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颂赞 《天风》2008,(22):35-35
在著名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有一个情节,落难荒岛的主人公鲁滨逊在面对茫茫大海命运未卜时,做了两张清单,一张列出他所面临的困难,另一张列出他可以感恩的事。结果竟惊讶地发现:拥有并且可以运用的物品,竟是如此的丰富!感恩清单让他充满了生存的勇气。  相似文献   

2.
"荒岛"是英国文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题,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辛格顿船长》等长篇小说具有鲜明的"荒岛"主题特色,其城市题材小说《摩尔·弗兰德斯》也体现了"荒岛"主题。笛福的思想在他作品中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他作品的主要框架即主人公通过个人努力,靠智慧和勇敢战胜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而笛福小说中的"荒岛"主题,成为笛福表达情感和揭示主题的一种手段。小说中的荒岛及类似荒岛的生活环境,也正是当时资本主义时期充满艰辛与挑战的社会背景的真实写照,身处其中的人们必定为生存不断抗争,积极奋斗进取。  相似文献   

3.
道教与“神魔小说”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魔小说”作家在布局安排小说情节时,大都采用了天—地—天结构形式,即小说情节以“天界”神仙活动或神仙“创生”神话为起首,以主人公“尘世”活动为主体,以主人公功成圆满,回归“天界”为结局。这种结构方式被众多作家普遍采用并非偶然。通过天—地—天结构,小说作者可以借用神仙的“预知性”来统筹安排材料,使小说情节时空跨度极大却始终有理有序。同时,天—地—天结构也使作者得以利用活跃其间的神仙群来推动故事发展,并丰富小说情节。而天—地—天结构的使用,又是与道教神仙在中国民众心目中的诸种特性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4.
流落到孤岛悲观的人就会绝望,而乐观的人却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鲁滨逊漂流记》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鲁滨逊到了孤岛以后感到绝望,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必须努力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重返家园的希望,才能穿越现实,抵达梦想。  相似文献   

5.
<闪灵>和史帝芬·金的其他恐怖小说一样,灵感来自于日常生活,源于人类濒临精神崩溃的极端体验.库氏的电影与原小说有着很大的出入:小说中主角战胜自我与幽灵,而电影中主人公变成疯狂的凶手,实在有点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6.
日本学者井上靖从1981年9月至1988年5月,曾先后两次来到我国山东省、五次来到我国河南省,在旅行采访中,对收录于《论语》中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着重分析其历史背景,为写作以孔子为主人公的小说做了扎实的准备工作。小说《孔子》分为五章,每章又分节。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于1991年5月出版了该书。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小说。  相似文献   

7.
流落到孤岛悲观的人就会绝望,而乐观的人却会在逆境中看到希望。《鲁滨逊漂流记》中有这么一个细节:鲁滨逊到了孤岛以后感到绝望,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必须努力活下去,只有活着才有重反家园的希望,才能穿越现实,抵达梦想。  相似文献   

8.
冷清秋是张恨水先生笔下极具代表意义的女性形象,她既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优秀道德品格,又有强烈的现代女性意识。她不仅是《金粉世家》的女主人公,也是张先生众多小说女主人公的缩影,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女性的代表。她的悲惨命运,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更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人生的无奈之情。  相似文献   

9.
成和 《佛教文化》2016,(2):40-47
2012年10月,李彬正式出家,在历经7个月的住庙修行生活之后,这位来自湖北随州的年轻人和他笔下小说的主人公一样,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朋友四型     
一个人命里不见得有太太或丈夫,但绝对不可能没有朋友。即使是荒岛上的鲁滨逊,也不免需要一个"礼拜五"。一个人不能选择父母,但是除了鲁滨逊之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朋友。照说选来的东西,应该符合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贵妇画像》的悲剧色彩与跨文化交际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妇画像》是亨利·詹姆斯的经典之作,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也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特色人物。伊莎贝尔过分独立的个性决定了她的婚姻和人生悲剧,使其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最大失败者。  相似文献   

