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法音》1991,(7)
1990年10月21日到28日,我参加中国佛教协会访日学术团去日本访问,参加第三次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学术会议在日本文化名城京都的佛教大学举行,会场设在京都三菱银行二楼的“学术中心”。京都佛教大学与中国佛教协会关系密切。学术会议系1982年由该校提出与中国佛教协会联合举办。每两年一次,在两国轮流举行。这次我国访日学术团组成人员共六名。其他五位是,苏州灵岩山明学法师(任团  相似文献   

2.
我所与日本《中外日报社》联合举办的“中日第八次佛教学术会议”于1999年11月9日一10日在北京温特莱酒店举行。中日双方各5位代表以“21世纪的佛教与佛教研究”为中心议题,发表了10篇论文。参加会议的还有以社长轰照次为首的日本《中外日报社》的朋友,以及来自国内佛教学术界的学者专家、学僧等近百人。我院副院长李慎明、我所名誉所长任继愈、所长卓新平、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词。 现将本次会议论文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1988年7月11日在五台山栖贤阁宾馆举行了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的预备会议。参加会议的日方代表有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爱知学院大学教授、文学博士镰田茂雄,《中外日报》社东京记者浅川竜一郎和诸位日本友人;中方代表有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山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建峰,五台山研究会秘书长、《五台山研究》副主编、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崔正森,五台山研究会理事、国际旅行社太原分社总经理韩和平,五台山研究会理事、太原师范专科学校校长、教授陈扬炯,五台山研究会理事、山西人民出版社古籍编辑室副主任、副编审孙安邦。会上交流了学术论文,研究确定了明年七月份在五台山召开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的有关事宜,并参观了五台山佛教圣地和五台山研究会在五台山资料研究中心(佑国寺)举办的五台山大型展览。为了增进中日友好往来,使大家了解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预备会的情况,本刊特辟专栏,发表会上交流的部分论文。  相似文献   

4.
10月29-30日,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中日第十次佛教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日本中外日报社联合主办,共发表杨曾文《北宋惠洪<禅林僧宝传>》、末木文美士《对近代佛教的评析》等十篇论文. 中日佛教学术会议从1985年第一次举办始,每隔两年在两国交替举办,每次都由中日双方第一流学者揭开序幕。近20年中,著名学者中村元、镰田茂雄先生相继离  相似文献   

5.
《法音》2015,(12)
<正>本刊讯11月8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与日本佛教大学联合主办的以"关于日中佛教交流"为主题的"中日第15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湛如副会长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5人赴日本出席会议并参访。在会议开幕式上,日本佛教大学田中典彦校长、中国佛教代表团团长湛如法师、中国驻大阪总领事馆圣弘强领事先后致词,对本次两国学术会议的意义给予高度评价,并赞扬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  相似文献   

6.
文稷 《法音》2000,(1):78-83
福建佛教源远流长,历史上曾广泛地开展对外弘法活动,并在海外有众多的廨院,这是福建佛教的显著特点之一。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福建佛教与日本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唐天宝十二年(753),历经挫折、双目已经失明的鉴真大师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的九州。他在平城京东大寺设坛传戒,圣武天皇以下四百余人,均从其受戒。鉴真大师后被日本佛教律宗尊为始祖。追随鉴真大师赴日的14位弟子中,有福建泉州超功寺僧昙静。昙静在日本担任戒师,辅佐鉴真大师弘扬戒律,为鉴真弟子中显名于后世的18位名僧之在日本长崎,明崇祯元年(…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3月31日,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预备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中国佛教协会组成以明生副会长为团长的代表团于3月30日至4月2日应邀访问日本并出席会议。会议商定,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行,届时举行三国共同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举行主题为“佛教与和平”副题为“日常生活与佛教的戒律”的学术演讲会;继续举办“僧侣镜头中的环保”摄影展;发表三国佛教徒“和平宣言”。会议还就中韩日三国互派修行体验僧人等事项达成一致意见。第六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预备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任永生  相似文献   

8.
尊敬的各位领导、日本佛教大学高桥弘次教授、诸位法师、学者、朋友们:值此金秋季节,在古都西安举行中日两国第十次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围绕“鸠摩罗什译经与中日两国佛教文化”的中心议题发表论文和进行学术交流,以纪念著名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诞辰1660周年,是十分有意义的。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致以最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9.
友谊新篇成果丰硕──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侧记张文良1994年10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在日本京都召开。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吴立民先生为团长的中国佛教代表团一行五人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日本佛教大学和中国佛教界关...  相似文献   

