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夏凌翔  耿文超 《心理学报》2012,44(4):478-488
根据前期系列研究的结果提出了高个人自立者的自我图式、他人图式均比低个人自立者积极的假设, 从外显和内隐两个方面分别设计实验对个人自立高分组和低分组各30名大学生进行了研究, 以检验该假设。研究1采用形容词4级评定任务, 结果发现:①在反应时指标上, 高、低个人自立组的差异不显著; ②在评价等级指标上, 个人自立高分组对积极词的评价等级显著高于低分组, 对消极词的评价等级边缘显著的低于低分组。研究2采用外来情绪Simon任务(extrinsic affective Simon task, EAST), 结果发现:①在反应时指标上, 在过去自我和将来自我条件下, 高、低个人自立组的EAST分数没有显著差异, 在现在自我条件下, 个人自立高分组的EAST分数显著高于低分组; 在过去、现在和将来他人条件下, 个人自立高分组的EAST分数均显著高于低分组。②在错误率指标上, 高、低个人自立组的差异不显著。总的来看, 两个子研究的结果均支持了研究假设。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运用故事情境的临床访谈方法探讨了高、低自立水平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归因模式.结果显示,在道德判断任务中,两组儿童在三种侵犯情景(说谎、偷拿、伤害)下均无显著差异;在情绪判断任务中,在偷拿情境和伤害情境下,高自立组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为高兴/开心者显著少于低自立组,而判断为难过/羞愧者显著多于低自立组;在归因模式上,两组儿童在说谎情境下没有显著差异,而在偷拿情境和伤害情境下,高自立组个人定向显著少于低自立组,而道德定向显著多于低自立组.研究结果提示儿童自立水平越高其道德情绪判断的归因越是"道德定向"的,自立水平越低其道德情绪判断的归因越是"个人定向"的.自立行为发展水平可能是影响儿童道德情绪判断和归因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夏凌翔  陈姝莹 《心理科学》2012,35(3):614-618
为了探索人格与反馈对时间估计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非时间任务和预期式时距估计的方法对个人自立高分组与低分组共40名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虽然差异不显著,但是在两次时距估计中个人自立高分组的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均小于低分组;(2)个人自立高分组的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变化幅度显著小于低分组;(3)个人自立高分组在两次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上的相关明显大于低分组;(4)有反馈组的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显著小于无反馈组。据此可以认为:(1)由个人自立导致的时间估计的个体差异表现在时间估计的误差变异度和准确性两个方面。高个人自立者的时间估计误差的变异度更小,同时可能倾向于更准确地进行时距估计。(2)反馈有助于提高时间估计的准确性。(3)“绝对错误量变化幅度”和“时距估计绝对错误量的相关”是两个值得在今后的研究中应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不同自我和谐水平青少年的认知加工特点,44名被试先后进行自我相关词语的点-探测任务和词语的再认任务,结果发现:(1)高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积极词表现出注意优先,低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消极词表现出注意优先,但两者注意偏向无显著差异;(2)高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积极词的再认反应时显著短于低自我和谐水平青少年的,对积极词表现出了记忆偏向;低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对自我相关的消极词、中性词的再认反应时显著短于对积极词的反应时,对消极词、中性词表现出了记忆偏向。因此,不同自我和谐水平的青少年在认知加工的记忆阶段存在特质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自立人格能否影响其现实问题解决的质量,对个人/人际高低分组的共30名大学生进行了现实问题解决访谈,结果发现:个人/人际自立高分组被试在访谈中解决个人/人际问题的质量显著高于低分组。为了探索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使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和《大学生日常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对101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自立人格的多个维度都与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维度有显著相关,自立人格的多个相关维度是日常问题解决相关能力的有效预测变量。两个研究的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自立人格利于个体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自立人格包含或涉及个体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素。此外,自立人格影响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具体特点和机制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低自立水平儿童的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不同自立水平儿童自我延迟满足的注意机制及发展特点.方法:应用6-12岁儿童自立行为问卷对272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自立水平进行评定,根据儿童在自立行为问卷上的总分按由高至低排序,从高分到低分取40名儿童作为高自立组,由低分到高分取40名儿童作为低自立组,对两组被试采用Mischel的自我延迟满足等待实验范式,进行自我延迟满足的实验对照研究.结果:(1)两组儿童在两种奖励物都不呈现情境下平均延迟时间最长,在呈现奖励物的三种情境下平均延迟时间较短;(2)高、低自立水平儿童在延迟时间、延迟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与低自立水平儿童相比,高自立水平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更强,提示儿童的自立发展水平可以预测其自我延迟满足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罗夏墨迹测验Exner综合系统常模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运用元分析的方法,将来自16个国家的18篇罗夏综合系统正常成人的研究结果,与Exner新版常模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综合系统的全部113个变量中,有23个变量在联合样本与Exner常模间存在显著差异,包括被试的资源、能力、认知水平和人际关系等方面,且均为Exner常模样本结果更加优秀。结论:新版罗夏综合系统常模具有一定的偏差,存在偏好倾向,使用时应注意避免对被试的低估甚至做出假阳性的诊断。  相似文献   

8.
