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赤脚往前冲     
7岁那年,父亲就因病去世了。他是跟着母亲和3个姐姐一起长大的。四川郫县农村的生活是艰辛的。在他童年的时候,几乎没有接触过任何乐器。他的音乐启蒙来自于当时农村的大喇叭。每当早晨大队那个大喇叭播放起美妙音乐的时候,他便背起书包,赤  相似文献   

2.
我心何往     
陈学艳 《天风》2012,(4):56-57
四川神学院毕业后一直在边远的贵州大方县教会全职侍奉,至今已22年了。全县基督教堂(点)有67个,教会自养条件差,生活费非常低,一直过着紧巴巴的日子。面对生活的窘迫、面对教会中一些人的无端猜忌和刁难,曾经不知多少次想过要逃掉,但都一次次的没有逃成!  相似文献   

3.
往生记实     
《法音》1991,(1)
河北石家庄市柏林小区居民王大桂,一生慈心向善,生活俭朴。早年家境贫寒,生有二子四女,靠微薄收入维持生计。邻里每有乞讨者,王氏经常分些食物给他们。她步入晚年,子孙满堂,长子、长媳及长女均笃信佛教。她自己长斋念佛,数十年如一日。1990年10月23日,王氏感到身体不适,遂将二女打发走开(因她性弱情深,易哭泣),身边留三女及孙女,大小便后,在念佛声中  相似文献   

4.
友好往來     
埃及·开罗亚非团結大会: 我們代表全中国一千万穆斯林向大会致以热烈的祝賀,并预祝大会成功。这次标志着亚非人民进一步觉醒和团結的亚非团結大会的召开,必将有利于亚非人民反对殖民主义、爭取民族独立的正义斗爭,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运动的发展。中国穆斯林和全中国人民一起,坚决支持亚非各国人民的大团結,坚决支持一切为爭取独立和自由而进行英勇斗爭的国家和人民,坚决支持一切为維护自己国家独立主权而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行动。我們相信,在安拉的襄助下,亚非人民的正义斗爭,必能得到胜利。中国伊斯兰教协会1957年12月25日  相似文献   

5.
往与返     
正孟子《滕文公上》中有句话:"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句话译成白话,就是说:"反躬自问,正义确在我,对方纵是千军万马,我也勇往直前。"这和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儒家思想,个人觉得,其精髓就在一个"往"字上。"虽千万人,吾往矣",这就明显带有殉道精神,散射着璀璨的理想主义的光辉。这种光明照耀着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也源源不断地给这文化补充钙质。我说中国  相似文献   

6.
友好往來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北京东四清真寺設宴招待应邀来我国訪問的也門王国副首相巴德尔王太子和随行人員。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刘品一在宴会上代表中国一千万穆斯林热烈欢迎貴宾,他说:中国穆斯林和中国人民十分欽佩也门人民反对殖民主义侵略和保卫民族独立的英勇斗爭,永远支持也门人民的斗爭,并且坚信这一斗爭在亚非人民的支持下必定会得到最后胜利。刘品一副主任并代表中国伊斯  相似文献   

7.
君往何处去     
人生是条单行线,是一条只能前行无法倒退的路径,是无法重装的系统,是无法重启的程序,是无法修改的指令,更是无法删除的记忆。当我们在为那些得得失失喜怒无常时,或为那些恩恩怨怨焦头烂额时,或者是为那些连自己都莫名其妙的烦恼郁闷难解时,想想自己那么宝贵的生命都被消耗在这些无谓的烦恼中,难道我们不觉得冤屈吗?  相似文献   

8.
《佛教文化》2009,(1):128-128
2009年1月31日下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原所长吴立民居士往生。 吴立民居士,号吴明,法名信如,1927年生。祖籍湖北阳新,自幼随湖南长沙二学园掌法顾净缘修学,并承传东密、藏密法要,通儒、释、道三家,毕业于湖南东安耀祥书院并从事教学。曾任湖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政协秘书长、省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湖南省佛教文化研究会会长、船山学社社长和名誉社长、  相似文献   

9.
《法音》2020,(3):18-18
本刊讯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原负责人、顾问李家振居士于2020年1月18日在上海往生,享年84周岁。1月22日,李家振居士送别追悼会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演觉法师、圣辉法师、宗性法师,秘书长刘威参加了追悼会。刘威宣读了中国佛教协会唁电,唁电中提到,李家振先生是著名的佛教文化人士。  相似文献   

