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原来是在大学里教西方哲学史的,教了一辈子,现在退休了。但是我并没有向西方哲学史告别,反倒关系更加密切。这是因为我尝过一脔,深感其中有不可须臾离的滋味,而又痛感自己一生中有很长一段宝贵光阴虚度,以致所知有限,所见不深,所以迫切地要求将余生用来补过,为青年朋友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正因为如此,我有幸在出版前读了一部研究康德哲学的原稿,就是放在大家面前的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要我写一写自己的想法,来抛砖引玉,给读者开一个头,好激起他们的思想火花。这是一个好主意,所以我接受了。我认为这部著作所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作者时勘同志的《现代技术培训心理学》这本著作是适应我国当前大力推进工业现代化的一种十分迫切的要求而写的。作者也有良好的条件来写出这本书。我认为,这本书至少可以相当好地初步满足我国目前大幅度实现工业现代化中技术培训这个特别迫切的要求。它将会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又是一本关于异化的书?这书是给什么人写的?为什么要写?我能想象得到,“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定会惊讶地提出这些问题。一听到“异化”这个词儿,他就觉得必须对修正主义的或反共的观点提高警惕了。这本书主要不是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写的;但是确实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者不了解异化理论的意义与作用,我才要写这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对象是那些对异化理论深感兴趣的人,尤其是那些对这一理论本应感兴趣、本应给以正确评价的马克思主义者。我特别是写给那些政治活动家的;写给那些自觉地并公开宣称自己是根据马克思主义行动的政治家的。换句话说,这本书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但其主要目的是政治性的。  相似文献   

4.
一个搞文学创作的人,为一本颇带专门性的军人伦理学普及著作写序,说起来似乎有点不大合适,甚至有些不伦不类。然而,我还是写了,而且是热情地写了;虽然我自知这热情写下的未必能激起读者的热情。 门外谈文,一个理论的外行来介绍一本理论书,自有我这样做的缘由。首先,我喜欢这本书;  相似文献   

5.
这本书是我近四十年前开始写的,因为事务冗忙,时作时辍。原来计划,除现在书中的五章外,还有三章是有关中国与外国佛教关系史的,因佛教协会已有这方面资料的编辑和著作,所以不重复了。我写成第一章后,曾以《楞严经》“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那句话中提出“饮水”二字作为笔名,陆续在《现代佛学》杂志上发表。有一位朋友问我:“你为什么用这样一个小题目?”我说:“我喜欢‘小题大做’,而不愿‘大题小作’,更害怕有题空做。”这本书名很合我的心意。几年前,一位青年僧人用日文翻译这本书,我应他的要求写《序》时,曾记下与本书有关的一件事:一九五…  相似文献   

6.
黄幸平 《天风》2012,(4):59
最近我在读一本书,一本"小书",一本"大师"写的"小书"。之所以说是"小书",意思是这本书不厚,篇幅不长,不需花太长时间就能读完。书名,《做个真门徒》;作者,神学大师斯托得。哲学家罗素有本书,书名叫《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很多人受其影响就以为所有宗教都是虚假有害的。若干年后,斯托得以"我为什么是基督徒"为题讲了几场道。后来他将讲道内容编写成书,就是这  相似文献   

7.
因为不间断的探索,高清海的著述相对来说呈现出一种过程性与未完成性。但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完成的《“人”的哲学觉悟》(见《高清海哲学文存·续编》第3卷,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下引此书只注明页码),却是另一性质的:它有明显的系统性——对哲学家本人而言则有相当的完成性。作者特别申明:“2000年以来,我试图把我形成的思想集中起来做一系统的阐发,这就形成了本书的构思。”(前言第1页)显然,作者是要系统地表达自己的哲学思想,从而展现一种相对完成的高清海哲学。因此,这部著作应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和讨论。本文现依据这一著作,…  相似文献   

8.
本书介绍了“观念”这个概念在马克思之前哲学史上发生和发展的概况,论叙了观念在认识过程发展中的地位问题、观念作为认识论的理想的问题、观念和理论的相互关系问题以及观念和艺术形象问题,还说明了观念怎样在实践中实现,观念的社会功能是怎样地表现出来的。作者在分析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思想家对于“观念”这个概念的见解时,特别强调康德和黑格尔的功绩。在他看来,康德虽然没有对观念作出科学的解释,但正确地理解了观念这种思维形式的某些特征,揭露了理性的二律背反性质。至于  相似文献   

9.
一位从事写作的朋友,才二十多岁,就在去年和今年连着出了两本书,并且每月都有数量惊人的文章在各种报刊上面世。我问她是怎样保持这种高产量的?这样写作是否很苦很累?她笑说,其实没什么,写作是我喜爱的一种劳动,也是我为自己选定的一种生活和工作方式。我像工人做工农民种地一样,拟定出一个计划:一年写多少,一月多少,  相似文献   

10.
S.温伯格在其《场的量子理论》的第三卷中讲道:“在本书中我们从粒子开始然后进入波动方程,这并不是说粒子必然比场更基本。自1950年后的若干年来,一般认为自然规律以场的理论形式出现,我在本书中从粒子开始,不是因为它们更基本,而是因为我们对粒子的所知更确定,更能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中直接推导出来。……事实上,后来真有人反对把量子场看做最基本的,新的理论可能不是场或粒子的理论,或者是很不一样的东西,比如弦。”[1]也就是说这里存在一个“世界的本原是粒子、场还是弦?”的问题。可见,虽然物理学早已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分化出来,并经…  相似文献   

