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中晚期的荀子盱衡当时之政局,企图规划更完善的治国之道,乃以《王制》为总纲,以下再搭配《富国》《王霸》《君道》《臣道》《致仕》《议兵》《强国》等篇,共同组成较完整之治国施政系统。由于《君道》《臣道》《致仕》攸关其以礼义治国,以达到王者之国的一贯常道,将另辟专题进行讨论。本文之重点,则放在其余与其王霸问题高度相关之各篇,且以成就霸道为主轴,与稷下学之创建宗旨最为相近。全文在前言之后,其次论述稷下学宫成立之背景与目的,然后三论荀子与稷下学宫之因缘,接着,则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分析荀子王霸理论之内涵,并随文述说该理论与稷下学之关系,最后则稍作简单结论。  相似文献   

2.
正"天地-道-修身-治国"这样一种自成体系的治国理念就在老子那里形成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道德经》讲述"道"、讲述自身修养的部分其实都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故而说《道德经》乃治国之书似乎亦不为过。《道德经》一书充分体现了老子在"道"的基础上构建的自成体系的治国思想。综观《道德经》,"圣人"一词在其中出现了30余次,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道德经》第五章)等。过常宝认为"道家的理想是成就自己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自我  相似文献   

3.
葛洪《抱扑子外篇》卷五之《君道》,以儒家思想为主线,论述了"君臣"治国执政之道。葛洪的"君道"治政思想具有独特见解和系统观点,其基本思想和观点是儒道治政思想和理念的概括和总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文 《中国道教》2003,(5):52-54
闵智亭道长在《道教的根本教理及其核心信仰》(《中国宗教》2003年4月号)一文中,指出:“道教的根本教理和核心信仰就是老子之道。道教把《老子》哲学理论从整体宇宙观出发,然后将自然之道、治国之道、修身之道,三者归纳于一个共同的自然规律中。”今天,深刻认识道教的核心信仰,是社会对道教发展的要求,也是道教适应社会发展的自身要求。有感于斯,笔者不揣简陋,愿取“以经解经”的方法,对《老子》的自然之道、治国之道和修身之道作如下述说:一、自然之道(一)道的本体1.道体不可以感官和理智测度首先,理智、语言都无法理解和说明道的本体。道…  相似文献   

5.
《管子》一书是先秦时期管仲学派的言论汇编。我们尝试着从《管子》治国策略思想本源出发,从"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兼而一之,人君之道也;分而职之,人臣之事也。君失其道,无以有其国;臣失其事,无以有其位"、"霸王之所治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等治国策略出发,从中看出管子对国家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从其对国家管理者素质要求推出今天企业管理者素质要求,从而使现代的企业管理者能够反思,并更好地为企业管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正《道德经》是我国第一部私家著述,系道家哲学的重要来源、诸子学的开山之作,也是重要的文化经典之一。《道德经》内容包罗万象、文意深奥,以"尊道"而"贵德"为宗旨,既论述宇宙本源、万物化生等形而上问题,也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内圣外王"之学。如果要择选一二言作为入道的法门,则"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真言之一。它的意思是指道生万物,故道是万物的本源,  相似文献   

7.
陈岳 《管子学刊》2016,(3):54-58
"以正治国"见于今本《老子》第五十二章,它既是老子总结三代政治、结合所处之世提出的治国纲领,同时也是老子进行形上思考后的产物。老子强调"正"的概念,论述"正"便是"合乎道",主张"身正"方能"国正";在具体行为上,他要求"为正"就是要"知止"。在这一方面,老子与孔子的认识并无冲突,相反通过把握两者的论述,便能更好的把握"以正治国"的真义。  相似文献   

8.
正明太祖朱元璋有"对联天子"之称。他对楹联情有独钟,在许多场合喜欢出对子考对方才学。考儿孙据清褚人穫《坚瓠集》记载:朱元璋一次驾幸马苑,让皇太孙朱允炆和第四子朱棣陪同。这时候有风吹来,马群扬尾嘶鸣,朱元璋出句道:"风吹马尾千条线。"皇孙朱允炆是朱元璋既定的大明王朝接班人,自然由他先对。朱允炆搔搔头,对曰:"雨打羊毛一片毡。"朱元璋沉吟不语。因为他觉得皇孙的对句看不出什么远大抱负和昂扬的气势,品位  相似文献   

9.
《庄子》与《管子》之间有着较复杂的关系,它们都以“道”、“气”解释世界和人的存在,把“道”作为价值和意义的根据,但《庄子》更多关注的是个体性的存在,即治身问题,而《管子》则服务于治国之道,把治国与治身相结合。《庄子》对“名”持一种否定的态度,拒斥功名,《管子》不同之处在于把“名”与法术相结合,运用于政治。  相似文献   

10.
《老子》第一章的重心是"常道",疑难问题是"常道"为何不可说。本文在回应郭永秉与曹峰二位先生的基础上,对第一章进行全面解读,指出"常道"有四个特点:动而无死、生而无名、妙而可观、虚而可法。这四个特点可用现代哲学词汇表述为"非对象化"(non-objectification)。"常道"是主客二分之前的非对象化存在,而言说是建立在主客二分基础上的对象化行为,所以"常道"不可说。"不可说"指无法用一般性的名言概念去说。《老子》中的对象化的道是由非对象化的"常道"派生而来,即正反相成的"规律之道"、以柔克刚的"处事之道"与无为而无不为的"治国之道",分别代表老子在认识论、人生论与政治论上的主要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