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的真相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 一个会思想的人,是不会被这个世界轻易左右了的。真正意义上的活过,其实,不是跟着别人走了多久,而是独自走了多远。  相似文献   

2.
散步,自由徜徉。没有固定的方向,没有目的地,也没有时间限制。 散步的时候,一切形式的东西都免了。人在走,思想也在走。无拘无束。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首先是孤独的,也就是一个人。散步与遐想,是腿和心的自由。  相似文献   

3.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所以,路是大家的,你在走自己的路的同时,也是在走着别人的路。同一条路,不同的人走,会有不同的经历和感受。这个人走到这里疲惫了,一个小小的土坡,他就会认为这里的路陡峭难行;那个人走到这里,不小心  相似文献   

4.
9思想是人的生命得以闪光的火花。思想的火花一旦熄灭,人的生命就不会再有闪光点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先生这样写道:“构成生命的主要成份,并非事实和事件,它主要的成份是思想的风暴,它一生一世都在人的头脑中吹袭。”由此可见,人的生命如不以思想为寄托,则生命就会逐  相似文献   

5.
, 《天风》2012,(12)
“‘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近日,“中国式过马路”走红网络,引发热议。反思现状,集体闯红灯现象在中国确实屡见不鲜;进一步说,“中国式”的集体违规行为,在其他地方也不少见:地上垃圾多,自己也会扔;有一人坐在养护的草坪上,大家也会上去坐坐踩踩……不讲规矩,只言利害,理直气壮地挑战着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6.
圣召     
敬主教灵跟随耶稣有两条路:一是普通的圣召;二是特殊的高超的圣召。第一条是诫命,人人当守而不宁教不了灵魂,这是一般教友走的道路这也叫圣召。第二条除了守诫命外,还愿意为天主多做一些贡献,为走这条道路天主不命令人,只是劝,所以叫劝谕;在天主圣宠的指引下劝勉那些心胸宽大,志趣高尚,抱有远大理想的青年人走的道路。这条路就是弃家修道,圣神父或进修会。为走这条高超的道路,该有天主特别圣宠的指引召叫,这就叫圣召,所以说圣召有两种。1.圣召的广意:圣召就是天主的召叫邀请拣选的圣意。天主给每一个人指定的定位、身份、…  相似文献   

7.
一在思想的极目之处,我光着头、光着脚丫,在一场如织的细雨中,漫无边际地行走、奔逐……二大地太辽阔了,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而一场雨的降临,又使它平添了缥缈、神秘、艨胧的意境,让人感到是走在一幅江南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日常的交谈中,常会把信仰之旅比作走十字架的道路,这是很形象、很真实的。因此,当我们准备走这条路或是已经立志奉献准备继续走这条路的人应多有一份思想,首先应该认清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路。  相似文献   

9.
戴海弟 《天风》2001,(8):10-11
在以色列会众中建造会幕是神的心意,神要藉着会幕除去以色列民的罪,向他们施恩典。同时,藉着会幕来引领以色列人走当走的路(出40:36-38)更重要的是启示了他的心意,他的永远计划。会幕的建成可以说是神人合作的结晶。神固然作主导作用,但人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因素,因神在以色列中建造会幕,为要  相似文献   

10.
齐泽克关于生态问题的看法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从人是自然的伤口到自然并不存在,以至于推出其反自然的生态学和恐怖的政治学,可以说,齐泽克的生态危机思想走的是一条不断激进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在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面临许多选择,而有些选择会对人的一生产生重大的影响。选择得当,就可以顺利地踏上人生的坦途;而选择失当,就可能陷入人生的困境。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人们常常会做出目光短浅、自以为是的选择。因而当我们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时,确实应该三思而后行。一、理想的未必适合你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这是自然之理。然而对任何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你理想中的职业、家庭、生存环境并不一定适合于你,适合于你的并非一定是你理想中的模式。事实常常是你千方百计要摆脱的很可能正是适合你,而你费尽心机要得…  相似文献   

12.
时间过得真快。母亲离别我已经整整一百天了。2008年2月18日,是我一生中最哀伤的时刻,也是最难忘的日子。傍晚18时15分,母亲走了,离我而去了,她是在恋恋不舍中,轻盈的走了,我知道母亲走得虽然急切,尽管难舍人世。但经历坎坷的一生铸就的刚强会令母亲从容而去。母亲为什么会走得那么快?因为母亲已近80岁了。天主看她在世上立了不少功劳,已经很累了。所以召叫她到天堂上去和他一起生活。  相似文献   

