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学者引介西方美学并以此观照和改造中国传统美学,提出了审美静观说。在立人启蒙的同一历史语境下,由于个性气质、文化心态的差异,服膺叔本华意志美学的王国维和汲取席勒美学思想的丰子恺分别形成了"人生解脱"到"人性救赎"两种路径的审美静观思想。梳理近代中国审美静观的路径分歧及其演进逻辑,既能管窥近代中国美学思潮的时代变迁,又可探讨近代中国学者美学本土化的心路历程及其经验得失。  相似文献   

2.
王洋 《美与时代》2014,(10):46-46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从基本的生存需求上升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同时随着受教育程度与审美价值的提高,产生了一批追求个性的消费者,他们不满足于市场上千篇一律的服装产品,而是希望寻找到能体现自身个性特征的服装。传统的大众化消费的服装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促使了服装个性化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3.
基督教在现代中国、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传播,新时间的生成可以作为理解其传播的一个新角度。近代以来,阳历星期制进入中国,生成了新的社会时间、生活世界与价值取向,从而出现了"农转非"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变迁。与阳历星期制合体、兼具现代性气质与线性未来时间取向的基督教,顺融于中国对现代时间与价值观的追求而得以进入,并在中国传统时间及生活世界、过去取向的价值观逐步瓦解的同时,随着新时间及生活世界的展开也一起生成了。  相似文献   

4.
服装对人类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到了近代,服装不仅仅具有保暖、遮羞这些基本功能,而且逐渐体现出人类对时尚、对美感的追求。所以出现了时装模特这个职业,来将不同风格的服装展现在各个时尚大舞台上。模特们运用自己的技能、专业知识、文化底蕴,用不同风格的走台方式展现不同类型的服装,让大家感受时尚的魅力。服装与模特表演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服装流行趋势决定了模特表演的风格变化,而模特表演却对服装时尚起到了一种推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雪婷 《美与时代》2014,(10):45-45
服装的造型语言即用服装结构设计方法表现服装的形式美,服装结构设计不仅是作为实现服装形式的一种技术手段,也是塑造服装美的手段和表现服装美的媒介。服装本身是一门造型艺术,服装的结构造型就如人体骨架,起着支撑灵魂的作用。法国知名版型设计师Michel Natan曾说过:“服装设计表现的是时尚,而服装结构表现的则是服装的灵魂。”在服装从设计到成品的过程中,我们的审美关注应该给予结构一定的美学立场,而不单单是把结构作为一种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性服装是中国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中国服装审美特征的具体体现。中国古典女性服装的主体造型为二维平面造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深层审美意蕴。民国时期,女性服装审美发生了较大的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由单一审美向多元审美转变;二、由社会功能向实用审美目的转变;三、由二维平面审美向三维立体审美转变。  相似文献   

7.
一个时代可以通过服装色彩来表达当时的风格特性,是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色受到青睐和崇尚,因为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是从黑色的寓意,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的功能,中国传统服装中"黑"的影响,现代社会对服装中"黑"的设计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汉民族服装文化中"黑"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在各方面越来越全球资源共享化的二十一世纪中,现代服装设计在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必然或隐或显地表达古代传统文化中有活力的价值取向和认知经验,《考工记》作为中国春秋时期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之气养,人与自然相通融合的审美宇宙观,它开创了具有典范性和普遍性的造物审美原则,尤其是书中提及的"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先进造物思想对现代服装设计有着相当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分析了《考工记》中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提出中国当代服装设计师应当秉承历史的使命,传承传统艺术精神,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和理念,塑造风格浓郁的个人设计作品。  相似文献   

