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体建立的王朝。西夏的宗教以佛教为主,佛教在西夏王朝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对西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对元代的佛教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戴斌  李婧 《中国宗教》2023,(6):78-79
<正>由于西夏王朝地处各种文化的交汇点,因此其佛教壁画具有多元融合的艺术特色,不仅保存了中原、西域、吐蕃的艺术风格,还汲取了古印度波罗王朝时期的佛教艺术风格。不同艺术元素融合,形成了西夏佛教壁画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3.
西夏的佛教(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金波 《法音》2005,(8):34-41
在宋代,中国西北部地区出现了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封建王朝,自称大夏国(1038—1227),因其位于宋朝的西部,史称西夏。西夏前后共历十个皇帝,享国190年。前期与北宋、辽对峙,后期与南宋、金鼎足,邻近还有回鹘、吐蕃政权,使各王朝间的关系更加复杂微妙。西夏首都兴庆府(后改名中兴府,即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主体民族是党项羌。西夏是一个多种宗教流行的国度。党项人奉行自然崇拜和鬼神信仰,巫术流行。西夏建国前后,统治者大力提倡佛教,佛教遂成为西夏最主要的宗教,同时也有道教流传,形成以佛教为主,佛教与道教、原始宗教并存的局面。西夏文“…  相似文献   

4.
佛教在西夏和党项民族文化中占据文化主体地位,它在党项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与认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汉传佛教促进了党项民族对汉文化的引进与学习,以及西夏政权的巩固;西夏佛教融合汉藏显密,既是西夏政权和党项民族文化创新的代表,也是党项民族文化和政治自觉的体现;西夏佛教的“融合”特性与党项民族对汉文化及汉传佛教的认同密切相关,以西夏佛教为中心的文化认同是党项民族与汉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重构“西夏汉传佛教系统”,认为西夏佛教基础是辽代“圆教”信仰.此信仰基础来自于晚唐华严思想,可见西夏汉传佛教以“华严信仰”为主.西夏有两个佛教传统,即是“官方”佛教与“民间”佛教.前者最早传入西夏,思想基础为汉传佛教;藏传传统传入时代较晚,最初流传在民间.在西夏“判教”体系中,语言标准需要由“官方/民间”的标准加以补充.“官方/民间”佛教成为西夏佛教之“大传统”.  相似文献   

6.
史金波 《法音》2005,(9):19-25
五、僧人和度牒西夏是多民族的王朝,其僧人也是多民族的成分,包括主体民族党项、汉、藏、回鹘以及印度(天竺)僧人。其中党项族僧人人数最多。回鹘僧人在西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们是西夏前期译经的主力。元昊和秉常时代译经的主持人白法信、白智光两位著名的僧人,应是汉文文献中反复提到的“回鹘僧”的代表人物。藏传佛教在西夏的影响颇深,在西夏的藏族僧人数量较多。11世纪末以后,伊斯兰教在印度强力推行,对原来的佛教造成重大威胁。不少印度僧人为躲避灾难并宏扬佛法,纷纷到西藏传法。同时一些印度僧人也到佛教兴盛的西夏传法,有的人…  相似文献   

7.
十一世纪 ,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的西夏王朝 ,曾雄踞一方 ,与辽、宋王朝成鼎足之势。然而二百多年后 ,随着成吉思汗铁骑的践踏 ,西夏却最终被元灭亡。这个神秘王国消失后 ,其史料和文字逐渐湮灭。今天 ,当人们要“破译”这个王朝的种种谜团时 ,却将目光转向了一块“普普通通”的石碑。有人说该碑能换两架美国F16战斗机 ,有人说它价值连城 ,简直就是“国宝中的国宝”。去年以来 ,随着“西夏热”的兴起 ,研究西夏文字和这个神秘王朝的历史 ,在国内外蔚然成风。与此同时 ,曾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西夏时期留存至今的唯一佛教…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最近发表的西夏法典《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的全新材料,对已往研究中论述不足的西夏佛教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进行了论证和补充,还重点讨论了赐衣、师号、僧官官印等问题。在国家法律典籍中对佛教徒作出如此详细的规定和处罚条款,实属少见。这也正反映了佛教在西夏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历史特点.在西夏史料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这些材料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西夏境内多佛寺,佛寺地理分布成点状,以点连线,线孤不成面。点状的佛寺分布,是当时此地政治、经济、交通、历史条件等因素的综合体现。通过佛寺的地理分布及建造,可以直观凸显西夏佛教的地域差异性和基础层次性,并对西夏的综合国情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据西夏法典<天盛改旧定新律令>和其它汉文资料,对西夏佛教的赐衣、封号、度僧和籍帐制度进行了论述,并认为<律令>最终还是体现了皇权至上的主导思想,佛教只不过是西夏统治者的精神寄托和用来巩固统治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道教曾影响西夏的统治阶层与民间社会,甚至能参与到西夏储君的培养之中。考察《天盛律令》所载道经,老子在西夏道教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这些道经的内容显示,西夏道教受到了“老子化胡说”的影响。宋夏之世,“化胡说”代表了一种宗教信仰格局,即道教代表中原,党项及周边的民族则敬奉佛教。西夏创建时,其建国策略有意保持党项民族特性,最终导致道教在西夏遭受冷落,佛教则愈加兴盛。佛道二教的不同境遇,尤其是西夏道教的衰落,是理解西夏利用宗教文化资源实现其政治目的一个具体案例。  相似文献   

