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来自亚欧两大洲的200多位会议代表相聚在六朝古都金陵,共同探讨加强不同信仰间对话与合作。  相似文献   

2.
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来自亚欧两大洲的各国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围绕“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的主题,讨论了如何发挥不同  相似文献   

3.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4月7日至9日,第六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西班牙召开,来自亚欧会议28个成员国的外交使节、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代表约120人出席了开幕式。会议由中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丹麦、芬兰和意大利等15个国家共同倡议发起,西班牙和巴基斯坦为  相似文献   

7.
2005年7月21至22日,由外交部中国亚欧司高官王学贤带队,国家宗教局和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佛教协会6人组成的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在印尼巴厘岛召开的亚欧不同信仰对话会议。来自中国、印尼、英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28个亚欧成员国174名代表共聚一堂,通过坦诚对话,寻求相互理解  相似文献   

8.
梅康钧 《天风》2006,(23):16-17
我们表达自己看法和意见,不仅在不同宗教间,亦可在不同信仰之间,无论采用如何方式,这种以对话方式的相遇是在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进行的。当我们在社会中,不同宗教间,不同文化间的对话与交流中,如果给予世界增添一点良善的话,那就是促进人的思想和心灵。这一切从宗教信仰角度而言是"神意",而从社会角度来看,则是"民意"。  相似文献   

9.
2007年5月2-4日,东盟区域论坛第五届反恐及打击跨国界犯罪大会首次召开了不同文明间对话会议,主题是:“从制止宗教极端主义角度看不同文明间对话所发挥的作用。”包括中国在内的共26方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了世界上超过一半的人口。在紧张的会议讨论之外,东道主新加坡外交部特意为与会代表安排了一场参观活动,对象  相似文献   

10.
2002年8月8日—10日由南京大学和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共同发起的“文明对话学术研讨会”在六朝古都南京召开。共有来自海内外各大学、研究机构等单位约5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代表就文明间的对话与冲突、融合与对立,尤其是回儒之间的对话等诸多方面的话题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空间中展开了“智慧”的对话,在不同的层面上都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1.
学诚 《法音》2008,(8):3-6
(2008年7月17日)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对伊斯兰世界联盟邀请中国佛教界出席这次大会表示衷心的感谢。有缘与各位相聚在欧洲历史名城马德里,共话多宗教对话与世界和平这一重要的议题,感到十分高兴。在伊盟刚刚于麦加举行的伊斯兰国际对话会议上,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陛下所发起的关于加强多宗教对话,特别是东方各信仰之间对话的倡议,  相似文献   

12.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7年6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亚欧会议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在南京举行。会议以“深化不同信仰对话,实现和平、发展与和谐”为主题,37个亚欧会议成员及4个观察员派政府、宗教、学术界代表与会。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阿地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副秘书长陈书杰、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阚保平、中国佛教协会圆慈法师和中国道教协会刘玄文道长在分组会上做了专题发言,结合各自宗教的特点,阐述了宗教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达了中国宗教界对促进不同信仰间对话的支持。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王美秀副研究员作为学界代表,也在分组会上作了发言。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出席闭幕式并发表题为“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讲话,在与会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现将叶小文局长的讲话及中方六位代表的发言一并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国际动态     
第五届不同宗教间对话会议开幕5月7日,第五届不同宗教间对话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开幕。来自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代表三  相似文献   

17.
《天风》2016,(3)
正宗教应该在一些公共问题上勇敢发声,并进一步推动跨宗教对话,实现移民融合及不同信仰间的和平共处。2015年1月7日的"查理周刊遇袭事件"震惊世界,甚至有人将其喻为"欧洲的911事件"。此事件也引起了基督教会的广泛关注与反思,一些基督教国际性组织、区域性组织和国家教会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暴力恐怖活动。梵蒂冈于1月8日发表声明,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当代著名天主教神学家保罗·尼特的宗教多元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主要论述了四个方面:(1)多信仰对话是否可能?(2)解放神学、信仰间合作和全球负责;(3)宗教对话模式与评价;(4)跨宗教对话标准与合作基础.尼特倡导全球负责的多信仰间对话,尽管富有理想色彩,但他的神学思想关注人类和生态苦难,推动全球诸宗教的合作和对话,促进世界和平,具有人文和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信仰生活的层次分析来探讨宗教对话的可能性。不确定性的消减是人类生活中的基本形式,信仰则是达致真理掌握、价值确定、生活有序和群体秩序化的基本途径。信仰生活包含核心和边缘层次,其中核心层次与不确定性消减密切相关,在此层次上不同宗教很难对话。而边缘层次则为宗教对话留下空间,这在当前宗教对话理论和实践中得到应用。由于与不确定性消减相关联的信仰绝对性与社会发展所需的宗教宽容之间的紧张,宗教对话在具有发展空间的同时,其深刻的阻碍也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20.
正7月3日至4日,亚欧会议不同文化与宗教间对话高级别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会议由俄罗斯文化部主办,主题是"文明间的和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来自亚欧会议成员的官员、宗教领袖、学者、文化与新闻界人士共100多人出席。外交部大使陈士球率由外交部、国家民委、国家宗教局及宗教界代表组成的中国代表团与会。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副主席、主教团秘书长郭金才主教作为天主教代表出席会议并发言。陈士球大使在会上发言时表示,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影响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