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人,就是为难自己。  相似文献   

2.
宋朝时有个叫鲁宗道的官员,性格耿直,工作认真。有一天,宋真宗找他议事。太监马上赶到府上,等了好久他才回来,而且喝得醉醺醺的。太监急了,皇帝找你有事,你却喝酒去了,,如果皇帝知道实情肯定会大发雷霆,你快想想怎样保住自己的脑袋吧。  相似文献   

3.
别在意     
正人与人之间,可以近,也可以远;情与情之间,可以浓,也可以淡;事与事之间,可以繁,也可以简;不要苛求别人都对自己好,不要苛求别人都对自己不计较。生活中,总会有人对你说三道四,总会有人对你指手画脚。学会不在意,约束好自己,把该做的事做好,把该走的路走好,保持善良,做到真诚,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其他一切随意就好!佛说:与你无缘的人,你与他说话再多也是废话。与你有缘的人,你的存在就能惊醒他所有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交友行为是以相同的认知为基础的,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可以从一个侧面判断他的性格、爱好。1.只有一个朋友这种人,一旦付出友情,便是真挚、强烈、由衷的。他对朋友信任、豁达、坦诚。但是对待其他人,他不愿意随便流露内心的情感,趋于保守。与这种人交往,你必须真正地以诚相待,不允许有什么私心杂念,耍什么小聪明,否则一旦被识破,你将永远失去他。成为他的朋友很难,需要掌握好时机,以心攻心。不过,一旦你被他认定为朋友,他是绝对让你信得过的——你的事即他的事,他会竭尽全力在你有困难时帮助你,你的秘密就是…  相似文献   

5.
正常,不正常     
A我被抽调去做春耕生产工作组,出发的那天,有人在楼下一个劲儿催:大组长你快点行不行?我说快了,等我把被子捆好马上就下来,他不解地问,你捆被子干啥?不是说要和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吗,他说:你可真是个傻冒,还真的要在乡下住?B在乡下呆了几天,早去晚归,结束时到管理员那里去结伙食帐,可他怎么也不肯收钱,吵吵嚷嚷惊动了乡长,他问明原因后,嗔怪地对我说:你有毛病是不是?C刚调到纪委,领导就分派我一件棘手的事,说是某乡乡长与计生专干因争工资的事打起来了,要我带领一个调查组去调查此事,做完问话笔录后,整理调查…  相似文献   

6.
春节过后,同学们又从各自的村庄回到了学校,自然带回了不少新闻。其中传说最响的是上林镇鲍家河村刘大仙“斩妖除魔”之事。 一天中午,吃过午饭,我来到了所教的班级。只见十几个同学聚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听王大明同学讲“刘大仙”的故事。同学们见我来了,急忙起身让座。有几个学生忙说:“老师,你也来听听刘大仙的故事吧!”王大明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春节前他家发生的事。  相似文献   

7.
试着不抱怨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尔·鲍温写了一本畅销80个国家的励志书,书名是《不抱怨的世界》。他在书中提出一个重要的主张:“抱怨不如改变,永远不要抱怨。”他说,“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会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应该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上杭三自 《天风》2009,(12):45-46
“主人说:‘好,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许多事派你管理,可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太25:21)  相似文献   

9.
恭贺新春!     
你们过河去占领的地方,却是一个有山有谷,有天上的雨水所滋润的地方,是上主你的天主自己照管的地方,是上主你的天主,自年首至年尾,时常注目眷视的地方。如果你们真听从我今日吩咐你们的诫命,爱上主你们的天主,全心全灵事奉他,他必按时给你们  相似文献   

10.
拒绝有方     
拒绝他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家有事求你,而你又不愿意效劳。怎么办呢?从自己角度出发当然是拒绝为好。可拒绝又会伤及对方自尊,假如不讲拒绝艺术的话,难免会埋下"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的祸根。拒绝别人,实在是一件艰难的事,不是得罪别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在我国的哲学论坛上曾经有一位名扬一时的哲学家李石岑(1892—1934年)。他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返国后先任商务印书馆编辑,兼办《民铎》、《教育》杂志,后受聘于大夏、光华、暨南诸大学任教,旋与章太炎赴各省讲学。他精研哲学,著论甚多,  相似文献   

