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色光背景对白光色貌的影响——同时颜色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采用双眼匹配法,测试了人眼在不同色光背景的作用下,颜色视觉的变化。测量了色诱导前后白色反应野的色貌位移并表示在国际照明学会(CIE)1931年色度图上。 实验表明:在红、绿、蓝和黄诱导光影响下,白光基本上呈现出接近于这些色光的补色。这种由色诱导引起的颜色并不完全等同于补色,而存在着一些偏移。 这些结果为我们进一步理解视觉过程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2.
照明性质对辨认色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低亮度的四种色温白光和四种单色光下11种色标的绝对辨认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光下的辨色效果优于色光。红、橙、黄、绿四种单色光中,红光的辨色效果最差。白光中高色温白光比低色温白光的辨色效果好。11种色标在辨认难度上存在差异,红、橙、橙黄、紫四种色标的辨认效果最好,白与黄、黑与深蓝最容易互相混淆。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一般我们日常使用的照明光为白光,但有的特殊工作使用色光作为照明光。色光照明有光谱的选择问题,白光照明则有色温的差别,色温不同,颜色显得不一样。高色温白光,白中带蓝,低色温白光,靠近橙红色。为了比较白色光温变化对辨认视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研究了不同亮度级的光谱色光(440,460,540,560,640,660nm)和白光的CFF。结果表明:除极高亮度(5087td)外,CFF与logI函数均呈线性关系。白光表现了最大的CFF,其图线斜率大于任何色光的图线斜率。可以见到:亮度是CFF和logI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所用的色光中,绿色不论在CFF绝对值或其图线斜率方面均高于光谱两端色光的相应数据。从而可以推断:波长对CFF和logI之间关系的效应不可忽视。光谱两端色光曲线的差别明显,而同色区内相邻色的曲线间差异则不显著,这又一次说明波长的区别对CFF的意义重大。在某些亮度水平上白光CFF绝对值低于色光,虽然在最高亮度级时其最大CFF值高于所有色光的相应数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再次提出,有必要对CIE V(λ)在某些条件下应用的适当性进行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色温1800K—3000K 范围内的三种白光与620nm 红光仪表的短时暗适应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仪表照明条件下,红光比白光有利于暗适应,但随着白光色温的降低,红、白光的暗适应差异缩小.研究结果为夜航中飞机座舱的白光照明的色温与照明度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人眼对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及其适应后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文钊 《心理学报》1981,14(3):81-86
实验中采用电视显示法以测定人眼对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并通过彩色正弦光栅选择性适应后效的试验来阐明空间频率通道和色通道之间的相互关系。实验结果表明:1.人眼在2°视角间视状态下对不同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有差别,绿色光栅的对比敏感性比蓝、红色高。对彩色正弦光栅的对比敏感性在低频处有衰减。2.人眼在2°视角时对彩色正弦光栅的空间适应范围和最低空间频率通道的位置均在0.8周/度处。彩色光栅(0.8周/度至3.5周/度)适应后效的带宽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3.彩色光栅的适应后效主要决定于亮度的空间频率通道,但色通道的影响也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红光照明条件下VDT不同显示色的视觉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百华 《心理科学》2000,23(2):165-168
本研究以VDT上持续进行的视觉作业速度和眼的调节辐合时间作为指标,对红光照明条件下VDT显示的红、黄、绿、蓝、白五种字符色的视觉效果进行了比较.实验中,VDT背景光的主波长为630nm.结果表明,五种字符色在两项指标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绿色显示的视觉效果最好,红色显示的效果最差,黄、白、蓝三色处于中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佛教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佛经中的许多专门语汇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袭用。“色空空色”便是一例。每当人们认为什么不值得争取,或不想去争取某种俗世利益,每当人们失去,或终归要失去某种自己所钟爱珍视的东西时,出于慰藉自己、说服自己,就会借用“色空空色”这四个字。“色空空色”是佛教对于人世一切存在物发出的冷峻判断语,是至真不误的命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纵说  相似文献   