12.
汪曾祺以平视的角度、虔敬的态度抒写广大善良无声的平凡小人物,其文学创作善于观察发掘民间中真善美的民族心灵和性灵。王淡人是汪曾祺小说《故乡人》中"钓鱼的医生"的主人公,集中体现了恬淡豁达、乐善好施、心系生民等中华传统美德。汪曾祺小说《故乡人》中王淡人的人物形象将从真、善、美三个方面进行了挖掘论述,这有助于探索发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相似文献   

13.
韩玉洁 《美与时代》2003,(11):82-83
“婚恋母题”是文学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命题。直到今天,在中国它依然是十分敏感的社会问题。中国人正面临着许多爱情和婚姻的困境:婚外恋、包二奶、养小蜜现象等等。著名女作家霍达的《未穿的红嫁衣》,即是对婚恋问题进行探讨的一部成功的作品。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述了一位从政的知识分子李言,与其女儿的班主任郁琅之间的婚外恋情,将爱情的纠纷交融于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之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当代人物的群像。本文主要针对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与传统伦理文化的关系作一些分析与探讨。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郁琅是作者比较偏爱的一个人物。她知书达…  相似文献   

14.
作为新文学的开山祖和奠基人,鲁迅的创作成就是多方面的,首推应该是他的小说。《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主人公阿Q中国代文学中极为经典的文学形象。鲁迅的小说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刻揭露当时的中国状况,震撼着几代人的灵魂,其入木三分的讽刺、无处不在的幽默、精益求精的简练等艺术风格和塑造的人物形象至今还是文学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5.
绸缪 《天风》2022,(4):57-58
<正>近日,笔者读完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缪的小说《局外人》,主人公默尔索说:“人生在世,永远也不该演戏作假。”这话不错,但主人公的种种行为值得我们进一步深思。他叫默尔索,是个局外人。在母亲去世的那一天,他不掉一滴眼泪,甚至不知道母亲多少岁,也不愿打开棺材看母亲最后一面;他能想到的是可以因此放个假,可以和女朋友去看喜剧电影,  相似文献   

16.
道家文化给中国现代文学带来了丰富的智慧和独特的魅力,在作家许地山的小说创作中,他塑造了一批崇尚自然、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主人公,他们对待生活的行为方式无不昭示着道家的理想人格模式和道家的人生哲学模式,整个作品流露出无为、不争、柔弱等浓重的道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很多文学评论家认为,在小说《红字》中,男主人公丁梅斯代尔是一个虚伪自私的人,原因是他不能够放弃光明的宗教前途与爱人一起承担起通奸的罪名.  相似文献   

18.
他自幼就喜欢读书,各种故事、童话、小说等书籍,在他小学还未毕业就已经看过许多,这大大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他也渴望能有一本自己的书。于是,从十几岁开始,他动笔写一部科幻小说,讲述主人公穿越时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鲁迅小说《孔乙己》塑造了深受封建社会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揭示了势利冷酷的社会现实。小说结构精巧,描绘细致,各片断反复渲染,层层深入,突出了人物形象,蕴含了深刻的思想艺术内涵和人物艺术形象美学。 《孔乙己》这篇小说,向我们展示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知识分子的病态人生。通过阅读,就会发现作品的主人公身上具有一些性格亮点。如孔乙己单纯善良而又不乏热情。当别人问他“当真识字么?”,他竟然分辨不出其中的嘲讽意味,依然恳切地教他“回”字的四样写法。除却朝代造成  相似文献   

20.
“五四”时期女作家庐隐的小说创作多以青年女性知识分子为主人公,以爱情婚姻为题材,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在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冲突下知识青年的颓唐、苦闷和悲观情绪,显示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觉醒的知识女性对生命意义的思考,真实描摹了20世纪20年代青年知识女性的生存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