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警  余林 《心理科学进展》2011,19(3):382-389
幻忆(Déjà vu)是指任何对目前体验的一种不适宜的熟悉感, 并伴随着对过去体验的不确定感。年龄、梦、教育水平、旅行经历、生理状况和药物都会对幻忆产生造成影响。研究发现, 内侧颞叶和嗅内皮质与幻忆有着紧密的联系。目前主要通过知觉分离范式、情景再现范式、单成分元素交互作用范式、无辨别再认范式和催眠范式来研究幻忆现象。幻忆的研究仍然存在着若干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王沛  霍鹏飞  王灵慧 《心理学报》2012,44(9):1138-1148
Dehaene等(1998)和Greenwald等(1996)的研究通过在方法上的完善, 为阈下知觉的存在提供了确凿的证据。但是阈下知觉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深度这一问题尚仍然存在争议, 有研究者认为阈下知觉可以达到语义加工的水平, 而有的研究者认为阈下知觉只是对刺激视觉特征的一种浅层加工, 并形成了一些非语义加工的假说。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 本研究通过完善实验范式, 分别采用图片、字词作为实验材料对阈下知觉的深度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实验1和实验2立据于阈下非语义加工的各种理论, 为阈下语义加工的存在提供了证据。同时实验2表明, 阈下知觉达到的水平取决于靶子集的大小, 更确切的说取决于被试对靶刺激进行了何种水平的加工。  相似文献   

3.
尽管对阈下知觉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围绕着阈下知觉仍然存在着大量的争议。阈下知觉的存在虽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但是这种加工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则一直是争议的焦点。早期心理学家们所采用的研究范式被证明存在着方法上的重大缺陷。掩蔽启动范式的提出为阈下知觉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范式,但是这种范式仍然受到了一些批评,而Greenwald和Dehaene的研究对该范式做了进一步的改进,证明了阈下加工的可以达到语义水平。  相似文献   

4.
阈下知觉研究中觉知状态测量方法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近百年来围绕阈下知觉研究一直争论不休的觉知状态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全面回顾,通过比较和分析在主观阈限和客观阈限以及不断改进后的其它觉知阈限测量方法条件下所获得的实验结果,并结合有关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关系的理论假设,认为这种状况本身就否定了有关意识与无意识关系的排它观点。今后的研究应该跳出这一陷阱,并从无意识知觉如何影响有意识的行为以及阈下知觉的神经活动指标等方面开辟研究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的作用及启动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文典  钟高峰  鲁直 《心理科学》2005,28(3):683-685
采用2(组别)×2(有无指导语)×2(是否学习)的3因素实验设计对8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以研究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的作用。结果表明:阈下知觉和隐性广告不能单独起作用,阈上知觉作用非常显著;阈上和阈下启动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6.
周仁来  杨莹 《心理科学》2004,27(3):567-570
本研究采用Oddball与Stroop相结合的范式,对导致Merikle与Daza等研究结果之间的矛盾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在启动刺激与目标刺激之问的SOA为300毫秒的即时掩蔽条件下,启动刺激“红”和“绿”对随后的目标刺激的判断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前者表现出典型的Stroop效应,后者表现出反转的Stroop效应;主观觉知阈限测验显示,启动刺激“红”是在阈下状态被知觉的,而启动刺激“绿”是在阈上状态被知觉的。结果表明.阈下知觉启动具有一定的时问延续性。并不局限在某一特定时问点上,启动刺激的知觉状态受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7.
各种感知觉中都有错觉现象,而以视错觉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在实际生活活动中和在心理学理论研究上,都具有一般空间知觉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但是,目前在许多心理学书中对它却表述得十分模糊;一般都把它定义为对外界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不言而喻,“不正确”是与正确相对的。显然,这个概念内涵包括着一切正确知觉以外的任何知觉形式,即  相似文献   

