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诫的总纲“上爱天主,下爱世人;并为天主而爱人如己。”爱德诵中曾告诉我们:“我为此爱尔在万有之上,及为你爱人如己。”同样,耶稣基督也曾给我们亲自说明过。在他答复何者为最重要的诫命问  相似文献   

2.
耶稣给信徒的诫命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得救的信仰包含着对社会的关怀与爱心。  相似文献   

3.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4):20-21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一),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旨意。这些都没错。然而,理智、理解对信仰也同样重要。事实上,  相似文献   

4.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旨意.  相似文献   

5.
你们作子女的,要在主内听从你们的父母,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孝敬你们的父亲母亲——这是附有恩许的第一条诫命——为使你得到幸福,并在地上延年益寿。”你们  相似文献   

6.
当年耶和华神通过摩西向以色列颁布十条诫命,参考和模仿这一格式,我们可按婚姻生活成败的经验列出幸福婚姻“十诫”,供参考。 第一诫:除了你的配偶,不可有别的情人。 第二诫:不可把配偶偶像化。  相似文献   

7.
胡俊杰 《天风》2002,(2):44-45
中国教会神学思想建设的关键因素之一,乃是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圣经,认识上帝启示的渐进性,这有助于除去由于对圣经僵化的、片面的认识而产生的包含上帝观在内的不正确的神学观。从诫命到新命令的发展轨迹,让我们再一次看到圣经启示的渐进性和上帝爱的本质。一、诫命十条诫命是上帝赐给一群已蒙救赎的子民。其内容关乎到人类生活的两个基本范畴,要以色列民处理好与神与人的关系。不过诫命的显著特征是多以消极的语言表达上帝对百姓的要求,人违背诫命后受咒诅、惩罚,这样诫命中爱的本意便易于被隐藏,而且不难发现诫命后来受到严重扭曲,甚至为了律法的规条不  相似文献   

8.
经文《出埃及记》第20章1—17节记载了十条诫命。这“十诫”也向人指出了容易碰到的试探或应该有的戒备,对传道人而言,不乏提醒和劝戒,并且从中可以提供一些在事奉工作上的积极作用。 第一诫:“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相似文献   

9.
在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故乡——广东省中山市,出现了一位爱国爱教的好典范刘帼超女医师。刘帼超的原籍是广东省新会县,1908年生于澳门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从小领洗入教,熟识教理,领略耶稣基督舍己救人的道理,遵行爱人如己的诫命精神。 1927年,刘帼超教友离开澳门到香港学画,她当时感觉民族灾难深重,绘画不是当务之急,于是转入广州妇孺产科学校学医。那时她经常接触有民族气节的同学,喜欢阅读鲁迅、巴金、茅盾等人的著作及  相似文献   

10.
自牧(七)     
汪维藩 《天风》2009,(1):46-47
旧约十条诫的前四条是对耶和华上帝的敬畏、敬拜和崇敬,后六条则是对人的敬爱、敬重和尊敬。对人敬爱之首要乃为“孝敬父母”(参出20:1-17),并应许:“你的日子得以长久。”(出20:12)故保罗称之为第一条带应许的诫命(参弗6:2—3)。  相似文献   

11.
圣召     
敬主教灵跟随耶稣有两条路:一是普通的圣召;二是特殊的高超的圣召。第一条是诫命,人人当守而不宁教不了灵魂,这是一般教友走的道路这也叫圣召。第二条除了守诫命外,还愿意为天主多做一些贡献,为走这条道路天主不命令人,只是劝,所以叫劝谕;在天主圣宠的指引下劝勉那些心胸宽大,志趣高尚,抱有远大理想的青年人走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弃家修道,圣神父或进修会。为走这条高超的道路,该有天主特别圣宠的指引召叫,这就叫圣召,所以说圣召有两种。1.圣召的广意:圣召就是天主的召叫邀请拣选的圣意。天主给每一个人指定的定位、身份、…  相似文献   

12.
《天风》2015,(5)
<正>复活节是普世教会最为看重的节日之一,在这一节期里,基督徒会藉着礼拜、赞美、祷告与洗礼等,来纪念耶稣被钉十字架与复活,中国的基督徒也不例外。近几年来,中国的基督徒尝试把一项新内容融入到复活节庆典中——无偿献血,缓解各地的"血库告急",活出耶稣"爱人如己"的美好诫命。2015年4月12日,江苏省无锡市新区国际礼拜堂组织开展了无偿献血活动,并将首个爱心献血日确定为4月12日,因为这是复活节后的第一个主日。自4月初起,教会就通过讲台宣讲及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广大会众宣传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并  相似文献   

