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上作中,通常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不明白自己的角色和位置,经常越位,把你这个萝卜随意长到别人的坑里去,往往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畅通。  相似文献   

2.
萝卜挪坑     
陈媚 《思维与智慧》2006,(10):48-49
地上长着一排萝卜。一个萝卜一个坑。他们都规规矩矩地呆在自己的坑里,一个紧挨着一个,默默地生长着。一天,排头那个萝卜被选拔走了。于是,萝卜们平静的生活打破了。  相似文献   

3.
我是从繁体字开始阅读的。时常地,我会怀念起第一次遭遇那一个繁体字时的少年心跳。我说的,是一个繁体的爱字。爱就一个字,我只说一次,恐怕听见的人勾起了相思……在我的阅读体验中,最深切的爱情记忆,恰恰不是来自纯粹的爱情作品。那是一个被爱情彻底遗忘的年代,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三缄其口,不谈爱情,从阿庆嫂到江水  相似文献   

4.
爱情哲思录     
爱情是什么?年轻时,爱情是生日里的一束鲜花;年老时,爱情是病床前的一剂汤药。爱情是一个迷宫,进去时很容易,要想出来却很难。爱情,是世界上最坚牢的一种情感,也是世界上最脆弱的一种情感。说得清楚的爱情,往往不是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往往是说不清楚的。朋友,你可以拿爱情当行路的拐杖,但最好不要拿爱情当生命的支柱。因为拐杖断了,你只会跌倒一步,而生命的支柱若断了你跌倒的将是一生。过分相信爱情与过分怀疑爱情同样危险。当一个人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的时候,爱情就已经不保险了。一个人越想为自己的爱情上保险,爱情就越不保险。造…  相似文献   

5.
另一种爱情     
那天晚上,我们四五个人又聚在一起说爱情。总是说爱情,没完没了的爱情。而一个叫小马的记者说的爱情无疑是最震撼最另类的,我们嘴里的爱情,无非是天长地久、终极缠绵,无非是爱过之后那淡淡的伤痕。小马说,爱过之后那淡淡的伤痕,也是自己心甘情愿要留下的伤痕,与别人无关,只与自己有关。那些抱着旧爱情不放的人,其实是对别人的折磨。  相似文献   

6.
黎敏同志: 你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对那些正在或即将选择终身伴侣的青年同志们是有现实意义的。 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诗人歌德也说:“哪个青年男子不善钟情,哪个妙龄少女不善怀春”。这几句都是说的一个道理:爱情既是青年男女的必然要求,又是青年男女的正当权利。青年男女要获得理想的爱情,要找到终身的伴侣,自然有一个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上帝说:"你说吧,我尽力而为。"这个人说:"我看到每个人都对别人笑,可对我就是没有一点笑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昕暘 《思维与智慧》2005,(10):62-62
我不想说不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残酷它把一切否定将现实变成虚无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恐怖它把一切否定将美好变成痛苦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跋扈它把一切否定将正确说成错误我不想说不也许这个字眼太顽固它把一切否定将可爱说成可恶我不想说不真的,这个字眼太盲目只要还有希望就不该认输一个人用别人的嘴巴说自己不用自己的嘴巴说别人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不用别人的眼睛看自己评价一个人没有金钱我们说他穷困潦倒一个人没有内涵我们说他才疏学浅可是一个人没有进取心我们会说他无药可救笑出坚强的灵魂碎过的心重新拼合而成罅隙…  相似文献   

9.
恋爱中的缠绵,难舍难分,若有外界阻力,非但不能拆散,反而更加坚定其信念;结婚后的觉得也不过如此,伪装的面纱已剥去,这也看不惯,哪也看不惯,于是争吵不断;老了后,没了更多的激情,在彼此的改造和被改造中,失去了棱角,反而显得相依相存。这就是人生婚姻的三部曲。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也罢,说结婚是爱情的殿堂也罢,正如《围城》中所说的那样,城外的人拼命往里挤,进去以后又拼命地想出来。不是所有人,但是绝大部分人都跳不出这个圈子。棒打鸳鸯情更坚。小姚师范大学毕业后,在某中学教书。该到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单位的小青年追她的不少,可她一个也没看中,父母托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青少年教育事业。在他写的《爱情的教育》一书中,向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对青少年来说爱情教育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德育和美育的重要一环。 苏霍姆斯基认为,爱情教育是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的统一,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也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回避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它摆在了年轻一代的面前。我们要根据共产主义道德原则、文明史提供的可借鉴的全部正面经验来研究这个课题”。苏霍姆林斯基是把爱情教育作为整个公民教育的重要一环纳入教育学范围的,这在苏联也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11.
正从上海出发,到抵达雷神山医院,再到近几日进隔离病房临床工作;疫情消息渠道从网络媒介转变为更直观的感受,我一直在想阿尔贝·加缪所说的"诚挚"到底是什么。诚挚一定不是一个人的诚挚,不是一种社会角色的诚挚。是所有人的。张文宏医生说:"这个病如果只有医生看,是不可能看好的。"这次疫情,连接了整个国家和诸多个体的命运。苦难,生死,爱情,人情,道德,良心,情怀,责任,抗争,都在被一一重新打量着。  相似文献   

