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杜光庭是唐末五代时著名的"道门领袖",他曾在蜀地弘道五十余年,对道教的哲学理论、思想源流、修道方法、斋醮科仪、神仙信仰等作过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总结性研究,由此而成为唐代道教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文通过考察杜光庭在蜀地的弘道活动来说明他对蜀地道教乃至中国道教的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易》在东晋的传播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晋时期,学校讲授、私人传授和清谈是《周易》直接传播的主要方式。《周易》卜筮也对《周易》的传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周易》对文学艺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语词、意象、形式、观念、文论和小说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磊 《孔子研究》2021,(1):126-135
东晋太学立于司马睿称晋王的同年(317)。这种紧迫性源自东晋所面临的汉、赵政权的正统性竞争与江左内部抨击"取才失所"的政论。在王导等人的推动下,东晋试图通过立太学、行释奠礼来展现"皇代之壮观",培育司马氏与门阀共同的阶层意识。东晋太学被赋予"崇圣"礼仪空间的意义,为释奠礼的固定场所。太元十年(385)新建国学设"夫子堂""皇太子堂"等礼仪场所以作"国子圣堂",正是对太学礼仪空间化的发展。东晋立太学、国学,行释奠礼,是门阀政治在文教领域的表现。咸康元年(335)释奠,咸康三年(337)立太学、国学及庾亮释奠,是琅邪王氏与颍川庾氏竞争的结果。永和八年(352)罢遣国学是门阀政治平衡被打破的产物。升平元年(357)释奠则以桓温两次北伐成功为背景。东晋立学,既与南北对峙时期的正统性问题相关,又受到门阀政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著名影视明星任泉,与刘晓虎、陆毅并称为“上戏三剑客”,因出演《少年包青天》中的公孙策和《都是天使惹的祸》中的邵剑波而广为人知。除了演戏之外,任泉还经营着餐馆“蜀地传说”,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开了10多家连锁店,每家店的规模都在一千平米左右,顾客需要排队等号才能入席是常事儿。其招牌菜“大盘鲶鱼”、“蜀地排骨”等,让人一想起就口水直流。  相似文献   

5.
陈超 《中国哲学史》2021,(2):54-61,78
姚兴劝道恒、道标罢道一事表明,当僧团、僧人成为政治的吸纳对象时,传统仕隐观念以及在这一观念影响下形成的隐士与权力的互动方式,深刻影响了权力对沙门在王道政治中之定位、沙门参与政治之态度、吸纳沙门参与政治之途径的理解.对于权力类比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得出的判断,沙门的回应并非简单的“不仕”,而是从经教出发,阐发了沙门理解中的“...  相似文献   

6.
韩康伯提出了独特的"大虚"理论与"机理"学说,以玄学的本体论哲学成功解释了《易传》所涉及的象数问题,消除了义理易学与数术占卜之间的理论矛盾,将神异现象纳入玄学的"自然"哲学体系内予以理性融通.这一变化不仅适合了东晋时期思想文化环境的变化,而且弥补了王弼易学的局限,扩大了义理易学的解释空间,奠定了尔后王、韩易注在中国易学中的主流地位.  相似文献   

7.
那是我的错     
傅雷从小跟着母亲长大,母亲不仅注重在学习上培养他,更注重培养他做人方面的品格和修养。有一个周末,母亲外出办事,只留傅雷一人在家。傅雷当时只有十三岁,就读于上海徐汇公学。看了一会儿书后,傅雷感到有些疲累。这时,他突然听到外面有收废品的吆喝声,年少好奇的他便跑出去观看。街上围着一些人,大家都拿了一些家里不用的东西卖给收废品的中年人。傅雷突然想起家里后院放着一些废旧的铁器,很久都没见母亲动过。也许母亲不用了,不如把它们卖掉算了,傅雷想到此便跑回家中把它们拿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东晋出现了四大佛教中心:襄阳、庐山、建康、会稽。它们以佛理探讨为主,但民俗信仰也在教理佛教氛围中培植。道安在襄阳僧团内倡导了弥勒信仰;慧远在庐山教团中进行着阿弥陀佛的集体崇拜实践;建康皇室佛教充斥着低级淫祀;而会稽地区,却酝酿并盛行开了观世音信仰。这些民俗信仰既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又具有相当的流动性。佛教的民俗信仰中有一个趋势:弥勒作为佛的身份和上生净土、释疑解难的一面被阿弥陀佛信仰取代;弥勒作为菩萨的身份及未来佛下生人间的一面渐被观音菩萨现世救济取代。  相似文献   

9.
浅析《灵宝度人经》所描绘的世界图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有“群经之首,万法之“宗”之称的《灵宝度人经》,给人们描绘出了一个宏伟的世界图景。这世界图景自成一个金字塔形的体系,为人们求仙问道提供了一个向上往善的动力性支架。人们只要矢志不移,不畏辛苦,脚踏着它所设建的天梯,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入更高更为自由的天人境界,过上寿与天齐,美妙如画的神仙生活。本文试图揭示这个图景,以丰富人们对《灵宝度人经》教理教义的认识。一、《灵宝度人经》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灵宝度人经》产生于东晋末年,它是道经发展到一定社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早期民间道教发展到上层官方的士族化神仙道教,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下午计划去自习,给冬冬弄论文,一个小时,七点多下去,在球台边上看见冬冬和ly,ly这个人,据我所知,也是一个温和的人,跟冬冬在一起,浅浅的笑着打招呼。这个人,还算蛮喜欢的。  相似文献   

