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贾樟柯的作品《小武》开始,就掀起了一场以摄影机表达自我的独立电影革命风暴。电影《盲井》作为一部独立电影,运用真实的镜头语言和纪实性的拍摄方法,将社会中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面真实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但十几年来,中国大陆的独立电影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着,面临着地下化和票房不理想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第六代导演应加强对国家广电总局和自己作品的信心,适当采用明星,积极寻找投资者,加强宣传,努力向主流电影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丰 《现代哲学》2020,(3):141-148
儒家在《诗》《书》等经典的基础之上形成三代观念。早期儒家认为三代之所以为一个整体,其根本在于礼。从《礼记》等资料可知,三代礼制损益的重点在于祭礼。儒家用德来解释三代历史的更替。正是德与礼的变奏使三代不但成为儒家文明与价值的源头,而且在历史概念的基础上发展为解释历史的模式。近代以来的史学发展虽然否定儒家建构起来的三代叙事,但在儒学内部三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素问•六节藏象论》提出“天度”与“气数”两种不同的时间观念。在梳理前人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阐释“天度”与“气数”的基本内涵,并立足于传统文化视角,从“守位”与“变动”的相合与偏离、“刻度”与“法度”的碰撞与交织、“天文”与“人文”的趋同与归依、“科学”与“哲学”的交融与共生四个层面,对“天度”和“气数”进行深刻辨析,从而厘清“三百六十五日”与“三百六十日”的关联与差异,进而展现古人寰宇七曜、范围天地的广阔视野,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学术风范,并对现代科学视域下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余方伟 《天风》2020,(1):52-53
《以弗所书》5章18节吩咐我们:"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为什么保罗会说这样的话?因为醉酒和圣灵充满从某些方面来看有几分相似,那就是二者都关乎节制。醉酒的人被酒精控制,令他失去自制的能力;而圣灵充满的人则由圣灵掌管,但不会失去自我约束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光而不耀”是道家“中和之道”的一个重要辩证法命题。它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相似文献   

6.
看到4月11日《杂文报》7版凡夫唐的文章《我“迷信”吗》,我不禁哑然失笑,你又学习算命,又抽签拜神,还请道士招魂开路,超度亡灵……你要不算迷信,世上还有什么算迷信?《现代汉语词典》的“迷信”条的注解是:“1.信仰神仙鬼怪等,2.泛指盲目的信仰崇拜。”这两条你都够格,你是当今中国的标准迷信人。  相似文献   

7.
张震 《世界哲学》2016,(1):142-150
本觉之心体虽然具有自为、自使、自行和自止的主动性,但这一能动却与主体性哲学相异。本觉否定了心体的实体/实有性,强调觉心发起的在世和形式的随机摄化。在非镜的视域下,其不以意识去思维意识、不以心捉心消解了自我意识对整体时间的割裂。同时,不被意识割裂出来的念本身即成为无我的第四时,即:本觉构建了一个无客体化行为的非对象性主体,一个代词性的虚指主体,它与普贤时间同一,是一个可不断生成和创造价值,同时也是在自我消融中的无主体之主体。这不仅是对汉传佛教心性论与原始佛教无我论的一种理论调和,也对进退维谷的当代主体性哲学具有某种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我梦想在我们的国土上,有一天会看到这样的景象。  相似文献   

9.
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着积极向上,吉祥喜庆,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有些基督徒盲目地认为龙就是魔鬼。如何正确地理解《圣经》中"龙"的问题?本文从树立正确的圣经观出发,详细阐述了使用文本考证、原文字义、历史背景的方法解释《圣经》的重要性,以消除中国基督徒对龙的误解。  相似文献   

10.
黄敬“放火”——要回官印清朝年间,江南有个叫黄敬的县官。他对手下差役甚严,不允许他们干坏事。一天,黄敬发现县印不见了。他估计十有八九是手下胡顺偷去了,因胡顺曾敲诈勒索,被他  相似文献   

11.
雨,是一种自然现象。久雨不晴,人们管它叫“淫雨”;久晴而雨,人们管它叫“甘霖”。雨, 变化多姿,或为丝丝小雨,或为滂沱大雨,或温柔连绵,或快疾迅雷,或驾祥云而至,或借黑云藏身。“天街小雨润如酥”(韩愈),描绘了雨的温柔敦厚;“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勾勒了雨的稀疏况味;“清明时节雨纷纷”(杜牧),渲染了雨的繁密景观;“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抒发了雨的热情奔放;“寒雨连江夜入吴” (王昌龄),讴歌了雨的恢弘阵容;“满川风雨看潮生”(苏舜钦),颂扬了雨的磅礴气势;“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赞美了雨的飘逸韵致;“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慨叹了雨的雄浑魅力。雨不就是一首首纯情诗吗?  相似文献   

