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两种咨询模式看我国心理咨询师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宝勇 《心理科学》2004,27(6):1494-1496
本文分析厂我国大陆目前开展的两种类型的心理咨询,即心理健康咨询和医学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咨询遵循发展和教育模式。主要服务对象是有生活适应问题的来访者,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增强适应应对能力。医学心理咨询遵循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主要服务对象是患有各种非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病人,其主要目的是将病人治愈。作者从两种咨询模式出发,就目前我国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的培养和资格认证提出了一些问题和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5,(6):175-178
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在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存在来访率低和咨询效果差两个突出的问题。这与整个社会对心理问题和心理咨询存在认识偏见有关,与咨询师咨询观念陈旧、专业伦理欠缺和混乱有关。后现代叙事心理疗法在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与人的关系、心理咨询任务、心理咨询效果的巩固、咨访伦理关系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理念。叙事心理疗法对当前高校心理咨询的专业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上海公众心理健康观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桑标  宋志虹 《心理科学》1998,21(5):407-411
本研究初步调查了上海公众的心理健康观,发现①上海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总体上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多数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②公众对心理健康内容及心理异常表现的认识与心理学家的标准近似;③“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及“心理冲突”等三项是影响上海公众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④公众对目前心理医生的认可率不高;⑤约三分之二的公众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⑥提出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国化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郑莉君 《心理科学》2003,26(1):167-168
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地发展了起来。我们看到,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从对个别心理障碍问题咨询发展到对广大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少数学者的宣传、实践发展到成为现代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从自发的学术活动发展到政府教育部门的一项工作.发展迅速。我们作为这项事业较早的参与者,深感欣慰。同时,我们也感到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国化对发展中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此,我们谈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5.
心理咨询热线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3年SARS在中国一些地区的流行给社会公众在心理上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SARS流行期间期间及时开通了面向公众的心理咨询热线,成为了广大公众寻求心理支持的有效途径,为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会正常秩序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该文结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非典心理咨询热线”的统计数据,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咨询热线在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和工作特点。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咨询若干倾向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傅安球 《心理科学》2000,23(3):275-278
本文针对当前学校心理咨询中普遍存在的重视"调适性心理咨询",忽视"发展性心理咨询";重视心理异常中"心理障碍"的矫治,忽视"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和重视成人心理异常表现模式的套用,忽视学生心理异常表现的年龄特征等倾向,提出并论述了学校心理咨询"咨询类型"的侧重点在于发展性心理咨询,"调适矫正"的着眼点在于心理异常中"一般心理问题"的调控,"分析判别"的出发点在于以学生各年龄阶段心理异常特有表现为依据的观点,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心理咨询的科学性,顺利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有关心理咨询工作者培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对心理健康的日益重视,心理咨询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感正在逐步消失。近两年来,心理咨询的需求量与日俱增,给现有的心理咨询机构造成很大压力。能否尽快地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心理咨询工作者,已成了我国心理咨询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将探讨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培训有关的几个问题。首先是培训内容问题,即学些什么。笔者发现近年来各地办的有些“心理咨询培训班”、“心理治疗讲习班”,其教学内容涉及到了与咨询心理学相关的几乎所有邻近学科,如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精神病学、人际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情绪心理学等等,唯独忽略了咨询心理学本身。我不想在此对这一较为普遍的现象妄加评论,而只想向大家介绍我就读过的一个美国大学的咨询心理学硕士课程安排。尽管美国的大学各具特点,个性鲜明,但据我考察,在心理咨询专业的课程安排上,一般没有很大  相似文献   

8.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几个误区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在心理健康水平的评估、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心理咨询和心理档案的建立等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误区,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认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总体是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内容活泼、形式生动、具有针对性;心理咨询应有利于学生隐私的保护;心理健康档案不宜机械使用,应动态追踪.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心理咨询”一词已逐渐为公众所熟悉,但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影响咨询的效果。误区一:立竿见影许多人认为心理咨询可以“短、平、快”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对咨询过程和效果缺乏耐心,经常中途退出咨询。某高校一位女大学生来咨询时就有这种心态。她的苦恼是不适应大学生活。一方面是生活上不能和同寝室的同学融洽相处,另一方面是学习上压力大,不再像以前那样遥遥领先。最后她说:“我来咨询就是希望你尽快解决我的问题,否则我这几年怎么过呀!”我向她指出,她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2020年2月4日到2月24日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心语”心理热线来电咨询的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群众的心理变化特点。方法:通过咨询信息登记表收集数据,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53份资料进行分析。来电者中焦虑症状占33.5%,抑郁症状占10.9%;担心被感染的54.3...  相似文献   

