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对主体一客体的研究开始是侧重从本体论角度展开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的规定性便等于主体的规定性,自然的规定性便等于客体的规定性。于是人们一方面用人与自然的关系来说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另一方面用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界定很难说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只有人才能是主体,而自然只能是客体。但是这种界定有明显的局限性。一方面,客体不仅有自然,还有社会和思维等,它们与主体处于不同的具体的对象性关系之中;而自然界本身也并不都是客体,只有与一定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的自然存在物才转化为客体。另一方面,人并非都是和总是主体,他们也有作为客体而存在和活动的时候,这在人与人之间互为主体和客体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因此,仅从实体的意义上考察主体一客体关系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三、社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一)社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一般特征苏联学者认为,社会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在他们看来,社会并非只是社会知识的客体。在科学发展的现阶段,出现了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整体化,这些综合科学既是关于自然客体的知识,同时又是关于社会客体的知识。这说明,按照客体——社会和客体——自然界的原则把知识划分为社会知识和非社会知识并不总是合理的。社会认识是作为对主体——客体关系的认识出现的。社会认识研究的是特殊的客观实在——社会的、历史的实在。主体特点是这种实在所特有的。舍普图林指出:“这里的研究客体是非常特殊的。它把观念的东西和主观  相似文献   

3.
孔子在历史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人”(郭沫若语),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学说。在西方,是经历两次发现,才达到人的主体人格的认识。一次是亚里士多德从自然的奴役下发现了人,再一次是人文主义者在宗教神学统治下发现了人。在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思想家,则从奴隶主统治和天神崇拜的束缚下,一次发现了人。西方哲学是从认识客体自然界开始,归结到认识主体的人及其社会。东方哲学则是从认识主体的人及其社会开始,扩展到认识客体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4.
论主客间认识关系的主体间情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认识活动直接涉及两类关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以及主体与主体的互识(交流、传讯)关系。正象主体对客体的实践关系必须以主体间交往实践或社会互动为前提一样,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也直接以主体间的社会交流为前提。主客间认识关系总是现实地被主体间关系所中介,总是在一定的主体间社会传讯的情境下发生和实现。哲学认识论,作为人类  相似文献   

5.
认识的来源问题是认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涉及到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在认识和检验真理中的作用等多方面的问题,哲学界开展认识来源问题的研究与讨论,是有重要意义的。就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虽然问题谈的尚不够充分,但几种意见的分歧已经明确。长期以来较为流行的看法认为,认识泉源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活动,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张华金、马积华在《关于认识源泉的几点看法》(1980年7月25日《文汇报》)一文中,较具体地阐述了实践是认识唯一源泉的观点。他们认为,认识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这个动态因素,不是指世界的本源或认识客体。因而认识的源泉所揭示的是人的认识是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和客体概念必须以承认它们的具体社会历史性为前提。这对主体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谈到客体时,对它的社会历史性则很少涉及,揭示得也不够深刻。本文专门考察客体〈包括自然客体〉的具体社会历史性。马克思主义在阐明社会唯物史观时指出,人不能归结为意识的主体,他首先是物质实践活动的主体。主客体的基本关系不是认识活动,而是实践活动,后者构成人及其意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改造物质世界以及主体本身的实践活动是人的存在方  相似文献   

7.
从“理气合一”到“心性合一”,再到“心理合一”,构成黄宗羲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如果说“理气合一”是从客体方面阐述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属性,“心性合一”是从主体方面阐述人的存在及其属性,那么,“心理合一”则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讨论主体精神对性理和物理的认识问题,这就是黄宗羲哲学中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问题主要涉及主体、主体性和主体性实现(即自由问题)这三个密切相关的问题,这里着重就主体性与自由的关系问题谈些看法。 何谓主体性?笔者认为,所谓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中对客体所处的主体地位以及人作为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人在实践中对客体所处的主体地位是指人在实践中对客体处于主动、积极的支配地位,而客体广般处于被动,消极的被支配地位。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改造和被改造、认识和被认识,利用和被利用关系。当然,主体也有受客体制约的一面。  相似文献   

9.
刘奔、李连科在《光明日报》1983年2月1日发表《自我认识与精神文明》一文。文章说,一个人想要做一个自觉的人,就必须进行正确的自我认识。主体认识问题,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外界(自然和社会),一是认识自我本身,这两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在认识的主体——客体关系中,自我不仅是主体,有时也是客体,是认识对象。自我究竟怎样认识自身呢? 首先,认识自我,就既要区分主体和客体,又要区分主观和客观。自我具有二重性:作为认识者,他是主体;作为被认识者,他又是客体。在自  相似文献   

10.
<正> 从“理气合一”到“心性合一”,再到“心理合一”,构成黄宗羲哲学思想体系的基本骨架。如果说“理气合一”是从客体方面阐述自然界的存在及其属性,“心性合一”是从主体方面阐述人的存在及其属性,那么,“心理合一”则是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讨论主体精神对性理和物理的认识问题,这就是黄宗羲哲学中的认识论。  相似文献   

11.
张秀华 《哲学动态》2006,1(12):42-47
考虑到工程活动就是从人类生存的现实出发,自觉依循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变革现存世界、创造价值,并通过价值评价进而实现价值的过程。因此,有必要探究工程价值及其评价问题,以更好地指导作为人的生存方式的工程实践。一价值与工程价值一般认为价值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效用关系,其基础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来源于人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即人的需要。简单地说,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关系。根据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状况和程度,价值被区分为正价值、零价值和负价值。工程价值是指工程活动及其成果满足人的需要的一…  相似文献   

