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个满怀失望的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对住持说:“我一心一意学画画,却找不到好老师。多数人都是徒有虚名,画得还不如我。”住持淡淡一笑,说:“我收集了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不比名家逊色,就请施主为我留下一点墨宝吧。”那人问:“画什么呢?”住持说:“我喜欢饮茶,更喜欢茶具,您就为我画一幅茶杯和茶壶吧。”那人欣然应允,铺开宣纸,寥寥几笔就画成了,只见壶里的水徐徐注入茶杯,  相似文献   

2.
素有“文化怪杰”之称的辜鸿铭以其精通英德法等近十门语言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和日本享有广泛影响。时人谓之“精通西学而极端保守”。他的怪诞和谐趣幽默是出了名的。最有名的例子莫过于以茶壶茶杯譬喻纳妾。一次,几位外国友人故意在他面前大肆攻击中国人纳妾,谓纳妾是野蛮落后极不人道的。辜鸿铭振振有辞地反驳道:“这有什么稀奇!男人好比茶壶,女人好比茶杯,一个茶壶配上几只茶杯,不是中西同理,很自然的事吗?”闻者瞠目结舌,无言以对。进而,又说:“古人造字早有立意,妾者,立女也,当男子疲倦之时,有女立其旁,以作扶手之用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的辜鸿铭研究牛晓(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说起辜鸿铭,人们立刻会联想起他的种种怪异举动:拖个长辫子在北京大学讲英国文学;用“一只茶壶,四只茶杯”作比喻,为中国的纳妾制度作辩解等等奇谈。由于他的主要著作都是用英文、德文等写作,在国内影响较小,所以当勃...  相似文献   

4.
一壶月光     
正月下品茗,壶内有月亮的明朗、皎洁、恬淡,有岁月静好的淡泊祥和。偶尔,还会想起"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的天真。在家乡,到了夏天,家家户户都在天井里摆一小桌,置茶壶一把,茶杯数盏。常常,茶壶口开着,袅袅浮动着茶香,  相似文献   

5.
潘佩玮 《天风》2006,(24):48-50
时间:圣诞节下午。地点:基督教某教堂义工宋恩惠家中。一张桌子,上放一本圣经,一只茶壶和几只茶杯、一个装有照片的镜框。一把椅子和一条长凳。主要人物:宋恩惠,女,47岁。孤身一人生活多年。佳佳,女,20岁,幸福小区探访小组义工,大学生。茵茵,女,19岁,平安小区探访小组义工,大学生。音乐起。身穿洁白圣衣的6名男“使者”上,在舞台后边线站立。身穿洁白圣衣的6名女“使者”上,在男“使者”前面站立。  相似文献   

6.
妙联趣事     
1.江苏、四川成巧对 不知什么年月,也不知江苏的一位什么人。琢磨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遂成“绝对”。这上联是:“江苏无锡宜兴泥茶壶。”难就难在“江苏”是省名,“无锡”是江苏省的一个地名,也可作“不产、没有锡”解,“宜兴”也是江苏的地名。还可以作“适合兴办”解,又出泥茶壶,因为“无锡”才“宜兴”泥茶壶。  相似文献   

7.
宜兴紫砂茶壶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枝奇葩。传统紫砂茶壶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器形,至今仍被后人不断挖掘学习,对传统紫砂茶壶的结构和壶式进行探析,并以图表的形式对传统紫砂茶壶的主体及构件进行详细细致的造型归纳,在展现紫砂茶壶造型的多姿多彩的同时,提炼、整理、了解壶体的设计方法,对现代产品尤其是日用陶瓷产品的造型设计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的茶杯朝济细心的电视观众屡屡发现,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的很多会议上,面前放着一个自备的茶杯。这个茶杯是用一个果酱瓶改成,上缠两色交错的胶线。这个茶杯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七十年代中国坐办公室的人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使用过类似的...  相似文献   

9.
迎合的悲哀     
外乡人看中了山民家的一只茶杯。这只茶杯很普通 ,虽是祖传的 ,但也算不上啥宝贝 ,外乡人却想高价买过来。双方约定次日交易。当晚 ,山民见这茶杯积垢太厚 ,心想人家相中了这东西 ,太脏也拿不出手。于是 ,山民清除了积垢。第二天 ,外乡人见茶杯已被洗净 ,却沮丧万分。原来 ,外乡人之所以看中那只茶杯 ,是因为那茶杯经年累月地泡茶 ,杯壁淀积了不同寻常的茶酐 ,既便倒入清水 ,也会泡就一杯好茶。可茶酐一除 ,茶杯也就不值钱了。其实 ,有时人生的际遇 ,又何尝不象这只茶杯呢?为了得到社会的认可 ,为了迎合潮流 ,我们常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按世…  相似文献   

