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我有幸反复学习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最初是手稿,以后是油印稿。我有不理解的地方,还反复得到潘菽教授的指导。现在《心理学简札》公开出版了,我又再次学习。《简札》的内容十分丰富,提出了许多创新的见解,也对许多人、许多学派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分析和评论,有点象是一本心理学简要百科全书式的书。但从实质上来  相似文献   

2.
潘菽教授在十年动乱的困难条件下,对传统心理和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进行了严肃的回顾,并将自己多年思考所得,用简札的形式,写成《心理学简札》一书。这是一本心理学简要的百科全书,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勇于探新和创新的精神。因此该书实在是心理学专业作者应该一读的书,特别是从事培养我国未来的心理学界,以及立志开创我国心理学新局面的青年心理学工作者不可不读的书。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简札》可以看作是一本指导心理学科学研究的百科全书式的参考书。对于每个渴求科学真理的人来说,阅读它时,倍感亲切。 1979年,在上海举行的师范院校编写公共课《心理学》教材讨论会上,我第一次阅读了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得到不少启发。后来,联系自已的工作——无论是心  相似文献   

4.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的巨著《心理学简札》(以下简称《简札》)问世了。这不仅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界的喜事,而且也是整个心理学界的喜事。这部著作是潘老几十年来研究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总结;是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旧心理学,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心理学体系的重大尝试;是促使我国心理学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性思考。它必将对我国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它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本有深刻而独特见解的心理学理论著作——《心理学简札》不久前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以札记形式(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作者的健康条件下只得采取的形式)探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专著。作者潘菽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心理学家,现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他从二十年代起开始致力于心理学的教学和研究,迄今已六十载。后半期在学术上主要从事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本书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全书共六十来万字,分上下两册。作者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对传统心理学各主要流派的理论和古今中外一百多位心理学家、思想家的思想进行了或详或略地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心理学界泰斗潘菽老教授九十大庆,本文首先奉献给他一首“俚句不成诗”的“诗”以资庆祝: 潘老我之友,但亦我之师。德高望又重,淡泊以明志。名位非所欲,服从党所需。专治心理学,尊崇马克思。简札传全国,人心向往之。寿长比东海,绵延无尽期。其次,由于他在大著《心理学简札》第二卷内再三强调正确理解马列主义毛泽东思  相似文献   

7.
中国心理学会名誉理事长、学部委员潘菽教授著《心理学简札》的公开出版,是我国心理学理论战线一件喜事。七八十年来,我国现代心理科学基本上是从国外引进的。这种引进有利有弊:利者,可以加速我国心理科学的发展,以应付实际需要;弊者,如果缺乏独立思考,不加鉴别,照抄国外形形色色“理论”模式,不合我国国情,就会事倍功半,甚至有害。例如在儿童年龄特征和语文学习等等方面,中外差别之大,是有目共睹的,照抄照搬岂能奏效;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心理学界行为主义占统治地位,我国不少心理学老前辈也随声附和,时至今日,美国行为主义衰落,人本主义与认知心理学兴起,于是我国也急起“转弯”。俗话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走弯路,怎样才能育高明的预见?这就需要开展心理科学的战略学研究。潘菽教授的《心理学简札》,是他半个多世纪从事心理学理论工作的结晶,其中不少战略观点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8.
《理论心理学问题探新──潘菽心理学思想研究》评介陈家耀重庆教育学院(重庆630067)唐自杰教授新著,重庆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理论心理学问题探新—一活藏心理学思想研究》一书,是第一本系统研究我国心理学泰斗,曾长期担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  相似文献   

9.
金圣叹是我国明朝的评点大家。本文从《华贯堂第五才子书水浒传》和《华贯堂第六才子书西厢记》这两本书入手,探讨了金圣叹的创作灵感论、心理体验论和创作心境论,并力图用现代心理学理论加以剖析。从而认为金圣叹的文艺创作心理学思想,虽然缺乏理性的思辩性,但是,是从深层心理结构上揭示了文学艺术的创作规律,为我国古代文艺心理学、古代小说美学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这对我国文艺心理学史的研究是有其价值的。  相似文献   