10.
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辩证法教学部、清华大学社科系、武汉大学哲学系、华东师范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山东旅游杂志社、河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发起的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会议,拟定于1993年7月10日至12日在河南新乡举行.本次会议旨在系统检阅我国自1988年第五次科学哲学会议后五年多来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因此征文不定主题,希望广大科学哲学界同仁向会议提交自己近年来最优秀的研究成果。本次会议的学术委员会只审定论文摘要,被接纳者将作为正式代表参加会议,论文摘要则将统一由会议组委会印刷发给与会代表。为此,要求论文摘要:(1)限制在1500字以内(2)打印在一张A4纸上(3)格式:标题(居中)、姓名(居中)、单位及邮政编码(居中)、正文。(4)一式三份于1993年5月10日前寄(100732)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胡新和。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组织委员会1993年2月1日第六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征文通知$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  相似文献   

11.
中村康隆 《法音》2004,(11):11-11
(2004年10月23日)值此第七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中国大会隆重召开之际。请允许我代表日本佛教徒,代表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发言。今天,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第三次在赵朴初先生曾经长年工作生活过的北京欢聚一堂,因缘殊胜,可喜可庆。赵朴初先生曾经卓有远见地指出:中韩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07,(10):12-12
2007年10月26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在北京隆重举行了中国韩国日本佛教友好交流会议第十次大会,主题为"以佛陀的智慧促进世界和谐",并举行了盛大的祈祷世界和平法会。在三国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第十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北京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3.
杨笑天 《法音》2002,(12):34-35
本刊讯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和日本佛教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九届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于10月29日至10月30日在日本京都佛教大学四条中心举行。本届会议的主题是:中国净土教之研究———关于昙鸾、道绰、善导。中日佛教学术交流会议是在中国佛教协会已故赵朴初会长和日本佛教大学前校长、现任日本净土宗宗务总长水谷幸正先生等中日佛教界人士的共同倡议下,于1986年开始举办的,每隔两年双方轮流举办一次,至今已圆满举办了9届。参加此次学术会议的中国代表团人员为:传印(团长)、姚长寿、向学、传明、伍先林、杨笑天。对于此次…  相似文献   

14.
<正>10月19日,第13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无锡灵山梵宫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为"‘黄金纽带’的和谐精神——怀念赵朴初先生"。19日上午,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代表团正式代表100余人以及佛教四众弟子  相似文献   

15.
小岛岱山是日本当代著名学者镰田茂雄先生的高足,他继承并发挥了镰田茂雄先生关于五台山华严学的思想。此篇论文就是他在1990年7月《首届中日五台山佛教学术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文中有不少新颖的,确合中国实际的观点,值得学界探讨研究,故而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又是一个明朗的秋季,以姚介厚为团长、刘启林为顾问的中国伦理学者访问团,应日本社团法人伦理研究所之邀,于1992年10月14日至22日访问了日本,并且参加了每年一度的第六次中日实践伦理学讨论会。这次访问和学术会议,是在中日两国恢  相似文献   

17.
《法音》2017,(12)
<正>本刊讯12月5日至6日,江苏省佛教协会第六次代表会议在南京举行,来自全省13个市的代表共189人(含特邀代表18人)以及省委统战部、省宗教局、省有关宗教团体、各设区市宗教局有关负责人出席会议。王江副省长出席开幕会并讲话,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出席会议并宣读中佛协贺信。会议总结了江苏省佛教协会第五次代表会议以来的工作,深入分析了江苏佛教当前和今后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关于加强三国佛教交流的精神,由中国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和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共同发起,由河北赵县柏林寺和日本日中友好临黄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三次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于2001年10月1日至10日在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举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根据双方的协议,中日禅僧互换交流活动自1998年开始举办,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三次。第一次是由日方派遣七名禅僧到河北省赵县柏林寺体验修行生活,第二次是由柏林寺派遣五名僧人分别到日本临济宗的相国寺、东福寺和曹洞宗的永平寺体验修行生…  相似文献   

19.
东渡     
陈晶 《佛教文化》1994,(1):52-52
“东渡”这一作品,是从鉴真东渡日本弘法的壮举得到灵感而创作的。鉴真是我国唐代律宗高僧,受日本朝野敦请,不畏艰辛五次航海,出生入死,第六次终于到达日本。踏上扶桑列岛时,他已因磨难坎坷而失明,但他的操行与智慧却如日月经天,照亮了日本佛教徒的心田。他在日本的弘法事业,体现了佛教普度众生的宏愿,也体现了中日人发自古以来一衣带水的兄弟情谊。鉴真的事迹不断被文学家、艺术家所表现,是佛教文学艺术中的重要题材。  相似文献   

20.
李贺敏 《法音》2012,(9):32+77
本刊讯根据2012年3月27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十五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大会"预备会议精神,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日本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派遣的6名青年禅僧于今年8月26日至9月4日在洛阳白马寺进行修行体验活动。6位日本禅僧在8月28日至31日为期4天的修行体验期间,与白马寺常住大众一起上殿、过堂、坐禅、念佛、出坡、放焰口,参加盂兰盆节法会,29日上午在登封少林寺受到中国佛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