11.
圣经和我     
孙秀康 《天风》2018,(12):28-29
2001年初,我刚刚来到上海工作,住在租的房子里。床头柜的抽屉里有一本很小的黑皮书,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小字,我也不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总之就觉得这本书不是普通的书。但当时我既没多看也没多想,后来也没有理会过它。2012年一个夏日的傍晚,我在下班之余去了一家书店,在数不胜数的书籍中我拿起了一本书,偶尔翻到一页,上面写着:“许多流行书籍、电影和讲座都会告诉你——可以借着自我反省寻获人生的意义,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是为神所造,必须要以造你的神为起点,只有从神那里才能找到人生的意义。”这段话吸引了我,于是我买下了这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让我第一次走进了教堂。  相似文献   

12.
商业部教育司杨培伦同志写的《商业道德五讲》一书,已于八三年九月由知识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紧密地结合当前商业工作实际,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高度,从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13.
悖论的起源当我正在象开始写本文那样进行思考时,我想起不久前曾给一本小书做过评注,我认为那本书有意思,因为它在科学上毫不装模做样。我几乎是无意识地翻开了这本书并看到其中一部分句子(我已用铅笔把这些句子划出来了),在我看来,这些句子就是为阐发我之所想的一种近乎完美的“起奏”:“威尼斯人在落叶松木桩上建起了教堂和宫殿”。[1]确实,我几乎不能想象出比这些落叶松的隐喻更好的,无论如何都更恰当的隐喻,这些落叶松是阿尔卑斯山大自然的产物,它们竖立在泻湖中,是人类从未设想和实现过的最杰出的一种城市文化的基础。文…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也是一名数学的“好事者”。在15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积攒了三道小学数学趣题,它们简单、有趣,做起来极易“掉进陷阱”。我曾拿着这三件“法宝”考问过不下50个成人,但能全部答对者为0,能完整地答出一道题者极少。现献给《思维与智慧》的读者朋友,若有兴趣和信心,一试何如? 一、15个小朋友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有5只“小鸡”被捉住了,问还有几只“小鸡”没有被捉住?(思考10分钟)二、小黄和小兰都想买《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小黄缺1分钱,小兰缺4角2分钱,用他们两人的钱合买一本,钱还是不够。问这本书的价格…  相似文献   

15.
杨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13-113
《百万农奴站起来》是美国著名记者、作家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著作,作者同其他十八名外国记者,在人民日报社领导的率领下,进藏采访的所见所闻。在读这本书的时候,透过我个人的分析,发现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作者主要采用的方法论有: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等,这里作者主要就社会过程研究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要一手抓整顿,一手抓繁荣,活跃理论研究。”我的理解是,繁荣理论研究,标志之一是要有理论的创新。最近读到的《社会认识的结构和悖论》(景天魁著)确实可以算得上是一部有真正理论创新的著作。 这本书是景天魁所研究的社会认识方法的导论(下面简称为“导论”)。“导论”之新,不在于个别论点有新意,而在于一系列根本观念和思维方式上大胆地向新的真理迈进。而迈进的方向和道路又始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研究列宁最丰富的哲学遗产的书籍、专题论文、文章的数量显著地增多了。可以说,向深入研究列宁著作的重要转变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这只应当认作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很明显,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然不能与列宁的全部理论遗产、特别是他关于辩证法的理论在现代所具有的巨大意义相适应。正因为如此,应该百般欢迎对这个题目的新颖独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因为如此,罗森塔尔的《列宁和辩证法》一书的问世能引起活跃的兴趣。我们所分析的这本书的重心不是研究辩证法原则本身,勿宁说是要指出辩证法的原则在天才的思想家和革命者手里怎样发挥作用,一般原理由于妙巧的运用怎样变成为一种对生动的现实进行客观的、严格科学的、能够制定革命行动纲领的研究的得心应手的工具。罗森塔尔拥有的丰富  相似文献   

18.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这次咨询结束她有一些沮丧,因为她觉得自己没有做好。来访者是在邀请咨询师用X光机对自己分析吗?被督沮丧地说:“这次咨询结束之后我的感觉特别不好:咨询中我不断地打断来访,想把自己的解释和观点强加给来访者。在写逐字稿时,我越发觉得羞愧,因为自己做得太不好了!”  相似文献   

19.
冯定同志撰著的《平凡的真理》一书,最初写于1948年,全国解放以后,曾几次修改再版,是一册流传非常广泛的哲学普及读物,特别是在青年中有很大的影响。在这本书中,冯定同志通俗地讲解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常识,亲切地解答了青年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许多哲学问题。这本书文风朴实,语言生动,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  相似文献   

20.
《系统哲学引论》中文版前言对我的主要哲学著作能新增一个中文版,我感到特别愉快和荣幸。从1967年投入积极的研究,到1972年本书的英文版问世,我在这本书中论述了我们对有关实在属性的知识进行思考的基本原理;至今这一原理丝毫没有显出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相反,我们实际上可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变得更中肯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