为考察大学生情绪复杂性对情绪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通过情绪体验范围和区分性量表(RDEES)筛选出高低情绪复杂性被试各30名,采用2(情绪复杂性:高、低)×3(效价:正性、中性和负性)×4(呈现条件:0/300/600/900ms)的三因素混合设计要求被试完成视觉搜索任务结果显示:(1)低情绪复杂性组在情绪条件(正性负性)下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中性图片反应时显著高于中性图片,均表现出对情绪图片的注意偏向;(2)高分组在正性图片0ms呈现的条件下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低分组,在负性图片300ms和900ms呈现和正性图片900ms呈现条件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低分组  相似文献   

9.
运用问卷法以553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自立人格、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自立、自我效能和自我控制三者两两之间相关非常显著;除人际开放外,自立的其他特质都与自我效能呈显著相关;自我效能与自我控制的六个维度也呈显著的相关;自立的各种特质与自我控制都有显著的相关。(2)自我效能在个人独立和个人灵活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在个人开放、人际灵活和人际独立对自我控制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利用眼动记录方法,采用内隐序列学习的观察范式,通过操纵注意负荷高和低,考察内隐序列学习是否需要注意参与。结果发现:(1)在高、低注意负荷条件下都出现了内隐序列学习效应;(2)高注意负荷条件下眼跳反应时长于低注意负荷条件下的;(3)高、低注意负荷序列内隐序列学习量差异不显著,表明内隐序列学习不受注意负荷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经济自立词汇内隐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祚山  王丽平  刘晶 《心理科学》2007,30(4):865-868
本研究以人格词汇学研究和内隐观人格假设为方法学基础,旨在研究大学生经济自立词汇内隐观的结构和特征。在对127名大学生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形容词调查表,之后对414名大学生正式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描述经济自立重要特征的词前十项主要以积极意志品质的词为主,符合度前十项则以描述伦理和目标的词为主;(2)大学生经济自立的结构可以包含五个因子:成就能动性、社交性、独立性、个人中心性、俭朴性;(3)性别、年级、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二者之间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在各因子上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relational model of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enacted soci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in a sample of 482 Chinese high school students using the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Scale for Adolescent Students (SSPS-AS), the 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 (SSRS), and the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SPSS). Results from the cross-sectional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interpersonal initiative, interpersonal openness, personal openness and personal initiative predicte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through the mediating role of enacted social support, while interpersonal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flexibility, and personal initiative predicte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directly. Thus, the hypothesized relational model of personality, enacted soci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was supported. The positive relational schema may be the main underpinning of the relation of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enacted social support,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Culture also may influence the relation.  相似文献   

13.