9.
"宗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现代宗教学背景下的宗教概念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观念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既具备西方文化特质,又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中国化的宗教概念。中国近代宗教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事件,而是中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是传统思想在现代语境中的挣扎和变革,是西方文明在传统环境中的妥协和调适,是传统中国社会接受西方观念制度的一个缩影。近代中国宗教观念的形成以儒教地位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变迁为切入点,最终落脚于对以中国佛教为主要样本的中国宗教形式的考察。特殊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宗教概念具有超学术层面的价值取向,其形成对近现代儒释二教及其他中国传统宗教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高月梅 《美与时代》2013,(5):105-106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服装已经大大超出了传统意义上遮风挡雨的工具与手段的功能,成为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基础之上的精神满足的重要途径之一。这就是说人们越来越把服装看作是一种艺术形式,从而在近现代社会中服装设计也成为了艺术。事实上,服装艺术体现了人们对于服装设计的创造智慧与审美诉求,与其他艺术种类一样,遵循着一定的审美准则,记录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反映着不同时代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现今来看,服装是一种可以用来交流互动的载体,被用来传递许多的信息,服装是人类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以来,人们附加给服装的功能越来越多,服装已经不仅仅是遮寒保暖工具,它可以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现代服装设计在表达当代人的审美情趣的同时,必然或隐或显的表达过往中有活力的价值取向和认知经验。服饰在追求自我实现、表现个性的同时,能够传递出穿着者的信息,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为我们解释人的特定行为提供了一个可参照物的构架。  相似文献   

12.
《边城》和《红高粱》的审美取向是相逆的。《边城》是向往和谐、幽静、诚信;而《红高粱》却呼唤野性,向往敢爱敢恨。如果联系创作的时代背景,便会发现两位作家的审美价值、审美理想却惊人的相似。他们都希望中国民众有健全健康的性格,那便是既讲和谐、诚信,又不当奴才、反对奴性。今天,这种民族性格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3.
服装是时效产业,服装广告也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同样是视觉传达的艺术,甚至同样的传达手段,由于技术和审美的时代性,使服装广告也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美。  相似文献   

14.
黄玮 《美与时代》2007,(3):70-71
本文着眼于合唱艺术中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期通过合唱实践不仅培养青少年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引导他们选择格调高雅、情趣高尚、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促进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色彩是服装的基本元素之一,色彩既体现着时代的社会时尚特征,也彰显着着装者的个人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境界,更体现着稳定的民族心理习惯。色彩的选择、搭配是有规律性和原则要求的,不是随意而为的。  相似文献   

16.
当代中国工人价值取向:状况与特点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金盛华  刘蓓 《心理科学》2005,28(1):244-247
采用问卷调查法来自全国8省市的437名工人的价值取向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总体上,当代中国工人具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重视品格追求、公共利益、工作成就、法规和家庭人伦前提的价值;2.性别、年龄、居住地和教育水平对某些方面的价值取向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国精神、民族气派和价值追求在审美方面的集中体现。在天人合一、主客一体的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下,中华民族形成了以天人和谐、尽善尽美、诗性人生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美学精神。敬仰自然,也关注人文;感受美情、又重视道德;追求境界,却不离世俗是中华美学精神核心价值取向的具体表现。对中华美学精神核心价值取向的探究与总结,不仅有助于我国文艺创作的发展,而且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育,引导人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最初服装制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遮羞保暖,经过时代不断的变迁发展和进步,现代服装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服装设计是现代人们追求美的体现。一款成功的现代服装商品价值,是由其表现出的美学价值所决定,现代人思维中服装不再是包裹身体的普通物体,服装已经与美学艺术紧密连接在一起。现代服装所表现出的美学价值属性,不仅具备美感,更要具备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开始涉足一个对其而言全新的学术领地——中国基督宗教史研究,从理论与方法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发挥了一定的引导与推动作用。章氏将中国基督宗教史置于跨文化对话的宏阔视域,以现代化理念解读宗教传播的神学内核与价值取向,理性还原基督宗教在近代中国传播与根植的艰难进程。本文对章开沅先生于中国教会大学史、中外基督徒教育家、基督宗教在中国的本土化等方面研究的学术思想,予以粗浅探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化思潮的方兴未艾 ,价值问题日益成为学术焦点。近代是一个价值观念急剧变革的历史时期 ,研究中国近代价值哲学的转型及重建 ,对于理解当代中国的价值转型和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重建均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同·异———本体追逐与人格模塑人不仅生活在事实系统中 ,而且生活在以美和善的标准建构起来的价值系统中。本体哲学作为文化的深层内核和哲学形而上的集中体现 ,以最系统、最理论化的形态凸显了人的价值取向和追求。在这方面 ,近代与古代哲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个人的不同追求和理想。1.同一·异多———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