11.
在汉末三国时期的政治舞台上,钟繇无疑也是一名光华四射的人物。魏氏初祚,肇登三司。是有书迹传世的书法史上第一位大书家。钟繇的书法师从蔡邕、刘德升,博采众长,自成一家,兼擅诸体,尤精隶、楷。钟繇作为一名重臣,其主要精力在政治上,业余时间留心翰墨,但是在中国书法史上却赢得了楷书之祖的美誉。王羲之不仅吸取汉魏书家的精华,更重要处还在于脱化钟繇的书法境界又自创新境。作为书法家,钟繇对书法的看法也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葛洪,字雅川,丹阳句容人,生于西晋武帝太康五年(公元284年),卒于东晋穆帝永和元年(公元345年),祖父葛系为吴大鸿胪,父葛悌初亦仕于吴,后为晋邵陵太守。葛洪少好学,家贫,“躬自伐薪以贸纸笔”,广览众书,以儒学知名,尤好神仙导养之术。从祖父葛玄,吴时学道,号为葛仙公,以其炼丹秘  相似文献   

13.
张华  传实 《中国宗教》2022,(6):62-63
东晋时期,众多高僧曾往来于建康与会稽,隐居在剡东名山,潜心于义学研究与佛教文化传播,对佛教中国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浙江剡东(今新昌地区)的佛教文化增添了深厚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4.
周湘  雁翔 《法音》2012,(4):41-45
释道安,东晋人,生于永嘉六年(312),卒于太元十年(385)。俗姓卫,常山扶柳人,家世奉儒,幼年丧亲,为外兄孔氏所养,自小聪慧过人,年12出家。因形貌甚丑,不被师所重,苦役数年后方乃向师求道。后受具并游学邺城,入佛图澄门下。后游  相似文献   

15.
从大埔民俗看道教在客家地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历史上 ,道教在粤东梅州客家地区的影响 ,远不止只有一间赞化宫那么简单。在此选取大埔县为例 ,从笔者在该县收集到的第一手民俗语言资料中 ,或可窥见一斑。大埔县隶属于梅州市 ,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 ,人称“山中山”。人口约 5 0万 ,几乎全为汉族 ,讲纯客家方言。据史载 ,大埔县在东晋时称义招县 ,隋大业三年改为万川县。唐时并入海阳县(今潮安县 ) ,至明成化十四年归属饶平县。明嘉靖五年 (15 2 6 ) ,分饶平县的清远、恋州二都重置县 ,定名大埔至今。大埔县对道教的记载 ,仅见于明嘉靖三十六年 (15 5 7)《大埔县志》卷四《宫室志·寺观》…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捍卫当代认识论当中关于可错主义(fallibilism)的认知观念,通过对该观念的合理解读,笔者希望能够指出:所谓的可错主义“困惑”是可以被成功地解释和说明的.换言之,关于可错主义的认知观念并没有受到实质的挑战.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本文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关于可错主义认知观念的表述形式,对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作出了基本的解释说明;在第二部分中,笔者主要介绍了相关学者对可错主义认知概念的批评,尤其着重强调了所谓的关于可错主义的困惑.在第三部分中,通过借助P.格赖斯的语用理论,笔者解释了所谓的关于可错主义“困惑”产生的根源,从而捍卫了可错主义的认知观念.  相似文献   

17.
传印 《法音》2004,(12):8-14
一、序论佛教传入中国,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其中有两点常谈论及的原因,特别能显出东晋时代中国佛教的处境与面对的问题:一、东汉末年至东晋的一百多年间,战乱迭起,民不聊生,有利佛教传播;二、儒学与名教在汉末衰落,思想界出现混乱,知识阶层另行摸索人生方向,而归于周易与老庄,玄风兴起,成为佛学生根的契机。以上两点适合佛教成长的因缘,却也相对地引起许多困难。由于乱世的原因,百姓不堪战火的困苦,纷纷奉佛出家,造成僧团芜杂,屡屡成为朝臣、士人攻击佛教的口实。其次,因西晋之亡,南下的贵族增多,抑制了原为江南土著的地方豪族势力,以致造成…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主要在西域来华的侨民中流传.对于中国人来说,当时的佛教在很大程度上还只是洋教(“胡教”).直到魏晋玄学兴起之后,主张一切性空的佛教“般若”思想也被归为“玄远之学”,引起了文人士大夫的重视,信奉佛教成为“好乐玄法”的风流雅事.东晋时期佛教般若学“六家七宗”各思想流派的勃兴,使得佛学进入中国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9.
科学理论的可错性、相对性和逼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隽 《学海》2002,3(1):108-113
科学史是一部科学理论不断被充实、修正和更替 ,科学理论中的错误内容和错误外推不断被发现和纠正的历史。把科学理论等同于真理 ,就会把科学理论绝对化和教条化 ,束缚科学理论的发展。但承认科学理论可错性的同时 ,还须予以正确理解和对待 ,要看到科学领域中的错误理论在特定历史阶段上曾起过的积极作用。绝对主义的真理观遭到了来自三个方面的挑战 ,但相对主义真理观也存在着至少四个方面的错误。只要承认科学认识中存在着真理 ,科学认识是对真理的不断接近 ,就在逻辑上肯定了科学理论的逼真性 ,而在对逼真性的辩证理解中已经包含着逼真度的概念。判断科学理论的逼真度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着手。用以确证理论内容逼真度的实践标准是多种多样的 ,然而对理论的新颖预测的证实是最重要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古往今来,世事沉浮。宛如长江东去,大浪淘沙。一部厚重的文明史上,能够留下痕迹的,往往是不该被忘却的。对于东晋古刹瓦官寺,真正了解她的人可能不多,但这并不影响她存在的价值,因为她留下的历史文化脚印实在太深了。今天,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