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秦儒家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主张“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义利两有”,是我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义与利的辩证统一,对于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必将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鹏 《管子学刊》2014,(2):66-69
“内圣外王”之道历来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理想境界。就先秦儒家而言,主要表现为将德性主体的自我完善落实在外王事功。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和谐一致,是儒家理想人格的至高境界。内修仁德、外行德政的修己安人之道,构成了内圣外王之学的主要内容;孟子承孔子之绪,对其“内圣”思想加以发挥,创立了以性善说为基础的心性之学和以仁政为旨归的王道学说,试图从“内圣”中直接引出“外王”;荀子一派从“外王”方面发展了孔子的礼治思想,其隆礼重法、礼法并重的政治学说,使儒家内圣外王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政治实践中,都更加贴近社会实际,对汉代政治制度的确立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视阈中的儒家核心价值现蕴含着丰富的精神资源:儒家"一体之仁"观将人与自然看成是道德共同体,强调人在这一共同体中的道德主体地位,以"爱有差等"作为现实的安排,体现了儒家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具有宗教情怀的人类中心意识,儒家在生活方式上"宁俭勿奢"的价值取向包含适度消费的思想,启发人们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和约束,纠正一味追求物质丰受的消费倾向,这是符合生态学规则的,儒家"为己之学"与"推已及人"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我们超越以个人主义为基础的西方核心价值观.然而,儒家的上述价值观又与维护宗法制度的价值取向纠姑在一起,因此,必须实现儒家核心价值观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精神.先秦儒家认为,天是人的价值和道德本原,人对天又具有主体能动性.在天人关系上,天与人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种同一性是人的道德与天的本质有着内在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因此,"天人合一"实质上是在道德基础上的合一,即"天人合德".  相似文献   

5.
先秦儒家诸多道德观念与道德要求得到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和长久传承,有些直至今天还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体现了先秦儒家的道德认同智慧:如从"天人合一""人性同一""己他相通"角度回答"人为什么要认同道德",从现实人伦建构道德理论体系,形成"伦—道—德—行"道德认同模式,提出"家国天下"道德认同目标,形成"内修"和"外铄"道德认同机制等。这些智慧在如何确立道德认同基点、树立共同道德价值目标、形成道德共同体、增强道德文化自信等方面对当今社会的道德认同构建仍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孝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范畴,是传统道德的基本规范,也是中国人的精神标识。先秦儒家孝德思想是中国孝文化的源头,它发端于夏商,萌芽于西周而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先秦儒家孝德思想内容丰富,养亲、敬亲、谏亲、安亲与丧祭等内容自成系统。这一思想系统在传统社会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必须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当代价值作出科学分析。  相似文献   

7.
义重利轻,义主导利,重义而兼顾利是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基本内涵与价值追求.我们对先秦儒家义利观的正确解读,不能停留在重义轻利的传统判断和简单理解上,而应把它放在先秦儒家的伦理思想体系中去看待,特别是要放到他们所主张的人生目的和政治理想中去考察.这是我们能否批判吸取先秦儒家义利观的合理养分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先秦儒家伦理将认识论与道德修养论结合起来,强调道德认知与道德践行统一,以及道德情感、意志在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践行转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形成了内涵丰富、富有特色的知行统一思想,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其合理的、有价值的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道德文明服务。  相似文献   

9.
马涛 《管子学刊》2000,(3):36-41
本文认为先秦儒家并不像有些论者所认为的那样,对商业和商人采取一种鄙视的态度,相反,他们对商业和商人表示出相当的尊重。先秦儒家对商人的这种态度对唐宋以后儒家内部重商意识的兴起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也受到冲击和挑战,并直接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存在着种种误区,学校要积极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与社会、家长的联系,多方共同努力,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孝道的原本含义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孝"在传统社会中是人们安身立命的根本、治国安邦的大道,在现代的中国社会是建设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极其重要的理念."孝"的原本含义是养、敬、立嗣、谏诤等,其现代意义则为赡养、尊敬、感恩、追思、亲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儒家修身理论及其现代价值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儒家修身理论是建立在对人性的善恶问题予以追问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只有回答了这一问题,道德修养的可能性和必须性才是题中应有之义.由此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修身原则和方法,即:立志乐道、涵养省察、内省自讼、知行相资.而这些修养原则和方法指向的价值目标则是圣人之境,即"内圣";其外在趋向则是"修己安人",即"外王".二者缺一不可.儒家的这一修身理路以及具体原则方向和趋向目标,具有较强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3.
儒家"中和"理念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和"为表征的和谐思想是儒家的一个核心理念。它所蕴含的天与地、天与人、人与人、人与己之间的普遍和谐理念以及实现这一至高境界的方法原则,对于当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乃至和谐世界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儒家传承核心价值观之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儒家道德文化有着丰富而厚重的传承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和教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必然要从儒家传承核心价值观的经验与教训中汲取营养.儒家传承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经验在于形上立道、形下行道;明确主流、多元一核;政府立道、志士弘道;先尊德性、后道问学;基本教训在于徒法不利于推行核心价值观,不"依人建极"亦不利于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儒家传承核心价值观的经验与教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5.
孔孟思想是典型的德性伦理思想,孔孟德性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主要包括恭、宽、信、敏、惠和仁、义、礼、智、信等德目的思想体系,其内容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今社会,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孔孟德性思想是现代社会融洽人际关系、建立良好社会秩序的思想基础,是提升个体生命质量、应对现代社会挑战的自律武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博大民族情怀的心理根基。  相似文献   

16.
骆玉平 《道德与文明》2011,(2):89-91,95
国以民为本,家以孝为先,做人以德为重,修身以学为主。学为立世之本,学可以明智、学可以致用、学可以立德。孔子为学思想博大精深,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知荣明耻、团结和谐、为国奉献及忠诚、勇敢、纪律、荣誉、和谐、奉献,构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军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我们应通过扎实有效的教育,使之渗入官兵的内心世界,成为我军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8.
人们普遍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比较全面地提出了素质教育思想。《论语》正是孔子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本文从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方法诸方面总结孔子的素质教育思想,以利于深刻地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孔子生活哲学四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一个伟大的智者,孔子既仰望"天文",又俯察"人文".他关注现实人生,着意思考生活的真谛.孔子着力为生活辩护,主张人有追求物质满足的权利;他认为这种权利就是人人共享的,理想的社会是人人各得其所的公平的社会.孔子还倡导人应过一种理性的生活,应注重对生活精神意义的品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