10.
丽心 《法音》2012,(10):75
本刊讯9月29日,国学大师、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实业家南怀瑾居士在苏州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4岁。南怀瑾居士1918年3月18日生于浙江温州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的严格教育。少年时期开始,遍读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各种功夫,同时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天文历法诸  相似文献   

11.
独往与自知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句诗十分动人:"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只能独往或自知,不能与人结伴,也无法向别人诉说,每个人的最大成就或最重要的决定都是在独处时完成的,与人合作,都只能是在自己独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不能说没有孤寂感,也一定心存遗憾:每每独往时,一定也是希望路上有人结伴  相似文献   

12.
往小里过     
正往大里过,是很多人生活的常态。大生活,搭配的是大话。三句不离生意,五句难逃宏图。聊商机,说趋向,一番话下来,说得热火朝天。但细细一品,空而大,无趣乏味。感情里,往大里过的,亦不乏其人。房子车子票子,眼睛净盯着这些大事物;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小家子气则被摈弃在感情之外。感情一味大,不接地气,他日一旦落入现实,恐怕就得分崩离析。看一个人的举止言行,是大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春,儿子3岁,29岁的我决定再度走进职场。几经周折,我进入一家广告制作公司做业务。但上班没几天,我就郁闷起来:某某比我早进公司一个月不到,底薪竟然比我高了一倍多;某某的工作时间是自由的,可以不用打卡;某某享有特别的报销权。这些信息,都是同事陈雨告诉我的。如果不是她时不时热情地喊我一起下楼吃饭,并分一些当天的报纸给我看,我可能根本就不会留意到坐在角落里的她。她不快乐,从她对我说的话中,  相似文献   

14.
木拖板忆往     
正夏天到了,大家纷纷换上风凉的拖鞋。有种拖鞋,现在不少年轻人已不知为何物,而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却是在它的"踢踢拖、踢踢拖"的声音中,走过童年岁月的。那就是"木拖板"。木拖板是弄堂人家夏天脚上  相似文献   

15.
王三元 《天风》1996,(2):6-7
圣经常以果树作为信徒的象征或比喻。 主人种植果树,目的是从它得果子。它只有往下扎根,才能向上结果。所以,往下扎根与向上结果,是我们灵命最关键、最重要的两件事。因为扎根是关系到生存,结果关系到生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孙晶 《天风》1995,(5):5-5
经文:可11:12—14;赛37:31 这里记载一棵无花果树因为不结果子而遭主废弃的故事。 我们经常提到“奉献”这个词:在祷告中,我们说:“主啊,我们把自己献在你的祭坛上。  相似文献   

17.
往生业因至要论李正思学佛的目的是了生死,灭度一切众生,证大涅,此佛四谛所摄。其中决定苦与灭的是业因,集业招苦,道业感灭,即是世出世间两重因果。而了生死的第一方便古德所谓径中径者莫妙于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往生关键正在业因。对往生业因的探讨,有助于最极圆顿...  相似文献   

18.
一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旅店里。考试前两天的晚上他做了3个梦:第一个梦是梦见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梦见跟心上人脱光了衣裳躺在一起背靠着背。这三个梦意味着什么,秀才摸不着头脑,第二天他便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先生听完他诉说三个梦后一拍大腿对他说:“我看你还是打道回府吧,没有什么希望了。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去参加省里的业务考试,走进考场时,只见梅的桌子上有三个大钉子分布成三角形排列在桌面上,且冒出很高。不难想象,这不仅会刮衣服,同时也会影响答题的速度。梅一脸的怒气要求监考老师换桌子,可监考老师说:“现在不能换,别违反考场纪律!”梅气得柳眉倒竖,连说:“真倒霉,不考了。”我连忙打圆场说:“有几个钉子算什么!”梅说:“你说的轻松,这可是三个钉子,躲都躲不过去呢!”我说:“你太幸运了,我还求之不得呢!”梅说:“你别拿我开心了,这么倒霉的事要让你碰上,你还能说幸运?”我说:“你知道这三颗…  相似文献   

20.
人往低处走!     
幸平 《天风》2010,(1):64-64
<正>俗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可是,我们也得提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谚语主要指的是人活着要有理想、有抱负、有志气,要力争上游,甚至希望能成为"人上人"。可是。现实中的生命现象丰富多彩,不见得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