10.
《管子》既非一人一时所作,也非一家一派之言,它是兼有战国及其后文字的一部论文集。在学术思想上,它冶先秦法家、儒家、道家等诸子于一炉。它的犯罪心理学思想,充分表明了其学术思想的这一特点。所以,它和《商君书》、《韩非子》既有共同的观点,又存在着许多相异之处。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管子》书中的犯罪心理学思想,我们这里以它的全部篇章作为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墨家的领导者心理素质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金华  朱永新 《心理学报》2000,32(4):464-469
领导者心理素质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先秦墨家的代表作《墨子》一书包含了丰富了领导者心理素质思想。该文拟从领导者的知识结构、道德品质、语言能力、工作态度、为人原则等方面对墨家的领导者心理素质思想作一整理和阐述,并分析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西方著名心理学家。普汶在他的《人格心理学》一书中,把弗洛伊德称为“盖世无双的天才”。埃汶在他的《个性心理学导论》一书中,认为弗洛伊德“为全人类开拓了心理的新希望”。波林在他的《实验心理学史》一书中,把弗洛伊德看成是“最伟大的创设者,时代精冲的代言人”。他甚至认为三百年之后写心理学史时,如果不提到弗洛伊德的名子,就写不出一本好书。可见弗洛伊德的声誉之高,影响之大。本文主要介绍一点弗洛伊德的个性心理学思想,供读者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世界犯罪心理学思想的重要发源地。本文通过对《尚书》、《周易》、《诗》、《周礼》等历史文献的研究,从犯罪心理的形成原因及其预防、审判心理、刑罚心理和罪犯改造心理等四个方面,对殷周时期(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殷周时期的犯罪心理学思想虽然是一种比较朴素、直观的理论形态,但它作为中国犯罪心理学思想史的肇始和开端,无疑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妇女心理学是国外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学科,被人们称之为“诱人的妇女心理学”,如何写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妇女心理学》是我国心理学工作者和妇女理论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辽宁大学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平安副教授和辽宁省妇联办公室副主任、辽宁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理事赵艳屏同志密切合作,撰写了《妇女心理学》一书。本书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5.
南京出版社于今年6月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传播心理学》。该书以新兴学科——信息传播学和现代心理学为视角,考察揭示人际信息沟通的心理规律。全书以美国学者拉斯韦尔的5w 传播模式为框架,共分7章:1、传播心理学鸟瞰;2、人际信息传播;3、言语传播;4、非言语传播;5、传播者心理;6、传播策略心理分析;7、受传者心理。书中所涉及的心理规律均以心理实验为科学依据,并力求理论联系实际。该书出版不仅对建立传播心理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有理论价值,而且对广大的宣传、新闻、教育、公关、思想工作者具有较大的实践指导意义,有助于他们开拓视野,提高业务素质。《传播心理学》曾作为《宣传教育心理学》课程的重要部分在全军宣传干部培训班上讲过,受到一致欢迎和较高评价。《传播心理学》由心理学硕士、现南京政治学院教育教研室讲师韩向前编著,中国心理学会理事、江苏省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高汉声作序。  相似文献   

16.
王丕教授出著《马克思主义与心理学》一书已经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建国以来我国心理学工作者撰写的一部心理学理论专著。作者在其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经典著作中与心理学有关的论述作了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在书中强调心理学要走我国自己的道路,即马克思主义的道路,只有在原则上完全遵循这条道路,才能使心  相似文献   

17.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2):76-76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赵莉如编著的《中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一书即将出版。本书以翔实的史料,写实的方法论述了我国现代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作者研究和填补了自明末传入西方心理学思想和清末民初引进西方心理学直至解放前这段时期的中国心理学形成和发展史的空白。全书共十三章及大事记,并附重要原始资料和照片(共计22万字)。  相似文献   

18.
艾宾浩斯说:“心理学有一个长期的过去,但仅有一个短期的历史。”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育心理学。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被看作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肇始,但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结合则有着古老的历史渊源。无论在中国或西方,都有丰富的古代教育心理学的思想。可是它带有朴素的性质,并且多散见于古代学者有关教育思想的言论中,至多说明古代的教育家已注意到教育过程中的某些心理现象、而并  相似文献   

19.
一、人的因素传入日本和人的因素研究在日本,使用“人的因素”这个术语已有了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早在1920年,心理学研究所编辑的心理学杂志出版了一期《人的因素专辑》。1921年由田中编写的《作为效率研究的入的因素》是日本第一本关于人的因素的书。作者在书中讨论了提高效率、工作研究、疲劳以及关于人的动机的内部和外部条件的激励等等一些心理学问题。在日  相似文献   

20.
后期墨家所著《墨经》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成就可观,堪与《荀子》比美。它们是先秦心理学思想的两颗明珠,值得发掘、整理。本文引文据伍非百先生著《墨辩解故》一书,对原文的理解也多受启迪。现作如下简单评介.一、关于心理和意识生命活动,心理、意识活动的实质,这是心理学的最根本问题。后期墨家的解答是非常明确的:“生:形与知处也”。(《经上》)意谓形具而知附,然后有生命活动,心理活动。这个“知”字,包括认知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的本质,生命的实质即在于人能认知、有意识。认知是“以其知(即智力)遇物(即接触客观事物)而能貌之(即描摹事物形象)”的反映过程;而意识则是意识到“已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