11.
本文根据相关的心理咨询研究,结合作者的受训经历和从业经验,介绍了合格心理咨询师的基本要求,以及来访者如何挑选可靠的心理咨询师的过程。此外,通过介绍国内心理咨询师的从业现状、特点,以及心理咨询相关基础知识,从咨询前、咨询中、咨询后三个部分进行探讨,为来访者寻求可靠心理咨询师提供建议,为合格心理咨询师的养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心理咨询与治疗是维护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因我国关于心理健康、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疾病的宣传长期缺失以及社会对精神疾病存在歧视与偏见,部分心理工作者及心理障碍患者对心理咨询与治疗存在过分夸大或贬低的倾向,而群众因担心他人误认自己患有精神疾病等多方面原因往往不愿求助于专业性心理服务。从心理咨询与治疗实践出发,深入分析我国心理咨询与治疗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期为相应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精神卫生知识宣传等工作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理投射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采取文献法梳理资料,案例分析法阐明实践操作。结果:心理投射技术能够降低学生的自我心理防御,减少他们的社交恐怖情绪,缓解他们的厌学心理,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结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将诸如罗夏墨迹测验、绘画投射测验、沙盘游戏疗法、意象对话等多种心理投射技术相结合,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4.
依据文献计量学原理,对新冠肺炎期间我国心理研究者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疫情期间心理研究的基本概况,揭示现有研究的内容和结构特点,并为未来研究指明方向。结果显示,疫情期间中国心理研究者共发表438篇疫情相关论文,产生34个高频关键词;研究可分为四个领域,其中"疫情一线"的心理研究是热点。未来应做好疫情的心理跟踪研究,并着眼全球范围,努力构建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研究体系和心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5.
网络心理咨询是一种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形式。在网络心理咨询中,人的心理既呈现紧张性、也呈现松驰性;本言语既具有定势,也具有特异性;而心理调节则具有互动性和自适应性等特点。本基于网络心理咨询特点及大学生特点,讨论了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从来访者的视角探索心理咨询中单次会谈对来访者所造成的影响。采取方便抽样,在某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招募22名大学生来访者,通过质性研究的文本内容分析方法,对22名来访者的访谈文本材料进行类属分析,总结出来访者在心理咨询会谈中可能受到的影响。结果显示:心理咨询会谈影响的内容丰富,主要分为两大类: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其中,积极影响包括:情绪获益、认知获益和行为获益;消极影响包括:咨询任务进展不顺和咨询关系建立不良。  相似文献   

17.
心理咨询态度类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祖伟 《社会心理科学》2002,17(2):74-76,73
心理咨询是在创设一定心理气氛的条件下,应用心理学的专门知识技术,对咨询对象施加影响的过程。心理咨询有其自身的特点。人们在应用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中,形成不同类型的咨询态度。心理咨询态度是指咨询员基于对心理咨询本质的认识,在咨询中对来访者的态度,所采取的咨询方式和工作风格。心理咨询态度类型有其各自的特征又各有优缺、长短。在咨询中必须以一种类型为主兼顾其它,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8.
朋辈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在校大学生由于心理健康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越来越突出,学校专业心理咨询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因而朋辈心理辅导应运而生,它改变了以往学生只是心理咨询的对象,只有少数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才能开展助人活动的状况,让更多的学生成为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主体与原动力。朋辈辅导不仅是对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数量的必要补充,而且也是对专业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补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这是心理咨询师对一名高三毕业生进行心理咨询的完整过程。以解决因考试引发焦虑情绪为主要内容,深入探讨来访者焦虑情绪背后的原因。采用认知疗法,帮助来访者学习自我调节的方式,改善其情绪状况。报告共分为八大部分:一、一般资料;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三、观察和他人反映;四、评估与诊断;五、咨询目标的确立;六、咨询方案的制定;七、咨询过程;八、咨询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20.
试论心理咨询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咨询界目前存在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对心理咨询的性质认识模糊。本文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测验、与医务咨询及心理学知识传授之间的区别及其联系,通过多侧面、多层次的比较、分析,心理咨询的性质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说明与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