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赖永海写过一本《中国佛性论》,有人嫌其题目太大,是企图一笔画出中国佛教来。然而有识者却效此方法作博士论文,并获得成功。如今赖永海又写了一本《佛学与儒学》,企图一笔画出佛儒两家,题目更大了。下一步他还要作什么题目?我们将拭目以待。大之弊在疏,然小之弊在琐。要使人在短时间内了解某个对象之概貌,不大是不行  相似文献   

2.
1997年中秋节期间,我在浙江天台山参加一个佛教学术会议。会上有人告诉我,台湾的高仰崇先生也要来参会。我对高先生过去只是闻听其名,不见其人,但对他所作的一些与佛教文化的事情听说过不少,知道他在台湾创办了一个南海杂志社,主编发行《南海》杂志。我尤其惊奇的是大陆的许多学者与他相熟,很多人在我面前提到过他,所以我也想见见这位大名鼎鼎的高先生,但是并不是想攀高枝,只是觉得既然很多人都认识,看来高先生必有很好的人缘,于是更增添了我对他的好奇感,想看看他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明月高悬的中秋之夜,高先生如约而来。在天台宾馆我与…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在社会改革思潮的冲击下,积弱已久的中国佛教出现了全面复兴的景象。杨文会作为中国近代佛教复兴运动的始创者,先后创办了金陵刻经处和祗洹精舍,前者广搜佛经,刻印流通,后者办学授课,培育佛教人才,一代佛教义学之风由此而得以开启。  自此以后,佛教团体和组织相继诞生,佛教出版机构遍于各地,佛教刊物不断问世,各种佛教图书源源刊行,佛教各宗均受到传扬,中外佛教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语种的佛典翻译积极开展,作为佛教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广泛进行。凡此种种,给古老的中国佛教带来了新的生…  相似文献   

4.
5.
6.
亲爱的朋友: 你好! 回信已拜读。“象上帝爱人一样地去‘爱邻人’,虽然在‘实践理性’上很难做到,但在‘纯粹理性’上却很难说有什么错。但愿你我能由知之‘易’而易行之‘难’吧!”谢谢你对我的鼓励,此话当为你我共勉! 你信上说,基督教之“原罪”说让你无法接受。你说,且不说我们这类“十等公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方立天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佛学研究专家,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佛教与传统文化关系诸方面有独到的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在纪念中国佛教二千年之际,我们走访了方立天先生。他就自己与中国佛学研究的不解之缘及其经验体会娓...  相似文献   

8.
9.
佛教在中国流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佛教中国化的过程。所谓佛教的中国化是指,一方面佛教学者从大量经典中提炼、筛选出佛教思想的精神、内核,确定出适应中国国情的教义理论、礼仪制度和修持方式;一方面使之与中国固有文化相融合,并深入到中国人民的生活之中,换言之,佛教的中国化,也就是佛教日益与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融合,进而形成独具本地区特色的佛教的过程,表现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特殊精神面貌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1956年 ,我幸运地考取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在学期间 ,我对中外哲学史发生了强烈的兴趣 ,根据我自身的条件 ,确定以中国哲学史为专攻重点。这时 ,我也到历史系选修课程 ,还自学了中国文学史等课程。从北大毕业 ,来到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这是我人生旅途上的又一个转折点。我选择了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的哲学作为重点研究的对象 ,把中国哲学和中国佛教作为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 ,成为我学术活动的基本内容。我之所以选择佛教而又矢志不移 ,主要考虑了以下几点 :一、从佛教的内容来看 ,佛教是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唯心主义思…  相似文献   

11.
张和增 《法音》2002,(8):28-29
近现代中国佛教史上出了一位佛学奇才,他就是《佛学大辞典》的编纂者、无锡人丁福保先生。今年是丁福保先生逝世40周年、《佛学大辞典》正式出版80周年。特此为文,聊申纪念。丁福保,字仲祜,号梅轩,别号畸隐居士。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6月22日出生于江苏无锡城内的书院弄摇车湾旧宅。他幼年入私塾就读,13岁开始听他的长兄讲解经史诗赋,得益非浅。1895年,丁福保在江阴南菁书院肄业,次年考取秀才。1898年,他再入南菁书院随著名数学家华蘅芳、华世芳学习数学。1901年,因久病不愈,去上海学医。1902年…  相似文献   