8.
马利军  张积家 《心理科学》2011,34(5):1040-1044
无意识如何影响人类的认知?或者说,无意识知觉在什么水平对人类的认知产生作用。由于方法和标准的限制,对上述问题的争论依然存在。当前对无意识知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阈下启动的加工机制上,即启动刺激如何有效引发被试对目标刺激的加工。研究者提出知觉加工,中枢加工,反应加工以及行为触发等理论来解释阈下启动的心理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实验和问卷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积极和消极的情绪体验对温度知觉的影响以及温度知觉对情绪体验的影响。在实验一中,先让被试感受一杯15℃的白开水的温度,然后让被试阅读具有积极意义或消极意义的文字,最后让被试感受另一杯同样是15℃的白开水的温度,结果发现,阅读积极意义文字的被试比阅读消极意义文字的被试更倾向于高估白开水的温度;在实验二中,要求被试手中握着热水或凉水阅读一段具有中性意义的材料,最后让被试评价这段文字,结果发现,手握热水的被试比手握冷水的被试更倾向于对中性文字做出积极的评判。研究表明,个体的情绪体验会影响其温度知觉,个体的温度知觉也会对情绪体验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0.
张美晨  魏萍  张钦 《心理学报》2015,47(11):1309-1317
为考察阈上、阈下不同面孔表情下的注视线索提示效应, 实验以阈上和阈下面孔的不同注视朝向为提示线索, 同时变化面孔表情, 要求被试迅速和准确地对随后出现的靶刺激(大写字母)的呈现位置做出判断。结果显示, 在阈上呈现条件下,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 且该效应不受面孔表情的影响。在阈下呈现条件下, 注视线索提示效应显著, 但该效应受到了面孔表情的调节, 表现为在注视线索无效时, 判断目标位置所需反应时在正性、负性面孔表情下显著长于中性面孔条件。上述结果说明, 阈上知觉时, 面孔表情虽被清晰感知, 但个体自上而下的控制机制使其被忽略, 因而未能影响个体的注意偏向; 阈下知觉时, 面孔表情得到自动加工, 并影响了个体的注意偏向。  相似文献   

11.
张静  陈巍 《心理学报》2016,(8):933-945
身体意象是个体在意识层面对与身体有关的知觉、态度及信念,它的稳定性与可塑性一直存在争论。本研究使用方位追踪仪、数据手套及投影仪,通过2个实验考查虚拟手错觉中距离参照系对身体拥有感的影响。实验1在虚拟环境中采用经典橡胶手错觉的变式,考察同步性和虚拟手位置对拥有感的影响;实验2引入距离参照系,考察在不同参照条件下被试对同一个位置的虚拟手在不同同步情况下的拥有感错觉。研究结果发现:(1)无论是同步性还是距离都会对虚拟手错觉中的拥有感产生影响,即同步比不同步条件下、距离近比距离远条件下拥有感显著;(2)不同的距离参照系对同一位置的拥有感体验影响差异显著,先近后远的呈现方式会减弱错觉而先远后近的呈现方式则会加强错觉。这一发现与身体拥有感是受稳定的身体意象调节的假设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唐文杰  侯玉波 《心理科学》2017,40(6):1435-1441
本研究以味觉和痛觉两种感觉通道的体验为对象,探讨预期效价和预期信心如何影响知觉体验的结果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基于味觉和痛觉的两个实验,发现预期会影响即时知觉体验,并且预期信心在其中起到调节作用——对预期充满信心时,即时体验和对结果的预期保持一致,预期越积极即时体验越好,预期越消极即时体验越差;而对预期缺乏信心时,即时体验和预期之间呈现背离趋势,预期越积极即时体验越差,预期越消极即时体验则越好。研究结果阐明了预期影响即时体验的机制,对我们理解身心关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无意识知觉,又称阈下知觉,它指人对于某种刺激虽然不产生有意识的识别,但却能作出某种反应,即知觉了刺激,却不产生知觉的意识。无意识知觉一直是哲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许多人不愿意承认这种现象,其理由是:(1)担心无意识知觉是非科学的、虚构的。这种担心在心理学中是起源于对于行为尺度的强调,在哲学中则是起源于对于人类理性的重视。因为人有  相似文献   

