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反喻     
如果有人说你“年轻了”,那说明你已经老了。如果有人说你“很老练”,那说明你还年轻。如果有人说你“现在轻松了”,那说明你已经下台了。如果有人说你“很会打扮”,那说明你不够漂亮。  相似文献   

2.
向别人提问和被别人提问是我们常常碰到的事。如果有人要你在人和东西之间选择一个答案,你将不可避免地被他愚弄。如果你回答“我不是人”,自己打了自己一记耳光;如果你回答“我不是东西”,自己给自己找来难堪;如果你回答“我是东西”,那么对方将会反洁“请问你是什么东西呢?”你还没来得及作任何回答,却早已招致一阵哄笑;如果你回答“我是人”,对方又会微笑地对你说:“唤,我明白了,原来你不是东西”,其结果让你哭笑不得。由此可见,只要你简单地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上述的问题,毫无疑问,你必将陷入窘迫的境地和尴尬的场面。问…  相似文献   

3.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最新研究证实,生气可以让人的思维更清晰。如果处理得当,不但不会扭曲人们的思维,还会在你陷入两难无法抉择时,给予适当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并不是处处一帆风顺的,或许你不时会陷入某种逆境,诸如高考落榜、下岗失业、恋爱受挫、病残袭击以及意外事故等。身处逆境、往往容易使人产生苦闷、焦虑、忧愁、恐惧、失望等复杂情绪,从而给身心健康带来危害。逆境的构成,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的因素。客观方面,是指那些不以当事者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和社会的条件,如天灾人祸、衰老病死以及个人受到的社会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5.
如果问你,你们俩的性爱怎么样?你的回答也许同很多女性一样还不错吧!可你有没有意识到,虽然你一如既往,可他已经  相似文献   

6.
绝境与机遇     
如果你认为你一生也不会陷入绝境,只能证明你正在走向绝境的路上。  相似文献   

7.
快乐     
印度哲人奥修在《生命的真意》一书中写道:“每一样东西都依赖其他每一样东西。当你看着一朵花、一朵玫瑰花的时候,你感到快乐——你的快乐是玫瑰花创造的。现在科学家已经证明,当你快乐的时候,玫瑰花也感到快乐……如果你爱玫瑰花丛,它就会长得更快,它就会开出更大的花来,因为有人在关心它,在  相似文献   

8.
善待苦难     
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你会不会哭泣?如果你少了一条腿,你会不会悲伤?如果你失去了一双手,你会不会痛不欲生?如果你同时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还活得下去吗?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坐吃山空 吃饭时,儿子不肯坐下,妈妈奇怪地问:“你今天怎么啦,干嘛老站着吃饭?” 儿子:“今天语文老师说“坐吃山空’………” 依次类推 父亲:你负责教好你弟弟。 儿子:如果他不听我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你无能。 儿子:如果我不听你的话呢? 父亲:那就证明…… 遗传学 母亲:孩子,你是哥哥,怎么天天和妹妹吵架? 孩子:遗传学嘛?  相似文献   

10.
真正的强者     
逆境给人以宝贵的磨练机会。只有经得起环境考验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不错,逆境的确非常珍贵,但如果因而迷信“凡事非经过逆境必无法成功”的话,岂不失于偏激。逆境固然很宝贵,顺境同样也很难得。不论是哪一种境遇,最重要的是:不忘谦虚、坦然的处事态度。如果不能坦然处之,那么,处逆境时就容易卑躬屈膝,而处顺境时又得意忘形。其实,顺境或逆境,都是命运的安排。只有坦然去面对,才是最好的方式。坦然的处事态度,会使人更聪明。一个坦然面对逆境而挣扎…  相似文献   

11.
如果     
如果春天告别了季节 万物还希望什么 如果梦想告别了人生 我们还剩下什么 如果信仰告别了生命 我们还依靠什么 如果我离开了你--耶稣 我还拥有什么  相似文献   

12.
不负流年     
有一次,一个朋友忽然问了我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如果可以做一种植物,你想做哪一种植物? 听了朋友的问话,我忍不住陷入了沉思:是啊,如果可以做一种植物,我想做哪一种植物呢?  相似文献   