12.
林崇德教授用两三年的工作时间之余陆陆续续地完成这一本口述历史,体现了他对自己生活、生命、学术生涯的一种严肃的、负责任的态度;这本书的内容特点是"情"多于"理"。作者谈亲情、友情,谈手足情、师生情,不惜笔墨,真挚感人。其中一个细节是,念小学时因家里经济困难,幼年的崇德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看米缸里有没有米,如果有米,就安心吃饭;如果无米,就对母亲说自己肚子疼,吃不下饭。看到这些平实不过的文字,我们不能不受到感动。  相似文献   

13.
佛学与易学,这是两个学科概念,但是此二者却在历史上有着很深的关系。阅读夏金华先生著的《佛学与易学》(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7年4月版。以下简称《佛易》),使我更深深地感受到这一点。毋庸讳言,来自于“西天佛国”印度的佛教,一矣传入中国必将与中国传统...  相似文献   

14.
15.
一只蝴蝶从窗口飞进了屋内,落在了一盆花上,主人要挽留住可爱的来访者,于是关闭了窗户。主人想,盆花正在开放,有花粉可食,蝴蝶可以生存。然而三天后主人出差归来,发现蝴蝶死了。这就是《囚蝶记》(贵刊2005年第8期)所写的内容。读了它,脑海中突然闪现出乔羽的名句:“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你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朋友像飞来的蝴蝶,这是诗人的比喻,《囚蝶记》的作者则视蝴蝶为朋友,朋友——蝴蝶,二者无论如何换位,感情都是真挚的。不同的是,《囚蝶记》更多了些伤感。因为蝴蝶毕竟死了,死在了爱它的人的手中。作者顺理成章地展开了反思,于…  相似文献   

16.
张笑非 《美与时代》2003,(10):49-51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被誉为“神品”,不仅由于画家宏大深邃的构思和高雅的格调,同时也源于其娴熟的绘画技能、缜密的构图和匠必独具的布局等。画家通过对远郊农村生活风貌、以虹桥为中心的汴河上下游及城楼内外市井风情的描绘,为风雨飘摇的北宋王朝唱了一支挽歌。  相似文献   

17.
读几幅“深山藏古寺”的国画,令人怦然心动!动的不仅是“心学”所说的心,更是禅宗所旨的“本心”,呼唤着自然和人性的复归。禅宗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不外乎禅悟、禅境、禅悦三个方面。“深山藏古寺”突出的就是一个“悟”字。“悟”是指领悟、感悟、觉悟,如佛祖拈花一样,通过心灵感受来领悟佛教真谛。比如“深山藏古寺”这一命题,看似简单,实际却难。如不打断正常头脑中的思维逻辑,使之进入一个非理性非逻辑直觉状态,就难以悟道。只有饱受佛法的重陶,把禅悟这一非理智思辨的直觉体验引入画中,才能绘出只有增人汲水而不显露古寺的…  相似文献   

18.
一90年代以来,关注中国近代佛教的学者渐渐多起来了,由于他们的努力,以杨文会、欧阳竟无和太虚、虚云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近代佛教史上的风云人物又出现在学术著作和刊物里,他们的传奇身世、甚深智慧和渊博学识激动了人们的心灵。这些曾经煊赫一时,后来又几乎全被遗忘的居士和高僧们的重新复活,对中国文化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这不仅体现在他们所提供的丰富思想文化资源对未来思想和学术建设的价值,而且体现在他们为法忘身的殉道者精神对于纠正今日中国文化学术界之浮躁学风上。所以我认为应高度重视关于中国近代佛教的研究工…  相似文献   

19.
20.
《龙门心法》秉承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理路。本文首先梳理和提炼《龙门心法》全篇重要的佛学思想,再通过引用佛教经典或者通过佛学义理的阐释,对之进行溯源性探微和比较性论证;对与佛学思想相关,而又晦涩难解或易至歧义之处,给出佛学意义上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