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革命的人文精神吴芸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旗帜,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反对中世纪统治欧洲人心灵上千年的宗教蒙昧主义、禁欲主义、神道主义,重扬人的价值、人的地位、人的尊严,提出“我是人,我应当享受现实的幸福;”“人的高贵,在许多方面超过了天使”,从而首开...  相似文献   

2.
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尊严释义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们时下经常提及“人的尊严”、“生命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国家的尊严”等,但“尊严”一词始终是一个极为抽象的模糊概念。在哲学价值论的层面阐明“人的尊严”和“生命的尊严”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探讨生命的尊严的基本特征,或许可以开拓出一个与其他文化共同体就重大问题进行相互对话、增进共识的思想平台。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的干部群众对人的尊严、生命的尊严都达到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趋向于认同它们在现代价值体系中的崇高地位的时候,各种漠视生命、侵犯尊严的现象(如矿难频发、食品安全问题、执法侵权、医疗事故等)才能在思…  相似文献   

3.
医业执行的人文基础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1 前言医学以人为对象 ,人不单只是“身体”的存在 ,而是“心灵”与“身体”的综合 ,人是具有尊严性的生命 ,人的尊严性与人的生命应该受到同样的尊重。人有其个性 ,呈现出个人独创的、具有个性的生命。人的行为可以源于知性、情意、本能 ,人的意志、创造力、情操等与个人性格相应的高级知性功能 ,能将人的本能、情绪升华为个人的情操 ,支配个人的行为 ,适应社会及文化习俗 ,呈现出具有独特个性的生命 ,人的行为是灵、体、智三者的均衡而形之于外的整体表现。医疗专业的执行除了基于科学知识及技术之外 ,还有其人文基础 ,此一基础构建于医…  相似文献   

4.
论尊严     
对人的存在而言,尊严与权利相提并论.尊严是指个体和共同体的存在所享有的权利,是不可侵犯的,包括尊重和自尊.同时,不能把尊严仅仅理解为权利,尊严还是心灵的情感、感觉,尊严是一种道德情感,具有道德属性.人的尊严是对人存在的基本价值主要是内在价值、人格价值的确定.人因为会思想,因为有理性而配享尊严.尊严感丧失,造成了现代人生存的困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虚无主义盛行.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尊严的研究,有助于人们认识和建设一个崇尚尊严的社会,对于人们追求美好生活和幸福人生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5.
保守我心     
林孔华 《天风》2001,(9):8-9
司马桢的《坐忘论·收心》记载着一句话:“心者一生之主,百神之师,静则生慧,动则成昏。”其意为,心是人一生的主宰,掌管着人的意志、思维,主导人的精神;心的静动与否,则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着人的一切行动。海涅说:“在一切造物中间没有比人的心灵更美、更好的东西了。”人的心灵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宝贵的东西。 对于人来说,没有任何事物比心灵更重要,因为心灵主宰着人的全部。心灵如果出现问题,则整个人都会有问题。人之所以为善或成恶,都是由于内心世界的主观因素决定和  相似文献   

6.
历史上很多学者将康德的“人性公式”直接奉为尊严原理,主张“人性公式”的内容集中反映了尊重人之尊严的要求.这一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康德自己也说.人性本身就是一种尊严.由此,拥有人性就是享有尊严的前提和根据.事实上,人性的本质就是自由.作为道德法则的“人性公式”,其实质就是要求尊重人的理性能力.尊重人的自由,而这正构成了尊重人之尊严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他人和自我眼中的人类尊严。作者提出的问题是:人类不可分割的尊严是何时产生的?在生命乃至死亡方面,是否存在尊卑差异?作者从"尊严与人类状况"、"人人都应重视的东西"、"不朽与尊严"、"有尊严的生与死"、"固有的尊严,矛盾的观念"等方面对尊严问题进行了阐述。在结论部分,作者提出,漫长的人化过程是否达到了完美的人性化结果?人类身上具有非人性的一面是否可控?人们是否能减少它对个人和人类的损害?这一系列问题都有待解答。我们在把人类尊严看做固有尊严时会遇到重重困难,应当从思想和行动上为我们和子孙后代建造一个"宜居世界"。  相似文献   

8.
理想的教育是人的教育,理想的幼儿教育是人格的完善。应然的幼儿教育是尊严与幸福的结合,而在实然的状态下幼儿是否享受到了尊严与幸福呢?但看今天的幼儿,随时被催促着快快长大,他们马不停蹄的奔跑着,奔向我们的成人社会,他们幸福吗?因此,本文呼吁成人社会多给幼儿些心灵的关怀吧,让我们入下自我,让我们从孩子出发,等一等我们的孩子,听一听她们内心的声音。  相似文献   

9.
王雷 《天风》2017,(1):26-27
“尊严”通常是指人类社会和精神世界中某一主体(或客体)具有获得其他个体和群体尊重的基本权利。就字面意思来看,“尊严”一词有“尊贵庄严”之意。人们通常所说的尊严包括神明尊严(如上帝的尊严)、国家(或民族)尊严、法律尊严、道德尊严、领袖尊严、人格尊严等。  相似文献   

