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数词缩语是汉语特有的简缩方式语言中有些词语比较长.使用起来不方便.人们就用一些节缩的形式来取代之。汉语中的缩略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从全称中取一个最明显的词作代表的,如“中国共产党”简  相似文献   

2.
·释名·东汉刘熙有《释名》一书,是究明万物命名的由来的。在“漫话”开篇之前,不妨先解释一下“语言逻辑”这一名称.语言逻辑以语言为对象,研究其中的逻辑问题。当然这只是一个粗浅的说明,并非定义. 语言逻辑严格地应当称为自然语言逻辑。因为现代逻辑中所说的“语言”,往往指谓某种人工语言,“语句演算”指的是命题演算,连“表达式”也指符号表达式.为了区别于人工语言,人们把人类语言集团的  相似文献   

3.
在公务文书中,为了适应应用文的准确和简洁的要求,常常使用一些缩略语,以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较丰富的内容,因此,缩略语在公务文书中被广泛运用。在公务文书写作中缩略语的运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标数概括。这是公务文书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缩略语,如“四个现代化”,“双增双节”“三资”等等。这种标数概括的特点就是把几个并列的词语中共有的“成分”抽取出来,再在它的前面标上与原构成  相似文献   

4.
没有砖瓦沙石房子是盖不起来的,没有词汇不能构成语言。作为能够表达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的单位——句子,是由词构成的.不用词来造句,就象脱离语法规律来造句那样不可思议。词汇是一种语言全部词语的总和。这就是说,词汇的组织成员除了“词”之外,还有“语”,“语”在词汇中居于少数地位,象成语惯用语等,它们使用起来,大体相当于一个词,因此,都应该列为词汇的范围。语言是依靠着它的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织起来的。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便没有语言,所以说词汇在语言构成上起着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所谓语序混乱,是指词语在句子里的位置失当。我们知道,句子是由若干个词语排列起来的,这若干个词语的排列又是有一定次序的。如果词语位置安排不当,就会造成语法不通,不合逻辑或违反语言习惯的现象。本文就出版物中的实例谈谈这方面的语法错误。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速社会主义建設,为了准备将來实现共产主义的偉大理想,一个重大的任务摆在我們的面前,这就是要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用毛泽东思想把我們的头脑武裝起來。(一)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它的最主要的特色,是最善于把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結合起来,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結合起来。例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条件,提出了民主革命的总路线,并总結出民主革命时期的“三个法宝”,卽关于统一战线的理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们正进入信息科学时代,因此,对信息传递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在信息传递中,信息发出者如何表达信息的焦点,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所谓信息焦点,就是我们在语言交际中,在表达的一段话语或一句话里,总有一部分话语或某个词语是信息发出者所要表达的重点,我们把这话语表达的重点称为信息的焦点简称为信息点。信息发出者——说写者为了向信息接收者一听读者突出强调这个信息点,往往采取一些语言手段。常用的语言手段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在婴儿掌握语言之前,有一个较长的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pre-speech stage)。在这一阶段里,婴儿的言语知觉能力、发音能力及对语言的理解能力逐步发生发展起来,出现了“咿呀学语”(6-10个月)和非语言性声音与姿势交流现象等。  相似文献   

9.
连谓式一般语法书上称作“连动式”,但构成连谓式的谓语成分并非都是动词.所以还是以“连谓式”的命名为好。什么叫连谓式呢?要知道连谓式,须先知连谓词组,因为连谓式是由连谓词组充当谓语的句式。所谓连谓词组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合称)或谓词结构连用,中间没有并列、偏正、述宾、述补、主谓等关系,也没有语音停顿和关联词语,没有复句中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这  相似文献   

10.
评“哲学中的语言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语言来研究哲学,这是本世纪西方哲学最值得注意的时尚之一。这一点尤以英美分析哲学、语言哲学为甚。英美哲学家把研究哲学的方式和风格的这一重大转变称为哲学中的“语言转向”,这似乎来自于罗蒂(R.Rorty)编辑的“The Linguistic Turn”一书的书名。采用这个称呼,细究之下会涉及到“语言学哲学”(Iinguistic Philosophy)和“语言哲学”(philo-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旧词语,人们很容易想到,它们是语言词汇中的“遗老遗少”,早已随着旧事物的消亡和旧思想、旧观念的被批判而淘汰废止了。其实,旧词语既有逐渐消亡的一面,又有随时可能复活的另一面。例如“强人”、“牵头”、“拨乱反正”、“正本清源”,这些词语都是古代汉语的,到了现代已被弃置不用,但是,前些年又开始相继出现在书面语或口语中,而且使用频率都还比  相似文献   

12.
孟德尔(C.W.K.Mundle)在“‘私人语言’和维特根斯坦的那种行为主义”中把维修根斯坦的观点称之为“语言的行为主义”(linguistic behaviourism),他通过对于这种语言行为主义的批判确定一个与维特根斯坦相反的论点:一个人可以谈论他的私人经验.他说,维特根斯坦的论点——一个人甚至不能够对自己谈论他的私人经验(这是维特根斯坦在关于日记的论述中力图证明的)——与其他问题混淆起来了.这是因为维特根斯坦把问题表达成:“能有私人语言吗?”这种表述混淆了以下问题之间的区别:一、人能有意义地对他自己谈论他个人的私人经验吗?二、人能告诉其他人关于他的私人经验的情况吗?  相似文献   