13.
黄欢 《现代哲学》2023,(2):50-58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与鲍威尔关于犹太人问题有过三个回合的论战。以犹太人问题为中心,聚焦于马克思对鲍威尔的批判,立足于马克思和鲍威尔的文本,可以看到,马克思在批判过程中对鲍威尔的思想进行了降格处理,主要体现在将鲍威尔人的解放的主张降格为政治解放的主张。这一降格处理根源于二者思想的深层分歧,即是否承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这一前提,只有承诺这一前提,才能说鲍威尔只能达到政治解放的高度而达不到人的解放的高度。未澄清并重视此前提而径直将鲍威尔的主张定性为政治解放,既会掩盖鲍威尔对人的解放的关切,也会模糊马克思和鲍威尔的深层分歧所在,不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4.
恩惠 《天风》2009,(10):74-74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做错事或者做了情非得以的事情,就会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与其相类似的一句话是:“人在河边走,岂能不湿鞋?”似乎当事人是很无辜也很无奈,是“身不由己”而“湿了鞋”!这样的话说白了是一种原谅自己的托辞或怕负责任的挡箭牌。难道身由不由己都是江湖之故吗?难道河边走的人,都得湿鞋吗?  相似文献   

15.
墨家宗教因缘析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历史上产生最早的思想派别──儒道墨三家中,墨家是宗教意识最浓的一派。但是,这一本来作为儒道后来者的思想派别,恰恰又因其强烈的宗教情绪而最早陷于“中绝”。由此,中国人成了无宗教或不信宗教的民族。不过,如果说中国人根本缺乏宗教关怀,那墨家为什么会以其宗教精神继儒家之后而成为当时的“显学”?如果说中国人有其宗教关怀,那产生于中国且具有更强的宗教性的墨家为什么又会很快“中绝”?所以,墨家的崛起与灭绝,不仅蕴含着中国人独特的宗教基因,而且也昭示了中国人所以不信教的秘密。下面,笔者将从粗略的历史线索入…  相似文献   

16.
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看法。不同的世界观,在观察政治问题时,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现代,走资本主义道路?还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拥护资产阶级政策?还是拥护无产阶级政策?在阶级斗争尖锐的社会大变动时期,使得每个人非要做出回答不可。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社会大变动当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上来。存在决定意识。在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  相似文献   

17.
平和     
马德 《佛教文化》2011,(5):58-58
平和的人,放得下,看得开,想得明白,过得洒脱。一个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会通达,内心就会通泰。世俗的名与利,他们不是不要了,而是无论得到得不到,得到的多还是得到的少,都不再计较了。  相似文献   

18.
平和     
马德 《思维与智慧》2011,(12):41-41
人活得平和,才能活出生命真正的滋味来。 平和的人,放得下,看得开,想得明白,过得洒脱。一个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会通达,内心就会通泰。世俗的名与利,他们不是不要了,而是无论得到得不到,得到的多还是得到的少,都不再计较了。  相似文献   

19.
人的思维不可能是一条直线,应当呈曲线型的。人不应当偏执于追求“思维捷径”,迷信“自古华山一条道”,而应该重视走迂回的曲线,“条条道路通罗马”, 迂回进取。虽然看起来步子慢了,实际上却大大加快了成功的速度。具备灵活的头脑,就须养成迂回思考的习惯,这里,介绍几种迂回进攻的战术。 欲进先退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将狗和鸡关在围墙内.前面是一道铁丝网,后面是空道。铁丝网外放一盆饲料,鸡看见马上想冲过去,但被阻拦,急得乱叫乱撞;而狗先是盯着看,然后转身绕过围墙.跑到铁丝网外面便吃到了食。 人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  相似文献   

20.
感谢主     
《天风》2020,(4)
正"感谢主"是基督徒经常会说的一句话。无论是遇到事情或是与人讲话,信徒都时常会说"感谢主";在教会中,大家听得最多的其中一句话也是"感谢主"。有时候甚至会让人觉得,有的人说这句话只是出于习惯而并不走心。不管自己说什么或别人说了什么,最后都要说一句"感谢主",去一个地方或做一件事情也会说"感谢主"。"感谢"这个词在新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