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法音》2016,(6)
正一、引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1.Gustavo Jung1875-1961)是当代最有影响的心理学家之一,心理分析的创始人,他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界,他通过心理分析的理论和实践影响了整个人文学界,他是最早认真思索古代中国传统意义的心理学家之一。荣格发现人类拥有共同的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这既是对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personal unconscious)的发展,也是他个人的一  相似文献   

2.
理解并批判西方整个精神分析运动,不但要研究弗洛伊德,更要研究荣格。正是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体系,使无意识的探求走入更深的层次,这个层次的基点、核心,便是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一、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双向提出 1、理论的个体形成荣格的童年,对死亡、孤独、神经症等就有着特异的个体情绪体验。这种体验影响着他的中学学科学习,大学职业选择乃至后来和布伦洛、让内特别是弗洛伊德的交往。  相似文献   

3.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汉学家之一。他一生翻译了十一部中国古代经典,《太乙金华宗旨》是其中唯一一部道教经书。在这部经书中,卫礼贤看到了经文圆融三教思想、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和蕴涵的心理学价值。《太乙金华宗旨》的译介在西方和中国都引起了很大反响,特别是卫礼贤对经中关键概念"回光"的翻译,对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建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荣格认为梦不仅仅来源于梦者的生活经历,还可以来源于精神结构的某些更加古老的层次——集体无意识。文章回顾了荣格关于梦的这一重要观点,同时列举了一些围绕这个观点展开的实证研究,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完全支持荣格的观点,但这些研究本身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精神分析是20世纪西方重要的美学流派。没有无意识就没有精神分析,因此,精神分析学家的文艺批评特别关注对无意识的分析:这在弗洛伊德,是对个体无意识的分析;这在荣格,是对集体无意识的分析;这在拉康,是对语言无意识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魏波 《美与时代》2006,(3):74-75
在陕北和关中地区流传着一种被称为四页瓦(俗称“瓦子”)的乐器,它是一种典型的民间自制乐器。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提出,为理论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笔者基于这一理论,试图通过本文做一个小小的尝试,希望能以心理分析的方法解释流传于陕西的民间乐器四页瓦是如何创制的。  相似文献   

7.
碎片化叙事是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擅长运用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小说叙事脉络的新型叙事方式,其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在这样的碎片化叙事中却呈现出了一种异样的完整。其碎片化叙事集中体现在小说的情节、结构和时间概念中。托卡尔丘克叙事特色的形成既受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影响,也与波兰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和社会现实紧密相关。可以看出,小说中无论是扎根在脚下的写实还是飘忽在远古的神话,都是托卡尔丘克对文学叙事新方式的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8.
大量吸收二十世纪物理学知识进行人格理论的研究,是荣格心理学方法的一大特色。反相原理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反相原理是荣格对牛顿的“每种作用力都存在着一种与之相等的反作用力”的理论在人格理论中的运用,指的是人格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一个与之相反的对立部分。如无意识对意识、理性对非理性、女性对男性、肉体对心灵、进步对倒退、内倾对外倾、思维对情感、感觉对直觉等等。并且人格的一方的发展都以相反一方的损失为代价。下面我们仅以荣格外重视的几对概念为例,来具体说明他  相似文献   

9.
易经在法国     
说起易经在西方的传播,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莱布尼茨对易图二进制的破译、威廉父子的翻译和介绍,以及荣格从“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出发对易经的阐释。总之,值得一提的只是些德语区欧洲人的名字。另外,在欧美的书店及图书馆有关易学的橱架上,大多是英语的翻译和著述。确实,在北美大陆,尤其是随着华人在学术界的立  相似文献   

10.
女性艺术家辛迪·舍曼于1977年到1980年创作了《无题电影剧照》系列,她通过炮制媒体赋予女性的不同身份,使其作品富有了一种浓烈的女性主义色彩以及对男权体制的批判。她的作品拥有与时代精神相抵触的思考方式,以背对世界、面对自己的艺术理念从而发现了女性身份的奥秘——集体无意识。基于荣格的原型理论,《无题电影剧照》中女性形象映射了集体无意识的原型内容,暗示了被忽略的原型,通过整顿女性心理内部秩序,调节传统女性概念上固有的人格面具和男性欲望,从而能够在对男权的批判中找到自性化的女性自我人格。  相似文献   