13.
正涉及能力关系之普遍性的细节问题第一个问题若问:你们认为,违背认识者(■)~(1)是能力对象吗?我们说:这是有分歧的,然而,如果详加证实,消除语言的疑难,就不可能有分歧。解释如下,已经证明所有可能者是能力对象,不可能者不是能力对象。请你思考,违背认识者是不可能的还是可能的?只有理解不可能和可能的含义并且洞察二者的本质,才能解答这个问题。否则,如果你粗略地思考,往往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中:看到朋友圈同学朋友晒豪宅、晒幸福、晒小孩、世界各地旅游、出席各种高端会议,而自己却囊中羞涩,单身狗,没房没车,上班被领导看不上,被同事排挤等等,觉得自己活得太艰难,觉得自己的遭遇比别人差,从而陷入深深的迷茫和不知所措中。如果你现在正在经历以上的时刻,那么你可以了解一下心理学中的“跨栏定律”。  相似文献   

15.
编后记     
《心理学报》1966,10(2):82-82
<正> 心理学工作革命化的讨论开展以来,不少同志对本报上刊载的文章提出了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是值得欢迎的。近几期来,我们已经发表、今后还将陆续发表这方面的文章。希望同志们积极写出文章参加批评辩论。 毛主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于科学和艺术的发展给了新的保证。如果你写得对,就不用怕什么批评,就可以通过辩论,进一步阐明自己正确的意见。如果你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如果对自己的命运不闻不问,不进行自我反省,这个民族就一定会陷入迷茫和困境之中而不能自拔,因为这个民族已经迷失了前进的方向,而且失去了战胜所面临问题的必要能力。—— 哈塔米  相似文献   

17.
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弹性儿童是如何看待其曾经历的或正在经历的严重压力/逆境的?解读这一问题或可促进对聚焦于儿童自身的心理弹性机制的探查。为考察心理弹性儿童压力/逆境认知特点,利用Visual FoxPro 8.0平台自编计算机程序和故事测验法,分别从压力/逆境的敏感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和觉知到的压力/逆境可应对程度四个方面对心理弹性组儿童和缺乏心理弹性组儿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敏感程度高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表现为前者在压力/逆境指标回忆量、压力/逆境再认敏感性指标和模糊情境下压力/逆境偏向性上的得分均比后者高,而且,前者的压力/逆境指标再认击中平均反应时比后者短,反应标准亦比后者宽松。(2)心理弹性儿童在觉知到的压力/逆境严重程度、影响持久程度和可应对程度上两亚类实验任务(你认为主人公如何看?和若你是主人公如何看?)上的得分与反应时,除设身处地的压力/逆境影响持久程度认知外,其余与缺乏心理弹性儿童之间差异均不显著,提示,心理弹性儿童所觉知到的严重压力/逆境影响远没有缺乏心理弹性儿童所认为的更为持久。文章探讨了儿童更为敏感的压力/逆境觉知和相对而言认为严...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男人的调侃,不知道女人听了以后会觉得怎么样?我倒觉得要是都做到了,还真不错。你说呢? 为了证明我爱你,我会选择厚一点的袜子,以便我和你走在街上显得个头相称。 为了证明我爱你,我会成为你厨房里的好帮手,并且是你大作的第一个品尝者,而且保证每次都说:“好吃,好吃!”虽然事实上有的菜  相似文献   

19.
如果你生在古代,那么20岁对于你来说是有象征意义的一道门槛。人们为你举行冠礼,从此以后,你将彻底告别那些青春岁月,去走向另一份人生。20岁了,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心灵的突变。  相似文献   

20.
孩子,面对妈妈尽力做的事,你总是那么不耐烦、不满意。其实,就是这些惹你不耐烦让你还不能满意的事情背后,还有着很多你所不知道的细节。11点40分,菜已经煮好了,该下面条了。以往的经验,面条煮得差不多时,你就会推门回来。可是,现在已经12点15分了,你还没有回来。快12点半,你才进了家门。面条都成了浆糊,叫人咋吃?你勉强夹了一筷子,瞅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