13.
马海红 《天风》2014,(10):12-13
近年来,中国社会的老龄化问题越发严重,养老、敬老、爱老等问题亟须面对.2012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形式将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定为老人节.随后又有地方政府通过立法的形式禁止“啃老”、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等,也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议论,非常值得深思.圣经中有诸多关于孝敬父母长者的教训,早在旧约《出埃及记》上帝带领以色列百姓在西奈山下建立新的国度颁布律法时,就在“十条诫命”的第五条中宣布:当孝敬父母!上帝颁布“十诫”的时代,有些民族和部落在老年人丧失劳动能力,无法为家庭或社区工作之后,就将其抛弃在荒山野外,任其自生自灭.然而上帝却在诫命中一个重要的位置上要求上帝的子民、选民的国度“当孝敬父母”!新约圣经里不仅数次重申此条诫命,还在耶稣的教导中体现出律法的总纲乃是“爱”,《提摩太前书》也说:“但命令的总归就是爱.”(参提前1∶5)鉴于此,教会应本着“爱上帝”和“爱人”的原则从事有关长者的事工,而不仅仅停留在对诫命表面的遵行上.  相似文献   

14.
传播福音     
《中国天主教》2009,(4):1-1
有一个人来到耶稣跟前说:“师傅!我该行什么‘善’,为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问我关于‘善’?善的只有一个。如果你愿意进入生命,就该遵守诫命。”他对耶稣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应孝敬父母,应爱你的近人,如爱你自己。”那少年对耶稣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  相似文献   

15.
王海东 《天风》2003,(8):29-29
诫命的第三条“不可妄称上帝的名”。上帝的名是神圣的,主耶稣教导我们祷告说“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尊上帝的名为圣是对上帝的崇敬,是一个到上帝面前来的人首先当有的态度。与此相反的是人要  相似文献   

16.
西方的律法是按基督教神学的诫命、典章和律例这三部分内容组成的。摩西十诫是律法的基本内容,典章和律例是根据十条诫命发展出来的。摩西十诫是圣经中的重要篇章,其着重于行为规范训导的故事,以深入浅出的形式,在世俗社会中世代传承,西方文明中的伦理道德,或多或少都受到其有形无形的教育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李牧 《天风》2001,(8):38-39
“地球村”、“网际网络”、“知识经济”、“WTO”等新鲜词汇的出现,表明人类已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作为基督徒对摩西时代,上帝在西乃山颁布的“十条诫命”和近二千年主耶稣发布的“新命令”以及主耶稣升天前对门徒所托付的“大使命”,会不会因时代的飞速发展,新旧世纪的交替而淡忘呢?也许这种顾虑是多  相似文献   

18.
金微 《天风》2002,(7):41-41
毛翔同道: 你给我们来信讲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谢谢你对我们的信任。你提出问题很好,至少说明你关心神学思想建设,同时也说明你对自己的信仰正在进行理性思考,以求获得对真理的正确认识,这当然是很好的事情。“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 37-39)。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就是真、善、美,爱人如己也是真、善、美,爱人如己是把对神的爱表明出来。堕落的人里面有没有爱?肯定有!你只要问问父母是  相似文献   

19.
礼拜     
周志治 《天风》2002,(12):19
什么叫“礼拜”?《辞海》是这样讲论教会的礼拜的,“耶稣基督受难后,在星期日复活,故以该日为礼拜日。多在礼拜堂举行。由牧师主礼。内容包括祈祷、唱诗、读经、讲道等。星期天也称礼拜日,或主日。《辞海》里有这样的一句话:“耶稣基督受难后,在星期日复活,故以该日为礼拜日。“诚然,以星期日为礼拜日,是与主耶稣的复活有极大的关系。圣经说,耶和华上帝用六日造天地万物,第七日歇了他的工。又经过了几千年,神藉这先知摩西向以色列民颁布了十条诫命。这十条诫命中有九条是命令,唯独第四条乃是叫人“纪念”安息日。怎样纪念呢?“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  相似文献   

20.
伸出爱的手     
祝亚妮 《天风》2004,(3):33-33
不是去“单爱那爱我们的人”,而是去“爱人如己”,把自己周围的人看作是神所爱的大家庭的成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