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皎然,唐代僧人,生卒年不详。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先在灵隐寺受戒出家,后居杼山妙喜寺。皎然佛儒兼取,既有隐居空山的修行,也常交友雅聚、写诗酬唱。其结交的友人多为名流,而皎然与陆羽尤为友情深笃,"为缁素忘年之交"。皎然的禅学思想属北宗普寂一脉,不过他又汲取南宗主张,彰显"空寂为本"的主张;同时他也不执着于空,而是体现于平常日用之中。皎然隐心不隐迹,游走于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生活,也可谓是其禅学思想的践行。  相似文献   

2.
皎然(720~798),俗姓谢,字清昼,湖州长城(今浙江吴兴)人,自称是山水诗人谢灵运十世孙,是唐代活动于大历至贞元年间的著名诗僧。早年即信仰佛教,天宝后期在杭州灵隐寺受戒出家,后来徙居湖州乌程杼山山麓妙喜寺。皎然博学多识,不仅精通佛教经典,还旁涉经史子集,为文清丽,尤工于诗,著作颇丰,传世著作有《皎然诗集》(即《杼山集》)十卷、《诗式》五卷、《诗议》一卷及《儒释交游传》、《内典类聚》、《号呶子》等。皎然是一位修学有成的僧人,而以诗文作酬,撰写诗歌理论,并  相似文献   

3.
茶与佛教,因缘深长,在我国茶业发展史上,佛教的作用不可低估。据考证,在唐代前后我国茶业的兴盛发展阶段,茶产区主要就集中在佛教盛行的寺庙附近。僧侣种茶,四川蒙顶、河北仙人掌、庐山云雾、武夷岩茶、黄山毛峰、普陀佛茶等一大批名茶,都由寺庙众僧创制。浙江天台国清寺还是中国茶叶东传日本的发源地。“自古高僧爱斗茶”,佛教崇茶,历代通晓茶事的高僧不乏其人,如唐代诗僧皎然即是一位有名的茶僧。皎然(?~785),名书,字清昼,俗姓谢,系南朝谢灵运十世孙,长城(今浙江长兴)人。在唐代诗僧中,皎然的文名最高,文章隽丽,诗风清淡轻松,常与颜真卿、韦应物唱和往还,传世的除诗集《皎然集》外,还有诗话《诗式》,在诗专著中享有一定地位。  相似文献   

4.
贾静 《中国道教》2011,(4):20-22
道教与中国茶文化渊源颇深。尤其是道教繁荣发展的唐代,当时的文人士大夫甚至僧人也多受道教思想影响,而唐代也是中国茶文化与诗歌发展的光辉时期。所以,道教、茶、诗歌三者的有机结合在唐代诗人、茶人群体身上有诸多表现,比如李白、温庭筠、李商隐、皎然、卢仝等人。作为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的皎然,虽属禅门中人,也深受道教思想文化的熏染和浸润,在其表达茶文化思想的主要方式——茶诗中体现了丰  相似文献   

5.
七丝弦上寄深意隐峦.《琴》一度林前见远公白·《寄南山景弹师》性背时入高且逸皎然·《送顾处士》路入松声远更奇皎然·《法华专题江上禅堂》堪嗟世事如流水一·《武昌怀古》应共桃华说旧心齐己·《早莺》白雪只今凝不散护国·《题王乔观傅道士居》湖水秋来空自乎清塞·《晚秋江馆寄姚郎中》遥想孤舟青渭上白·《赠识古禅师》恐妨莺啼画楼前韬光·《刺史白乐天以诗见招》无限幽芳徒欲奇皎然·《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千尺丝纶直下垂德诚·《船居寓意》全觉此身离俗境皎然·《晚春寻桃源规》不妨金地利青莲贯休·《张相公见访》三星五帝是何…  相似文献   

6.
皎然《诗式》僧皎然一日尝于舟中抒思,作古体十数篇求合韦苏州,韦大不喜。明日,献其旧制,乃极称赏云:“何不但以所工见投,而猥希老夫之意?人各有所得,非卒能致。”昼大服其鉴裁之精。《同裴录事楼上望》云:“退食高楼上,湖山向晚晴。桐花落万井,月影出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茶圣是唐代的陆羽,这是不争的,因为他写了历史上第一部<茶经>,全面阐述了茶的物质属性.茶中的亚圣一般认为是唐代的卢仝,因为他写了著名的<七碗茶诗>,把饮茶上升到精神领域.其实我倒更推崇陆羽的忘年之交诗僧皎然.他写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不仅比卢仝的作品早三十多年,对茶的精神作用更是描写得淋漓尽致,是他第一次提出了"...  相似文献   

8.
诗僧皎然有“偷诗”一说,方法有偷语、偷意、偷势三种。李嘉裙之“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王维将其改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此为偷语,只在字面上玩花样。韦应物之“西施且一笑,众女安得妍”句,白居易将其换为“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此为偷意,有脱胎换骨的手段。偷势是最难的,神而化之,不知不觉,所谓妙不可言也。  相似文献   

9.
在深处     
一渐渐远离了安静之美。再也不能像昆虫般,蛰伏在故乡的野地,听一阵风踩着狭长草叶,迤逦走过。更不能的是,无法在一个满月之夜,回到老家的院落,端一瓷盆清亮的老井水,安然放于生长苔藓的石磨上,搬出童年的敦实桃木凳,静静地坐下来,托着腮,瞪大眼睛,全神凝注,虔诚以待,看那金黄明月如何跃入水盆中,看那溅起的皎然波光,如何叫我的身子微微一个趔趄,然后归于静谧,我则慢慢坐成美妙夜色中的一朵天真花,一尊将月亮迎入  相似文献   

10.
从历史角度看 ,以哲学、思想、理论为主导的老庄道家创立于前 (先秦 ) ,以宗教信仰为主旨的道教建立于后 (东汉以降 ) ,随之而来的是道家与道教的融合、涵化、整合、熔铸 ,亦道家亦道教 ,亦道教亦道家。因此从整体说 ,作为思想学术的老庄道家与作为宗教信仰的道教的关系 ,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 ,即亦分亦合的关系。文章分析了老庄道家自然主义生死观与道教“我命在我”的长生成仙说 ,说明了在生死观上道教对道家思想的援引与衍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