学家、国学大师冯其庸先生早年写的一篇旧作,今年有年轻人兴起“重走玄奘路”活动,而且不止一起。所以我们刊发这篇当年已76岁老人的考察文章和所拍照片。希望年轻人学习冯老精神,再接再励。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15日,我第七次去新疆。十多年来我连续去新疆七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调查玄奘取经之路和丝绸之路。到目前为止,玄奘取经之路,在国内的部分(主要是甘肃到新疆的部分),基本上已经清楚了,能去的地方也都去了,楼兰、罗布泊当然不易进入,目前还未能去,但...  相似文献   

16.
17.
《管子·轻重》篇“币乘马”与周代“资币”制考实——兼论铸币缘起叶玉华一、乘马旧制的田赋《管子》经言有一篇,题名曰“乘马”,起首一段论及“金”和“货”:“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故俭则伤事,侈则伤货。俭则金贱,金贱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