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红珠 《天风》2006,(16):10-12
上帝又对亚伯拉罕说:“你的妻子撒莱,不可再叫撒莱,她的名要叫撒拉。我必赐福给她,也要使你从她得一个儿子。我要赐福给她,她也要作多国之母;必有百姓的君王从她而出。”亚伯拉罕就俯伏在地喜笑,,心里诡“一百岁的人还能得孩子吗?撒拉已经九十岁了,还能生养吗?”(创17:15-17)  相似文献   

2.
冀慎杰 《天风》2008,(7):24-25
神是我们的福分(诗119:57).我们只有相信神,才能够得到天上的福、地上的福(创49:25)和各样属灵的福气(弗1:3)."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 (伯22:21)福气乃神所赐(申12:15),神必赐福何人呢?  相似文献   

3.
安信义  吴新望 《天风》2014,(1):14-16
<正>经文:《诗篇》65章2节至11节听祷告的主啊,凡有血气的都要来就你。罪孽胜了我,至于我们的过犯,你都要赦免。你所拣选、使他亲近你,住在你院中的,这人便为有福。我们必因你居所、你圣殿的美福知足了.拯救我们的神啊,你必以威严秉公义应允我们.你本是一切地极  相似文献   

4.
"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参创12:3)经文:创12:1-3谈到教会的使命,自然会想到《马太福音》28章18节至20节记载的大使命,其实,普世宣教并不是从耶稣复活以后要门徒去使万民做他的门徒时才开始的,而是从上帝呼召亚伯拉罕(原名叫亚伯兰)并且应许万族要因亚伯拉罕得福时就已经开始。本文以"蒙召成为别人的祝福"为题,从《创世记》12章1节至3节所记载的亚伯拉罕的蒙召看教会的使命,我想从三个方面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5.
得福的途径     
冀慎杰 《天风》2005,(10):36-37
神是我们的福分(诗119∶57),他是万有之源,万福之本。我们相信了神,他就把各样的福分赐给我们(创49∶25),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得福呢?平安之福1、要认识神圣经中提到:“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伯22∶21)我们要得平安,必须要认识神,  相似文献   

6.
清高伟大的安拉说:"我确已赏赐你常常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和伟大的《古兰经》。"(15:87)使者穆罕默德(愿主赐福他)在解释这节经文时说:"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全世界的主。它就是常常反复诵读的那七节经文和被赐予我的伟大的《古兰经》。"(布哈里圣训集)那么,称开端章(法蒂哈章)为"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有什么奥义吗?当我们带着这一问题对  相似文献   

7.
曹惠云 《天风》2002,(12):14
经文:路1∶38,太1∶18—25每逢圣诞节庆贺救主耶稣降生时,无不想到马利亚。今天,我们以路加福音1章38节和马太福音1章18—25节这两处经文,看“马利亚对上帝的敬畏”、“马利亚对上帝的顺服”和“马利亚得上帝的赐福”,从三方面来分享。  相似文献   

8.
学会做人     
吴恩平 《天风》2008,(2):20-22
<创世记>第5章1-2节记载: "亚当的后代记在下面.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在他们被造的日子,神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由此可见,人类的起源来自神的创造,人之所以称为人,乃因人是照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是因神的赐福.那么,人应当名副其实地处事为人,应该在我们身上彰显出神的形象和样式,而决不辜负神的赐福.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  相似文献   

9.
《天风》2020,(10)
正耶稣教导的"主祷文"是最好的祷告范本《历代志上》4章9节至10节记载了雅比斯的祷告,共有四句:"甚愿你赐福与我,扩张我的境界,常与我同在,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不少讲章讲解这个祷告,也有人推崇这个祷告,好像其是我们基督徒祷告的范本。但也有些肢体与我交流时,认为这个祷告不易理解.他们认为,其中最可取的是求神"常与我同在"这句;"甚愿你赐福与我"这句不太合适,有点成功神学的味道;"保佑我不遭患难,不受艰苦"不太符合神的旨意,因为耶稣说过"你们在世上有苦难";  相似文献   

