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祁乐瑛 《心理学探新》2012,32(3):220-224,230
该研究采用从1位数到9位数的数为刺激材料对58名年龄21.00±1.23岁的大学生进行心理旋转研究,从而探讨表象表征的容量,实验的刺激有四种类型:数字—数字对应、汉字—汉字对应、数字—汉字对应、汉字—数字对应,每种刺激类型呈现18次,共72试次随机呈现。心理旋转的角度有两个:45°、315°,实验中的数均包含正像和镜像两种形式。结果表明:(1)表象表征的容量是4个组块,以4为分界线,认知资源分配不同;(2)表象表征在容量小于4个组块时占优势,以4为分界线,表象表征与命题表征的作用不同,命题表征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3)表象表征是自下而上的加工,受刺激物理特性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2.
视觉空间关系分为类别与数量两种表征。研究通过控制起参照作用的运动客体消失状态与定位客体出现时间,分析客体运动信息对两种关系判断的影响。结果发现:运动信息在各间隔时间对类别任务影响呈序列排列,运动方向较轨迹信息有优势,轨迹较法线信息有优势;数量表征仅在0ms间隔受运动方向促进,在其他间隔下,三种位置上的判断均无差异。结果表明运动客体类别表征比数量表征更持久;且相对类别表征,数量判断作为精确距离表征不易受运动方向和轨迹信息影响。  相似文献   

3.
郝学芹  韩凯 《心理学报》2002,34(4):32-36
提出FOK研究中一种新的标准测验形式——过度重复学习,并验证过度重复学习作为FOK研究的标准测验的可行性;另外还比较了作为标准测验,过度重复学习与再认的差别。同时,还探索了FOK判断中存在的两种错误类型——替代性错误和忽略性错误在FOK判断等级和标准测验成绩方面的差异。两个实验结果表明:FOK判断在预期随后的标准测验(过度重复学习和再认)成绩上是有准确性的;过度重复学习可以作为一种标准测验。实验结果还显示:替代性错误比忽略性错误的FOK判断等级要高;且无论是用再认还是用过度重复学习做标准测验,都能检验出两种错误类型项目在记忆激活强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乔尔·范伯格从一种更加抽象的层面将正义的形式区分为比较性正义与非比较性正义,这有助于人们更加清晰地理解正义的本质。但将两种正义看作各自独立且相互区别的形式,不仅会出现其在适用范围上的界限模糊和道德判断上的矛盾冲突问题,而且忽视了它们之间固有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正义判断中的重要作用。实际上,作为正义判断的两个不同方面,其各自所包含的原则不但不可被机械分割,反而彼此依存,共同构成了正义的完整体系。比较性原则是整体衡量社会制度正义与否的标准,非比较性原则确立了特殊行为或特征与对待模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此种看法可有效地克服范伯格式区分所导致的理论困难。  相似文献   

5.
林国彬 《心理学报》1994,27(1):77-84
本研究有6个从易到难的程序,每个程序有标准数目和比较数目,都是白卡片上的黑圆点。每次试验先呈现标准数目作为样本,强化后撤去,随后同时呈现标准数目和比较数目,令动物作二择一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影响恒河猴数目估计的有两个主要因素,即标准数目和比较数目之间的数间距和这两个数目本身的大小。在数间距为4或大于4时,恒河猴能对50以下的数作出估计;在数间距为2时,恒河猴能对9-25的数作出估计,但不能对27-49的数作估计。作者以为,这里所进行的是一种相对的区域性的数目估计,但它仍然是一种数标签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两种自我(ego和self)的概念关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益明  金瑜 《心理科学》2001,24(3):363-364
在英语中,“自我”主要有“self和“ego”两个对应词或概念。前者是作为意识对象或客体(object)的、具有反身意识性质的、与他人相对应的“自我”或“自身”,后者则是作为施事(agent)并在一定程度上涉及潜意识活动的“自我”。从学术渊源上看,后者可视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而前者则可视为非精神分析理论意义上的“自我”。然而,ego意义上的自我似乎一直未能引起我国科学心理学研究的注意,  相似文献   

7.
秦晋楠 《现代哲学》2022,(1):154-159
罗钦顺心性论对于心有两个向度的强调:一方面,虚灵、知觉、神识描述了一种作为认识功能的心;另一方面,心性体用这个思路描述了一种作为性体之现象的心。心如上两个层次的意义必然引发出两种不同的心性关系。其中,心性体用的关系和理气论中的理气一物较为融贯,而心性能所的关系则与此不太融贯。罗钦顺肯定没有像批评他的刘宗周、黄宗羲那样直接主张心与气的平行对应关系。不过,以朱子学作为衡量标准,罗钦顺的理气论与心性论之间没有明显的不统一。只能说罗钦顺哲学在心性论内部因为对心的定义有多层,心性关系并非形式上只有一层,这里会产生形式上的不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艺术史研究的两种范式:艺术家的艺术史(艺术家—作品)和无名的艺术史(主题—题材—工匠),探讨了这两种范式的异同。宗教艺术具体表现为无名的艺术史形态,工匠是这一范式中的主要作者。宗教艺术的创制与沿袭,又可以对应于艺术家与工匠。"工匠"决不仅是一种身份指认,其概念的界定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眼对非彩色系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中国人眼对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中非彩色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并与国外有关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彩色的明度特性变化,对人眼色差辨别无显著影响,色差值仅随目视评价的感觉等级不同而异。此结果与国外有关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中国颜色体系的非彩色系颜色样品提出了色差宽容度:△E<1.5。此色差宽容度已被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定为GSBA26003—94《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中颜色样品色差宽容度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给出含例邻域逻辑的萨奎斯特对应理论。这种逻辑可以讨论一个可能世界的邻域的存在性信息,是关系语义和邻域语义的一种混合。增加的表达力和描述邻域函数的关系特征使我们可以在框架层面讨论这种语言可以定义什么性质,是否可以超越邻域语义的KW片段。我们给出对应定理的两个证明。第一个证明直接使用标准翻译和极小赋值的技术,第二个证明通过双模态翻译将含例邻域逻辑的对应问题转化为经典克里普克语义的双模态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