11.
本探讨了荣格的析梦理论与方法,论述了荣格的析梦旨在探寻无意识对人的情结会有何影响,旨在探明无意识究竟传达了什么信息,以指导人的日常生活。同时指出在荣氏不能给与建议的死亡梦兆出现时,佛教却在此显出了可以予以补充的独具特色的一面。其次,举例尝试将荣氏的理论与佛教相结合以析梦。  相似文献   

12.
刘晗 《美与时代》2007,(11):129-130
王维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以无承有,以静载动,呈现出有无相生、动静谐和的特点.他作为中国山水画的写意大师,以虚实相依的手法达到绝迹天机的目的,显然是他在诗中的主动追求.佛教禅宗思想明显影响着王维感知世界的方式.王维诗歌平和淡然的风格也有以"和"作为最高境界的民族集体无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荣格是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精神分析大师,他区别于弗洛伊德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重视精神治疗中的宗教作用。本文简要阐释了弗洛伊德和荣格不同的宗教观,继而围绕着宗教信仰与心理治疗、外部精神世界与内在神经症状之间的关系,以及走出俄底甫斯情结后,面向宗教的殿堂能否在无意识领域里获得更多发现等问题,介绍了两位大家的不同主张。  相似文献   

14.
集体无意识源自于遗传因素,普遍存在但又不为人感知,它深刻地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各种行为。其潜在性、强制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当今医学资本盲目扩张就是一种典型集体无意识有组织的不负责任,其严重负面后果之一就是过度医疗泛滥,背离医学初衷和发展目标,医学正在走向极端的非理性,其对医学发展的损害将是难以预测的。因此,务必认清无意识表现和机制,构建正向集体无意识,抵制过度医疗干预,促进医学的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易经》英译版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G.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瑞士医师和学者。他对《易经》发生兴趣是因精神治疗实践和潜意识心理学上的需要。从他对《易经》的这篇论述中,读者可以看到他对科学事业的开明态度和开拓精神。潜意识是荣格理论的基础;我在1991年北京大学学报上发表《潜意识在哪里?》一文,供参考并求证。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有关树木的神话传说,在这些故事中,渗透着丰富而又深刻的心理分析思想。本文以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为基础,通过介绍世界各民族有关世界树的神话,探索树的象征意义及其作为一种原型意象所传达的无意识的信息,并与古今释梦理论相结合,阐述树及其神话的临床心理分析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性化或自性化过程,是荣格分析心理学中的特别术语,也是其核心性的概念。荣格用自性化来说明心灵的发展。他用自性化表达这样一种过程:一个人最终成为他自己,成为一种整合性的,不可分割的,但又不同于他人的发展过程。人的自性化发展对于现代教育及个人人格的自我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民族文化无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无意识是无意识结构中的一个层次,介于本能无意识和集体文化无意识之间,它是在民族集体历史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是民族文化影响和民族文化积淀的结果。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之化,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形成每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文化无意识。其具体形成途径有三条:适应、文化压抑和文化赞许、以及习惯。  相似文献   

19.
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欲望理论在其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拉康建构起全新的主体理论,他提出主体是无意识的主体,而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是他者的话语。拉康还指出,主体总是一个言说性的存在,要通过言说行为来实现自身,主体的"实现"就是主体的欲望的实现,他运用需要、要求及欲望这一三元组的概念阐述了欲望主体。无意识主体与欲望主体从不同的视角探索了主体的命运。拉康进一步深刻地揭示出,对象a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欲望的原因。"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欲望是在他者中被结构的,是由他者的逻辑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在《羊的门》中,呼天成和呼家堡村民之间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由于长期个人意识的缺失和个人权利的泯灭,对强制权力的崇拜已成为村民的集体无意识,所有呼家堡的村民都是听凭摆布的奴隶,变成被放牧的羊群。这种令人悲哀的现实不能不引起当代人的深切反思。也许,启蒙对我们这个民族是必须补上的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