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无神论》2021,(2):37-41
在对信仰差异所致健康权侵权纠纷的裁判中,法院注重从当事人的行为后果出发,将信仰问题视为公民自由选择的领域;并不以当事人"是否信仰宗教"作为过错认定的依据,而是通过较灵活的方式在当事人之间进行利益平衡。法院的裁决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大原则,同时也在防范因信仰差异所致纠纷而产生的社会风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恶性肿瘤的分子靶向治疗在很多方面都贯彻了"辩证论治"观念,将所辨的证候落实到受体、基因和各种调控系统上.尽管两者理论基础完全不同,但都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对建立正确的临床思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3.
卢毅 《哲学动态》2015,(2):62-69
在拉康构建其"精神分析伦理学"的过程中,弗洛伊德与亚里士多德伦理学思想之间的微妙关系成了一个重要的突破口,而拉康在很大程度上又是通过深刻指出两者各自实践模式的异同来实现这种突破的。从拉康的视角出发,本文首先概述了弗洛伊德与亚里士多德关于欲望、思维和行动三者间关系的主要观点,由此凸显出这两种实践模式在形式结构上的相似性;其次通过对《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不能自制"问题的分析,揭示两者在根本立场上的重大差异;最后通过对相关问题作进一步的深化和展开,彰显出以欲望为核心的精神分析伦理学对以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为基石和代表的整个西方理性主义伦理学传统的突破及其深远意义和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周制     
孔子推崇周制,周制的两大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而亲亲无疑居于基础地位,故《礼记·大传》说"是故,人道亲亲也".《礼记·大传》和《礼记·丧服小记》也将"亲亲、尊尊、长长、男女之有别"四者称为"人道",而人道乃是孔子所看重的周制的基本精神.作为周代文明灵魂的"德",虽然以天命的形式出现,其内涵其实是人道精神;周礼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老子与柏拉图分别是中国古典美学史和西方美学史上重要的代表人物.老子约生于公元前580年,其美学思想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柏拉图生于公元前427年,他是古希腊成就最大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对后来西方美学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老子的哲学体系以"道"为主,柏拉图的思想体系是"理念"为基础.本文将对两者的同异作一些简要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6.
18世纪初,英格兰、苏格兰的政治家都将合并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最佳选择。虽然安立甘宗与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同为新教,但两者在教会组织制度、宗教礼仪、教义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因担忧在联合王国中有被安立甘宗同化的危险而强烈反对合并。为顺利实现两国合并,英格兰、苏格兰最后达成默契:以法案的形式确保安立甘宗与苏格兰长老制教会在联合王国内共存并相互独立,两者均为联合王国的国家教会。两国政治家对宗教问题的明智安排是英格兰、苏格兰顺利实现合并,以及两民族能在联合王国内长期平稳共存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圣徒”与“圣贤”分别是基督教与儒教传统中的重要概念,尽管两者隶属于不同的宗教文化系统,但两者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有着颇多的契合之处.本文拟从成圣的准则、受封的对象及类型、祭拜的形态、与统治者之关系、20世纪“同”亦“不同”的历史命运等几个方面考察俄罗斯的东正教封圣制与我国的孔庙从祀制之异同,在二者显明的迥异之处,挖掘其相通之点,在二者相似的表象之下,探求其本质性的差异,以期凸显俄罗斯的东正教封圣制的变通性、生命力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荷兰神学家亚伯拉罕·凯伯和美国神学家马克斯?斯塔克豪思在理解和促进神学与社会生活关联上各自的贡献:前者以"普遍恩典"和"领域主权"的观念为中心,后者则以"全球化与恩典"为考察重点。两者的公共神学存在着一定的思想联系,本文将进一步探析凯伯对斯塔克豪思的影响。这一研究意在表明公共生活领域对于神学思考的重要性,而时代的处境会提出神学必须面对的不同公共议题及其指向的特定神学信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易传》对《周易·解卦》的解读来看,春秋时期及之前,人们对于"君子"与"小人",基本上都是着眼于"位"的区别——把握这一点,对于我们准确理解《论语》中孔子的君子小人说,具有重要启示。《论语》中以"君子"小人"同时对举者,除明确指向地位差异和道德差异的之外,其他纠缠不清者,可以划分为地位所带来的眼界差异、能力差异、修养差异等三种情形。在当今把"君子小人"固定为"德"的区别的话语背景下,笔者重新提出《论语》"君子小人"说的纠结问题,目的在于恢复历史原貌,使今人更准确地把握孔子学说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在思想对客观性的态度问题上,最为实质性地显示出了康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哲学的根本性差异,从而亦由之显示出了三种哲学在如何切中现实或切中何种现实问题上的根本性差异。就对于现代世界之科学、自律性道德生活与民族历史传统三项基本现实来说,康德哲学较好地说明了近代科学与自律性道德生活之现实,但非历史地将这种存在着严重内在冲突的社会视作"自然"性的存在,而看不到超越这一社会的可能性;黑格尔哲学虽然较好地切中了民族历史传统之现实,但也将以普鲁士主导的"日耳曼世界"当作其"绝对精神"发展终极目标;而马克思哲学则综合了两者,全面地切中了这三项基本现实。正是由于这一全面切中,马克思哲学才能够不仅合理地说明了现代社会的发生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针对其根本问题而提出了超越这一社会生活方式的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对现代世界历史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古琴与古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琴与古筝,两者均前缀以"古",同为中国传统乐器中两件历史悠久的重要民族乐器.它们在外形上颇为类似,都是平置弹奏的弹拨乐器,两手的演奏技法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2.
