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羚牛是生活在高海拔山区的一种动物,历史上曾经因为盗猎等原因数量骤减。为了保护这种美丽的动物,人们建立了保护区,使得羚牛的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然而在人为保护下,羚牛又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种群数量增长过快。种群密度过大,夏天倒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到了冬天,食物便成了问题,尤其是羚牛赖以过冬的箭竹等植物在冬天更是缺乏。显然,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人为投食基本是不可能的,何况羚牛的数量又那么多。所以人们担心,如果某年冬天发生极端气候,羚牛种群会因为食物匮乏而遭受灭顶之灾。  相似文献   

2.
释净因 《法音》2020,(2):21-23
一直以来,都是人类把动物关进笼子,而今年春节,动物却"成功"地把十几亿人关进了"笼子"。危急时刻,中国国家疾控中心对外宣布:此次病毒可能来源于野生动物。事实上,近年来大规模传染病的背后,都有着同样的四个字:"野生动物"。为了一口"野味",直接导致病从口入。一只小小的野生动物,引发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封城",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的风暴和危机。  相似文献   

3.
垃圾、粪土卖大钱有位名人说过:“怎样才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如果连垃圾、粪便都可以卖得出去,而顾客又肯乐意花钱买,那你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这听起来有些可笑,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用奇思妙想寻找方法去解决,很可能会变成现实。在瑞典北部有一个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批麋鹿。为了吸引游客,净化保护区内环境,管理人员需要每天清除大量的麋鹿粪便,耗费了人力财力。专门负责保护区内导游工作的旅行社总经理屈内在接待中发现,有些游客为了留作纪念和表示对野生动物的热爱,愿意掏钱买麋鹿粪。于是,屈内产生了把麋鹿粪制…  相似文献   

4.
富裕之灾     
东非地区从2005年下半年以来一直干旱,无论是家畜还是野生动物都找不到食物。在受灾比较严重的肯尼亚瑞夫特山谷地区,最近下了几场雨,旱情得到缓解。然而死去的动物却更多了。据路透社报道,肯尼亚国家公园管理员反映,饥饿的动物这几天因为暴食而大量撑死。  相似文献   

5.
崔丽娟  张恩迪 《心理科学》2000,23(1):100-101
1调查背景及目的 作为国际野生生物保持学会(WCS)“全球性拯救老虎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WCS的亚洲保护交流项目于1998年农历虎年,在中国大陆发起“拯救老虎”为主题的公众意识宣传活动,目的是为了在传统中医消费人群中倡导保护老虎,爱护野生动物,从而提高公众的野生生物保护意识。为了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特进行“上海地区保护老虎公众意识调查”,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公众对老虎濒危状况、野生动物保护法律以及人们对中医药中使用濒危野生动物的看法等野生生物保护意识状况。2调查方法2.1被试 中学生(在…  相似文献   

6.
《中国宗教》2018,(11):4-5
国务院新闻办11月15日发表《新疆的文化保护与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包括前言、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备民族语言文字广泛使用、宗教文化受到尊重和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成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趋活跃等部分。  相似文献   

7.
道教善书的动物保护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中国道教》2004,(6):40-42
在世界科技快速发展、经济日益发达、人类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时,动物的处境却越来越糟糕,引起了环保人士的忧虑。据统计,在今后二、三十年中,将有1/4的物种灭绝。自然界本身也存在物种的生灭,但人为因素引起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因素的100倍。我国动植物种类中有15~20%受到威胁,高于世界10~15%的平均水平。国际公认的640个濒危野生物种中,中国占156个。①人与动物的关系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体现,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学者们积极地进行着理论探讨,政府立法,环保人士成立各种组织。联合国第371号决议《世界自然宪章》规定:“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  相似文献   

8.
人对动物的态度大致有三 :一、以人为中心、主宰 ,为满足自己的私欲 ,不惜滥杀 ,以至动物大量灭绝 ;二、提倡保护动物 ,因为动物可以为人类服务 ;三、把动物作为朋友 ,承认它们和人一样是地球的主人。大家看了本栏目的几篇文章 ,对动物的态度会是哪一种呢 ?  相似文献   

9.
中西动物保护伦理比较论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与动物的关系 ,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集中表现。人对动物的态度问题是环境伦理的一个试金石。在我国关于环境伦理的讨论中 ,动物保护伦理似乎仍是一个盲点。这既不利于我国的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深化 ,也不利于我国的动物保护事业。本文分析和比较了中西动物保护伦理的异同 ,说明了动物保护伦理给我们提出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虐待动物罪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涛 《伦理学研究》2012,(3):101-108
虐待动物罪以弱人类中心主义、动物福利主义和虚拟动物平等权等为伦理基础,正是在这些基本伦理观的牵引下,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动物保护法律规定了虐待动物罪,违者给以刑罚制裁.而西方国家之所以首先形成以刑法保护动物权利的伦理观,这不仅与18世纪的感性文学、浪漫主义文学的浸润及国家的政治保守性格逐渐受到挑战正相关,而且是新教福音主义提倡的产物.然而,中国当下不具有增设这一罪名的伦理基础,应对虐待动物罪说“不”.  相似文献   

