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生脚印     
在人短暂的生命历程里,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如果人生是稿子,脚印有如文字,每个人都在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一切,用这文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2.
人生脚印     
在人短暂的生命历程里,每个人都会留下自己的脚印。如果人生是稿子,脚印有如文字,每个人都在用文字记录着自己的一切,用这文字书写着自己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感悟脚印     
没有脚印的地方,咫尺之外也称作风景;有脚印的地方,走一步也叫人生。人背后的脚印,是人生轨迹的串连,要时常回望和检索:多数是直接和平凡,有时还显现阳光和斑斓。光环下的污浊,如不及早清除,可能变成枷锁。向上攀登者,步步远离山根;山下迂回者,脚印踩着脚印。你要是总踏着别人的脚印走,你就永远当不了冠军。  相似文献   

4.
感悟脚印     
没有脚印的地方,咫尺之外也称作风景;有脚印的地方,走一步也叫人生。  相似文献   

5.
一个脚印叠着一个脚印一些脚印在消失一些脚印在滋生有的,一开始就被阳光宠幸有的,一辈子无法摆脱坎坷泥泞有的脚印在他人心中一辈子都堂堂正正有的脚印横看竖看都是扭曲的造型消逝的脚印可以在记忆中清晰存在的脚印可以在视线里飘零红尘中深深浅浅的脚印磕磕碰碰的脚印从容自如的脚印奔波劳碌的脚印总连系着—不同的时间地点不同的悲欢离合不同的人生景观不同的前途命运一幅画一幅画永远定格在岁月的某个截面你是画中人靓丽的容颜绝不会在画中憔悴世界遥远而真实有风有雨有霜雪有心灵的疲累还有没完没了的情感撞击你当然会衰老但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6.
严青 《天风》2004,(2):34-35
我们都晓得主耶稣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虽然只活了三十三岁,但他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传扬天国的福音,眷顾有需要的人,最后顺服父神的旨意,为我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奉献的人生是最美好的,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我们基督徒的人生就是奉献的人生,但是我们要晓得,奉献是不同的,不同的奉献产生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哥伦布说过这么一段话:“在人生的海洋上,最痛快的事是独断独航,但最悲惨的却是回头无岸。”这话可谓道出了人生所有的艰辛:当你为“独断”的选择而自鸣得意的时候,你可能已经步入了回头无岸的境地!这倒与另一位伟人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的一生最关键处只有几步,走错了一步,就有可能走错一生。而当你回头望着自己那浅浅深深歪歪斜斜的脚印,只好无奈地长叹一声:假如当初我不这样就好了啊! 可是,命运的字典里却没有“假如”! 记得那是1976年3月,我在离家70多里路的永吉县桦皮厂公社插队快两年时,一个别人做梦都想不到的机…  相似文献   

8.
脚印     
《天风》1999,(1)
一天晚上,有个人做了个梦。他梦见自己与主耶稣沿着海滩行走,天空中闪现出他人生的部分场景。他发现每一幕在沙滩上都有两行脚印,其中一行是他自己的,另一行是主的。  相似文献   

9.
感悟人生     
人生是一段路程,既漫长,又短暂;人生是一趟奔驰的列车,却永远不售回程票。 世上万物,有生就有死,然而,花谢了,花会开;树叶枯黄了,还会再绿。可是,人死了,却永远不能复生。德国有句谚语说得真好:欢笑着过日子是一生,哭丧着过日子也是一生。那么,我们何尝不去乐呵呵地生活,潇洒人生?  相似文献   

10.
在胡世安的作品中,目前所遗留可考的诗文集是《秀岩集》三十一卷、其中文九卷、诗二十二卷,诗歌各种题材都有涉猜,但其中游历诗占比例最大。胡世安一生爱好游历名山大川,沿途中记录了许多奇山异水、旖旎风光,他曾三次登峨眉山,写下了峨眉山志《译峨籁》。通过研究他的游历诗,可以多元视角下解读他的人生。  相似文献   