12.
汤若望神父在崇祯12年(1639)11月呈皇帝疏中有:“天主者,天地真主;主天亦主地,主神主人亦主百物。”是“天主”译名较早文献之一。它明确界定了天主教所指“天主”的实质内涵,并阐明它完全区别于《史记·封禅书》中的八神之首的天主,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考证和辨析了《河上公章句》的“五性六情”说。“五性”指“精、神、聪、明、音声”五者,具体指精气、五藏神及人的听、视、言等感官能力。“六情”指构成人身体的“形、骸、骨、肉、血、脉”六种情实,引申指人身的六种情欲。从内容看,《河上公章句》的“五性六情”说与《白虎通·情性》的“五性六情”说不同。在《白虎通》中,“五性”指“仁、义、礼、智、信”,而“六情”指“喜、怒、哀、乐、爱、恶”。《河上公章句》又认为“五性”属阳,是人能够实现“长生久寿”之生命目的的必要条件,“六情”属阴,是人修道养生的消极障碍,并主张“守五性,去六情”。《河上公章句》的性情说在思想上有所创新,它一方面在形式上继承了汉儒“性阳情阴”的说法,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将“性”与“情”转变到道家的养生说上来。  相似文献   

14.
陈赟 《现代哲学》2020,(2):115-123
对《庄子》自由思想的主观化解释取向,表现为解除自由与天理所表达的客观秩序的关联,通过去政治化方式达到对自由的审美化、境界化、心理化处理。这一解释取向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并不充分。充分理解《庄子》的自由思想,必须重视对《庄子》自由思想最核心的"天地之正",后者关联着天道的视域。"天地之正"与"六气之辩"具有一定的张力,前者表现为万物各自遵循自身本性而呈现的自然秩序,而后者可以理解为这一秩序的某种偏离或变异。自由与"天地之正"的关联在于,它来自天道的自然秩序中的深层被动给予性,又以存在者自己的存在参与并承担这种给予性,完成这种给予性,也就是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自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我国经过了一波又一波的“西化”浪潮,中国传统文论不断地被边缘化了,但却没有消亡,而是还“存活”着.这是一个被学界长期以来忽视了的文艺学现象.“存活论”告诉人们,中国传统文论的文脉没有中断,它以顽强的生命力“存活”着,并作为不可或缺的资源,参与了中国文论现代化的建设.所以,中国文论的“现代化”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洋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6.
陈志华 《天风》2009,(8):42-42
在《创世记》第六章中出现了一种令人费解的婚姻模式:“神的儿子们看见人的女子美貌,就随意挑选,娶来为妻。”(创6:2)这样的结合确实让人诧异,也未免太不“门当户对”了!“神的儿子”和“人的女子”到底是何许人也?历来的解经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在诸多的解释中,其中有两种解释是被广为热议的。  相似文献   

17.
张之 《天风》2002,(3):49-49
面对的是一双明亮、纯真,又充满希冀的会说话的美丽的大眼睛。她就是那位众所周知的“我要读书”的安徽金寨小姑娘的原型照片。多少年过去了,那双燃烧着渴望求知的大眼睛曾使无数充满爱的人们洒下过爱的热泪。如今,不知名的小姑娘已长成大姑娘,可能正在某地深造,或者已经工作,或者她正在默默地奉献自己小小的爱心,为“希望工程”出力,为贫苦的孩子捐献自己所能做的一  相似文献   

18.
倒霉的鲁滨逊在航船倾覆、孤身一人爬上一座荒岛之后,除了面临食物匮乏的恐怖之外,还有心中绝望的煎熬。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他需要一个生存的理由。相对于前者,精神的痛苦似乎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一时间能否缓解心灵的苦闷成了支撑他活下去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19.
倒霉的鲁滨逊在航船倾覆、孤身一人爬上一座荒岛之后,除了面临食物匮乏的恐怖之外,还有心中绝望的煎熬。人不同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他需要一个生存的理由。相对于前者,精神的痛苦似乎更加让人难以忍受,一时间能否缓解心灵的苦闷成了支撑他活下去的头等大事。  相似文献   

20.
王小明 《法音》2000,(2):18-24
《比丘尼传》,凡四卷,为南朝梁代僧宝唱所撰。宝唱,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俗姓岑。生卒年不详。少投建初寺僧 出家,遍学经律。后住庄严寺,博采群言,酌取精理。天监四年(505)入京,奉敕住新安寺,参与僧 之《众经要抄》八十八卷、僧朗之《注大般涅槃经》七十二卷之述作。又列席僧伽婆罗译场,笔受《阿育王经》以下十一部经。改订安乐寺僧绍之《华林佛殿众经目录》(世称"宝唱录")。帝嘉赏之,敕掌华林园宝云经藏。师博学能文,名冠当世,著作颇多,另有《众经饭供圣僧法》五卷、《众经忏悔罪方法》三卷、《法集》一百四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