12.
《十王经》是影响最大的中土疑伪经之一,有回鹘文、藏文、西夏文等多语种译本。本文简要介绍四种藏文写本的基本情况,并将其与汉文、西夏文经本进行初步比较。研究表明,藏文本是在综合多个汉文经本的基础上编译而成。四个藏文本中,梵典宫本与西夏本最为接近,应该是西夏本据以翻译的底本系列。中土撰述疑伪经的多语种译本,是佛教中国化和各民族人民以佛教为纽带展开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宗教史、文献学等方面讨论西夏时期的“汉藏圆融”佛教。作者提出“广义”和“狭义”的“汉藏佛教”概念,并为之进行讨论。本文集中在“狭义”的汉藏佛教,并为之采纳不同西夏佛教文本中的材料佐证。作者认为汉传和藏传在西夏时期有比较广泛交流,无论在西夏文佛教词汇或文本义理内容皆可见其痕迹。从思想架构角度观之,汉藏圆融的基础为汉传华严思想,主要是澄观和宗密的思想典范,即是所谓“性起/缘起”的架构。藏传佛教密法属于“缘起”范围。  相似文献   

14.
吐蕃王朝时期赞普、王臣根据需要制定了诸多成文法条。这些成文法条在立法过程中的立法依据、立法技术及法律表达形式方面,在立法实体内容的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和佛教相关保护立法方面以及成文法条的思想认知诠释方面都有佛教因素的影响。探讨梳理吐蕃传统成文法中的佛教因素,对于深入认识吐蕃王朝时期的法律形态,把握吐蕃王朝时期的政教关系,理解吐蕃王朝时期的社会规范形式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代诸帝与佛教的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诸帝对待佛教的总体态度,基本上是整顿和利用。在有唐一代的二十个皇帝中,除了发动“会昌灭佛”的武宗外,其余诸帝均对佛教采取了既管理、整顿又扶持、利用的政策。从高祖的沙汰佛教二教,到太宗的“先道后佛”,从武则天的“举佛抑道”到玄宗的崇信密教,直到后来的武宗灭佛,唐王朝对待佛教的态度,虽然在不同的形势下,根据其政治、经济、军事等的需要,而有或抑或扬的变化,但从整体上说,出于巩固其封建统治的政治目的,将佛教作为正统儒学之外的重要辅助手段加以利用,是有唐一代对待佛教的总体策略。  相似文献   

16.
正佛教在古印度创立已经有2500多年,大约从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印度佛教开始由南亚次大陆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到公元12世纪的贵霜王朝时期,佛教进一步走向世界,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性宗教。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在亚洲流传的佛教又先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目前已传遍世界各大洲,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昂山素季是缅甸著名政治领袖,又是虔诚的佛教徒,她用佛教来阐释民主、人权、自由、非暴力等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精神革命论和参与式佛教,深化了其思想建构。佛教不仅是昂山素季政治思想重要来源之一,也是构成其思想的重要内容,并推动其思想的佛教化。本文主要利用昂山素季本人的文章、讲演、采访,梳理佛教在昂山素季政治思想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探讨她如何运用佛教来阐释现代政治观念,以及佛教对其政治思想和政治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沙门是否应该致敬王者,本质上是王权和教权何者至上、佛教僧众是否无条件臣服帝王的问题。这是佛教在中国社会发展到特定阶段才出现的新问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直接决定着王朝处理其他佛教事务能够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东晋时期围绕这个问题的朝野论战,是政界和教界关于佛教与政治关系从理论到实践的双重探索。只有当佛教僧众无条件臣服帝王的时候,沙门是否应该致敬王者问题才能得到彻底解决。经过数百年反复较量,政界和佛教界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不仅最终确定了佛教在封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也为解决封建国家处理其他宗教与政治的基本关系树立了参照样板。  相似文献   

19.
唐代密宗大师不空,其思想中包含着极具密教特色的护国思想。不空的密教护国思想,融合在他的密教体系之内;通过对护国思想的实践,直接推动了唐代佛教尤其是密宗的繁荣发展。通过对不空护国经典的传译、护国思想的基本结构、护国实践的展开与基本类型以及护国思想与实践的历史影响等进行系统地梳理和分析,认为不空的佛教护国实践无论是对唐王朝政治统治的扶助,还是对佛教本身尤其是密宗的发展,以及对佛教社会化、民间化的促进,和对后世佛教护国实践的发展都有很大地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0.
辽金佛教从传统意义来说,是指916—1125年间契丹族统治中国北部地区建立耶律王朝时代的辽代佛教,与1115—1234年间女真族统治中国北方地区建立完颜王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