10.
茶杯与茶盖     
我喜欢喝茶,当然,也喜欢各式各样的茶具,茶具中又以茶杯为最。家里的小孩顽皮,加上大人有时候不小心,常有茶杯或杯盖落地摔碎的事情发生,造成肢体不全。这些东西,或是我花钱买的,或是朋友送的,我都看得很珍贵,茶杯和杯盖大凡有一件完整的,我都收藏起来。几年下来,家里有个抽屉里,积累了一批落单了的茶杯和茶盖。材质有紫砂、陶瓷、玻璃、塑料等。有一天,我突发奇想,可不可以将它们重新配对,寻找第二春。  相似文献   

11.
正朋友邀我喝茶,我感兴趣的却不是茶,而是他新买的奇异茶杯。说它奇异,是因为它并不像普通的茶杯那样有一个平底,而是呈尖锥形状,到了最下面已经只剩下一个尖了。这样的茶杯不要说直接放在桌上,即使有东西可以倚靠,也肯定极容易倾倒。然后,朋友又拿起毛笔在我手中茶杯的最底部点了一下。我疑惑,朋友也不解释,只是笑着给我倒上茶,然后边品边聊。一会儿工夫,一杯茶喝完,朋友又给我续  相似文献   

12.
历史悠久的宜兴传统紫砂茶壶在整体构造和局部构件的刻画中均具有形态万千的特征。传统紫砂茶壶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和复兴阶段四个阶段。选取249例圆器、90例方器、32例筋纹器和79例花塑器作为研究样本,对四个阶段的紫砂茶壶的壶体进行造型曲线的提取和分析,进而归纳整理,总结紫砂茶壶壶体的形态特征和造型方法。  相似文献   

13.
宜兴传统紫砂茶壶的局部构件是形成丰富视觉效果的另一元素,局部构件与壶体相辅相成,共同刻画出千姿百态的茶壶造型。以局部构件——壶纽、壶嘴和壶把为研究对象,分别对草创期、成熟期、繁荣期和复兴期四个阶段的紫砂茶壶的附件进行分类和造型研究,试图挖掘出整个历史过程中紫砂茶壶附件的形态发展情况和各个时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完后,他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并在画旁放了一支笔,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上作记号。晚上,画家取回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  相似文献   

15.
一百多年前。一天一个年老的乡下医生驾着马车到一个小镇的一家药店,一声不响地从后门溜了进去,和药店一位年轻的药剂师悄悄地做一单买卖。 一个多小时以后,老医生从他的马车上拿回来一把老式的大茶壶和一根普通的大木棒,那大木棒是用来搅动茶壶里的东西的。当年轻人确信一切都没有问题时,便把手伸进自己的衣袋里,取出了一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朱自清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都很特别。他一只手端着的盘子里放着空茶杯,茶杯顶部放着教科书;另一只手拎着一小桶水。朱自清走进教室,把盘子和水桶放在讲台上,向学生们鞠躬。然后,他转过身,在黑板上板书一段苍劲有力的字:学艺,学艺,学而有艺,艺在盘底,盘底茶具,茶具乃器,有器乃容,  相似文献   

17.
画趣     
名画家 一位著名的画家在一张很大的白纸中间画了一个小黑点,这幅看似简单的画在他眼里却弥足珍贵,画家每天都抽出一段时间,盯着这幅画陷入深思。他的朋友不解地问:“你每天看这幅画,为什么呢?只不过是一个小黑点而已。”  相似文献   

18.
茶壶老唐有把茶壶。老唐坚持用它喝了几十年的茶。老唐的孙子不小心把老唐的茶壶摔了。老唐心痛之余,却有了一种轻松。老树村头有棵老树。少小离家的老黄记忆里只剩下了这棵老树。终于回到家的老黄,却发现这棵树已被人砍走。老黄决定不再回家。秘密许先生有个秘密。许先生的秘密谁都知道。许先生不说,人们也不说。弥留之际,许先生终于把秘密讲了出来。许先生走得很充实。(编辑文其)微型哲理小说三则@张永军~~  相似文献   

19.
两位画家教自己的儿子绘画。第一位画家让儿子把画的每一张画都贴在墙上,给所有来家里的客人看。第二位画家让儿子把画的每张画都扔进废纸篓。10年后,第一个孩子举办了画展,看着一墙色彩鲜艳、构图完整的画,观者无不大为赞赏,纷纷索要回去裱挂。第二个孩子没法展览,因为他的画都被扔进了废纸篓,人们所能看到的只是他手头  相似文献   

20.
程然 《佛教文化》2018,(4):66-70
千佛寺在蒙山。蒙山又称蒙顶山,是著名的茶山。之前我也去过一次千佛寺,印象深刻的,是其中一座殿的山门壁画,左侧画着一个抱着美女的人在堕落,右侧画着一个抓着麻将牌“九万”的人在堕落--壁画直指川人沉迷麻将的弊端,而这劝诫又是如此地幽默和接地气,真所谓一方水土出一幅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