采用R/K判断任务,探讨来自母亲、好朋友、不熟悉同学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效应.结果发现:33名12~14岁青少年在总再认率和"记得"指标上,母亲加工条件和好朋友加工条件差异不显著,两者显著高于不熟悉同学加工条件(实验一);32名15~17岁青少年,在总再认率上,母亲加工条件和好朋友加工条件差异不显著,两者显著高于不熟悉同学加工条件,但在"记得"指标上,好朋友、母亲、不熟悉同学加工条件呈显著递减趋势(实验二).两项实验表明来自亲疏关系不同他人反思自我评价存在记忆优势效应;青少年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他人反思自我评价的记忆优势效应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基于2012—2013年、2017年耶路撒冷基督教社群的田野材料探讨圣地与民族国家之间的复杂联系。建基于"圣地"与"领土"的二元理解,围绕耶路撒冷本地社会中个体朝圣者、国际教会组织以及"z4/7"祷告院的宗教日常实践,当代世界图景经由不同的主体对于圣地的理解与想象而被呈现,进而指向现代民族国家发展的未来可能;宗教作为认识世界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方式也将为研究者重新整理巴以关系的叙事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心"是理解儒家成德成人思想的关键概念.承接商周以来对人的身体和礼仪(社会性)的基本认识,早期儒者在认识"性"进而论辩"心"的思想进程中不断探求人的道德本质,逐渐形成了孟子以"心"论"性"以及荀子"心"以知"道"的成德进路.传统关于孟荀性善—恶之论与他们各自论"心"的立场关系密切,并且由于对心的功能的定位不同,带来二人理论主体中成德路径的不同.从"心"及其与"性""德"三者交互的视角观看早期儒家在人性理论及成德路径上的差异,对于更加系统地把握儒家早期伦理思想及其对于儒家后学发展路向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周易》有"大道之原"的美称,虽非诠释造物之道,却包含"造物之道"。楚国制器工艺是对《周易》哲学思想的具体阐释和应用,是《周易》"道器说"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衍生、规范了传统制器工艺文化的基本范畴和美学思想。发掘《周易》与楚国制器工艺的内在联系,对于继承和发展中华独具特色的"道器"文脉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余纪元教授的比较哲学谈起,认为他的比较哲学方法可以概括为:"以友为镜"和"保留现象",即让被比较的双方互为镜鉴,通过平等的比较而知己知彼。具体做法是,首先围绕选定的问题广泛列举被比较双方的思想,然后去伪存真,做出合乎实际的判断。由此,也涉及其他几位学者,如李晨阳、黄勇、牟博、张志伟、韦宁、张祥龙等,分别在比较哲学的目的和任务、如何看待异同等问题上,各有独到见解。笔者由此总结出比较哲学的四个步骤:第一步,根据较高的普遍性原则确定比较对象;第二步,考察异同,厘清特点;第三步,做出裁决或判断;第四步,综合创新而形成新思想或理论。本文还特别讨论了比较研究是否应该做出裁决和裁决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17.
董波 《世界哲学》2017,(4):102-108
最佳政体概念对于理解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哲学具有重要意义。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划分为六种:王制、贵族制和公民制为正当政体,僭主制、寡头制和民主制为变态政体。对此有不同的观点,也有人把最佳政体分别解释为这六种政体中的某一种。然而,只有在最佳政体中公民们才有可能实现德性基础上的平等,共同追求有德性的生活。最佳政体与六种政体的差异正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独特品质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为检验西方进化心理学家Koziel和Pawlowski的"初/再婚择偶市场"假说,依同样方法对天津的653份征婚启事样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发现(1)Koziel和Pawlowski的"初/再婚择偶市场"假说的五个操作性假设基本未获得验证;(2)年龄变量较婚姻状态变量对择偶策略的选择具有更强预测力;(3)进化心理学的某些重要假设,如男性身高优势假设获得了验证.结论进化心理学意义上的择偶心理机制存在显著差异的"初/再婚择偶市场"在中国还并不存在.  相似文献   

19.
<易传>提出"保合太和,乃利贞"的光辉哲学命题,揭示了社会和平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要求创造和平的社会环境促进并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易传>哲学还包涵着"以财聚人"的人本主义经济思想,与以追求利润为旨归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20.
亚里士多德的德福一致,表现为德性论从属于幸福论。他首先以"自然目的论"的方式,确立了幸福之为人生的终极目的,进而以"功能论证"将幸福具体表达为灵魂合德性的活动。孔子的德福一致,落在道德与孔颜之乐的关系上。道德与孔颜之乐的基本关系,就反映在"德"-"得"二者的本质关联之中。亚里士多德在"幸福论"的框架下安顿道德,而孔子则在道德的前提下安顿幸福,两者的差别直接开启了其后两千多年德福问题的两种致思进路。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进路,是当代人思考和追求全面的幸福生活的基本框架;而孔子对道德价值本身的挺立及其对由此而来的自得和受用的阐明,则将为当代幸福理论之下的道德实践提供重要的动力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