12.
论中介客体     
论中介客体任平目前学术界研究客体问题的主导框架和运思模式都因袭了主体—客体两极哲学框架。这种框架的缺陷在于:它撇开了实践或认识的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关系。表现在客体观上,首先使主体性变成了唯一性、单一性和同质性;其次使主客体之间成为单一关系结构;第三使运行结构偏狭;第四使活动结果单一。新的研究框架应当是具有主—客与主—主双重关系结构的主—客—主框架。这种框架首先可体现出多极异质主体性;同时能涵主—客关系与主—主关系,使客体具有中介性和交往性;主体不仅与客体相互规定,而且与另一极主体相互规定。主—客—主框架,突现了中介客体的范畴。所谓中介客体,是指多极主体交往活动中的共同对象。诸多主体间借助于中介客体的联结,形成交互主体间性关系。客体作为上一代主体交往的结果,它又成为后一代人交往活动的条件。客体的规范性与主体间交往活动的创新性具有辩证统一关系。中介客体范畴的提出将使历史观、认识论、科学观、价值论、伦理学乃至日常思维领域发生整体性的转变作用。如在历史观方面,把客体作为中介,即可把社会关系向实践转化。在生产实践中一方面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即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在这里社会关系是通过自然这个客体的中介作用而建立  相似文献   

13.
主体和客体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具有哪些层次?这是近几年来认识论的研究课题。目前,综观在这方面的探讨文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有三种,即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评价关系。我们认为,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仅归结为上述三种是不全面的,还应包括主体对客体的情感体验这一层关系。人的认识是一个有多种成份参与的复杂过程,在这中间,情感作为主体非理性因素的一个方面和主体的理性因素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所以不能把认识过程仅仅归为理性思维的过程,应该看到情感对人的认识过程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恩格斯就明确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和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马  相似文献   

14.
一在认识活动的系统结构中,人作为主体的存在是一种对象性存在,人站在主体地位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因此,人作为活动的主体总是同客体相关联的。同客体相关联,表明人作为主体在活动中有被动、受动的一面,但又总是具有某种主体势,表现出某种主体性。所谓主体势是主体相对于客体所具有的一种主动的、能动的、自觉自为的态势、状态;所谓主体性是主体在同客体发生关系的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功能表现(亦即主体势作用)。很明  相似文献   

15.
1.近几年来,主体客体的关系问题能否成为哲学基本向题,是哲学界争议较多的问题之一。笔者既不赞成“哲学基本问题应由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取而代之”的主张,也不赞成“主客体关系问题并非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断,而是认为主客体关系问题应该是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2.要弄清主客体关系问题与哲学基本问题的关系,必须首先明确主客体范畴的内涵和外延。从内涵来说,主体是指在实践活动中具有认识、选择和改造客观事物能力的人;客体则是作为主体在实践中认识、选择和改造对象的客观事物。从外延来说,主体  相似文献   

16.
现代西方哲学的学科特征,主要表现在:1、现代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推进了人的实体性思维向关系性思维的转向。主体要认识和把握客体,就必须从两者的关系存在出发,而不能仅仅从两者的实体性存在出发;2、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阶级对立日益深化,资产阶级及其国家机器采取  相似文献   

17.
主体和客体这对哲学范畴的特殊意义,不在于它们表述了人与事物的客观存在或一般属性,而在于它们揭示了人与其对象(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在特定的活动关系中各自具有的特殊规定性和各自所处的特殊地位。主客体的内在本性就决定了实践与人的主体性结下了不解之缘。 实践是人的主体性形成的根源 人是自然进化的最高产物,但自然进化并不能直接形成人的主体性。人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把自身从自然界中提升出来,成为现实的主体。“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不仅客体方面,而且主体方面,都是生产所生产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95页)马克思的这一精辟论述揭示了人的主体性的真正根源。通常说主体是人,但人的自然存在并不等于主体的现实。人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拥有自己的对象世界,造就人作为主体的特殊规定性,争得人作为主体的主导地位。因此,实践是人成为主体而区别于客体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一方面是一种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另方面则是人们交互作用和活动的产物,因此,归根到底取决于社会主体与社会客体的相互作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辩证法的研究,离不开对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分析。同其他社会形态一样,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个社会总系统,是由社会的客体系统与  相似文献   

19.
论坛荟萃     
先达:考察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新视角在人类思维史上,对于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考察有两种对立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仅仅把自然当作客体来考察,就自然考察自然的客体性原则;一种是否定自然的客观实在性,仅仅把自然界作为主体的产物、异化和体现的主体性原则。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把自然作为人的劳动对象纳入人的活动范围来考察,提供了一个把握人和自然关系的全新视角——实践。在劳动中,自然界是劳动的对象,是人们借以获得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来源。没有无对象的劳动,劳动包含对客体性原则的认可。劳动没有否定自然的客体性,人们要在劳动中达到预期目的,必然努力按照事物本来面貌认识事物,但它打破了僵死的客体  相似文献   

20.
一、主体和客体的多种存在形式思维与存在是抽象程度最高的哲学范畴。要从认识论角度深入考察思维与存在怎样走向同一的辩证途径,必须把这个哲学基本问题加以深化和具体化,引入主体和客体范畴。认识主体有个体主体和社会主体两种存在形态,有必要把认识的个体发生和系统发生统一起来构成认识论。作为认识主体的人,首先是活生生的、实践活动中的个人。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列宁充分肯定了黑格尔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