自立、自主、独立特征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2):328-331,307
用22对人格形容词制成的7级评定的语义分析量表对171名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在5对人格形容词上自立与自主的评分有显著差异,在ll对人格形容词上自立与独立的评分有显著差异。最后对自立与自主、独立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①自立是与自主、独立不同的人格构念,差异的关键在于自立是一种辩证性的人格特征。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②与独立人格、自主人格相比,自立人格才是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③我国公众对自主、独立的认识很可能与西方国家的公众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d relations among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in a sample of 782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sing the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Scale for Adolescent Students (SSPS-AS),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 Checklist (ASLEC), Multidimensional Scale of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MPSSS), and Symptoms Check List 90 (SCL-90). As predicted, results from cross-sectional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es suggested that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medi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ur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traits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n alternative stress-moderation model was not supported.  相似文献   

15.
夏凌翔 《心理学报》2011,43(6):650-660
自立人格是新近提出的一种新的心身症状的保护性人格因素。为了探索自立人格抵御心身症状的机制, 提出了特质-应激-症状相符中介模型。该模型涉及应激中介模型假设、特质-应激相符假设、特质-症状相符假设三个理论假设。使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3种问卷对674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 以检验该模型。结果发现:①应激调节模型不被支持, 自立人格特质是通过应激的中介作用来负向预测心身症状; ②人际自立对心身症状的负向预测能力明显大于个人自立, 人际自立对人际性和个人性症状均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个人自立则对人际性症状没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③个人自立对应激的预测能力大于人际自立, 个人自立对人际和个人应激均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人际自立则对个人应激没有独立的预测能力; ④修正后的自立人格的特质-应激-症状相符中介模型能够获得支持。总之,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人际自立主要通过人际应激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心身症状总分; 个人自立则通过应激(包括人际与个人应激)的中介作用负向预测个人性症状。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6,38(3):382-391
经过5个步骤编制出了人格特质词的《大学生问卷》、《高中生问卷》、《初中生问卷》和《青少年学生问卷》,分别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①《大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性、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和独立性五个维度;②《高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人际开放与责任性、灵活与独立性、主动性和行为责任四个维度;③《初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与行为责任、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灵活与独立性五个维度;④《青少年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灵活与独立性、责任性、主动性、人际开放四个维度。最后,对自立人格构念的合理性、自立人格中“开放性”与“责任性”维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一致性程度以及本研究在探索自立人格结构方面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对986名师范生进行调查,考察自我概念、自立人格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师范生的自我概念与其自立人格、教师职业成熟度及其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师范生的自立人格与其教师职业成熟度、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也存在显著正相关;(2)师范生的自我概念主要通过影响其自立人格间接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能力;自我概念不仅可以直接显著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成熟度和职业态度,还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自立人格进而间接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成熟度和教师职业态度。这一结果表明自立人格在自我概念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在自我概念影响教师职业成熟度和教师职业态度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8.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SSP) is an indigenous Chinese personality concept. It is assumed to be a protective personality factor with regard to depres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traits are assumed to be similar to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or facets of the Five Factor Model to a considerable degree, but also to contain some tendencies or dispositions which are related to depression in ways that go beyond either the Big Five factors or their sub-factors. The relation of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depression was examined in a sample of 439 Chines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using the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Scale for Adolescent Students (SSPS-AS), the 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NEO-PI-R),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Results from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most SSP trait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and sub-dimensions, but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ersonal flexibility and either the Big Five dimensions or their sub-dimensions were modest at best. Results from the hierarchical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interpersonal responsibility, interpersonal openness, and personal independence negatively predicted depression, even after controlling for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however, the explained variance decreased sharply. These results support the hypothesis that despite some overlap with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self-supporting personality is related to depression in additional ways that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 or their sub-dimensions are not.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人格研究的旨趣是通过概念建构和实证研究,实现对自信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的刻画与理解。本文综述了最近国内人格心理学在语用、公众观层面对自信的关注,自信研究在人格心理学中的地位,自信在自我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归纳了自信人格的界定。文章还讨论了当前研究中所关注的自信的自我调控和心理健康功能。最后,针对当前自信人格结构研究和功能研究中的挑战,提出以自信结构探讨和机制整合来深入推进自信人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