11.
人生随感     
人生是一个太值得深思、发挥和研究的题目。我们基督徒的人生是信仰的一生,每时每刻我们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人性与灵性的选择。 回想过去,我奋斗过,成功过,也失败过;爱过,也恨过;自豪过,也颓废过……。不敢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但却有那么一点点感悟。思绪在飘荡,点点滴滴的,将近六年的修院生活却是如此不堪回首。 还记得九六年初进修院时的纯真与理想,在崭新的生活起点我给自己发了一张洁白的履历表,这也是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当时,我是如何兴奋地暇想着在秋天、在冬天、在春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怎样去填写…  相似文献   

12.
学诚 《法音》2007,(12):19-24,25-33
一、人生苦短业主宰,身家如寄终无常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尤其是老年人,对于这一点的体会最明显,总会觉得时光迅速,过去的几十年如同昨日。我们一生数十年光阴,对整个地球、宇宙来讲,非常短促,微不足道。人生不但短暂,而且痛苦。人生苦短,短说明人生无常,不知道死亡何时降临。如  相似文献   

13.
回首过去,是一份对生活的品味,是一种对人生的咀嚼。风华渐渐横秋,岁月年年见老,我在回顾之中,总会发现自己留下的有些脚印往往有些不合时宜,“走”得不够理性,也并不科学。以前我总爱马不停蹄地工作,不知疲倦地劳作,写文章也力求“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追崇深意,  相似文献   

14.
李世峥 《天风》2008,(16):43-43
常有人说.人生就是一场考试.所有人都要穷一生精力来完成这份试卷.我非常赞同这个说法!离开校园已有几个年头,早已远离了那种种令人生厌的考试,但人生的考试却从来没有停止.摆在眼前的那一堆堆试题.必须用此生的全部时间去认真面对.人生的考试是困难的.因为这场考试是持久的.考题是复杂的.在多年的考试中.觉得人生的试卷中.有三类试题最难.因为这些试题的答案会影响人生的分数.答不好可能会成为一生的遗憾.  相似文献   

15.
白居易字"乐天",当然也还算得上是一个"乐天派",但是真正的"乐天派",当属苏东坡。东坡先生一生漂泊于黄州、儋州、惠州,起起伏伏,沉沉浮浮。人生有几度春秋,可以经得起如此折腾?翻开东坡先生履历与年谱,可以看到他一生几乎都是"在  相似文献   

16.
趁着年轻     
龙尚勇 《天风》2012,(8):16-18
经文:《传道书》12章1节年轻,是指一个人十几岁至二十几岁之间的季节,这个季节的特点是:身强力壮、充满幻想、暴发力强、记忆力强、可塑性强。因为身强力壮,这个季节是人生财富累积的起点、人生智慧增长的开端。因为充满幻想,这个季节的奋斗,成就人一生的荣耀;这个季节的追求,决定人一生的享受。因为暴发力强,这个季节的训练,培养人一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青春时代是人生的建设时期,是决定人的一生的轨道的重大时期。池田大作高度重视青年的教育,给予青年谆谆教诲,通过诚恳而质朴的语言为青年的自我建设与人生幸福提供了睿智,对广大青年创造幸福的人生提供了有益的启迪:青年要诚实地生活、有教养地生活、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池田大作的青年教育伦理思想主要有青年的责任教育、友爱教育、人本教育、和平教育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人生为读     
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从小读到大,从大读到老,从生读到死。知识是一本大书,岁月是一本大书,自然是一本大书,人生更是一本大书,一天也离不开读,一辈子也读不完。读人读天读地,走到哪儿读到哪儿,活到何时读到何时。只有不去读的,没有没啥读的;只有读不完的,没有能读尽的;只有读之有悟的,绝少读之无益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口福与口祸     
正一个人一生有很多福气,手脚灵巧是福,躯体矫健是福,心地善良是福,精神清爽是福,别人的祝福也是福,一生幸福更是福。人生每一个阶段有每一个阶段的福气,懂得珍惜和呵护,才是真正会享福的人。所有福气中,口福是人生重大且时间最长的福气。从生下来的那一刻开始,眼睛尚未睁开,已经知道如何吸奶,尽享人间至美至醇的第一次口福。从婴儿到幼儿,享受口福的机会是越来越多,大自然的五谷杂粮、珍馔美  相似文献   

20.
回首过去,是一份对生活的品味,是一种对人生的咀嚼。风华渐渐横秋,岁月年年见老,我在回顾之中,总会发现自己留下的有些脚印往往有些不合时宜,"走"得不够理性,也并不科学。以前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