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叙事时间表征的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炳钧 《心理科学》2004,27(5):1172-1174
叙事时间表征是时间心理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的研究领域,但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此尚未有系统研究。本文在概述这方面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关于叙事时间表征特点的假没,以便为今后这方面的时间心理学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内隐时间表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两个实验五种作业,探讨内隐时间表征存在的可能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在表征动量中,(1)无论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向左还是向右,测试图形与识记图形之间位置偏移的错误率在与诱导图形内隐运动方向一致的条件下比不一致的条件下大;(2)诱导图形内隐运动的一致性时间顺序消失之后,表征动量不存在;(3)在100ms的时间范围内,识记图形、测试图形之间的保持时距与记忆位置偏移呈线性相关;(4)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客体的概念和背景知识对表征动量无影响,研究结果肯定了表征动量中内隐时间表征的存在并具有方向性、顺序性、连续性和认知不可渗透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几种时间表征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时间表征外显与内隐的分类,对动力心理表征及表征动量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时空隐喻研究的新问题:时间表征的左右方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泓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9):1364-1371
传统的时空隐喻研究主要通过启动范式来研究空间中的前后轴线和上下轴线与时间表征的关系;而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综合运用排序法、判断法、比较法和线索范式,证明了个体会用左右轴线来表征时间.由于传统的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时间表征的左右方向性,研究者们倾向于用具身理论(embodiment theory)来解释这一现象.为了深化对空间轴线和时间表征之间的关系的认识,需要统一研究方法、整合不同理论并在神经机制层面上开展新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杨炳钧  郑涌 《心理科学》2007,30(2):369-372
为了探讨时间表征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叙事属性的判断,让66名博士生被试对12篇删除了明显时间概念词的叙事语篇(创造性与非创造性叙事各6篇)进行时间表征方面的评定,从而检验了“过去”、“现在”、“将来”等时间概念在叙事语篇中的时间表征意义,以及存在的性别、年龄等差异。  相似文献   

6.
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时距判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姜涛  方格 《心理学报》1997,30(2):152-159
本研究选取“星期”这种习俗时间系统作为实验材料,通过让被试完成范畴性的时距判断任务,即让被试判断某一给定的日期是否属于某一参照日期之后3天中的某一天,探讨了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发展。结果表明,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认知加工成绩随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在认知加工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距离效应”和“边界效应”,随着两个日期之间时距的增加,反应时逐渐增大,正确率逐渐降低,当两个日期之间的时距为3天时,反应时最长,正确率最低。而且,儿童可以直接运用数字系统来解决习俗时间的问题,他们的认知加工策略包括数字计数、数字运算和表象判断。  相似文献   

7.
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的周期性特点的认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涛  方格 《心理科学》1997,20(5):431-435
本研究探讨了小学儿童对习俗时间周期性特点的认知发展.实验任务是让被试判断两个给定日期之间的时间距离是正向接近还是反向接近。结果表明:儿童对习俗时间的周期性特点的认知成绩随年龄增长而不断提高;随着两个日期之间距离的增大,反应时不断增加,正确率不断降低,在两个日期相互接近的方向发生改变的边界处,反应时最长,正确率最低,表现出显著的“距离效应”和“边界效应”;儿童可以利用数字系统进行判断,他们的认知加工策略包括计数、数字运算和凭借习俗时间的空间表象进行模拟加工等等。  相似文献   

8.
该文综述了儿童空间表征研究的主要进展 ,简要介绍了有关空间表征的认知发展的两种不同理论观点。以空间表征的对应说为框架对儿童地图表征的认知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加以评述 ,指出了儿童空间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尹华站 《心理科学》2013,36(3):743-747
为了探讨数秒内不同层级时间加工的特性,研究者分别从“时间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的计时特性”角度开展了一系列研究。Münsterberg (1889)、Michon(1985) 、Lewis 和 Miall(2003) 及Vierodt(1868)从前一角度,分别指出1/3秒、1/2秒、1秒及3秒可能是数秒以内时距加工机制的分界点,分界点以下与以上的加工机制存在差异。P?ppel(1997, 2009)则从后一角度指出限制信息加工过程的两类时间窗,一类时间窗是以20-60毫秒振荡周期运行的高频系统,属于初级整合单元;另一类时间窗主要是处理2-3秒以内事件系列的低频系统,属于高级整合单元。前一类时间窗可以为信息加工整合基本的心理事件,后一类时间窗则是把2-3秒内的心理事件整合为基本知觉单元。基于以往研究的剖析,我们认为1/3秒、1/2秒及1秒等分界点的真伪性尚需进一步验证,并进一步假设40毫秒以内时间不能觉察为时距;40毫秒至3秒之间,随着长度增加,自动化加工减弱,控制性加工增强;3秒以上主要为控制性加工,涉及记忆过程。  相似文献   