12.
阳枋在不惑之年逢宋蒙战争,尤其在四川地区。他避难他乡,后在淳祐四年,在时任权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的礼请下出任昌州酒正,分教广安。余玠上任即张榜招贤,求制蜀之策,为此阳枋名对危局,积极献言献策,并上书余玠。  相似文献   

13.
孟子殁后一千三百多年,直至北宋始有祭扫。那么,祭把孟子的首倡者是谁呢?他既不是封建皇帝,也不是孟氏后裔,而是孔子四十五代孙——孔道辅。孔道辅,字原鲁,初名延鲁。出生于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他的祖父孔仁玉,袭封文宣公,兼任曲阜县令,被孔氏尊为“中兴祖”。他的父亲名励,进土及第,以尚书工部待郎致仕。孔道辅于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举进上第。历任宁州军事推官,大理寺丞、仙源知县、大常博士、龙图阁待制,尚书兵部员外郎,徐、许知州,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龙图图直学士等职。孔道辅年轻时,就国以饬击蛇…  相似文献   

14.
牧者的软弱     
李世峥 《天风》2008,(20):30-31
曾听一位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位信主不久的肢体,问牧师:“你在这里探访吗?”牧师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病。”那位肢体惊讶地说:“啊?牧师你怎么会生病?”这件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却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牧者就不可能生病,但对很多人而言.却忽略了牧者也有软弱,也需要代祷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15.
王旦之清     
正王旦生于后周显德四年(957年),因其出生在凌晨,故名旦。王旦是兵部侍郎王祜之子,天生相貌奇陋,华山道人见其异相,便断言:"其人日后大贵。"王旦从小好学不倦,沉默寡言,做事却极认真,他23岁进士及第,任大理评事,后赴平江任知县。因其文才了得,任著作佐郎,参与编修《文苑英华》。王旦33岁在弘文馆当值,后步步高升。因其岳父任要职,王旦上奏为避嫌,不赴吏部任职,改为礼部郎中。  相似文献   

16.
1、阿茂正传自从阿茂出城工作之后,光阴迅速,转眼已经过了六、七年。他开了什货小店辛勤地工作,又过了两年,赚了点钱,娶了太太,生了小孩,并且从乡下接了阿婆出来一同居住。茂:阿婆,乡下的祥哥近况如何?我不见他有很多年啦。婆:他还不是老样子,在乡下能有什么变化呀!他常来帮我做一些粗活。茂:他真是一个大好人,我和他从小一块玩。婆:不用说,他一定比你粗壮。虽然你赚钱比他多,但是你现在这么瘦弱,又患胃病,还带上了近视眼镜,看起来,你比阿祥老了四、五年。茂:他有没有女朋友呢?婆:他太老实,他爹也替他着急!哎,…  相似文献   

17.
《棠阴比事》中载有这样一个案例:从前,陵州仁寿县有一个叫洪作仁的里前,很想得到邻居的田产。就骗邻居说:“你把田契交给我,我免征你的官差。”邻居听了很高兴,就把所有的田契交给了他。过了两年,里冒为了把邻居的田地变为己有,他伪造了一张田契。田契写好后,放人茶水里浸泡,然后捞出、凉干,再看那份田契已变成了发黄色,真象年代很久似的。于是他拿着伪造的田契去找邻居,硬说那田是他的。邻居一气之下,拉起了洪作仁到县衙打官司。县令江平川分别对他们作了一番询问后,便打开田契仔细观看,上面写得都很清楚,没有发现什么疑…  相似文献   

18.
骆霞  康军 《天风》2006,(7):44-45
你知道吗,有负疚感也是一件有益的事。例如,一位丈夫很想看球赛,但他还是去上班,因为他内心责任感告诉他,夫人和孩子都需要他照顾。如果他不照顾好自己的家庭,他就有一种负疚感。  相似文献   

19.
1871年春天,一个年轻人拿起了一本书,看到对他前途有莫大影响的一句话——卡莱里所写的话是:“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事,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  相似文献   

20.
陈红 《天风》2007,(18):38-39
只要你竭尽所能彼此和睦共处,互相尊重,你就可以培育一个健康、稳固,又合神心意的爱的团契。我们经常会因一些事在教会里吵闹、争执,甚至忘记我们在教会的身份和职责。曾经有一位牧师给我讲他的经历。他说:有一次他在一个教堂讲完道后,台下就有两个姐妹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