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体与部分是否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成对范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六十年代初,有的教科书已经肯定了整体与部分在辩证法中的应有地位。粉碎“四人帮”之后,有的同志又论述了“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体  相似文献   

2.
让我们首先考虑一下解释学是如何着手它的工作的。由于解释的条件植根于传统,这对于“理解”导致了什么结果呢?我们在这里想起了这条解释学规则:我们必须根据细节来理解整体,而又必须根据整体来理解细节。这条原理源于古代的辩术,现代解释学则接受了它并把它应用于理解的艺术。在两种情况中它都是一种循环关系。对意义的预觉(在这种预觉中,整体得以被想象)能成为昭然的理解,乃是因为被整体所规定的各个部分本身也规定着这整体。  相似文献   

3.
关于分形理论的哲学思考李后强分形理论被誉为现代非线性科学的前沿领域,也是哲学家们感兴趣的课题之一。由于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而分形是非线性特征的几何表现,因此,分形性应是大自然的一种基本属性。所谓分形是指一个分形是由与整体以某种方式相似的各个部分所组成的客体。分形理论与耗散结构理论、混饨理论是相互补充和紧密联系的,都是在非线性科学研究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分形理论从几何学角度研究不可积系统几何图形的自相似性,可能成为定量描述耗散结构和混饨吸引子这样一些复杂现象的有力工具。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对古老的哲学范畴,是分形理论研究对象。把复杂事物分解为要素来研究是一条方法论原则,哲学史上,人们很早就认识区u,整体由部分组成,可通过认识部分来映象整体。系统中每一个元素都反映和含有整个系统的性质和信息,即元素映现系统,这可能是分形论的哲学基础之一。从分析事物的视角方面来看,分形论和系统论分别体现了从两个极端出发的思路。它们之间的互补恰恰完整地构成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分形论的提出,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它打破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隔膜,找到了部分过渡到整体的媒介和桥梁即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似。(2)使人们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汉字形码和音码的整体性对部件识别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本实验从分析汉字整体知觉的具体表现形式入手,通过三个实验探讨字的整体知觉对部件知觉的影响。实验一以分解方式为变量,考查字形整体知觉对部件识别的影响,发现识别不同结构的字的部件之活动受知觉分解路线(如顺读或逆读)的影响。作者认为这种分解方式效应很可能跟部位有关。实验二证实了这一分析,并进而认为部位效应又跟部位与字形整体知觉的紧密程度有关。实验三以语音码为变量,发现成字部件的字音与整体字语音一致者(形声字),其分解知觉成绩比不一致者(非形声字)有明显的优势。这意味着,整体字音知觉的单一性对部件知觉的作用。最后,本研究还考查了部件识别法的有效性,并认为在研究知觉的整体与部分关系问题时,该法不失为一种新的实验范型。  相似文献   

5.
林嘉绥 《心理学报》1981,14(2):45-53
目的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的部分与整体问题,它与儿童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认识发展有密切的关系。J.皮亚杰曾从数的加法组成研究了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提出了与类的部分与整体关系相应的三个发展阶段,按他的指标认为儿童在7—8岁以前不能完全掌握数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苏联梅钦斯卡娅对数的组成也做过阐述,主要说明数的组成如何成为算术运算的基础。近年来我国对3—7岁儿童数的组成、分解也进行过一些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李彦如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对象,是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整体。这个对象是最丰富和具体的,它既可以从具体的、完整的形态为人所把握,也可以分化、抽象为许多特殊的形式或侧面为人所认识。本体论就是关于万有之本原或本质的学说,是从本质及其表现这一特殊的方面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而认识论则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一认识的特殊角度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定的写照,但又都是不完全的,故而是特殊形式的世界观。完全意义的世界观,就是明确地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为对象,以回答人与自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包含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但却不能把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本体论或认识论或本体论加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世界观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三种思维方式。但这三者又不是互相外在的东西,也不简单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中在前的问题的解决为在后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在后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前问题解决的真正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  相似文献   

7.
巴姆的整体论金吾伦为了理解整体与其部分的本质与关系,巴姆考察了整体,将整体分为三类:(l)集合体:在集合体中,部分之间,无论在功能和存在上,都是彼此无关的;(2)机械整体:在机械整体中,部分之间在功能上相互依赖,而在存在上彼此无关;(3)有机整体:在一个有机整体中,部分与整体是完全相互依赖的。巴姆提出了五类系统哲学:(l)原子论:终极粒子彼此独立存在,其推论是不存在整体;(2)整体论;整体论用理想整体性进行描述,本体论上主张一元化,极端的整体论者否认存在部分;(3)突现论:诸部分一起存在,它们的连接、关系和组织相互作用构成为整体,这些整体的存在与性质又继续依赖于它们部分的存在与相互联系性;(4)结构论:结构是从所有现象的基础结构或母结构中演化而来,自然界是一个有序的整体;(5)机体论:这是巴姆本人主张的观点,它反对还原论,反对把有机整体还原为部分或粒子,反对把有机整体还原为无部分的整体性。它承认整体和部分的主导地位是可变的,有时整体起主导作用,有时部分起主导作用。在这里,分析方法、建构主义方法、直觉方法、演绎方法都是有用的。它强调整体性和部分性,它们的相互依赖性与相互因果性是存在系统不可还原的特征。关于整体  相似文献   