10.
灵花一束     
《天风》2017,(6)
正祷告不是生活中的"备用胎",而是生命每天的"必需品"。神的儿女们,神的旨意原是叫我们不住地祷告,恒切地祷告。叫别人得福的同时,你已经是最蒙福的人。因为你愿意成为别人的祝福,你就成了上帝所赐福的人。说真话的好处是不用记得曾经说过什么话。神是光,你亲近神就是亲近光,你脸上就越来越有光彩;你亲近神,你心里就越来越有神采。上帝存留我们的"生命",为要完成上帝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倪光道  吴新望 《天风》2014,(5):12-14
经文:《申命记》17章14节至20节28章13节至14节《马太福音》20章26节至28节题记:"作首不作尾"不是高高在上,作成作福,而是谦卑服务,做众人榜样。在《申命记》中,摩西照上帝的旨意重申诫命、祝福以色列人,并传达了上帝的一个应许:"耶和华就必使你作首不作尾。"(参申28:14)这个应许当初虽然是对以色列人说的,但如今也是对我们说的。  相似文献   

12.
读经范围:15章1-41节一、耶路撒冷大会争论的来由,讨论的结果,会议的决议与传达。1.发生争论的来由:"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训弟兄们说:‘你们若不按摩西的规条受割礼,不能得救。’"(15:1)这几个人,带着强烈的目的,来到安提阿,要将外邦信徒置于犹太教的影响之下。我们知道:割礼最早始于创世记17章9—13节:"神对亚伯拉罕说,你和你的后裔必世世代代遵守我的约。你们所有的男子都要受割礼,这就是我与你,并你的后裔所立的约,是你们所当遵守的。"罗马书4章20—24节:"……  相似文献   

13.
克己之道     
“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9:27)。 我们基督徒有两个自我,—个是新我,是信耶稣才有的;一个是旧我,是由父母繁衍出来的。我虽有两个,而装我的身体只有一个。这个身体如不装新我,就必装旧我。保罗在哥林多前书9章27节所说的“攻克己身,叫身服我”,乃  相似文献   

14.
近日再读诗篇23篇时,我的心经历了强烈的震撼,特别是第5节——“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这句话让我大得安慰,也让我惭愧不已。这句话是作者大卫的心灵独白,是他在困苦当中发出的感恩与赞美。他承  相似文献   

15.
刘永建 《天风》1996,(8):14-15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与耶稣相交,神丰盛的恩典就必环绕在他的左右。“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  相似文献   

16.
刘云 《天风》2006,(4):47
彼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个人,是众使徒之首,他的言行举止在四福音和使徒行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在门徒都退去不再跟随主时,主耶稣问他们:“你们也要去吗?”彼得毫无疑问地回答:“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6-68)只有彼得体贴了主的心, 表现了他心中无伪的信。马太福音16章13节至20节,彼得清楚地认识主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在门徒中间宣讲,而得到主的夸奖。马太福音16章21节至28节,当主预言他必被杀时,彼得被认识主是基督而得的夸耀冲昏头脑,凭自己的血肉之躯理解主受难的意义,而被主耶稣责备。马可福音14章27节至31节,这里他表现得很坚强,他誓死都跟随主,他深信可以致死忠心,决不因任何的苦难而否认主,不跟随主。马太福音26章69节至75节,他却软弱了,在恶劣的环境中,在卑微的婢女追问下否认主。  相似文献   

17.
巴兰与驴子     
陈志华 《天风》2010,(4):37-37
<正>巴兰就像无知的骡马(参诗32:9),熟视无睹于上帝清楚的指示,明明知道上帝对以色列人的赐福,却仍然希望通过对以色列民的咒诅来谋取巴勒给他的财富和名誉。初看《民数记》  相似文献   

18.
李世峥 《天风》2014,(12):42-43
《诗篇》30章中,有两段十分优美且十分感人的诗句:"耶和华的圣民哪,你们要歌颂他,称赞他可记念的圣名。因为,他的怒气不过是转眼之间,他的恩典乃是一生之久。一宿虽然有哭泣,早晨便必欢呼。"(诗30:4-5)"你已将我的哀哭变为跳舞,将我的麻衣脱去,给我披上喜乐,好叫我的灵歌颂你,并不住声。耶和华我的神啊,我要称谢你,直到永远。"(诗30:11-12)  相似文献   

19.
王学富 《天风》2022,(3):58-59
<正>在《马太福音》9章20节至22节、《马可福音》5章25节至34节、《路加福音》8章43节至48节记载了同一个事件。事件中,一个患了十二年血漏的女人,四处求医,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病却没有医好。有一天,她听说耶稣行医治的事,就带着信心而来。当时耶稣身边跟了许多人,这个女人暗中伸手摸耶稣的衣裳?子,她心想:“我只摸他的衣裳,就必痊愈。”耶稣回头看她,对她说:“女儿,放心!你的信救了你。”从那时候,女人就痊愈了。  相似文献   

20.
吴兵 《天风》2009,(2):54-56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福杯满溢。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爱随着我,我且要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直到永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