13.
的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人们说话总是一句句地说,写作也是一句句地写.说话要求明白,写作要求通顺,符合语言规范.中小学生掌握词语后,怎样运用词语组成句子以表达思想?这在中小学生的语言发展中,是关键性的问题之一.揭示了它,不仅有助于揭示有关中小学生从言语向语言过渡的机制,而且还可以为揭示中小学生阅读和写作机制提供某些资鉴信息.  相似文献   

14.
(一) 反义词语,是意义相反的一对或一组词语。在语言词汇里,反义关系可以建立在词和词之间(如“大——小”)、词和固定语之间(如“卸责——引咎自责”)、固定语和固定语之间(如“扬汤止沸——釜底抽薪”),也可以建立在词和词语之间(如“难、困难——易、容易、易如反掌”)、词语和词语之间(如“小户、小门小户——大户、高门大户”)。过去有一种较流行的观点,认为一个词只可能和一个词构成反义关系。这种理解,我们觉得失之狭窄。反义词语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中矛盾、对立的事物现象认识并加以对举而后形成的。与某词有矛盾、对立的关系并可以对举使用的不见得只能是一个词,也可以是诸个词,甚至可能会包括一些固定语。上面我们已举出一些例子,我们不妨再看两个  相似文献   

15.
一般说来,能够做到音节搭配匀称和谐,语音舒缓自然,语句就流畅了。语言流畅,是个比喻的说法,意思是行文如顺畅的流水,毫无阻塞,念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流畅要以通顺为基础,所以有人把通顺和流畅合起来称作“顺畅”。但是通顺和流畅是有区别的:通顺,主要是语言的意义和结构方面的事;而流畅,则主要是语音方面的事。要做到流畅,得利用民族语言的语音现象行进修辞。我们汉语中可以用来修辞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因明即佛家逻辑,是公元第四至六世纪中由印度瑜伽行学派弥勒、无着、世亲、陈那、法称等论师,在尼也耶派十六范畴中有关逻辑思想逐渐发展起来的。“因”梵语称为“醯都”(Hetu),含有理由、原因、知识的意思。“明”梵语称为“费陀”(Vidya),在汉语意译为“学”。所以“因明”就是有关于因的学问。“因”的狭义的解释,当指五分(宗、因、喻、合、  相似文献   

17.
实事求是的本义就是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解放思想”同“实事求是”连同一起作为党的思想路线,是邓小平对毛泽东思想的重大发展。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一思想路线,并把这一思想路线同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结合起来,使其内涵更为深刻和丰富。然而一直以来,有学者为了论证“解放思想”和  相似文献   

18.
认为副词不能重迭使用,特别是表示同类事物相比较而达到顶点极端的副词“最”.更不能重迭使用.这似乎早已成了语言学界的定论。1 尤其是在十年动乱时期,林彪一伙把“最”的重迭使用推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一时间“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充斥报章杂志,成为极时髦的用法。由于“最”有了这样一段被污染了的经历,人们对它的重迭使用持否定态度,就不仅是从语言规律出发,而且是从政治因素出发了。然而,副词“最”果真不能重迭使用吗?否!从事实上看,重迭使用“最”的现象却是“青山依旧、绿水长流”。请看: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有两个大脑,左、右脑在人体中的分工是十分明确的.左脑是理解语言、逻辑的中枢,而右脑是接受音乐、形象的中枢.右脑支配左手、左脚、左耳等人体的左半身神经和感觉,而左脑支配右半身的神经和感觉.日本曾有一位钢琴家在电视上表演一边用左手弹奏钢琴,一边用右手炒鸡蛋.炒鸡蛋需要按步骤顺序操作,所以左脑指挥右手完成;而弹钢琴是非逻辑的直观性行为,所以右脑发挥了作用,指挥左手来完成.有关科学工作者一般把右脑称为“模仿脑”;把左脑称为“数字脑”.这两个大脑在进行思维和记忆时是协调一致地配合工作的.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在的学校教育,整齐划一.考题只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这种学习方式是数字、逻辑式为主的学习方法;几乎是一个完整的”左脑世界”.这种学习方法的最大弊端是会使相当大  相似文献   

20.
语言本身就植根于我们的生活形式之中,它是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维特根斯坦强调应当到人们的外部行为中,而不是在个人的内心体验中去寻找对公共语言的说明.语言存在于语言共同体中,不能脱离语言共同体而孤立存在.语言是按照一定的法则把词汇排列组合而成,语法规则是语言共同体的成员在实际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通过习惯或者约定建立起来的.“私人语言”这种看法之所以不能成立,主要在于这种语言是与语言共同体相隔绝的,它绝不是一种嵌入生活形式之中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