14.
不同愉悦度面孔阈下情绪启动效应:来自ERP的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勇  张伟娜  沈德立 《心理学报》2010,42(9):929-938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研究阈下情绪启动效应。实验中的因素是阈下呈现的情绪启动面孔的愉悦度,分为高、低两个水平。被试的任务是对中性靶刺激面孔进行情绪判断。结果发现:被试在对靶刺激进行情绪判断时出现与启动刺激愉悦度趋于一致的启动效应;低愉悦度面孔作启动刺激条件下N1和P2的波幅显著大于高愉悦度面孔作为启动刺激的条件;不同愉悦度情绪面孔的阈下启动效应是由于启动刺激影响了对靶刺激的知觉加工所致。  相似文献   

15.
联觉是指由一种感官刺激引起其他感官体验的心理过程。近年来的研究将行为实验和脑成像技术结合,发现了联觉的认知神经基础。本文总结了最受关注的字形-颜色联觉的研究成果,认为联觉发生在视知觉加工的早期阶段,与知觉在本质上有许多共同特征,其脑区涉及梭状回(V4)和顶叶。未来联觉的研究将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进一步拓宽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6.
汉语阈下语义启动无意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仁德  丁海杰  沈模卫 《心理科学》2003,26(6):1025-1029
采用Klinger等人(2000)的阈下语义启动研究范式,以汉字双字词为实验材料,用反应时和正确率为指标对阈下语义启动现象及其无意识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在与反应关系一致的维度上存在阈下语义启动现象;用反应时和正确率检测阈下语义启动时不存在敏感性差异。通过对阈下语义启动无意识机制及其相关研究的讨论,作者认为本研究结果支持反应竞争模型。  相似文献   

17.
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日常烦心事和心理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日常烦心事对个体心理适应的作用过程,并探讨生命意义感是否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研究采用纵向追踪方式对153名大学新生进行新近生活经历问卷、压力知觉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和心理适应的测量。结果显示压力知觉在日常烦心事与心理适应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拥有意义在烦心事知觉与心理适应之间起调节作用,但追求意义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这说明日常烦心事会通过压力知觉影响个体心理适应,拥有意义对个体心理适应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介了三个采用不同研究方法对视觉表象和视知觉是否共享脑机制的问题进行研究的实验,从不同角度展示了目前关于该问题的研究结果。这些实验研究都从不同角度提供了关于视觉表象与视知觉拥有共同脑机制的证据。最后,本文还对目前关于此问题的研究做出初步的总结和评论。  相似文献   

19.
心理模拟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重视。相关理论包括知觉符号系统理论、语言的神经理论和语言与情境模拟理论。行为研究发现感知觉运动信息与语言理解存在交互作用,而脑机制研究显示感知觉运动脑区参与语言理解。目前的研究对于心理模拟参与语言理解的机制仍缺乏细致探讨,导致结果存在矛盾之处。对隐喻语言里心理模拟作用的探讨也需加强。此外,心理模拟系统如何与语言学信息交互作用的相关假设也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20.
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锋  黄希庭  郭秀艳 《心理学报》2008,40(7):766-773
在时序判断任务中,重复启动导致被试把启动的靶刺激知觉为先出现的。知觉加工增强观和决策反应偏向观都试图解释其机制,但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采用图形材料,通过三个实验系统考察了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启动和指导语都具有显著效应。这说明,重复启动对时序知觉的影响涉及知觉加工和决策水平两个方面。实验还首次发现,在启动的靶刺激先出现时发生了重复启动效应的反转。最后,研究提出了双加工表征匹配调节假说,用以综合解释目前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