10.
尊严是人之为人的根据,是表现为主体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内在价值。从逻辑上来说"有尊严的生活"是人性的本然要求。个体尊严之于生活的意义在于:尊严是个体坚强的精神支柱、个体稳定的品质保障和个体坚定的生活信念。如何实现"有尊严的生活"是一个深刻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从个体与社会两个方面来探究个体"有尊严的生活"的价值内涵及其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远来 《天风》2013,(4):8-10
对于“尊严死”的观点,笔者认为需要厘清几个基本的概念,同时尝试从基督信仰的立场做一点阐述: 一、基督信仰对死亡的定义 基督教所谈及人的死亡,不是指人生命的消失或者终结,而是生命的一种状态。有两个基本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陈兵 《法音》2005,(8):17-22
人临终之际,身心蒙受剧苦,最需要关怀照顾。经中说临终最后一念决定死后的去向,故在斯际照顾亡者,帮助其保持正念、往生善处,至极重要。现代医学发现,病危时没有精神支持网络的人,尤其是男性,死亡率比具有精神支持网络者高3倍。西方天主教于1967年创办“善终院”,提倡对重病垂危濒死者给以“善终照顾”或“临终关怀”(H os-pice),对其作为“全人”的身体、心理、社会、心灵各个层面的需要给予关怀照顾,给以心理辅导,帮助其解除痛苦和恐惧,俾能平安、尊严地迎接死亡。此后,临终关怀逐渐受到重视,进行一系列临终照顾的“安宁病房”,现在已在…  相似文献   

13.
死亡权利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传统道德观认为,人有生存权,但人没有死亡权。随着人类生活质量意识的提高,有人提出:人不仅有生存权,而且也有死亡权。70年代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安乐死讨论会”,该会就宣称,要尊重人的“生的权利”,也要尊重人的“尊严死的权利”。80年代在我国上海举行的...  相似文献   

14.
尊严(human dignity)是一种人性的要求。是否有羞耻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尊重人的尊严表现为不能侮辱他人,即使他属于不同的民族或种族。二战后,人类吸取了战争的教训,深刻认识到尊严是人类的根本价值。十几个国家将尊重、保护人的尊严写入宪法。中国尊严政治在最近几十年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我们还需要从制度层面全面、深入地保障每个人的尊严,而这种尊严必须建立在自尊和他尊的道德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人的尊严的来源及其各种含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增强"是否可能侵犯或威胁人的尊严。人类物种的尊严植根于人的本质,即人类物种所典型具有的一系列潜力,它是其他层面的人的尊严的基础。人类个体的尊严分为普遍尊严和获得性尊严。个体的普遍尊严直接来自于物种的尊严,是每个人因其作为人类物种一员的身份而平等拥有的一种至高的道德地位。因为人类增强不会分裂人的本质,所以不会造成人类物种之道德地位的区分,从而个体的普遍尊严不会因增强技术的应用而受到侵犯。获得性尊严是通过发展人的本质中所包含的典型人类潜力而获得的受尊重的性质。人类增强可能通过破坏主体间性,给个体发展各种人类的典型潜力设置障碍,从而对人的获得性尊严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6.
享受宁静     
一位哲人的话常在耳畔回响,在心底共鸣:“把尘世的礼物堆积到愚人的脚下吧,请赐给我不受烦扰的心灵!”心灵的宁静,是心灵幸福的底蕴,是生命的成熟,是命运之神对人的最高奖赏。  相似文献   

17.
心灵的容貌     
前天和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却也非常玄乎的词:“心灵的容貌”,便禁不住问道:。心理学家总是说,可以通过测试来看清一个人内在心灵容貌的美与丑,然而,关键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你能否用更通俗一些的话,让我们也能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心灵容貌的美丑呢?”  相似文献   

18.
陈企瑞 《天风》2013,(4):5-8
谈到尊严死,有人支持,有人反对,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激烈。在理论上这是一个非黑即白的单选题,但若是涉及到具体情况就不是这么简单了。我们要考虑的是:“尊严死”如何倡导及实行的办法是什么?如果是基督徒,又该怎么看待“尊严死”?  相似文献   

19.
论尊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么是“尊严”?“尊严”一词最初表达的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以及人类自我意识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高于其他一切有生命的存在物的地位,认识到自己是宇宙万物中有最高价值而产生的一种族类的优越感和自我意识。后来随着人类对自己的反思以及个人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尊严”不仅表达作为“类”的人在宇宙中高于其他存在物的崇高地位,而且用以表达在社会中个人的存在价值,同时也引伸出来表达阶级、民族的社会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所谓尊严,作为个人意识,它是人对自己存在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20.
在医学哲学领域以及相关领域中,“尊严”的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最近,在生物伦理学的国际会议中很流行这个概念。同时,在欧洲的许多国家中,“尊严”的概念也被引入到有关卫生保健的国家立法和政策制定中。本文将从检验一个在关于尊严和老年人的欧洲计划中产生的尊严理论模型开始。然后根据参与这个计划的老年人和卫生及社会保健的专业人员那里得到的经验进行研究,有6个国家参加这项研究。结果证明尊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对那些弱势群体来说。本文结论认为对于虚弱的老年人,相对于那种强调自主的医学伦理,长期的保健需要注重一个范围更为广泛的伦理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