8.
近半个世纪以来,系统科学的诞生和迅速发展使近四百年来传统地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分别加以研究的方法受到扬弃,证明了人类对客观事物本来所固有的普遍联系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入和具体,也为运用唯物辩证方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学说指导科学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桥梁。正如苏联学者H·N·茹可夫所表达的那样:“普通系统论和控制论的出现改变了世界科学图景。”运用系统论进行心理科学问题的研究并用来解释和阐明心理过程、个性及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论述他人和自我眼中的人类尊严。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人类不可分割的尊严是何时产生的?在生命乃至死亡方面,是否存在尊卑差异?作者从"尊严与人类状况"、"人人都应重视的东西"、"不朽与尊严"、"有尊严的生与死"、"固有的尊严,矛盾的观念"等方面对尊严问题进行了阐述。在结论部分,作者提出,漫长的人化过程是否达到了完美的人性化结果?人类身上具有非人性的一面是否可控?人们是否能减少它对个人和人类的损害?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答。我们在把人类尊严看做固有尊严时会遇到重重困难,应当从思想和行动上为我们和子孙后代建造一个"宜居世界"。  相似文献   

10.
“世界历史”现具有哲学方法论和具体的史学方法论上的双重规定性,并在一定的意义上构成了联结哲学方法论与具体的史学理论的桥梁。从“世界历史”观的哲学规定性角度上看,“世界历史”观是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它在整个历史哲学中处于在范围上界定其他概念、范畴以及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地位。“世界历史”现有其所要解决的特定的基本问题,即作为整体的世界历史及其演变发展与世界历史各个构成部分及其演变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世界历史”现的其他逻辑环节都是围绕着这~基本问题展开的。明确了上述问题,我们对黑格尔“世界…  相似文献   

11.
怀疑论的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世界能知道什么?我们何以能够思考和谈论它?这两个大问题决定了哲学的两个主要领域。知识论讨论认识问题:什么是知识?我们能够知道多少?我们能确定什么?我们的信念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得到证实?逻辑或语言哲学致力探讨意义问题:我们或我们的言语所意谓的是什么?我们如何指称外在世界的事物?我们通过什么推论过程才能合理地从一个陈述过渡到另一个陈述? 在盎格鲁-撒克逊哲学家中,逻辑现在经常被认为是哲学的最基本的部分。意义问题被赋予某种  相似文献   

12.
一、哲学史上对世界统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 世界上的事物与现象纷繁斑杂、千姿百态,这个无限多样性的世界是否是统一的?如果是统一的,其统一性的基础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哲学史上有不同的回答。 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不是统一的,而是分成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各自独立、平行发展的两部分,这称之为哲学上的二元论。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儿是其代表。他主张存在由物质构  相似文献   

13.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M·普朗克说过:“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不断地突破人类认识能力局限性的过程,是用一体化的科学把握统一的物质世界本质的过程。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心理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坚持整体性原则是实现心理学高度整合综合、建立具有整体性的科学体系的必由之路。本文试就心理现象的整体性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现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基本上都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含在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中。这种安排是否科学?是否能反映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关系?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大问题。 笔者认为,就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来看,这种安排就缺乏科学根据,存在着许多弊端。它不利于接受者搞清楚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物史观的真实关系,不利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实质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利于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为指导来认识和解决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人类的思维方式和人类本身一样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复杂的历史过程。人类从远古时期和古代社会就已经用混沌的整体性和朴素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古代的“阴阳八卦”学说,把自然界看作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的思想在中医理论中产生了深远  相似文献   

16.
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和部分是一对重要的范畴 班代系统理论为研究这对范畴提供了一些新材料。揭示系统中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有助于阐明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也有助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文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类主观世界中最难把握的部分,它的内隐性和个体化特征是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现代非理性问题的研究基本倾向于:一是把它作为理性的补充,尤其表现在哲学认识论领域的研究中;一是把它作为同理性相对立的因素,这在现代西方哲学思潮中表现尤甚。如何在尊重非理性因素的“独立品格”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学海》2017,(3):5-22
意识形态既是政党的合法性基础,也是政党危机的来源;全球范围内主导意识形态的消长不但决定了一个具体政党的地位,而且型塑了世界政党政治的生态。按照19世纪末以来全球主导意识形态的变化,本文把世界政党政治分成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1)18世纪至19世纪中叶在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思潮主导下的政党发展;(2)19世纪中叶至二战结束时在民族和阶级意识形态主导下的政党发展;(3)冷战下的政党发展;(4)"第三波民主浪潮"下宗教和保守主义的回潮与政党政治。本文还试图解答如下问题:世界各国政党的组织形式有什么重要区别?这些区别又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政党危机是各国政党不得不经常面对的一个问题?当前世界的政党政治势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针对当前世界局势与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中国应当如何应对?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近代以来意识形态的消长规律及其背后的社会学原理,本文还用了较大的篇幅探讨了阶级、民族、自由主义和零和扩张性宗教这些在现代社会中最为重要的意识形态各自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因此,本文还可以被视为一篇分析不同意识形态各自的性质,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影响世界的政党发展乃至整个世界局势的文章。在本文的最后部分,笔者提出了"道德务实政党"的概念,认为这是解决政党危机的一个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把语言看作一个系统早已不再是争论的问题,已为广大语言学者所公认。但怎样理解这一系统?这一系统又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其特点是什么?却值得认真考虑。索绪尔首先提出语言系统的思想,他指出“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在这系统里,只有意义和音响的结合是主要的;在这系统里,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①“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②且不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是针对有人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仍然存在着矛盾而讲的,并没有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一个什么概念。后来我们在许多文章中,把这两对矛盾概括为“社会基本矛盾”这个概括是否恰当呢?它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1、我们知道,这两对矛盾包括了社会上绝大多数矛盾(阶级矛盾是体现在生产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