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从弗雷格之谜及信念之谜看心灵内容与语义内容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讨论了直接指称理论家们对弗雷格之谜及信念之谜的解答,他们解答的主要策略是坚持一个专名的描述型的心灵内容与这个专名的语义内容无关。我用具体的例子以及相关的几个论证争辩说他们的这种策略是有缺陷的,心灵内容与语义内容之间复杂的关系不应被过分简单化。  相似文献   

2.
存在预设在经典逻辑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存在预设失效了的逻辑系统就会成为一种自由逻辑系统,不得不面对空名与真值间隙问题。本文基于这些自由逻辑系统讨论了如何为存在预设失效提供一个合适的语义解释:首先通过语义预设的概念来定义存在预设、将真值间隙定义为二值原则失效,而后比较了为真值间隙赋值的不同方案,最终在虚构主义的立场上指出,超赋值语义学在把空名看作虚构对象名称的同时保留了逻辑真,是较为理想的语义解释。  相似文献   

3.
問題 学生正确地解答一道复合应用題需完成一系列的思維活动。查明这些活动是什么,它們是怎样連續进行的,对于算术教学实践无疑很有意义。这个問題的解决会給应用題教学方法的制訂提供一个重要依据。 有人曾用实驗証明,解答应用題的过程象解答其他思維課題的过程一样,也是分析和綜合的过程。但是,她們并沒有完全解决这个問題,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李莉 《哲学动态》2012,(7):105-109
合理行动悖论来自决策论和博弈论中关于行动的矛盾推理,诸如纽科姆难题、囚徒困境等,它们分别散落在博弈论及相关社会科学中。这些难题似乎属于独立领域,互不相关,并且各自都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它们实际上是一个庞大的语用悖论群落,具有共同结构和统一机理。  相似文献   

5.
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民族心理,把民族心理看作一个结构——系统,首先应该搞清楚这个结构——系统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这些因素是怎样排列的?它们相互关系的性质如何?实际上,这都是有紧密联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蒉益民 《哲学动态》2007,9(3):52-59
二维语义学(two-dimensional semantics)是在过去二、三十年间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语义学理论。[1]特别是在最近几年,由于大卫·查默斯(David Chalmers)在这方面的出色工作,[2]二维语义学理论及其应用正在引起广泛热烈的兴趣和讨论。[3]二维语义学的兴起主要是由于下列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在语言哲学方面,二维语义学似乎有潜力从一种新的角度对语言哲学中的一些核心难题提出解答,这些难题包括狭义内容(narrowcontent)和广义内容(wide con-tent)之争、命题态度(propositional attitude)问题和空名问题、以及关于自然种类词和专名的意义理论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评价<语言·意义·指称>一书中的哲学观点,作者在该书中提出了一个与传统语义理论完全相反的语义理论,从区别语义学指称和形而上学指称开始,作者定义了语义学标记,对否定存在陈述、空名陈述、分析性等语言哲学的重要难题给予了全新的解释,但这一解释是否完全、一致、系统而且直观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伟庆 《天风》2009,(5):10-11
神造人的时候已经清楚表明人的天命,就是生养,治理与管理全地,每一个生存于世上的人正是神所派立的管家.如何胜任这个职分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透过<创世记>的经文,我们知道耶和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也造了人.耶和华上帝将他所造的空中飞的、地上跑的这一切都带到了所造之人亚当的面前,委托亚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万物起名字,各从其类,按照它们的样式.按照它们的类别,逐一起名.这是人做的第一件事情.上帝将所造一切带到了亚当的面前,不仅是要他给一切所造之物起名字,更是要他来管理这个世界.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这些有生气的、有气息的,各从其类地管理好.这是人类的第一个职业.  相似文献   

9.
在《正义论》(1971)出版20年之后,罗尔斯公开声明,在理论中将正义理论描述为理性选择理论是部分错误的.这里包含两个主要的问题,它们关系到构建原初状态和两个正义原则的最大最小值的推论.由于在霍布斯的模型中,道德与理性是不相关的,所以罗尔斯试图构建一个公平的原初状态.因此罗尔斯的理性契约论证明是理性而公平的模型.但是这个模型犯了道德假设先于理性的循环错误,而这一点或许是理性上任意的.而且,由于它具有非常保守的规避风险的心理态度,罗尔斯就无法表明,在两个正义原则的最大最小值的策略推论中,较高级的理性会凌驾于其他策略中的理性.这些就是罗尔斯不得不承认错误的原因.出于他的正义理论的辩护策略,罗尔斯转向了康德的自由概念和平等的道德人的概念,而围绕康德的概念是存在一些争议的.  相似文献   

10.
单称命题观念的可理解性和合法性是当代弗雷格主义语义学与罗素主义语义学争论的焦点问题。在模态结构下,单称命题观念与一系列强有力的基本假设相冲突。普兰廷加等人发展了一个专门针对单称命题的标准论证,试图通过归谬论证来证明单称命题观念是不融贯的。面对之于单称命题理论的这一挑战,一种颇具潜力的应对策略是区分两种真理观念,即命题在"世界里"为真与命题在"世界上"为真的区分。此策略试图表明,承诺单称命题"在世界上为真"并不导致与基本假设相冲突。本文在此专门考察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基于真理问题与指称问题的内在联系,即语句指称(真值)是语词指称的函项,我们力图证明,两种真理观念的区分实际上可还原为著名的顽固指称固定性和持续指称固定性的区分。而后一区分可以相当严格地在卡普兰的二维语义学框架下得到说明。此框架的实质基础是指称纳入的概念。文章基于对空名语义学的相关分析,通过借鉴埃文斯的描述性名称构造方式,构造了一种独特的绝对空名。最后,以此为基础,我们试图表明卡普兰框架下的指称"纳入"概念难以贯彻到底,继而,以之为基础来为单称命题观念提供辩护的策略也难以维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