9.
几种色光呈现条件下人眼红、绿光感受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阈值法探讨了人眼在红、橙、绿、蓝4种色光适应条件下红、绿光感受性的变化及机制。结果表明:当背景及目标均为稳光时,在不同的背景光条件下,人眼554nm(绿)及656nm(红)光感受性的变化显示了明显的感觉颉抗性效应,且不受色觉适应的影响;如果所呈现的背景光是稳态光,目标先是闪烁光,除辨别是现在554nm背景光上的656nm(红)目标,在其余条件下,均未发现颜色感觉颉抗效应;如果背景光是闪烁光,目标光为稳态光时,在不同的背景光条件下,人眼对554nm(绿)及656nm(红)波长的辨别结果有感觉颉抗效应存在,并且辨别感受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许为  朱祖祥 《心理学报》1989,22(4):35-43
本研究对不同环境照明强度、色温及色标亮度条件下荧光屏(CRT)16种显示色的绝对辨色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随照明强度增加,辨色效果下降,2800K色温照明下的辨色效果优于1800K、5800K色温照明,高亮度色标有利于提高辨色效果。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到不同照明条件下的CRT显示颜色编码系统,且提高CRT显示色亮度可扩大颜色编码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中国人面部自然肤色色域范围及典型肤色色样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仲贤  孙秀如 《心理学报》1997,30(4):337-344
分别采用一自Au-CH-1型自动测色仪及一台302D型自动测色仪对中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从新生婴儿直至老年人的色度特性进行了广泛取样的测定。测定人数共1668人,其中新生婴儿至2岁幼儿508人:3-1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548人;18-78岁的成年人及老年人612人。被测者的籍贯包括26个省市,除汉族外,还包括蒙、臧、维,壮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被测人数约占总被测人数的6%。首次确定了我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的色域范围及皮肤反射率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我国人典型自然肤色色样一套。所得结果已被应用于电视、电影、摄影及照明等部门。  相似文献   

12.
The scaling method used by von Fieandt, Ahonen & Järvinen (1964) for measuring color constancy is discussed. It is argued that (i) the underlying scaling model and the experimental procedure they employed are incompatible, and that (ii) the analytical procedure they applied to the data for obtaining the empirical scale values is incorrect. The data are reanalyzed, and the goodness of fit of both the original and the present results is evaluated.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心理物理实验为基础,从工程心理学角度寻求不同颜色(篮、黄、绿、灰)仪表盘面对检察速度的影响,为制定仪表显示器和集中控制室内的建筑和照明设计提供实验根据。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同时颜色对比机制的空间特性,本实验用光学投影方法产生出不同空间频率的同时颜色对比光栅。实验结果表明,同时颜色对比机制具有低通空间频率反应特性,即随空间频率下降,颜色对比效应增强。这一结果可能为同时颜色对比机制参与图形探测的推论提供一个实验支持。实验中也测试了几种不同条件下人眼对比敏感度函数。  相似文献   

15.
依据Rayleigh颜色匹配方法研制人眼颜色视觉定量测量实验装置,并对20名色觉正常和30名色觉异常大学生的颜色视觉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色觉异常被试在Rayleigh匹配中点和匹配范围测量值上均与色觉正常被试者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中国人眼对非彩色系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报道了中国人眼对表色色差辨别的实验研究中非彩色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并与国外有关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彩色的明度特性变化,对人眼色差辨别无显著影响,色差值仅随目视评价的感觉等级不同而异。此结果与国外有关报道的结果基本一致。实验结果为中国颜色体系的非彩色系颜色样品提出了色差宽容度:△E<1.5。此色差宽容度已被全国颜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认定为GSBA26003—94《中国颜色体系》国家标准中颜色样品色差宽容度的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7.
Some completion is given on a method for measuring color constancy criticized by Pietarinen (1966). Pietarinen's assumption, that our rating categories did not represent a single rank order, is untenable. A closer examination of the stimuli of the original study shows that the color sets included in, e.g., the Ostwald system allow at least for ordinal ranking of the responses, which was the main purpose of our investigation.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在运动图形识别过程中,有关图形的不同特征(颜色、形状等)的加工特性、方向性效应以及不同空间位置(或时间间隔)对图形识别的影响了探讨。结果发现,视觉系统在运动信息加工时,对目标的不同特征的加工存在不均衡性,加工的难度有差异。颜色的加工难度要比形状的加工难度小。视觉系统对不同运动方向上的图形匹配反应特性也存在差异,图形匹配过程受时间或距离因素的影响,匹配的反应时随着两个比较图形之间的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9.
中国颜色体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概述了用颜色立体模型表示物体颜色,并做定量表示的颜色体系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介绍了国际上影响较大的颜色体系理论和编制原则的特点。中国颜色体系研究是在对国际上其它颜色体系的理论分析和对颜色样品测试的基础上,确立其理论依据和编制原则,开展了中国人眼对明度、色调、彩度等间距排列的视觉评价实验,建立了中国颜色体系理论模型。同时研制出《中国颜色体系样册》。该项研究于1993年7月通过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召开的成果鉴定会,并得到良好的评价,又于1994年6月通过国家标准审查。该项研究的完成和推广,不仅能为我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颜色控制、标定和交流提供科学的颜色定量手段,同时也是对实用色度学的发展和颜色标准化工作做了有益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先天性色觉异常的特性及检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池海宏  孙秀如 《心理科学》1997,20(3):239-242
本文简单介绍了各种先天性色觉异常的特性及常用的色觉检查方法。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色觉异常在颜色匹配、光谱感受性、色差辨别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色觉检查方法就是在这些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异常者的某一色觉缺陷设计的。常用的检查方法有假同色图测验,色相排列测验和色盲镜等。一般来说,不同的检查方法各有所长,并应用于临床的不同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