12.
如火之爱     
卢芳 《天风》2006,(2):34-36
所罗门的雅歌,被称为基督徒的恋歌。它用新郎新妇的爱来表明耶和华神与他的子民之间的爱。圣经中多处有类似的比喻,用爱情来表示基督与教会的爱,“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这是极大的奥秘,但我是指着基督和教会说的”(弗5:31-32)。有人说:“没有音乐,生命是一种缺憾;没有爱,生命就毫无价值”,这是真实的。人来到这个世界从呱呱落地开始,就在母爱的怀抱中生活,在父爱的呵护下长大,在亲情之爱,友情之爱,手足之爱的环绕中成人,人的本性里有着爱与被爱的需求和渴望。成年之后每个人都向往纯洁、幸福、美好的爱情。世上所有的爱中,男女之间纯洁忠贞的爱情是最崇高、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难势》中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善会吹牛,一会儿说他的盾如何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一会儿又说他的矛如何锐利.什么东西它都能戳穿.在场的一个顾客用“以你的矛,陷你的盾”反问他,他只得哑口无言.这个人之所以窘得无所对答,是因为他犯了“自相矛盾”的逻辑错误.他既说我的盾任何东西都不能戳穿,即我的矛不能戳穿我的盾,又说我的矛可以戳穿任何东西,即我的矛能戳穿我的盾。这样,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后者又是对前者的否定,于是使得他无法自回其说.由于自相矛盾会导致思维的混乱,所以就必须用“…  相似文献   

14.
爱情的颜色     
正在一个画展上看到一幅画,题目是《爱情的颜色》。画面五彩斑斓,没有具体的物象,像抽象派。好多人驻足,也有好多人说看不懂。我也不知道画家的意图,但我的理解是,画家想要告诉我们的,也许是另外一层深意:爱情的色彩在每个人的心中是不同的。我心中爱情的颜色是什么?如果我也能用画笔描绘它,我会用红色画一株玫瑰,用绿色画一杯清新绿茶,用黄色描绘一碗热汤。在我最飞扬的青春里,盼望着的爱情如期而至,它就是我的血液,我的养分。这朵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15.
永远的悔恨     
爱情是迷人的,当两个相爱着的人陶醉在爱情当中的时候,人们在十里之外都能够闻到醉人的芬芳。但是,这个时候的两个人却又最容易陷入迷惘,任性、狭隘、嫉妒、怀疑等等不健康的东西很容易左右自己的思维,而把宽容、大度、信任、责任、理解、关心等等优秀的品质抛在九霄云外。  相似文献   

16.
有句谚语说得挺棒:只要有好心情,就不怕没有爱情! 为什么?因为爱情其实也是一种心情,其中的甜美者就理应纳入“好心情”系列! 好心情的外延远远大于爱情,既然如此,当一个人拥有了好心情时,就的确不必因为没有爱情  相似文献   

17.
正很多时候,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占有某种东西,又生怕它被别人拿去而内心不能安静下来。这样忐忑或惶恐的占有给我们带来的是不安,甚至是伤害。从某种意义上说,占有,还不如没有,或者干脆说,占有就等于没有。说实话,在这个世界上,我们都是过客,世间一切,都是人们借用的,生命的大限一到,一切都得归还,没有一样会跟人们到另一个世界的。可是,很多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即使一些人  相似文献   

18.
世上的绝大多数人都会询问这样一个问题——爱情到底是什么,许多伟大的哲学家、诗人都曾给它下过定义,并且用美丽的或伤感的语言描绘它。柏拉图曾说:“爱情是人对完整性、对永恒和不朽的一种渴望和追求”[1]。可这些都是一些高深莫测的语言,我们这些平凡的个体,还是会过着平凡琐碎生活。而近期由《湖南卫视》播出的电视剧《相爱十年》又引发了我们一阵思考。《相爱十年》里的爱情是现实的。所以更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9.
信力     
正这是一个知能发达的女人,持久读书,多知多识,在这样的女子面前,任何一个男人都不会有轻慢之心。应机接物,一一分明,同任何一种好看的花木一样,任谁也不忍摧折。还没有爱情,对一切毁赞不作回应,神经粗糙,对所有生死败坏心中惊动,珍惜自己,无处不安。我说,这已经是个顶美的样子了。她说,不止,终会有个人走向我,无远不至。我觉得这种信力安全,像地  相似文献   

20.
智慧论     
我们生存的时代,是一个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政治竞争、经济竞争、军事竞争、科学竞争、技术竞争、艺术竞争、考试竞争等等,说到底,都是智慧的角逐.在当代,你想研洒地生存林面地做人,就必须要有智慧.智慧是什么呢?对这个问题,人们一直有着不尽相同的认识,因而也就有着不同的回答.有人说,智慧就是个体有较高的智商。一个儿童有较高的智商,但没有丰富的知识,也没有机智的方法,我们能说这个儿童有智慧吗?不能.我们只能说他智商局,聪明,但不能用有智慧来形容他.可见,智慧不完全等于智商.有人认为,智慧就是个体具有渊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