10.
国外有关儿童对地图表征的认知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儿童空间表征研究的主要进展,简要介绍了有关空间表征的认知发展的两种不同理论观点。以空间表征的对应说为框架对儿童地图表征的认知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工作加以评述,指出了儿童空间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时间信息加工机制研究的七个焦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勇  黄希庭 《心理学报》1998,30(2):167-173
该文总结了当前时间心理学研究的七个焦点;1)时间信息加工与事件加工之间的关系,2)时间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3)时间的心理结构的特征,4)时间信息的加工方式,5)时间信息是何时编码的,6)时点、时距与时序加工之间的关系,7)记忆时间与未来时间之间的关系,最后指出了将来研究时间信息加工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时间既是人类信息加工的对象, 也是(非时间)信息加工的制约因素。数十毫秒至数秒之间的时间加工与人类日常生活关联紧密, 譬如主观计时、演奏及言语等活动。根据以往文献分析可知, 在该时间区域内, 20~ 60 ms、1/3~1 s、2~3 s是研究者关注的重要时间参数, 但是支持这些参数的证据尚存分歧。首先从“时间信息加工”和“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的视角介绍时间参数的基本观点及其提出背景, 然后基于“时间信息加工”视角从行为学研究、脑损伤研究、神经药理学研究, 脑电研究、脑成像研究、经颅磁刺激研究、经颅直流电刺激研究等领域介评了1/3~1 s和2~3 s分界区域的证据, 接着基于“信息加工的时间特性”视角从时序知觉阈限研究、感觉运动同步研究、主观节奏研究、言语行为研究、知觉逆转研究、返回抑制研究及失匹配负波研究等领域介评了20~60 ms和2~3 s时间窗口的证据。未来研究既要注意构建基于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更强解释力的理论假说, 也要厘清分界区域与时间窗口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3.
情境模型中的时间表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阅读理解中情境模型的建构是当今阅读研究的热点 ,自Zwaan等人提出事件标记模型理论以来 ,很多研究者对影响情境模型建构的空间维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尽管对情境模型中时间维度的研究相对缺乏 ,但仍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对情境模型中时间表征的理论假设、实验研究、技术手段及主要研究结论作了介绍和评析 ,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自我伤害行为是指在没有自杀动机的情况下,个体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但不具致命性。在简要对自我伤害行为界定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外较有影响力的自伤功能模型,即环境功能模型、驱力功能模型、情绪管理功能模型、边界功能模型、体验回避功能模型进行了总结。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功能测量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自我伤害行为是指在没有自杀动机的情况下,个体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但不具致命性.在简要对自我伤害行为界定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外较有影响力的自伤功能模型,即环境功能模型、驱力功能模型、情绪管理功能模型、边界功能模型、体验回避功能模型进行了总结.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功能测量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时间顺序关系对语言理解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2个实验探讨在语言理解中时间顺序相关性(顺时序、反时序、不相关)和时间间隔(200ms、500ms、1000ms)在日常事件认识中的作用。实验采用关系——认知范式(relarion-recognition paradigm)。结果表明:被试在有明显时间信息影响下,优先对将来取向(顺时序)的事件进行加工处理。对时间上不相关的事件比对顺时序和反时序的事件加工得快而准。但在无明显时间信息影响时,首先受到本身词义的影响,继而受到隐含的时间信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国外有关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是记忆监控的核心内容之一。文章围绕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新近研究,重点介绍了如下问题:(1)儿童学习时间分配决策能力的发展;(2)学习时间分配决策机制的探讨,特别对最新的理论模型——学习层次模型和最近学习区假设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3)对今后研究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时间隐喻表征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周榕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0,23(2):141-145
通过广泛收集语料,用内容分析和因素分析方法探析了中英时间隐喻表征的概念结构,获得了时间隐喻概念的11个构成维度,证实了时间隐喻表征有着系统的内部结构的假想,并发现中英两种文化在时间隐喻概念结构上非常相似.  相似文献   

19.
马福成  周剑平 《心理科学》2005,28(3):764-766
情境模型空问维度更新是文本阅读研究的重要内容.当前研究集中在更新的条件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该文对空间维度更新研究巾的研究角度、研究范式和研究结果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关于空间信息加工的实时更新与条件更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及其争议,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20.
时间隐喻表征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幼贞  陈莹  张志杰 《心理科学》2006,29(3):761-762,746
时间隐喻表征的研究至今仍相当薄弱。本文对时间隐喻表征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时间隐喻表征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影响时间隐喻表征形成的因素等方面的研究,并对目前研究的局限性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