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沛  苏洁 《心理科学》2007,30(6):1497-1499
音乐知觉涉及基于声音分析、听觉记忆、听觉场景分析、以及音乐的句法和语义加工的复杂的脑神经活动。同时,音乐知觉还潜在的影响情绪、自主神经系统、荷尔蒙以及免疫系统,并激活(前)运动表象。在过去的几年里,音乐加工及其神经关联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飞速的进展,主要体现为音乐知觉的神经认知模型、音乐的句法和语义加工、音乐和机体反应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基于视听双通道的音乐情绪冲突效应、冲突情境下的优势加工通道和音乐经验对结果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音乐表演视频为材料,比较音乐组和非音乐组被试在一致型和不一致型视听双通道下的情绪评定速度、准确性及强度。结果发现:(1)一致型条件下的情绪评定更准确且更强烈;(2)不一致型条件下,被试更多以听觉通道的情绪线索为依据进行情绪类型评定;(3)非音乐组被试比音乐组被试更依赖视觉通道的情绪线索。结果表明:通道间情绪信息的不一致阻碍了音乐情绪加工; 听觉通道是音乐情绪冲突情境下的优势加工通道; 音乐经验降低了情绪冲突效应对音乐组被试的干扰。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视听双通道下的音乐情绪加工机制及音乐情绪类型和音乐训练背景对加工机制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表达开心和悲伤的音乐表演视频为材料,比较音乐组被试和非音乐组被试在单听觉通道、单视觉通道和视听双通道三种情境下的情绪评定速度、正确率和强度。结果发现:1)视听双通道与单视觉通道差异显著,与单听觉通道差异不显著。2)非音乐组被试对悲伤的评定正确率高于音乐组被试,对开心的评定正确率低于音乐组被试。说明音乐情绪加工的视听双通道整合优势仅相对单视觉通道存在;非音乐组被试对视觉通道情绪信息的变化更敏感,音乐组被试更依赖音乐经验;可在音乐表演时加入协调的视觉通道情绪信息帮助没有音乐训练经验的听赏者。  相似文献   

4.
发展性阅读障碍是指个体在智力正常并且不缺乏学校教育的情况下, 仍无法获得与年龄相匹配的阅读技能的一种学习障碍, 其缺陷的本质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研究显示, 阅读障碍者常表现出听觉时间加工损伤。在行为层面, 阅读障碍者难以辨别快速、连续呈现刺激的顺序以及刺激本身的动态时间特征。在神经层面, 阅读障碍者诱发的失匹配负波更弱且具有异常的神经同步加工。这些损伤同时存在于对言语和非言语刺激的加工中, 表明听觉时间加工缺陷非言语加工所特有。未来的研究还需阐明以下几个问题:1)阅读障碍的听觉时间加工缺陷发生在哪些时间窗口, 随年龄增长如何变化; 2)阅读障碍听觉时间加工缺陷在神经层面的时间进程是怎样的; 3)听觉时间加工缺陷是否为阅读障碍的核心缺陷。  相似文献   

5.
李玲 《美与时代》2005,(8):69-70
良好的音乐听觉是进行各种音乐活动的前提,无论进行音乐创作还是演奏音乐,都需要具备良好的音乐听觉.音乐听觉包括音高感、节奏感、音色感、速度感等诸多方面,其中多声音乐听觉是音乐听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音乐听觉的较高级内容.  相似文献   

6.
大脑中线电极诱发的μ抑制波(包括α和β频段)是人类镜像系统活动的电生理指标。尽管音乐情绪表现被认为是通过模仿个体的心理状态来实现的, 但是尚未有研究探讨人类镜像系统与音乐情绪加工的关系。本研究通过EEG技术, 采用跨通道情绪启动范式, 探究人类镜像系统是否参与和弦情绪的自动加工。愉悦或不愉悦的和弦启动情绪一致与不一致的目标面孔。行为结果显示, 被试对情绪一致面孔的反应显著快于情绪不一致面孔的反应。EEG结果显示, 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500~650 ms之间, 与情绪一致条件相比, 情绪不一致条件诱发了β频段的去同步化。在听觉刺激出现后的300~450 ms, 无论是情绪一致, 还是不一致条件, 都诱发了α频段的去同步化。源分析结果显示, μ抑制波主要出现在人类镜像系统的相关脑区。这些结果表明, 音乐情绪的自动加工与人类镜像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音乐和语言的关系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来自行为和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据进一步表明,音乐经验能够跨领域迁移至第二语言的习得,表现为音乐经验在理解、产生及学习三个方面促进第二语言加工,并且这种迁移效应的内在机制是通过促进音乐和语言的共同声学线索加工以及个体一般认知加工能力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在此基础之上,未来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深入细致的探索,澄清音乐经验和音乐天赋对二语加工的影响,比较音乐经验影响母语加工和二语加工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8.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考察在有情境条件下不同层面的自我参照加工的特性及其神经机制。实验发现,在两种音乐情境条件下个体自我参展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比集体自我参照刺激和非自我刺激更大,而集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比非自我刺激更大;两种音乐情境条件下个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差异显著,而集体自我参照刺激所激发的P300波幅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了在不同的情境中,个体自我参照加工的差异较大,表现出不稳定的特征;个体自我参照加工与集体自我参照加工的神经机制是不同的。这些结果还可能表明了相对于集体自我来讲,个体自我是自我的核心层面。  相似文献   

9.
冯杰  徐娟  伍新春 《心理科学进展》2021,29(12):2131-2146
听觉词汇识别包含复杂的认知加工过程。视觉通道受阻的盲人在听觉词汇加工中具有一定听觉补偿优势; 但由于视觉经验的缺失, 盲人对一些视觉相关词(比如颜色词)的语义加工和理解比明眼人弱。未来的研究应对词汇的视觉相关性进行分类讨论; 对音、形、义等多层面及其神经生理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发展符合盲人感知特点的听觉词汇加工模型; 并拓展不同年龄段的发展性研究。最终, 揭示视觉经验缺失对盲人听觉词汇识别影响机制的全貌。  相似文献   

10.
<正>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表演过程中,演唱者与钢琴伴奏者的完美配合有赖于伴奏者自觉运用音乐听觉达到理想的伴奏效果,并使自己的伴奏与演唱者的内容和情绪保持一致。因此在钢琴伴奏中注重音乐听觉的训练,培养良好的音乐感知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十分必要的。音乐听觉是指对音乐作品中各音存在意义的认识,音与音之间微妙关系的感觉以及在音乐方面的记忆能力、模仿能力等[1]。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是通过声音向观众传达音乐形象的,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