11.
凌海成 《法音》2000,(8):31-40
四 5月28日晨,中国佛教代表团全体成员在告别蓝毗尼、前往奇特湾(Chitwan)皇家野生动物保护区之前,到白尔瓦市南4公里的尼印边界小镇苏纳里作短暂参观。苏纳里是尼泊尔与印度商业和旅游的重要关口,过边界往东南,依次是拘尸那城、毗舍离、那烂陀、王舍城、菩提树耶等佛教圣迹;边界以北就是蓝毗尼、连毗罗卫国及摩耶夫人娘家遗址等圣迹。但苏纳里却是一个混乱、肮脏、车辆人流拥塞严重的地方。尼泊尔和印度的老百姓在边境可以自由来往,无须办理任何手续,所以大篷车、公共汽车、吉普车、拖拉机、牛车、马车、三轮车、自行…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野生动物摄影日益大众化,越来越多的业余摄影爱好者也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参与其中。他们在野生动物摄影上采用鱼眼镜头、"空自"极简模式、对称与均衡模式等全新手段,创新了野生动物摄影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旅游业在西北地区逐步发展,在为当地人带来利益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也构成了一定威胁。文章研究的是新疆喀纳斯建筑的环境艺术保护,从建筑的结构、用材入手,结合当地地理环境、气候及居民居住习惯等方面进行研究,以环境艺术为主线,对基础数据采集、结构分析、艺术化设计及保护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使新疆这个多民族地区的文化更加丰富,也为后人提供更直接且更加快速和高质量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在治理宗教问题时严格执行政教分离(包括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依法依规规范管理宗教事务,有效地打击和遏制住了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传播。同时,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文件,采取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驻村管寺"服务信教群众等措施,保护了合法宗教活动,净化了社会风气,增强了信教群众的法治意识,为反恐、去极端化斗争和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宗观在新疆实践创新与发展的具体体现,是马克主义宗教观与新疆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相似文献   

15.
正东非的大草原是野生动物们的天堂,同时也是许多植物们的地狱,尽管后者已经铆足了劲生长,但由于长期遭受众多动物的践踏与啃噬,它们的存在状态永远都是低矮稀疏或东倒西歪。然而,那些引人注目的金合欢树却是个例外,它们枝繁叶茂,骄傲地伫立在空旷的大草原上。金合欢树树枝上还长有很多银色的空心刺。这些刺儿不仅可以防御一部分动物的侵害,还是一群褐色小蚂蚁遮风挡雨的"家  相似文献   

16.
姜丹 《美与时代》2020,(2):27-28
新疆传统民居是新疆乡土居住型建筑,受"丝绸之路"多元文化影响的印记非常明显,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我国民族社会极为珍贵的人居文化遗产。文章旨在以数字化、信息化保护的研究视角梳理新疆传统民居的建筑形态与文化存续,以生物学"基因"概念为落脚点,开展新建传统民居建筑形态延续性及关联性的研究,并拓展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居遗产空间的保存、保护与传承途径。  相似文献   

17.
历史上的关羽以忠义、勇敢闻名于世,中国有崇拜关羽的民间传统.清朝统一新疆以后,尤其是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之后,为保护边疆安宁,将各族军民大批迁入新疆,在全疆开展屯垦戍边,关羽的崇拜也随移民广泛传入.  相似文献   

18.
医学动物实验对人类的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世界各国动物保护组织的建立,医学动物实验受到动物保护组织所倡导的动物权利论和动物福利法的严重挑战。通过介绍和阐述国外动物保护组织对医学动物实验的伦理观和法律观,进一步对我国由于医学动物实验所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医学动物实验对人类的生命科学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随着世界各国动物保护组织的建立,医学动物实验受到动物保护组织所倡导的动物权利论和动物福利法的严重挑战.通过介绍和阐述国外动物保护组织对医学动物实验的伦理观和法律观.进一步对我国由于医学动物实验所引发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2015年3月至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召开了制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的专家会议,并于2015年11月至12月举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IGC)第十届常会,审议并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伦理原则是国际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最新论述,实质是一种鼓励和倡导。伦理原则是一个总的原则,在具体内涵上涵盖了主体、权利、发展、生态等具体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